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可能很少有哪一个领域像电影业这样在短暂的时间内实现巨大的“裂变”,于2010年后的短短几年内,商业影片迅速成为影院的主导力量,把中国电影推入了资本的大时代与文化的小时代。
资本的力量使电影业发生了如下的变化:
(1)冲散了原先稳定的导演群落,导演的构成不仅日益年轻化,而且越来越多地由编剧、摄影美术、作家、电视剧导演、明星演员转行而成。
(2)一度盛行的“导演中心制”开始逐步让位给“制片人中心制”和“演员/明星中心制”,在市场的杠杆之下,决定影片制作成本和未来票房的已经是明星和投资人。
(3)编剧的工作由一个人变为多人,成为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的项目开发,明码标价的市场行为。
(4)电影制作热情拥抱市场,系列脱胎于好莱坞的类型电影在市场上井喷式地涌现。
(5)与商业化类型化相适应,明星策略不仅吞噬演员,而且扩展到制片、导演等各个演艺行当。(www.xing528.com)
(6)营销先于制作,营销资金日渐加大,它以票房为目的,以网络为手段,“逆袭”主流话语,抢夺媒体资源,试图全面控制社会舆论对影片的影响。
在市场化、商业化、类型化、明星化、营销化的过程中,电影的“工业指数”不断提升,而肇始于2002年左右的“保卫电影院运动”为中国电影的工业复兴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2002年初,法律允许私人资本投资电影,也允许民间资本加入院线的建设与改造,这个经济杠杆有效地撬动了电影市场、影院和银幕迅速发展,行业成就化作一个个数字式的喜悦。
随着中国社会中产化程度的扩大,整个社会从精英文化转向青年文化,而对于消费文化,青年群体是绝对的主力。从电影实践来看,其题材和样式也全面“青春化”:追求时尚,投身潮流,在新的时代认知结构下,创作“21世纪的21岁青年在21点看的电影”。
在国家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刺激下,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得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不稳定的观众群体往往会被影片的营销模式所左右,为“明星效应”所导引,出现口碑与票房的逆向效应,造成“现象电影”的涌现。“现象电影”往往出乎意料,超出预期,造成评价冲突和事件性影响,并形成热闹的媒体话题。除却“粉丝电影”和“新类型电影”外,某些艺术电影也会跻身其间。
2014年,话题性最强的现象电影当属《黄金时代》、《归来》和《小时代》,它们分别讲述不同年代的不同故事,但都引起社会的多极反响,形成文化界的对抗性争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