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说考。李衍垣认为,“唐代已有蒸馏酒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山西汾酒的历史看,蒸馏酒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更久远。”[50]关于这点,司徒鼎的《从山西汾酒看蒸馏酒史》说得清楚:“从山西汾酒的历史看,蒸馏酒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更久远。汾酒,产于山西汾阳杏花村。据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六世纪的南北朝时代便名驰遐迩。汾酒的重要工艺特点为‘清蒸二次清’,完全依蒸馏所得,是一种纯粹的蒸馏酒。正由于经蒸馏操作,产品清澈无色透明,故又称‘汾清’。……《北齐书》载武成帝高湛,从晋阳(今太原市南郊)给他的侄儿河南康舒王孝瑜写信推荐汾酒,曰:‘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也是说的汾酒。……那么,蒸馏酒的出现,就应当比公元六世纪更早。”
司徒鼎认为山西白酒汾酒产生于北齐,袁翰青认为产生于唐代[51],本书第一章皆已考辨,北齐时代的汾清,只是过滤后的清酒而已,绝非蒸馏酒。
(二)黑龙江说考。郭长海认为:“中国蒸馏酿酒法源于金代,来源于道家炼丹术,发祥(引者注:原文误作详)于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市)金源故地。”[52]郭文的理由,其实来自承德避暑山庄管理处《河北青龙出土金代烧酒锅》、林荣贵《金代蒸馏器考略》诸文。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馏器,只是蒸取花露的蒸馏器,而无法证明当时用于蒸酒。郭文列举的事实,就是:“萧抱珍为感谢皇恩,将太一道对内不传的炼丹秘笈蒸馏法传给金国朝廷,金熙宗喜得此法,开始酿造蒸馏酒,金熙宗因醉酒滥杀无辜,终遭血贱红墙之祸。”玉泉酒厂老总张庆毅介绍说:“中国蒸馏酒的发祥地,目前已经公认为在(黑龙江)阿城市的玉泉镇,而时间,就在800多年前的金国熙宗在位期间。……在一次去往金上京为皇家治病的时候,萧抱珍发现了这块出产泉水品质极高、且距金上京仅20公里的宝地。推荐之下承皇帝之命,在这里建起第一家酒坊。”[53]厂家为了宣传而做的广告,正好用了学者的学术成果。
按:郭文提到的太乙道始祖萧抱珍“将太一道对内不传的炼丹秘笈蒸馏法传给金国朝廷”,并没有指明文献出处,按理来说,这在学术界是极不严肃的事。“秘笈”则是指秘密收藏的经典,翻开金代文献,未闻有题名《蒸馏法》的经典图书。关于萧抱珍的生年及创教事迹的文献记载非常罕见,其宫观、道徒大都在河南、河北,间有及于山东者;而萧的主张是“内炼为主,符箓为用”,与外炼丹术异旨,不知道他炼丹并炼出蒸馏酒之事,出自何典?故而无法证明他就是蒸馏酒的发明人身份,更无法证实他在金上京“建起第一家酒坊”、致使金上京成为蒸馏酒发祥地的结论。所以,在学术上提出一种新观点,必须有严格可靠的文献稽考依据,仅凭民间传说是远远不够的。
(三)吉林说考。2012年,吉林大安市酿酒总厂迁址时,在厂房底下出土了大量烧酒灶锅等器具,后经北京大学利用化学、生物手段等方法检测,确定为公元1029年辽金时期遗址。吉林大学冯恩学教授领队,据说是“严格按照出土文物和《辽史》等古代文献记载所设计”进行了烧酒试验,“一个半小时内,总共酿出约50公斤烧酒,平均酒精度为54.5度。”冯恩学认定“考古发现和模拟试验的成功具有三方面意义:一是用实物证明了辽金时期我国就能够生产蒸馏白酒,把中国蒸馏白酒起源时间至少向前推进了200年;二是确定了吉林白酒在中国白酒的历史地位,即世界白酒的起源在中国,中国白酒起源在吉林;三是改变了吉林白酒缺少文化的尴尬境地。”[54](www.xing528.com)
详细看完这则报道,说的是中国液态烧酒的起源问题。但报道中所说的“《辽史》等古代文献记载”,以及实验过程都是语焉未详,而这对于我们认定烧酒起源来说非常重要。况且,这则报道也没有引起学术界重视,说明目前尚未获得专家们的共识。尽管这样,辽金时代已经距烧酒问世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四)河北青龙说考。1975年,在青龙县土门子公社水泉村挖出了一套罕见的文物,其中一件是金末元初的蒸馏器。为进一步研究白酒的起源,青龙满族自治县在2007年成立了金代烧锅文化研究小组,并依托秦皇岛祖山酒业公司,对中国白酒历史起源,特别是所谓的“金代烧酒锅”对当今白酒技术的指导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青龙有可能是中国蒸馏酒发祥地”的论断。
然而,并没有文献证明金国已知蒸馏酒;关于金代蒸馏器的年代、用途都有争议,我们偏向于蒸制花露,对蒸馏酒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并不足以说明用于制作蒸馏酒。所以,中国白酒起源于黑龙江阿城市、河北青龙县的说法,理由并不充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尽管西南可能是我国蒸馏酒起源地之一,但目前为止,没有确凿的考古和文献表明在南北朝或唐代的西南地区(包括贵州)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白酒。就目前文献材料来说,我国的新疆地区确实是我国重要的蒸馏酒起源地之一,但表明是在元代,而不是唐代。从考古来说,能证明我国蒸馏酒起源、产生的是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江西省进贤县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也就是说,河北、江西分别是北方、南方蒸馏酒的重要发源地。关于这一点,本书还将作进一步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