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途径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里的各种活动,即《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说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活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10]。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各种艺术活动的开展。总体来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途径包括专门性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及渗透性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
(1)专门性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
专门性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即教师根据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活动内容、设计教育方法、创设活动环境,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活动,主要类型包括教学活动及区域活动。教学活动按照音乐教育内容,划分为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活动、音乐欣赏、音乐游戏;按照美术教育内容的不同,划分为绘画活动、手工制作活动、美术欣赏活动。区域活动则分为音乐区、美工区等。
(2)渗透性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
渗透性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是指在艺术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之外,还渗透于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其他领域活动以及节日安排、环境布置、家庭生活中的活动。
2)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根据活动组织形式,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可划分为集体教育活动、小组教育活动、个别教育活动。
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重在培养幼儿艺术兴趣。教师在设计艺术教育活动时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采用游戏等适宜的教育方法,激发幼儿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兴趣。以大班歌唱活动《郊游》为例,活动内容贴近生活,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赏各自带来的郊游照片导入,通过节奏朗诵、图片欣赏教唱歌曲,通过接唱、轮唱、表演唱等形式复习歌曲,整个活动充满趣味性,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设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以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中外名建筑》为例。活动前,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建筑,初步了解建筑风格与造型的多样性。活动中,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幼儿欣赏古今中外建筑的风格与特点,丰富幼儿审美经验的同时,提升幼儿艺术感受力以及对周围环境、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洞察力。
(3)实践性原则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得经验。教师在设计与组织艺术教育活动时,必须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和兴趣。以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为例。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京剧脸谱的线条、造型、色彩,使幼儿理解脸谱的特征,即花纹多样且对称、不同色彩体现不同的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自己画一画京剧脸谱,以加深幼儿对京剧脸谱的理解,萌发幼儿对戏曲艺术的热爱。
(4)主体性原则
幼儿只有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主动建构才能将经验内化于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恰当地处理师幼关系,要把活动组织成教师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的教学过程。以大班韵律活动《库企企》为例。首先,教师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库企企》。之后,教师创设“登山”情境引导幼儿通过动作感知音乐的旋律与结构。音乐的第一部分幼儿做行走动作,音乐的第二部分“5—6—7—i—”幼儿做登山动作,音乐的第三部分“库、库、库企企”幼儿在“山顶”做呼喊动作。幼儿熟悉音乐后,根据音乐结构创造出堆雪人、沙滩漫步等动作,充分体现出活动的主体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又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都会沿着相似的进程向前发展,但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在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时必须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感受,促进幼儿艺术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大班豆贴画《小汽车》为例。教师要求幼儿绘制小汽车轮廓,并用镊子夹出豆子进行装饰。活动中,丁丁小朋友在画出小汽车轮廓后便停止活动。教师询问原因,丁丁表示“我不会贴”。教师向丁丁展示粘贴方法,但丁丁仍无动于衷。教师思考后提出让幼儿使用镊子夹出豆子粘贴于车头,剩下的部分则可以用手捏出豆子进行粘贴,幼儿欣然接受。教师根据幼儿发展水平调整了活动目标,使活动目标具有层次性,充分体现出因材施教原则。
(6)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设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应把握好幼儿的审美特点,以激发审美情感、培养审美感知为出发点,将审美教育贯穿于感受、欣赏、表现、创造的各个环节之中。以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杨桃树》为例。感受与欣赏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尝试欣赏杨桃树的整体美,如从旗台上远远地看杨桃树,走到树底下抬头欣赏树枝交错的美,从教学楼顶楼从上而下欣赏树冠的美。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欣赏果树的局部美,如果实不同的挂果位置,树叶与果实不同的衬托方式等。表现与创造环节,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表现出杨桃树的美。
(7)整合性原则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整合,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整合性原则是指在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中既要关注到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要自然地将艺术领域的内容与其他领域的内容相互交融和渗透。以大班音乐游戏《喜羊羊和灰太狼》为例。游戏中,教师以故事导入:“有一天,喜羊羊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看到灰太狼迎面跑过来。喜羊羊吓坏了,不由自主地大叫‘咩’。灰太狼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说:‘哦,原来是喜羊羊啊,我的美味午餐。’说完,灰太狼扑向喜羊羊,喜羊羊转身就跑。一个在前面跑,一个在后面追。喜羊羊到底有没有被灰太狼追上?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吧”[11]。教师自然地将语言领域与艺术领域相渗透,体现出整合性原则。
(8)创造性原则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创造性原则是指在设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为幼儿营造创造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与创造,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以大班美术活动《我设计的机器人》为例。教师首先引导幼儿构思机器人的外形及功能,之后让幼儿自由创作。幼儿创作出帮妈妈做家务的机器人、能飞入太空的机器人、能变成交通工具的机器人等。
4)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
①讲解法。主要是对艺术活动相关信息,如事物或作品结构与特征、活动方法、步骤与规则、艺术思想与情感等加以解释与说明。讲解时语言要简练、准确、规范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以绘画活动《水果》为例。教师可用猜谜的方式向幼儿讲解水果的特征。“西瓜:绿绿黑黑真好看,里面果肉红彤彤,要尝一口乐呵呵。菠萝:头上生绿叶,身上方格格,东北不长她,全身黄颜色。”
以泥工活动为例。在讲解将橡皮泥压平这个动作时,可以请幼儿把橡皮泥放在手心,然后用拍手的方式将橡皮泥压平,不知不觉中使幼儿掌握压平技法。
以音乐游戏《小老鼠打电话》为例。歌曲内容:“小老鼠,打电话,找个朋友过家家,电话本呀手中拿,五四、三二、六七八。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好好,知道啦,马上就到你的家。喵……朋友怎么会是他,原来、号码、打错了。”游戏开始前,教师讲解玩法:“小朋友们,请你们找到自己的一位好朋友,我们来玩小老鼠打电话的游戏。一个小朋友扮演小老鼠,另一个小朋友扮演小猫。大家一起唱‘小老鼠,打电话,找个朋友过家家,电话本呀手中拿,五四、三二、六七八’。之后小老鼠念‘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猫念‘好好,知道啦,马上就到你的家’。当听到喵……,小猫跑进老鼠家里抓老鼠,小老鼠赶紧回到自己位置上。”
②对话法。对话法是教师、幼儿、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法。师幼的对话往往是在提问和反馈中展开的。
提问:师幼之间交流互动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引发幼儿的思考。教师提问的类型主要包括感知记忆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应用型问题、创造型问题、评价型问题[12]。
感知记忆型问题要求幼儿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识别眼前的实物、图片和音像等内容载体,或再认或回忆已有相关经验。例如:美术欣赏活动《星月夜》中,教师提问:“画面中有什么?”歌唱活动《买菜》中,教师提问:“歌曲中我和谁去买菜?买了些什么菜?”
理解型问题要求幼儿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等复杂认知加工,理解蕴含在内容要素之间的深层联系。例如:绘画活动《心情树》中,教师依次展示色彩明快、灰暗的作品,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看到这幅作品你的心情怎么样?”歌唱活动《劳动最光荣》中,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学习小喜鹊和小蜜蜂,不能学小蝴蝶呢?”
应用型问题要求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任务情境。例如:绘画活动《心情树》中,教师在引导幼儿感受不同色彩带来的情绪体验后,提问:“你想画一棵什么心情的树?它可以用什么颜色来表现?”音乐欣赏活动《劳动最光荣》中,引导幼儿理解歌曲传达的思想后,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做过什么样的劳动?劳动之后你们感觉怎么样?”进一步使幼儿懂得劳动让生活更美好的道理。
创造型问题要求幼儿将各种知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形成一个独特新颖的答案或方案。例如:绘画活动《我设计的机器人》,在引导幼儿欣赏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后,教师提问:“你们想画什么样的机器人?它有什么功能呢?”歌唱活动《贪吃的大猩猩》中,教师在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歌曲后,请幼儿想一想:“大猩猩还可以吃什么?是怎样吃的?吃完后表情是怎样的呢?”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创编的歌词。
评价型问题要求幼儿对内容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例如:手工活动《剪窗花》中,幼儿自由创作后,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彼此的作品:“你喜欢哪一朵花?为什么?”音乐欣赏活动《小海军》中,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欣赏歌曲旋律与内容后,引导幼儿分组边唱边表演小海军,并请幼儿相互点评:“你们最喜欢哪一组小海军?为什么?”
【例】
歌唱活动《毛毛虫与蝴蝶》片段
师:歌曲当中唱到了谁?它在做什么?(感知记忆型问题)
幼:毛毛虫,一伸一缩慢慢爬。
师:这段歌曲听上去是抒情缓慢的还是活泼欢快的?(理解型问题)
幼:抒情缓慢的。
师:听完之后你的心情觉得怎么样?(理解型问题)
幼:很悲伤。
师:你们会用什么唱法来唱这段歌词?(应用型问题)
幼:用很伤心的心情来唱。
师:你们觉得毛毛虫是怎么爬的呢?(创造型问题)
幼儿根据旋律进行动作创编。
反馈: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对待幼儿行为的态度与策略。教师的反馈策略包括重复、总结、扩展、澄清、追问、评价[13]。
重复: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加重语气,重复幼儿的回答,以示向回答问题的幼儿表示肯定,同时向全班幼儿反馈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其他幼儿在分享中获得他人的经验。
总结: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总结幼儿的回答。它能够使幼儿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将零碎的感受和体验上升为系统的知识和概念。
扩展:在教学活动中,当幼儿回答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时,教师扩展、补充幼儿的回答。
澄清:在教学活动中,当幼儿回答正确但用词不够准确时,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澄清回答。
追问:引导幼儿做进一步思考。
评价: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做出明确的肯定或表扬。
手工活动《美丽的大树》片段[14]
教师运用绘本《好饿的小蛇》导入:“第一天,小蛇吃了苹果,肚子变成了苹果。第二天,小蛇吃了香蕉,肚子变成了小船。第三天,小蛇吃了饭团,肚子变成了三角形。第四天,小蛇吃了菠萝,肚子变成了大菠萝。最后,小蛇吃了一棵大树,肚子变成了大树。小蛇说,我吃了这么多东西,要摇摇摆摆消化消化”。
师:小朋友们,小蛇最喜欢到哪里去消化消化啊?(理解型问题)
幼:森林。
师:哦,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小蛇要去森林里去消化消化(重复)。小蛇说:“我想去咱们小一班的森林里消化消化,怎么办呢?”(创造型提问)
幼:去那里(指向教室布置的森林墙饰)。
师:哦,那里(重复)。还能不能做个更大一点的森林呢?(追问)
幼:做出来。
幼:用纸贴。(www.xing528.com)
师:哦,真棒,你们出的主意不错(评价)。那你们知道森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吗?(感知记忆型问题)
幼:好多大树。里面还有狮子和老虎。
师:一棵大树能是森林吗?(理解型问题)
幼:很多的大树。
师:你们知道大树长什么样吗?(感知记忆型问题)
幼:粗粗的、细细的。
师:到底是粗粗的,还是细细的?(追问)
幼:大伙说树干是粗的,树条是细的。
师:树干是什么样的?(感知记忆型问题)
幼:一条条的,一摸,呃……
师:摸上去怎么样?(追问)
幼:……
师:摸上去光滑吗?(感知记忆型问题)
幼:不光滑。
师:不光滑叫什么?(理解型问题)
幼:粗糙。
师:呦,这词用得可真好听(评价)。粗糙,就是摸上去有点麻手(澄清)。树干是高高的、粗粗的,摸上去很粗糙(总结)。那树干上长什么?(感知记忆型问题)
幼:细细的树枝。
师:哦,是树枝,那是一个树枝吗?(追问)
幼:很多的树枝。树枝上还有树叶。
师:哦,还有树叶。那什么季节的树叶最漂亮?(感知记忆型问题)
幼:秋天。
师:为什么秋天的树叶最漂亮?(评价型问题)
幼:彩色的。
师:彩色的,都有什么颜色?(感知记忆型问题)
幼:绿色。
幼:黄色。
幼:还有粉色。
师:有绿色、黄色、粉色(总结)。那我们今天就来帮助小蛇做一片森林。
③讨论法。讨论法是指教师指导幼儿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内容进行讨论,从而获得艺术知识与技能的方法。例如,打击乐演奏活动《大马大马告诉我》中,教师提问:“哪些乐器宝宝像马蹄声?哪些乐器宝宝像马铃声?”引导幼儿分析并使用恰当的乐器表现音乐。绘画活动《水上浮画》中,幼儿操作结束后,教师提问:“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成功了,在水面上画出了笑脸、花朵?而有的小朋友却没有成功,颜料和水混在了一起?”引导幼儿通过讨论了解到水上浮画的技巧,即动作要轻。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①示范法。示范法是指借助于教师的演唱、演奏、动作表演或一定的图片、实物以及幻灯投影、录像等直观性手段,使儿童获得清晰的表象,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优化学习效果的方法。例如,在歌唱活动《小猪睡觉》中,教师范唱:“小猪吃得饱饱,闭着眼睛睡觉,大耳朵在扇扇,小尾巴在摇摇,咕噜噜噜噜,咕噜噜噜噜,小尾巴在摇摇”。在绘画活动《未来的城市》中,教师以优秀的儿童画作品为范例,引导幼儿感知欣赏,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与构思设计。应当注意的是,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提供范例的目的在于引发幼儿的创作意图和构思设计,而不能要求幼儿按照范例作画。
②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用操作各种直观教具的方法,如图片、教具、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向儿童提供活动的范例。例如,打击乐演奏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演示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手工制作活动《纸杯变狮子》中,教师向幼儿演示纸杯制作成狮子的方法与步骤。
③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幼儿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知各种艺术形式,从而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教师在使用观察法时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观察对象,让幼儿明确观察目的,教会幼儿观察方法。例如,在美术欣赏梵·高的《向日葵》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在音乐欣赏活动《咿呀咿呀呦》中,教师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思考“咿呀咿呀呦”藏在哪里。
(3)以指导练习为主的方法(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通过教师提供的范例,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反复练习,最终获得某些艺术知识、技能的方法。练习法具体可分为模仿练习和变化练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使用练习法时切忌枯燥、单一,教师可通过变化材料、情境创设、编制儿歌、变化活动形式等方式使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歌唱活动《小老鼠打电话》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模仿跟唱,之后则可采用分组、游戏等方式练习演唱。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幼儿制作“汤圆”“雨花石”等物,使幼儿掌握团圆的技能。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①音像匹配法。音像匹配法是指基于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性,将音乐与美术相互融合的方法。音像匹配法的有效使用能够提升幼儿的艺术通感。例如:在美术欣赏活动《天鹅》中,配以古筝演奏《柳色新》,可以让幼儿静静地进入情境,想象天鹅在平静的湖面上自由自在地游动,感受水墨画的深浅变化对动物形态描绘的奇妙之处。在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中,教师配合图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与动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②动作模仿法。动作模仿法是指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去模仿表现艺术作品中的某些特征,以加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例如,在欣赏民间工艺品老虎木偶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老虎的动作和声音,尝试表演老虎勇猛威武的身体,从而感受到和理解手工艺人寄予老虎身上的灵气。在音乐欣赏活动《赛马》中,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挥鞭、冲刺、拉缰绳、欢呼等动作展现乐曲中紧张而欢快的赛马情景。
③整体感知法。整体感知法是指利用艺术形式结构本身的整体统一性和整体协调性,从整体入手引导儿童感知、体验并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方法。整体感知法倡导在艺术活动中将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融为一体,而不是把他们作为相互割裂或对立的部分来看待。例如,在美术欣赏活动《星月夜》中,幼儿欣赏绘画后,教师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星月夜。在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中,幼儿欣赏音乐结构与形象后,通过角色扮演表现狮王的整体形象。
④多感官参与法。多感官参与法是指在活动中调动幼儿视觉、听觉、运动觉、言语知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以更好地丰富和强化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体验并享受艺术之美。例如:在手工活动《雕塑博物馆》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的方式了解泥塑、石雕、木雕等作品以加深幼儿对雕塑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在音乐欣赏活动《毛毛虫与蝴蝶》中,为使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及其传达的情感,教师综合使用了视觉材料(以蓝色、灰色、黑色表现毛毛虫悲伤的心情,以红色、粉色、黄色表现毛毛虫变成蝴蝶后的喜悦)、动作材料(模仿毛毛虫与蝴蝶的动作以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语言材料(表达倾听两段音乐后不同的心情)。
⑤对比法。对比法是指通过对作品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和表现风格的比较,提高幼儿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与理解力。例如:在绘画活动《我的梦》中,教师选择毕加索的《梦》和奥迪隆·雷东的《红色的斯芬蒂克》进行对比欣赏,从而使幼儿理解不同画家的作品风格特点和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以丰富幼儿的美术经验。在美术欣赏活动《剪纸》中,教师引导幼儿对比写实猪和剪纸猪,让幼儿发现剪纸所刻画出的艺术独特、夸张、变形、简洁之美。在歌唱活动《我有两个家》中,教师边播放歌曲边欣赏不同“家”的照片,请小朋友说一说妈妈和老师的相同点在哪里。
⑥联想法。联想法是指引导幼儿积极大胆地对作品进行想象以深入幼儿对艺术作品理解的方法。例如,在美术欣赏活动《风雨归舟图》中,可以播放狂风暴雨的声音,引发幼儿联想狂风暴雨的情境,从而理解划舟人的动作和姿势,小舟中两人撑伞的动作以及树木被狂风吹到变形的原因,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过程和表现风格。在音乐游戏《洗衣机》中,教师播放洗衣机视频,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变成一台洗衣机,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和甩干衣服的时候如何转动等。
⑦情境法。情境法是指教师根据艺术活动的需要,为幼儿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引发相应情感的方法。例如,在抽象画《梦》的欣赏活动开始时可以以“欢迎来到梦的魔法世界”导入活动,为幼儿讲述自己的梦境创设情境。在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活动中,可以创设“找朋友”的情境,让幼儿穿着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衣服,通过音乐游戏“找朋友”的方式找到与自己衣服颜色相同的朋友,从而分辨出不同的颜色来,并拿起与自己衣服颜色一致的水彩笔到白纸上画下具有此颜色特点的物品,从而加深对颜色的认识。在歌唱活动《摇篮》中,教师出示摇篮,提示“小宝贝在妈妈的摇篮里安静地睡着了,瞧,她睡得多甜美呀!”以此创设恬静的情境,导入歌曲。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①尝试法。尝试法是由教师设置一个情境,让幼儿对某一学习任务经过几次尝试后找到合理的方法或答案的方法。例如,在幼儿自制印章的过程中,就是通过不断的尝试来发现刻印的深度和力度,从而掌握制作印章的正确方法。在玩“球滚画”的时候,幼儿也是要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发现滚球的技巧,比如球沾上颜料的多少,面积,如何调整盘子移动的角度才能让球在盘子里滚不出来。在演奏活动中,幼儿需要不断地尝试操作各种乐器,倾听它们的声音,进而选出适合不同乐曲的乐器。
②探究法。探究法是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和线索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方法。例如,在玩“颜色变变变”的游戏过程中,老师在不告诉幼儿瓶盖上沾有颜料的前提下,让幼儿上下摇动矿泉水瓶,当水和颜料融合,透明的水就变出颜色来了,当更换瓶盖,水的颜色又会发生变化,从而让幼儿发现颜色间互相混合的奥秘,如红加黄变成橙,黄加蓝变成绿的原理。在制作纸浆画的过程中,幼儿通过不断调整纸浆的浓度、滴入不同的颜料的量、放入花瓣、叶子等,从而制作出不同厚薄,不同图案的纸浆作品。在打击乐演奏活动《田纳西摇摆》中,教师先引导幼儿随乐用动作表现出“××|×××|”的节奏,之后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双人节奏游戏的方法。
③预知学习法。预知学习法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幼儿将原有知识、技能应用于新的学习情境的方法。例如,在韵律活动《蔬菜总动员》中,教师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游戏中、舞蹈中的动作以表现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在绘画活动《楼房》中,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已知的几何图形绘制出不同形状、不同排列方式的楼房。
④变换角色法。变换角色的方法,是指教师运用角色身份的变化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的方法。例如,在音乐游戏《小老鼠打电话》中,待幼儿了解游戏玩法和规则后,教师扮演小老鼠、幼儿扮演小花猫进行游戏,之后教师和幼儿交换角色继续游戏,最后幼儿自主游戏。美术活动中,作品展示环节,教师可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见解,引导幼儿理解评价自己与他人作品的方法,之后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体会与见解。
2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实施
1)《纲要》要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指导要点,点明艺术领域教和学的主要特点以及应当注意的普遍性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①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②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③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其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2)《纲要》实施注意事项
通过对《纲要》指导要点的分析不难发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应充分关注幼儿的审美情感。艺术具有体验性和感受性的特质,教师在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时,不能只关注幼儿艺术创作的结果,还应充分关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感受。
②教师需支持与尊重幼儿个性化的表达与创造。艺术具有独创性的特质,教师在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时,不能以自身的眼光、统一的标准衡量幼儿,而应充分支持与尊重幼儿个性化的表达与创造。
③教师需引导幼儿在体验艺术乐趣的同时获得艺术表现技能。艺术具有审美愉悦性和感染性的特质,教师在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时,应使幼儿充分体验到艺术带来的快乐。同时,由于幼儿经验有限,教师可采用适当的方式丰富幼儿的艺术知识与技能,以提升其表达表现的能力。
习题
1.歌唱活动《小树叶》时,教师在活动室用树叶进行环境创设,该教师用到的方法是( )。
A.谈话法 B.情境法 C.预知学习法 D.多感官参与法
2.教师在欣赏活动《向日葵》中,为幼儿提供了不同风格的《向日葵》绘画作品,该教师用到的方法是( )。
A.对比法 B.观察法 C.多感官参与法 D.情境法
3.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指导要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