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渡遗址研究表明中国白酒的起源和遗产价值

李渡遗址研究表明中国白酒的起源和遗产价值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4元代酒窖群(四)堆积与包含物。(五)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出土元代圆形酒窖群的历史意义。据目前所知的全国各大烧酒作坊遗址发掘表明,只有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发现了元代陶质地缸酒窖,而且数量多达13个,远远早于有“中国白酒第一坊”之号的成都水井坊遗址发掘出的长方形泥质窖池。成都水井坊遗址及其他各大遗址均未发现元代酒窖。

李渡遗址研究表明中国白酒的起源和遗产价值

(一)位置。集中分布发掘区西南向,厂房大门入口处。

(二)层位。分布于T5内,在H5下开口,打破第9层,直径0.65~0.95、深0.56~0.72米。分布面积长8.80米,宽2.30米,埋深0.72~0.98米。个体直径0.65~0.95米,深约0.56~0.72米(图6—4)。

(三)形状与结构。元代酒窖是国内特有结构的圆形地缸发酵池,被用于生产小曲工艺白酒。一般位于地下,呈口大底小的圆斗状。

保存现状:整体保存尚好,部分井圈有松动痕迹。

考古工作:经考古发掘,未充填且有4个还未清理,仍保留原始面。

图6—4 元代酒窖群(C10~C22)(www.xing528.com)

(四)堆积与包含物。出有黑釉靶杯、青白釉盏,卵白釉枢府瓷碗、酒醅等元代遗物。

解剖结果表明,元代、明代圆形酒窖,均系在地面上先挖一大坑,坑底再挖一小圆坑放置陶缸,然后用青砖夹土修建成。坑底小圆坑弧壁,平底。陶缸敛口,厚圆唇,内卷,曲腹,圜底内凹。属结构独特的砖砌圆形地缸发酵池。部分酒窖中还残存有酒醅和黄水。根据剖面观察,这些酒窖的始建、使用及废弃过程在形态和时间上各不相同,酒窖形成后就被长期使用,并且有多次增修和改造。而在陶缸与小坑之间的黄褐色胶泥层,结构紧密,黏性强,含少量酒醅,可能就是酒窖在多次修补过程中形成的。

以C7为例介绍如下:

C16位于T5内,开口于H5下,打破第9层,西部边缘被第1层破坏。大坑仅存底部,小圆坑直径0.4~0.76、深0.61米。陶缸素面,口径0.7米、底径0.41米、高0.58米。陶缸与小坑之间的黄褐色胶泥层厚2~5厘米。缸口边缘垒砌青砖,青砖仅剩一层,薄而规整,色泽青中泛紫,砖面呈斜坡状,砖长22、宽8~9厘米、高7厘米。酒窖内填土呈灰褐色,质地较疏松,颗粒较大,含砖块和碳渣,出有黑釉靶杯等遗物。

(五)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出土元代圆形酒窖群的历史意义。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中发现的元代酒窖是生产固态发酵蒸馏酒的窖池。这种结构独特的砖砌圆形地缸发酵池用于生产蒸馏酒。在南方酿酒不必采用地下池发酵,直接把陶缸放在地面上就能进行。只有生产蒸馏酒时才用地下池发酵,以便发酵温度均匀,防止异常发酵;在窖底埋缸,抬高酒醅,可防止地下水浸入酒醅,同时承接黄水,这与北方酿酒时把缸埋入地下达到保温的目的不同。其次,它是用于固态发酵。如果是用液态发酵,酒醅不仅会渗漏,而且在地下池中取酒醅也不易操作。更为重要的是,对窖池内残渣的分析也显示属固态法酒渣,检测时发现三种不同的菌落形态。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存在固态发酵,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中元代酒窖的发现,证实了《本草纲目》中关于“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的记载,但也修正了李时珍把固态发酵时间确定为明代(即“近时”)的说法,最低限度地把固态发酵的出现时间推至元代。

元代酒窖的发现,是李渡烧酒作坊遗址确定最早年代的重要依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余家栋认为:“宋元时期江西墓葬里的砖薄而规整,颜色清中泛紫蓝,砖与砖的层叠是以黄泥勾缝的。李渡烧酒作坊遗址里水井、晾堂、地窖用的砖都有类似的特征。李渡作坊遗址上层的砖是经过明清以后维修的,下层的遗迹非常规整,且无石灰勾缝,由此认定李渡烧酒作坊断代保守地说是在元代,也有可能是宋代,因为已发现多件宋代的瓷片,有些瓷片还具有两宋时期最盛行的制作工艺。”[2]尽管这个判断比较保守,但李渡遗址的意义仍然非常重大。据目前所知的全国各大烧酒作坊遗址发掘表明,只有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发现了元代陶质地缸酒窖,而且数量多达13个,远远早于有“中国白酒第一坊”之号的成都水井坊遗址发掘出的长方形泥质窖池。成都水井坊遗址及其他各大遗址均未发现元代酒窖。因此,最能见证中国白酒起源、产生的,目前只有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仅凭这一项,就已经奠定了该遗址特有的、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历史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