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方法及原因分析

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方法及原因分析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10 日移动平均线为例。短期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快,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间内平均持股成本增加。移动平均线下降,价格也向下,价格与均线距离适当,均线保持其助跌作用。价格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并连续迅速上涨,远离移动平均线,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应,价格必然下跌,应该卖出。(三)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方法对于均线的理解,归根到底就是价格的变动,而引起价格变动的原因是供需变化。

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方法及原因分析

(一)移动平均线概述

移动平均线是反映价格运行趋势的重要指标,其运行趋势一旦形成,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趋势运行所形成的高点或低点又分别具有阻挡或支撑作用,因此均线指标所在的点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撑或阻力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买进或卖出的有利时机,均线系统也是常见的判断趋势工具。

均线是用统计处理的方式,将若干天的价格加以平均,然后连接成一条线,用以观察价格趋势。移动平均线的理论基础是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移动平均线通常使用的时间周期有3 日、6 日、10 日、12 日、24 日、30 日、72 日、200 日、288 日、13 周、26 周、52 周等,其目的是取得某一段期间的平均成本,并以此平均成本的移动曲线配合每日收盘价的线路变化来分析某一期间多空的优劣形势,以研判趋势的可能变化。一般来说,现行价格在平均价之上,意味着市场买力(需求)较大,行情看好;反之,现行价格在平均价之下,则意味着供过于求,卖压显然较重,行情看淡。

以10 日移动平均线为例。将第1 日至第10 日的10 个收盘价加起来后的总和除以10,得到第一个10 日平均价;再将第2 日至第11 日的收盘价之和除以10,为第二个10 日平均价,这些平均价的连线,即成为10 日移动平均线。具体的均线计算方法为:

日平均价=当日成交金额/当日成交量(亦有直接采用当日收盘价代替日平均价者)。

6 日平均价=(当日平均价+前5日平均价×5)/6。

10 日平均价=(当日平均价+前9日平均价×9)/10。

30 日、72 日、13 周、26 周等平均价计算方法类推。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 为每天价格,n 为日数。

对于研判整个趋势的走向和价格的预测,毫无疑问,均线的指导作用是其他指标所不具备的。均线是分析价格变动趋势的重要方法,通常将每日的K 线图与均线绘在同一张图中,便于分析比较。一般通过分析均线的走势以及均线与K 线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买卖的时机,或是判断大势的方向。

均线的使用者认为,每天交易中的大多数细小的波动仅仅是一个重要的趋势的小插曲,如果过分看重这些小波动,反而容易忽略主要的趋势。因此,他们认为分析价格走势应有更广阔的眼光,着眼于价格变动的大趋势,而这些恰恰是均线所具有的特点。

平均线能够表示出曲线运动的基本趋势,同时它还具有稳重的特征,移动平均线不会像日线那样大起大落,而是起落得相当平稳。向上的平均线经常是缓缓向上的,向下也是同样,要改变平均线的运动趋势相当不容易。助涨助跌也是均线的重要特性,曲线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后,平均线也开始向上移动,可以看成是多头的支撑线,市价每次跌回平均线附近时,自然会产生支撑力量。短期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快,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间内平均持股成本增加。买方力量若仍然强于卖方的话,价格每次回落到平均线附近时,便是买进的时机。如果平均线的助涨功能消失,价格重回平均线之下,这时趋势可能已经转变。同样,曲线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后,平均线也由此开始向下方移动,这时平均线成为空头的阻力线,市价每次反弹至平均线附近时,自然产生阻力。因此在平均线往下运动时,每当价格反弹到平均线附近都是卖出的时机,平均线此时具有助跌的功能。如果市价下跌逐渐趋缓,平均线开始减速下行,若价格再次与平均线接近,则可能向上冲破均线开始升势,此时均线的助跌功能减弱。均线的安全性是它最值得信赖的地方,通常愈长期的平均线,愈能表现出安全的特性,即移动平均线不会轻易地往上往下,必须等市势明朗后,平均线才会真正改变方向。经常是市势开始回落之初,平均线却是向上的,等到市势落势显著时,才见平均线走下坡,这是平均线的最大特色。越是短期的平均线,安全性越差;越是长期的平均线,其安全性越好,但反应也越迟钝,所以均线使用者多半会使用多均线进行研判。

(二)葛兰碧八大法则

在均线使用方法的论述中,最具影响力和实用意义的是葛兰碧八大法则,内容如下(见图4-3-6)。

图4-3-6 葛兰碧八大买卖点(www.xing528.com)

(1)移动平均线从下降开始走平,价格从下向上穿过移动平均线时买入。如图4-3-7中的买点1。

(2)价格连续上升远离移动平均线,突然下跌,但在跌穿移动平均线时再度上升,表示价格受到移动平均线支撑,可以买入。见图4-3-7 中的买点2。

(3)移动平均线上升,价格也上升,同时两者距离不远,均线保持对价格的助涨作用,可以买入。见图4-3-7 中的买点3。

(4)价格跌破移动平均线,经过迅速的下跌或者大幅下跌远离移动平均线,造成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对应,将使价格上涨,可以买入。见图4-3-7 中的买点4。

图4-3-7 葛兰碧四大买点

(5)均线上升趋势变缓,并开始走平,价格从上向下穿过移动平均线,显示趋势发生改变,应该卖出。见图4-3-7 中的卖点1。

(6)价格连续迅速下跌,已经离开移动平均线一段时间或空间之后,开始上升,但在上升到移动平均线附近再次下降,显示反弹只是市场对快速下跌的修正,应该在均线附近卖出。见图4-3-8 中的卖点2。

(7)移动平均线下降,价格也向下,价格与均线距离适当,均线保持其助跌作用。见图4-3-8 中的卖点3。

(8)价格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并连续迅速上涨,远离移动平均线,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应,价格必然下跌,应该卖出。见图4-3-8 中的卖点4。

图4-3-8 葛兰碧四大卖点

葛兰碧八大法则可以说是所有构建均线系统和理论的基础,所有的理论都是在不违反葛兰碧八大法则的基础上建立而来的。然而法则毕竟只是法则,虽然它是正确的,但想要在市场上看到完美的“葛兰碧信号”往往是很困难的,同时也是很容易看错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涌现出不少优秀的理论和系统。

(三)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方法

对于均线的理解,归根到底就是价格的变动,而引起价格变动的原因是供需变化。在目前的市场中,就场内而言,供给是确定的,只是筹码会转移。筹码的转移相应地会带来财富的转移,而筹码转移的快慢,与主力所运用的方式有关。

均线变动的幅度和快慢,正能体现主力运作的力度和主要意图。供需变化是引起价格变动的原因,筹码分布给了我们一个判断主力运作过程的依据,均线的方向与角度的大小让我们有机会与主力共舞。

很多人在选择指标的时候,常常会选择将多条的均线放在一个图表内,通过对多条均线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判明市场。当然也有很多人选择使用单条均线来进行操作,但是无论是多条均线的使用者,还是单条均线的使用者,对单条均线的特质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