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设计一:家庭个案服务案例]
一、案例背景及分析
案主今年41 岁,育有两个孩子,大女儿13 岁在黄麻小学读五年级,小儿子一岁半左右,案主丈夫在企业做司机,因为案主夫妻二人都要工作,所以小儿子交由其婆婆帮忙带,案主下班或者休息的时候就自己带孩子,案主跟社区内几位年龄相仿的宝妈关系比较好,几个人经常带孩子散步或者约一起逛街。
(一) 问题及需求
1.案主问题。案主叶××主动找到社工说,告诉社工自己最近真的很烦,她和丈夫俩经常因为钱的事情吵架。案主虽然跟丈夫结婚了十几年,但是婆婆的关系并不融洽,这些烦心事也不好跟同社区的朋友说,担心会传到自己丈夫、婆婆的耳边,案主称实在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希望社工可以帮其解决问题。
2.案主需求。根据案主叶××的描述和社工的分析,案主的需求包括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调试,情绪处理,社会支持网络完善等方面的需求。
(二) 理论基础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人无法自绝于社会而存在,人类生存需要与他人共同合作,以及仰赖他人协助。社会支持网络可分为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信息性支持。案主叶××社会支持网络薄弱,难以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夫妻矛盾、婆媳矛盾、情绪低落等方面的挑战。
(三) 服务目的/目标
1.服务目的: 完善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使其能够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夫妻矛盾、婆媳矛盾、情绪低落等方面的挑战。
2.服务目标:
(1) 案主的情绪低落情况得到改善,在感到烦时能找人倾诉来排解情绪。(2) 案主的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能得到改善。
(3) 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得到改善,并能利用网络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四) 介入计划
1.第一阶段,了解案主,收集案主资料,与案主建立信任的关系。
2.第二阶段,和案主一起评估案主的服务需求,评估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了解案主的社会支持情况,以备更好的协助案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第三阶段,与案主签订协议,明确社工的服务和双方责任。
4.第四阶段,根据制定的计划,社工在服务过程中担任使能者、教育者等角色,协助案主完善社会支持网络,面对和解决遇到的挑战。
5.第五阶段,社工评估目标达成情况,社工和案主回顾个案介入过程,总结改变经验,和案主商讨结案事项。
(五) 服务评估
1.目标达成情况。通过社工与案主的沟通、案主与家人的沟通、案主与婆婆共同参加活动等方式,梳理了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推动了案主与丈夫、婆婆的沟通,缓解了案主遇到的问题,同时案主表示在情绪低落时可以找到人来倾诉。
2.社工角色分析。社工发挥使能者、教育者等角色,鼓励案主积极和家人沟通,并梳理和完善案主自身社会支持网络,使得案主可以利用社会支持来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挑战。
(六) 总结反思
1.对案主问题的深入分析。本个案中,案主面临较多的挑战,社工没有将案主的问题进行简单的个人归因,而是深入分析后,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出发,引导案主梳理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来解决问题。
2.社工专业技巧的应用。本个案中,社工在面谈过程中运用了倾听、积极回应、同理心、自我披露等技巧,得到了案主的信任,并推动案主产生了正向的改变。
二、个案服务过程及记录
表2-23 个案接案表
续表
表2-24 个案服务计划表
续表
表 2-25 个案服务记录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介入结束后评估个案服务的效果,与案主签订《终止服务同意书》,并完成《个案结案报告》。
终止辅导服务同意书
--------------------- 沿此线剪下 ------------------------
辅导服务终止通知
________先生/女士/小姐:
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的会谈中,经社工________与您商讨后,您同意终止个案辅服务,故特此通知:个案辅导服务由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起正式终止。本中心仍然欢您继续参与本中心各项活动及服务,您如有任何查询,请留意中心信息动态,或致电
________________与本中心联络。
顺祝:生活愉快!
项目主任/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www.xing528.com)
表2-26 个案结案报告
[情景设计二:“亲子护卫队”社区守护小组服务案例]
一、案例背景及分析
××社区属于城中村社区,外来人口多,社区安全隐患较多,加上儿童和家长的安全意识薄弱,容易造成儿童安全意外的发生。
××社区的家庭主妇较多,她们大多是全职在家照顾孩子,也有些是做钟点工,有较多的空闲时间,但主要的时间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自己的人际交际圈小,娱乐活动缺乏,部分家庭亲子关系紧张。
××社区的儿童,学业压力较大,平时周六周日主要在家写作业和上辅导班,除此之外,主要是看电视和打游戏,对社区较为陌生,社区安全意识薄弱。
于是,××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工决定开展“亲子护卫队”社区守护小组,来回应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和需求。
(一) 问题及需求
1.家长需要。家长需要扩大人际圈,获得同辈支持,丰富娱乐生活,并加强亲子沟通,改善亲子关系。
2.儿童需要。儿童需要缓解学习压力,熟悉和了解社区,丰富课余生活,改善亲子关系。
3.社区需要。社区层面,需要提升儿童和家长的安全意识,预防社区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 理论基础
小组动力学理论认为,小组是一个动力整体,每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小组动力是维持和推动小组活动的能量和方向。在小组中,社会工作需要激发和维系小组动力,来推动小组目标的实现。
(三) 服务目的/目标
1.小组中80%以上的家长的人际网络得到扩大,认识8 个以上的家长并相互支持。
2.小组中80%以上的儿童认识8 个以上的同伴,参加5 类以上的课余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3.小组中80%以上的孩子和家长学到并运用5 种以上的亲子沟通技巧,亲子关系得到改善。
4.通过社区宣传和倡导,200 名社区居民知晓儿童社区安全意外的种类和预防方法,儿童安全意识得到提升。
(四) 介入计划
1.成员招募与筛选。
2.成员相互熟悉,确立小组契约,学习沟通技巧。
3.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社区安全意识。
4.亲子社区走访,发现社区安全隐患并记录,在过程中应用亲子沟通技巧,提升社区安全意识。
5.通过亲子制作社区安全地图,组员强化使用亲子沟通技巧,并提升安全意识。
6.通过亲子共同走访社区和发放安全地图,传播儿童安全知识,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
7.亲子小组聚餐,总结小组过程,结束小组。
(五) 服务评估
1.评估方式。本小组采用前后测、观察法、参与者意见表等方式进行评估。
2.小组过程评估。本次小组,除一对亲子因临时有事请假而缺席一节服务外,其他组员都全部参加。查看观察记录发现,小组组员积极投入到小组服务中,小组氛围活跃。参与者意见表显示,服务对象对小组的整体满意度高达95%。
3.小组结果评估。经过前后测数据分析和参与者意见表,小组中90%的家长都表示自己的人际网络得到了扩大,认识了认识8 个以上的家长并相互支持;100%的儿童认识8 个以上的同伴,参加5 类以上的课余活动,丰富课余生活;80%以上的孩子和家长学到并运用5 种以上的亲子沟通技巧,亲子关系得到改善;通过社区地图发放记录和服务推文的阅读量,220 名社区居民知晓儿童社区安全意外的种类和预防方法,儿童安全意识得到提升。
(六) 总结反思
1.关注小组目标的达成。在小组的具体开展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的意外,会有不同的干扰,比如组员对某个游戏特别感兴趣而想多玩几次,组员之间的互动冲突等,此时社工要关注小组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决策。在每节小组中,社工要将小组目标的完成情况告知组员,引导组员共同关注目标的达成。
2.注重服务的多元体验。亲子类小组,要考虑家长、孩子、亲子等不同群体的互动,服务的多元体验则有利于实现这些互动。本小组中,社工采用游戏、绘图、社区走访、社区宣传、小组聚餐等方式,创造了多元的体验,进而实现了小组组员间的沟通,保障了沟通的效率和效果。
3.发挥社工权变的角色。小组中,社工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小组的进展和具体的情景而发生改变。在小组前期,社工处于中心位置,扮演领导者、组织者、鼓励者等角色,带领组员相互认识,组织组员制定小组活动,鼓励组员参与小组环节;在小组中期,社工逐渐由中心位置转向边缘,主要是协助者、引导者、支持者、调解者的角色,引导组员向小组目标迈进,协助组员完成小组中的任务,调解小组中出现的矛盾冲突等;在小组后期,社工重新回到了中心位置,担任引导者、领导者的角色,引导组员处理好离别情绪,帮助组员巩固小组成果,鼓励组员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结束小组。
二、小组服务过程及记录
(一) 小组筹备
1.制定服务计划。社工制定小组服务计划,同时邀请了社区骨干志愿者、部分家长和儿童共同来设计具体的服务。结合服务目标和组员的时间安排情况,本次小组共分为7 节。同时结合孩子和家长的时间,制定具体的服务开展时间为每周日的上午9 : 00~11 : 00,并告各位组员。
2.组员招募与筛选。社工通过微信群、QQ 群和活动宣传栏、外展服务、居民骨干传播等方式来宣传“亲子护卫队”社区守护小组服务,邀请L 社区的亲子报名参与服务。
亲子报名后,社工根据孩子的年龄、小组参与时间的保障、家长的需求等方面,筛选出符合条件的10 对亲子。对于暂时未能入选的亲子,社工告知未入选的原因,并欢迎其参加后续类似的服务。
3.场地物资准备。根据小组中不同环节的具体要求,协调好对应的场地,对于室外的社区走访和排查,则需要事先踩点确认场地。
对于活动物资,社工根据服务计划的开展情况、财务报销时间安排等,决定统一采购或者分散采购,在具体采购过程中,可邀请社区骨干志愿者共同参与。
(二) 小组程序设计
“亲子护卫队”社区守护小组从暑期开始,共开展了6 节,达成了小组目标。
1.小组前期。这一阶段,小组组员和社工,小组组员之间都不太熟悉。社工通过“大风吹”热身互动、自我介绍等环节,使得组员之间相互认识;同时引导组员讨论小组组名,制定小组规则,使得组员积极参与到小组中,并明确了小组目标。社工一方面通过“千里传音”“你比我猜”互动游戏,引导组员学习沟通技巧,另一方面通过“彩砖过河”的游戏,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小组动力,营造温暖、信任的小组氛围。引导小组组员共同向小组目标而努力。
表2-27 小组程序设计
2.小组中期。这一阶段,组员对小组的认同感加强,组员间的互动增强,同时组员间的冲突也会增加,社工要协助小组处理好小组冲突,及时总结小组目标的进度情况,引导组员关注小组的目标。这一阶段,通过“看图识安全”游戏、社区走访发现安全隐患、绘制社区安全地图、发放安全地图等环节,组员一方面提升组员社区安全意识并传播社区安全知识,另一方面也强化应用了在小组中学到的沟通技巧。
表2-28 小组程序设计
续表
3.小组后期。这一阶段内部会产生较多的离别情绪,需要社工来处理,并巩固组员所学知识。这一阶段,社工组织组员回顾小组内容,讨论小组中的收获,来巩固组员所学到的沟通技巧和安全知识,同时通过小组聚餐和互赠留言,来处理离别情绪。
表2-29 小组程序设计
1.家庭社会工作如何满足多方的需求?
2.亲子类小组服务中,如何兼顾孩子和家长的需要?
3.小组工作的不同阶段,社会工作的角色是如何转变的?
4.上述案例中,在小组的不同阶段,社工需要填写哪些文书表格? 有哪些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