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远婴自选集《不成问题的问题》:官吏的道行

杨远婴自选集《不成问题的问题》:官吏的道行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老舍先生发表于1943年的短篇小说,讲述抗战时期重庆郊区一个农场不断衰败的故事。《不成问题的问题》全片特写不足,多用中景镜头,悠远冷静的格调使丁务源的形象具有了寓言的特质。

杨远婴自选集《不成问题的问题》:官吏的道行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老舍先生发表于1943年的短篇小说,讲述抗战时期重庆郊区一个农场不断衰败的故事。此篇不是老舍最优秀的作品,却很反映他那一刻的心境。当时抗战处于相持阶段,国民的激昂慢慢疲沓,消极倦怠风渐起。20世纪40年代初期,重庆政府批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现象,倡导农会,在郊区兴办农场,试以新风振作民气。但老舍认为这样的西方农耕文明形式和当时的中国社会关系尚不协调,没有相匹配的管理人员,也缺少有素养的田野雇工,事实上水土不服。小说用辛辣的笔触描述了中国的人情网络,抨击了编织人脉谋求权力的官场现行,充满嘲讽,也充满悲悯。

影片的主角是范伟饰演的树华农场主任丁务源,他文化程度不高,也不精通农业,是个无用之人。但他擅长与人打交道,上到农场老板,下到底层小雇工,都能投其所好,妥善对付。凭着八面玲珑的世故人情,他的地位节节攀升,爱占便宜的家眷依仗他揩油,懒惰的员工指望他蒙混过关,上峰认为他能干,下属觉得他体贴,强大的社会人脉关系让他赚足了财富也赢得了面子,逢人遇事总说“不成问题”,但“不成问题”的背后往往大有问题,成为丁务源囊中之物的树华农场被悄悄掏空,早已是千疮百孔。

和丁务源形成对比的是留学归来的尤大兴。他没有丁务源的光鲜,衣着随意,举止拘泥,但他有复兴中国农业的抱负,也有国外专科学习的技能。面对物产丰富却总是赔钱的树华农场和职工们普遍的消极怠工,他愤怒焦虑,决心来一番从里到外的改造。然而他不会讨好能吹枕边风的老板太太,不能圆滑地处理与同僚的关系,也不姑息农工们的偷工减料,他那套制度化的管理让所有的人都感到不快,于是上下几方联手攻击,他的改革流产人际败北,灰溜溜地黯然离去。一度被罢黜的丁务源得意扬扬地重新掌管了农场。(www.xing528.com)

范伟说,他不会从一个好人或者坏人的思路上去塑造丁务源,他认为丁务源的内心段位很高,每次风波都处变不惊,即使万分狼狈也会迅速找回平衡。确实,不管丁务源如何费尽心机使尽手段,他依然只是一个可怜的小人。但他的自私怯懦奸猾和他周围那群人的浑浑噩噩构成了社会的顽疾,阻碍了时代的进步。《不成问题的问题》全片特写不足,多用中景镜头,悠远冷静的格调使丁务源的形象具有了寓言的特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