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绘画活动设计与指导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绘画活动设计与指导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所期望达成的结果。绘画活动目标的制定可参考学前儿童绘画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2活动准备1)环境创设活动开始前,教师可根据幼儿年龄、活动需要进行环境创设。1)感知欣赏绘画活动是迁移儿童的生活经验,将头脑中的物象经过整理、设计呈现到平面的媒介上。我长高了(大班)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王瑞活动目标1.了解绘本内容,感受绘本故事情节的幽默诙谐。幼儿尝试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绘画活动设计与指导

1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所期望达成的结果。活动目标既为活动指明了方向,也可以成为评价幼儿发展的依据。绘画活动目标的制定可参考学前儿童绘画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着眼于能认真观察、使用各种图形、色彩、线条或某些特定技法表现事物特征。情感目标着眼于感受生活环境、艺术中的美,体验创作带来的快乐等。

【例】

柳树发芽(小班)

1.感受柳树的形态之美。

2.能用弧线和短线表现春天柳树的特征。

3.体验绘画的快乐。

小鱼游啊游(中班)

1.欣赏、感受画面中小鱼轻盈的体态和自由愉快的意境

2.尝试用水墨画先按后提的方法画小鱼,并进行和谐布局。

3.体验自由创作的乐趣。

古老的石拱桥(大班)

1.初步了解石拱桥的结构与造型,知道石拱桥的不同类型。

2.尝试创作不同造型的桥。

3.体验大胆创作的乐趣。

2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

活动开始前,教师可根据幼儿年龄、活动需要进行环境创设。如绘画活动《彩色变奏曲》,在活动开始前,教师用收集的渲染创意作品将教室布置成“渲染美术作品展览厅”。

2)材料准备

活动前,教师可根据活动需要准备画纸、画笔等材料。

3)经验准备

例如在绘画活动《影像朋友》前,幼儿已经欣赏过米罗的作品。

3 活动过程

绘画活动是幼儿园常见且方便的美术活动内容,虽然绘画活动细分为命题画(包括物体画和情节画)、意愿画、装饰画,但教师对儿童绘画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程式,通过“感知欣赏(激发兴趣、构思设计)——自由创作、巡回指导——作品展示与交流”来进行,在固定的方式中对不同绘画类型有侧重指导区分。

1)感知欣赏

绘画活动是迁移儿童的生活经验,将头脑中的物象经过整理、设计呈现到平面的媒介上。儿童在绘画活动时有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下笔迅速,所绘形象生动,另一种喊着“我不知道画什么”“我不会画”难以落笔。因此,在感知欣赏阶段,教师以激发绘画的兴趣,调动体验的主动性,带给他们充足的认知,从而促发想象的动机,胸有成竹开始绘画为目的。

(1)激发兴趣

①技能动机。儿童的行为需要一定的刺激,在绘画前期帮助他们对自己的构想感到兴奋,是他们顺利进入绘画状态的重要前提。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材料的接触、绘画表现语言的认识,帮助他们观察、发现美的形式状态,用各种材料表现美的形式状态,由此产生创造美的欲望。

②知识动机。教师带领儿童对自然、生活中美好事物、艺术作品进行感性体验,运用视觉、听觉、运动觉、语言等各种感官的参与,对绘画主题相关事物的特征、动态、物物之间的空间、相互关系进行认知。不拘泥室内室外,为他们创造、提供多样化的环境,达到深入细致的观察,建立丰富的表象经验为目的,在绘画活动前期做足丰厚的储备。

(2)构思设计

有了经验储备,就必须考虑将收集到的各种讯息进行合理的选择、组合、重构。无论是物体画、情节画、意愿画还是装饰画,创设一定的情境,做好自由创作的准备:引导儿童在物体画活动前进行详细、清晰、有趣的观察和接触,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结构、各部分的大小等,这样有足够的时间去让儿童思考,对绘画物体产生自我体验情绪,才能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创作表达。情节画活动前应该让儿童明确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之间的联系,通过欣赏、分析帮助他们理解构图布局的特点和方法;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手段创设情节画的方式,如故事、日记、游戏等形式,有利于他们对头脑中的物象进行有序的组织。总结分享生活体验,启发引导儿童进行意愿的表达,将他们接触到的、了解到的事物,无论是否客观存在的,只要感兴趣的都能作为构思设计意愿画的素材。为装饰画进行花纹、图案、形式的学习,可以引导儿童通过日常生活接触的事物进行形式美感的欣赏和分析,如点线面的组合、花纹的排列秩序、图案纹样的运用等,掌握简单的装饰性表现形式及色彩运用能力,才能装饰画活动中得心应手发挥创造。

2)自由创作、巡回指导

基于感知艺术作品、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充分的构思设计后,绘画活动过程中儿童将经验、想法、情绪与工具材料、技能技巧进行强而有力的碰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确创作的主题、构思设计、材料工具的运用;营造轻松的活动氛围,尊重儿童的创造表现;帮助仍有困难的孩子树立信心,鼓励能力较强的孩子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新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作品展示与交流

作品展示与交流是儿童与儿童、教师与儿童欣赏、评议作品,对活动过程的总结。第一,以儿童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辅助的方式鼓励他们敢说、会说,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教师针对绘画作品应给予实用的建设性意见,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吸收优点;第三,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主动性、独立性、专注努力程度等行为习惯、学习品质的表现。(www.xing528.com)

【例】

我长高了(大班)

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 王 瑞

活动目标

1.了解绘本内容,感受绘本故事情节的幽默诙谐。

2.探究绘画变形与折纸和绘画之间的关系,并大胆进行创作。

3.喜欢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白色蓝色4A纸、记号笔、绘本PPT《我长高了》。

活动过程

1.出示PPT课件,了解故事内容

讲述绘本《我长高了》故事内容。

提问:小男孩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长高了。(幼儿通过想象表达)

2.展示绘画方式,幼儿观察,寻找秘密

(1)教师示范:了解绘画方式

提问:我能变魔术让这个小男孩变高?你们相信吗?

教师演示:将折叠的纸拉开,发现娃娃的腿是断开的,模式失败。

讨论:发生了什么事,你可以帮助我将魔术变好吗?

幼儿尝试绘画。

在此变魔术,成功了。

(2)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发现折纸绘画的秘密

请幼儿自己拿到折叠过一次的纸,画娃娃,再让娃娃变高。

展示幼儿的作品,发现秘密。

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娃娃没有变高?

小结:要将你想变高和变长的地方画在折痕的地方,要先折好作画,然后打开连线就可以了。

(3)幼儿第二次尝试绘画

讨论:你想让娃娃的什么地方长长?如果我把纸这样倒过来放,可以让娃娃的什么地方长高。

幼儿尝试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展示幼儿的作品,打击欣赏。

3.回归绘本,结束活动

讲述绘本最后一段。

小结:我们要健康饮食,按时睡觉,多运动才能长得高高的。

4.活动延伸

幼儿继续探索,还可以尝试画一些植物动物看看会有什么变化,或者将纸还可以怎么折并且出现什么有趣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