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导演队伍的代群结构崩溃:自由与多样的创作格局

中国导演队伍的代群结构崩溃:自由与多样的创作格局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世纪之交电影经济的转型和生产方式的变更,中国导演队伍的代群结构开始碎化分离。90年代中期以来,冯小刚电影是中国传播最为广泛的文化产品。灵活多样的投资和拍摄打破了单一的电影制作途径,使中国导演冲破原来由国家整体掌控所限定的群体结构,获得了独立选择的自由和可能。而在这个创作格局中,结构重组,代群消失,置身其间的导演们以不同的价值取向凸显着个人姿态。

中国导演队伍的代群结构崩溃:自由与多样的创作格局

如果说电影曾在20世纪80年代以叛逆和反思彪炳于整个文化艺术界,那么在21世纪初叶它主要以多变的类型(制作模式与片种样式)于社会掀动波澜。从对中国问题的介入和表达程度来看,电影并没有显示出足够的思想力量,影片策划过多地盘桓在形式想象。置身全球化发展的复杂格局,中国电影正在承受着超越的艰难和转型的困顿。

在过去一百年的历史流程中,中国社会政治变动的形式限定了导演队伍的集团式发展,每一位导演的创作似乎都载负着一个团体的痛苦与希望。随着世纪之交电影经济的转型和生产方式的变更,中国导演队伍的代群结构开始碎化分离。

时至2004年,中国的电影生产大致有四种模式:国家大投资电影、低成本电影、民营电影和国际合资电影。在这四种电影的创作者中,交叉着不同断代的导演们。

最能说明国家大投资电影特点的是1999年,因为这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国家投资制作了系列表现中国现代史中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历史大片。其中受到政府格外重视的有《国歌》(吴子牛导演)、《我的1919》(黄建中导演)、《横空出世》(陈宝国导演)等影片。这些作品的题材富于政治含义,制作追求恢宏大气,形象体现英雄主义,其主题和人物被视为民族精神的象征。由于可以获得国家高额资助,不同层面的导演都积极争取拍摄此类影片。

电影市场的持续滑坡和数部大制作影片的连连亏损,促使电影行业开始注意低成本、小制作。1998—1999年几部低成本影片的良好票房成绩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思考和转轨。一些创作者认为在电影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走小制作的道路不失为切实可行的自救方式,而以“小”博“大”才应是中国电影的方向。因此在1999—2000年间,不论是知名导演或是初出茅庐的新锐都把低成本电影作为自己的创作方向。北京电影制片厂在2000年拍摄了20部低成本影片,计划每部影片的投资控制在200万元,以此扶持一批青年导演。虽然拍竣后的影片成本一般都超出了预算,大部分影片在300万元左右,极少一些超过了500万元,但基本上维系了低成本的设想和格局。小制作导致了小故事、小景别、小人物、小题材,但其中某些叙事处理和镜头技巧却不乏大手笔。像《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洗澡》等都获得了国际奖项。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标示了民营电影的崛起。随着90年代经济改革的发展,消费概念开始支配文化生产,娱乐行业迅速兴起。一批敏感者见风转舵,借鸡下蛋,以多种形式创办非国营影业机构,在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不失时机地由外行介入了电影制作。冯小刚因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蜚声中国,但一直游离于电影界的主流,钟情于电影的他与应运而生的民营电影公司联手运作,在新体制中全力转入商业电影拍摄,迅速获得大面积市场份额。90年代中期以来,冯小刚电影是中国传播最为广泛的文化产品。在电影市场持续低迷、国产片一派萧条的景象之上,它以居高不下的纪录独占鳌头,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票房神话。而冯小刚本人由电视而电影,由社会写实而温馨喜剧,由艺术创作而商业运作,为焦虑挣扎的电影人提供了成功的另类文本。冯小刚电影的市场模式,促使众多导演向商业片转型。

2001年末,《大腕》(冯小刚导演)、《英雄》(张艺谋导演)、《天地英雄》(何平导演)等几部大片的内外资本筹措,使由《卧虎藏龙》(李安导演)所引发的巨额投资、国际运作的新制作路线开始在中国登陆。此类影片资金雄厚,制作豪华,市场营销遍及全球,诱发了华裔电影人对商业电影的无限想象。

在国家大投资电影、低成本电影、民营电影和国际合资电影等四种电影的创作中,交叉着不同断代的导演们。多元并举的电影生产体制中使“代”的分野失去了意义——集体行为不复存在,每个导演凭借创作实力入选相应生产模式,“代际”划分对个人地位已不发生影响。

灵活多样的投资和拍摄打破了单一的电影制作途径,使中国导演冲破原来由国家整体掌控所限定的群体结构,获得了独立选择的自由和可能。而当导演的创作不再依赖于计划经济和分配制度的时候,个体价值与群体位置已截然两分。可以说,是资本运营的市场方式将中国导演推入了无代时期。

2004年岁末,影院中热烈上映的国产片证实了这个时代的到来:《十面埋伏》(张艺谋导演)、《天下无贼》(冯小刚导演)所引领的精致商业电影;《孔雀》(顾长卫导演)、《茉莉花开》(侯咏导演)连同两年前《美人草》(吕乐导演)所标示的摄影师电影;《可可西里》(陆川导演)所阐释的艺术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徐静蕾导演)所完成的新女性电影,都以优质的视觉影像提示着中国电影于新世纪初年的创制特征。而在这个创作格局中,结构重组,代群消失,置身其间的导演们以不同的价值取向凸显着个人姿态。

2005年

【注释】

[1]谭春发.开一代先河: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

[2]谭春发.开一代先河: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

[3]谭春发.开一代先河: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

[4]程步高.影坛忆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5]刘思平.张石川从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28.

[6]郑正秋.明星未来之长片正剧[J].晨星(创刊号),1922.

[7]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8]柯灵.试为“五四”与电影画一轮廓[J].中国电影研究,1983.

[9]柯灵.试为“五四”与电影画一轮廓[J].中国电影研究,1983.

[10]柯灵.柯灵散文精编[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590.

[11]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12]夏衍.答问:答香港电影学会问[G]//中国电影研究:第一辑.香港:香港电影学会,1983.

[13]王尘无.“迷途的羔羊”试评[G]//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600.

[14]嘉谟.硬性影片与软性影片[G]//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843,845.

[15]柯灵.从郑正秋到蔡楚生[M]//柯灵散文精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588.(www.xing528.com)

[16]沈浮.开麦拉是一支笔[G]//罗艺军.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306.

[17]李亦中.蔡楚生:电影导演翘楚[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41.

[18]蔡楚生.八十四日之后:给《渔光曲》的观众们[G]//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364.

[19]李亦中.蔡楚生:电影导演翘楚[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79.

[20]苏联文学艺术问题[M].曹葆华,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25.

[21]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4-5.

[22]马德波,戴光晰.导演创作论:论北影五大导演[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53.

[23]孟犁野.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1966)引论:试论中国当代前期电影的社会文化氛围与美学特征[J].电影艺术,1993(6).

[24]北京电影制片厂艺术研究室,中国电影艺术编辑室.论水华[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116.

[25]夏衍.答问:答香港电影学会问[G]//中国电影研究:第一辑.香港:香港电影学会,1983.

[26]成荫.我们在莫斯科学习[G]//成荫与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26-31.

[27]瓦依达是波兰著名社会批判派导演,代表作有《大理石人》等。

[28]罗艺军.我的同路人[G]//杨远婴.华语电影十导演.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58.

[29]郦苏元.崔嵬与电影[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5.

[30]毕克伟.“通俗剧”、五四传统与中国电影[G]//郑树森.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50-59.

[31]张暖忻.我们怎样拍“沙鸥”[G]//文化部电影局《电影通讯》编辑室,中国电影出版社本国电影编辑室.电影导演的探索: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32]2002年4月13日,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回忆说,1984年底,北京西山纪念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大会上,同时放映陈怀恺、陈凯歌父子的影片《李自成》与《黄土地》。在映后评议中,大家不约而同地都用了“代”的说法。众人进一步推敲,遂把师承关系作为代际划分标准,即陈怀恺为郑洞天师长,在郑正秋、蔡楚生之后,是第三代。郑洞天为陈凯歌师长,是第四代。陈凯歌当时最年轻,依次排为第五代。这一说法以后在影片评论中不断使用,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概念便由此约定俗成。

[33]陈凯歌.我怎样拍“黄土地”[G]//罗艺军.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560.

[34]陈凯歌.关于“黄土地”[N].电影晚报,1985-10-05.

[35]郑洞天.仅仅七年:1979—1986中青年导演探索回顾[G]//罗艺军.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467.

[36]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95-108.

[37]吕艳.脚下就是远方:关于《头发乱了》与《周末情人》的话题[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1).

[38]黎胜.谁是“第六代”[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1).

[39]赵宁宇.第六代:一次文化预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1).

[40]北京电影学院85级全体.中国电影的后“黄土地”现象:关于中国电影的一次谈话[J].上海艺术家,198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