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渡遗址炉灶发现及演变分析

李渡遗址炉灶发现及演变分析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距火膛底部约1.52米的灶壁上夹有一层厚约0.02米的黄色黏土,位于该层之上的灶壁,所用青砖以石灰填抹勾缝,反映了炉灶曾一度短暂废弃,后经增建、修补并继续使用的情况。火膛内的堆积共分三层:第一层为黄褐色土,质地较疏松而略黏,颗粒较大,含砖和碳渣,厚0.4~0.55米,出有少量陶、瓷片,为废弃后堆积。

李渡遗址炉灶发现及演变分析

炉灶,又称“灶坑”“蒸煮灶”,是酿酒过程中原料蒸煮糊化和烤酒蒸馏的重要设施,用红色石块和青砖修砌。炉灶1处,始建于明代,沿用至近代。炉灶既蒸粮,又蒸酒,因为小曲工艺蒸粮和蒸酒是分开进行的。

(一)位置。位于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发掘区东北,南与明代晾堂相连,北与明代蒸馏设施相连。

(二)层位。位T1、T2、T4、T6内,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第5层,方向315度。

(三)形状与结构。遗存为长椭圆形,用红石和青砖修砌。其片石为工作面,散布面积长径2.20米,短径1.75米,埋深0.6米,火膛呈椭圆形,红砂岩块铺底,长径2.8米,短径1.42米,残高1.98米。以红石铺底,红石长80厘米、宽26~38厘米、厚8厘米。烟道位于头端两侧;炉箅有烧结面。在距火膛底部约1.52米的灶壁上夹有一层厚约0.02米的黄色黏土,位于该层之上的灶壁,所用青砖以石灰填抹勾缝,反映了炉灶曾一度短暂废弃,后经增建、修补并继续使用的情况。灶前的工作坑呈“凹”字形,长2.7米,宽1.6米,深1.84米(见图6—9)。

(www.xing528.com)

图6—9 明代炉灶和灰坑

保存情况:灶体上部砖圈松动,散落现象严重。下部保存较好,但已被地下水浸没,围壁土出现松散现象。

(四)堆积与包含物。火膛内的堆积共分三层:第一层为黄褐色土,质地较疏松而略黏,颗粒较大,含砖和碳渣,厚0.4~0.55米,出有少量陶、瓷片,为废弃后堆积。第二层为灰褐色土,质地较疏松,颗粒小,含大量砖和碳渣,厚0.75~0.85米,出有少量青花瓷片,为废弃堆积。第三层为黑褐色土,厚0.3~0.35米,为使用堆积。

考古工作:系考古发掘揭露。其周围工作面出有明代瓷片。第三层炉内出有“成化年造”“大明嘉靖年制”年款的青花瓷等遗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