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自古水运发达。李渡镇在唐宋以来赣中平原重要的水陆辐辏之地,扼赣闽水陆交通要冲,位于抚河中下游,本河流横冲泥沙淤积之地,临川之北,进贤西南,倚金山,控抚河,上连盱水,下达赣江,入鄱湖,通长江,辐射抚州、丰城、樟树、进贤、南昌,因而在历史上为南昌、抚州水路交通之中枢,是四府通衢,赣抚大地货物集散之重镇,成为江西闻名遐迩的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在这一带内外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早在唐贞观年间,李渡兴建码头,命名“清远渡”,清远渡成为沟通抚河南北货流的重要码头,周边农副产品中心集散地。根据同治九年(1870)《临川县志》:“宋,县内十二地设立邮驿,城(今抚州)北七十里清远(即今李渡)为其中之一,清远邮郡设驿丞一人。”又据《古代国家机关考略》,宋代县外驿臣,全国仅八个省特设,总共才三十七人,而清远驿臣居其一。后虽被撤,元代复置。可见其交通、邮政之重要,宋元商贸繁荣,亦于此可窥一斑。
李渡酒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李渡镇,自古便是江南才子赴京赶考的必经之路,有许多骚人墨客,如北宋文豪晏殊、王安石、曾巩及明代临川汤显祖(1550—1616)、文港周坊周献臣(生卒年不详)等,每过李渡必下马停车,以酒会友,借酒抒怀,留下了,“闻香下马荆公(王安石)赞,知味拢船同叔(晏殊)思”的千古美谈。
赣抚平原在宋元以来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一方面保一方民安,另一方面对该地区的水质提供了保障。“依抚河之滨,拥赣抚粮仓”,对抚河下游的水利工程起到枢纽作用,抚河也因此被称为李渡人民的母亲河。宋代以来江南东路及浙西路修建的陂塘沟洫工程较多,在这基础上,明代江南塘堰灌溉事业继续发展,如洪武二十七年(1394)“上谕工部:‘陂、塘、湖、堰可蓄泄以备旱涝者,皆因地势修治之”[5],其中大部集中于江南地区。宋代鄱阳湖流域水利事业的发展在中国水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有1958年修筑的李渡镇南柴埠口进水闸及延伸几十公里的东赣渠。(www.xing528.com)
民国魏元旷纂修《南昌县志》卷五《河渠志上》记载:“南昌纵横百里,平衍卑下,水、土各居其半。旰、赣两河交会其间,经流贯于域中,纬流络其上下,宜稻谷,民勤耕稼。唐武阳郡公韦丹,始筑堤十二里以障江,凿陂六百所,溉田万顷,水利以兴。”文献记载,江南西道广修渠塘,南昌县的东湖等水利设施在宋元时期特别发达。仅次于江南道的为剑南道成都县的万岁池、官源渠。进贤靠近南昌,纵横交错的河流网络、丰沛的水源和完善的水利设施对于该地农业灌溉的影响极大,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很好地促进了稻谷等农作物的培育种植、该地区社会的稳定、人口的增长,同时保障了江西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
作为江西农业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极为迅速的一个重镇,但却因地处江南,降水量大,地势低洼,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李渡镇,历来就重视水利设施的修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坐落在抚河之滨,毗邻李家渡码头的万寿官,就是为防抚河水泛滥而修建的供奉镇水英雄许逊的道观。许逊是中国治水史上一个杰出的人物,他的事迹在民间至今仍流传甚广。久而久之,李渡变成了该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内陆码头港口,其附近一带,凭借水陆交通之便,形成了百货咸集、旗亭旅舍充塞河沿的城镇集市,远客商贩麇集的商业市场。至清代,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李渡形成了三大码头:前街街口为上码头、后街万寿宫处为中码头、翠花街外断魂桥处为下码头。竹木排筏停放于抚河李家渡段,自焦石至三隍洲绵延5公里多,并排十余列,占据大半河面,暂停船舶,有时竟无插篙之处。三大码头深夜灯火通明,装卸繁忙;沿河之街(名为“树竹架”)夜夜歌舞,人来人往,道情演唱响彻云霄。水运为李渡镇带来了商业繁华、经济繁荣,以及人气旺盛。这种情形,一直延续至民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