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首90年代:质询当下的疑惑

回首90年代:质询当下的疑惑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80年代的文化反思运动设置了一个悖论式的两难语言处境:一面是复兴民族精神的寻根,一面是批判民族传统的启蒙,那么90年代的文化思考失去了这种空灵,而进入更为现实的历史情境。90年代的中国电影同时也处于一种微妙的“无代期”,即“代”的分野已经模糊乃至消隐,而重新出现的是“代”裂变和重组。事实上,导演们始终反对“代”的区分和说法。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面临着新的精神重建问题。

回首90年代:质询当下的疑惑

如果说80年代的文化反思运动设置了一个悖论式的两难语言处境:一面是复兴民族精神的寻根,一面是批判民族传统的启蒙,那么90年代的文化思考失去了这种空灵,而进入更为现实的历史情境。在1989年后的文化格局中,原来的一体化的精英——启蒙文化已经分裂,代之而起的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既分离又渗透的复杂局面。譬如,《霸王别姬》具有明显的商业运作因素,《凤凰琴》又借用了反思式的低调方式,而在《秋菊打官司》《天网》《被告山杠爷》等三部重要农村影片中,写实手法、审势态度与主流题材则共同地浑然熔于一炉。

90年代的中国电影同时也处于一种微妙的“无代期”,即“代”的分野已经模糊乃至消隐,而重新出现的是“代”裂变和重组。上面提到的三部有着相同特点的农村影片的导演,就分别是所谓第五代的张艺谋、第三代的谢铁骊及第六代的范元。事实上,导演们始终反对“代”的区分和说法。这种队伍的整合或许表明中国电影开始具备成熟的创作心态。

如果说80年代文化反思的参照点是西方现代文明,我们的精神追求是一份漫游在“别处”的探寻,那么90年代迅速变革的经济体制已使每个人都面临一种切切实实的生存选择。因此,拿着法国文本来读解中国的语言狂欢再也不能构成社会文化的中心。人们在生活的强烈驱动下,渴求对处处充满矛盾的现实环境做出探寻。于是,《秋菊打官司》《天网》《被告山杠爷》等影片应运而生。这三部影片不仅对农村的表述已经非常具体,并且标示当今社会情绪的走向。这是纯粹的中国国情片,而不是西方期待视野中的东方模式。影片所提出的问题直接关乎中国的现代化方式,其复杂也绝非西方社会所能理解和想象。

《秋菊打官司》所展现的困惑在于保障公民权益的法律为什么让受害的秋菊输了理?而她不过是想讨个“说法”的告状为什么让村长坐了班房?影片结尾处秋菊迷茫的眼神似乎在发问:法律运作是否和社会背景相脱节?

《天网》比起张艺谋平和的诙谐,谢铁骊的严肃就显得格外悲壮。他片中的百姓饱受欺凌,万般无奈中竟发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慨叹。影片取《天网》为名,意指疏而不漏,但一个县委书记为捉拿一个犯罪村长所遭际的种种磨难则让人对此最终心存疑虑。

被称为“一部出色的政治文化寓言”的《被告山杠爷》提出的设问是:“传统的政治文化在中国到底还有没有用?”身为一村之长的山杠爷清廉自律,刚直不阿,爱民如子。在如同一个国家缩影的堆堆坪中,他是至尊无上的家长,村民们对他既爱又怕。他的言行举止鲜明地体现着传统政治文化精神。然而在他的治理下,堆堆坪俨然犹如太平盛世。山杠爷管好了堆堆坪,堆堆坪需要山杠爷,当检察院因山杠爷逼死人命而准备拘留他时,堆堆坪的百姓跪拜在地,涕泪长流……

“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16]这句名言放在这里似乎特别贴切。三部影片的不同个案都在说明:即使是今天的村民,他们所认可的也只是“肉体化的生活事实”,他们不能也不可能在自身生活之外建立另一个意识世界。因此他们对任何抽象理念的接受都必须具有切身的经验。在这一片东方的时空下,源于西方的种种现代概念往往由于缺乏现实的道德说服力而被消解,或被弃之不用。于是,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如何实现本土机制的转换?

这三部影片都开始于一个“村民告村长”的情节故事,但在主题处理上却各有侧重。《秋菊打官司》以通俗的可读性铺陈了生活的张力,《天网》以老套的故事抨击了历史与政治的冲突,《被告山杠爷》则以一个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揭示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深刻的内在矛盾。《被告山杠爷》既不像《秋菊打官司》那样戏剧化,也不像《天网》那样思想大于形象,它在三部影片中最富于历史深度和现实冲击力。它形象地说明,中国的现代化思想还未能内化为民族自己的文化,所谓现代化的口号只是飘浮在社会的表面,未能渗进民众的血液。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面临着新的精神重建问题。

1996年

【注释】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652-653.

[2]刘小枫.关于“四五”一代的社会学思考札记[J].读书,1989(5).

[3]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140.

[4]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151.(www.xing528.com)

[5]柯灵.柯灵散文精编[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468.

[6]孙瑜.导演《野玫瑰》后[G]//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45.

[7]沙基.中国电影艺人访问录[G]//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238.

[8]孙瑜.导演《火山情血》记[G]//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41.

[9]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5.

[10]李大钊.青年与农村[N].晨报,1919-02-20.

[11]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M].董晓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294.

[12]林印.帮助农民看好电影[N].光明日报,1964-12-20.

[13]陈凯歌.我怎样拍《黄土地》[G]//罗艺军.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558-559.

[14]孟悦.剥露的原生世界:陈凯歌浅论[J].电影艺术,1990(4).

[15]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100,110.

[16]汉德森.《搜索者》——一个美国的困境[J].戴锦华,译.当代电影,198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