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浩:卓越语文教师的教学行知录

周浩:卓越语文教师的教学行知录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人简介周浩,男,出生于1973年12月,中小学高级教师。他是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同学们,照片中的人物是季羡林,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题目叫《幽径悲剧》。作者采用以美衬悲的手法,增强了藤萝被砍的悲剧色彩。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在学生展示的同时,适时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周浩:卓越语文教师的教学行知录

个人简介

周浩,男,出生于1973年12月,中小学高级教师。1994年毕业于常熟高等专科学校(今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曾在常熟市初中学校工作21年,有10年班主任工作经历,送过10届初三毕业班,所在班级学科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在1996—2012年期间,先后任教研组长、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2003年担任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2014年10月调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任初中语文教学研究员,2016年任教研室副主任,分管初中教学。在学校工作期间,先后获评“常熟市优秀班主任”“常熟市师德先进个人”“常熟市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个人”“常熟市优秀共产党员”“常熟市师德标兵”“常熟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首批苏州市中小学指导学生自学先进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常熟市第六届名教师”“第二届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及参与江苏省、苏州市级规划办课题近10个,发表各级各类教学论文30多篇,曾参与过《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一书的编写,开设近10节苏州大市级公开课,做过30多次市级及以上专题讲座,多次被常熟理工学院聘请为多门学科的课程特聘教师,多次担任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评审、苏州市中考及苏州市教师学科素养竞赛的命题工作。

教学设计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课文具体内容说出古藤的美、悲之处。

2. 探求悲剧的含义,思考古藤的悲剧之因,学会维护真、善、美。

教学重难点

1. 作者情感变化的“源点”以及“悲”的实质。

2. 探求悲剧的含义,剖析紫藤萝悲剧之因,学会维护真、善、美。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他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他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他是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出示照片)

同学们,照片中的人物是季羡林,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题目叫《幽径悲剧》。(示题)

二、 感知题目

1. 教师提问:同学们,当你拿到文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学生展示:这是一条怎样的幽径?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悲剧的主人公是谁?悲剧的制造者是谁?为什么写这个悲剧?

强调:悲剧的内容是一棵长在北大燕园中的(美丽)古藤被人(无端)砍断。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解开大家心中的疑问。

三、 探究:这是一棵怎样的古藤

明确第8段:强调“美丽的、受人喜爱的、最有特色的”。

学生朗读全段文字,强调“顾而乐之”。

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相应的段落找出描写古藤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这棵古藤的。

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并作批注,展示交流。

教师明确:文章具体描写了这棵古藤“盘曲而上”之形(美在气势或形态);“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美在芳香);写了“袭入耳内”的蜜蜂声衬托花香(美在声音);“一朵朵紫红色的花”之色(美在色彩)。

教师点评:作为美的欣赏者,作者从形、色、味、声等不同角度进行描写,突出古藤之美。

四、 探究:这是一条怎样的幽径

明确:“神奇的”,具体体现在哪里?

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展示:与《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有些联系;依山傍湖,一年四季景色美丽而充满生机的。

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这一特点?从句式、修辞等角度点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充分感受幽径之美,尤其是浓烈勃发的生机活力。

思考:描写幽径的写作目的。

小结:这么神奇美丽而充满生机的幽径为下文的藤萝之美起到了强烈的衬托作用。

五、 探究: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

思考:作者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渲染藤萝之美呢?

引用鲁迅先生对悲剧的解释:“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越美的事物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作者采用以美衬悲的手法,增强了藤萝被砍的悲剧色彩。

① 美丽藤萝被人砍断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通过作者的文字来深切感受藤萝之悲。

(明确第11节)

出示:“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树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请同学个体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关键字词,带着震惊、悲痛的感情去集体朗读。无悲字却处处显悲。

(“吊死鬼”——满含冤屈,暗示藤萝是无端被害而死,引出对藤萝象征意义的探究——真善美的象征;在绿叶丛中“微笑”:以喜衬悲悲更悲;失掉了母亲的孤儿——赖以生存的根已被砍断。)

② 面对藤萝被人无情砍断,作者季羡林表现出了哪些丰富的情感和态度?

请同学们结合11—14段,找出相关句子加以说明。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教师明确:§11震惊、害怕和痛心;§13恐惧、悲哀至极;§14痛悼愤激(批判)。

在学生展示的同时,适时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③ 深刻思考:面对一棵自然界古藤的生死,为何会引发作者如此强烈的情感,他会用2227字来写这篇文章?

学生认识:藤萝之美;藤萝不仅是一棵古树,不仅是世间真善美的象征,还有更为深刻的内涵。

六、 探究: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展示作者简介:十年“文革”(也称“浩劫”)期间,无数的知识分子遭受到了非人的虐待凌辱,季羡林也是受害人之一,隔三岔五被抓去批斗审讯,还要被迫参与“劳动改造”,就这样挨打游行也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后来还有很多的其他组织找季羡林的麻烦,季羡林在《牛棚杂记》中曾经这么说过:头上戴着不知道多少顶的帽子,前途未卜。可见当时人是多么的疯狂,对于文化人的不正常的批斗是多么的残酷。

概括所读信息:曾经遭受劫难,艰难存活。

教师引导:作者的这段特殊经历在文中也有体现(9—10节),大家觉得他和古藤之间还有一层什么特殊的关系?从文中寻找依据。

联系“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的这一棵古藤”此句,启发学生深刻认识:古藤是作者面对艰难逆境的心灵安慰、精神寄托。

教师点评:显然,作者的悲剧是当时的时代造成的,那么藤萝的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① 毁于愚氓之手;② 时代、社会造成的。改革开放虽然过去十多年,但愚昧的思想仍然没有根治。古藤的悲剧不仅是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社会的悲剧。(老人跌倒,有人围观,无人搀扶)

那么作者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结合这两段文字来深入认识。

出示: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

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没有出息”的内涵,明确:作者是一位悲天悯人、胸怀天下、关爱一切的人。那么面对古藤之悲,作者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呢?

请同学们齐读文章最后部分。

展示:“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绝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绝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绝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到这个地方,偏偏让我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探究“十字架”的内涵。原来是基督教徒的标记,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是受难或死亡的象征。那么结合全文如何理解?

学生探究,教师明确:表达了作者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和勇气。

七、 课堂小结

本堂课通过一幕古藤的悲剧,认识了一位胸怀天下、博爱一切的老人,更让我们强烈意识到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无论物质条件多么发达,精神文明一定要同步发展的重要性。

下面请大家根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和自我感受,在“一棵古藤”“一条幽径”“一个悲剧”后面加上一句话,来结束我们这堂课的学习。

一棵古藤          ;一条幽径          ;一个悲剧         。

(一棵古藤诉说着无端被人砍断的冤屈,一条幽径上演着真善美被毁灭的惨剧,一个悲剧告诫着要努力提高审美素质、爱美护美的国民。)

同学当堂完成,并交流。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做生活中美的欣赏者,美被毁灭的痛悼者,更要坚定不移地做一名美的捍卫者。

课堂实录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实录

(课前播放短视频《丽江印》)

一、 导入

师:同学们,前一阶段我们学习了几篇游记,请大家说说游记这类文体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生:抒发作者对景色的热爱赞美之情。

生: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生:都是按照作者的游踪来写的。

师:同学们,大家回答得非常好。游记,就是记游,记录作者的一次游玩、旅游、参观、访问的经历,可以采用描写、抒情、记叙等多种表达方式。大家的回答准确抓住了游记的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游记,题目叫《一滴水经过丽江》。(点击出示课题)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前让大家作了预习,并认真完成了预习作业。在预习时,我们不仅要关注课文,更要关注文后的“阅读提示”。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朗读一遍。

二、 授课

(学生朗读文后“阅读提示”)

师:大家觉得这段文字中哪个词语最能概括文章的特点?

生:别具一格。

师:结合你的预习感受,这篇文章的“别具一格”最突出表现在哪里?

生:通过一滴水来介绍丽江的美丽风景

师:同学们的预习非常有成效。下面请结合昨天布置的预习作业,说说作者阿来是怎样通过一滴水来介绍丽江的?(点击出示预习作业)

我原本是一滴水,在高空化作(一片雪),轻盈地落在(玉龙雪山)顶上,后来我又化作了冰,成为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有一天,我被阳光融化成了(一滴水),融进了瀑布,变成了溪水,顺流而下,经过了许多树木和鲜花,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我奔流到(丽江坝)放着牛羊的(草甸)上,但是突然眼前一黑,我掉入了(落水洞),变成了地下水。几百年后,我化作(潭水),从(黑龙潭)冒了出来,然后进入了玉河,来到了(四方街)前。一架(大水车)把我带到高处后,我又跌进了(中河),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经过了一家又一家(小店)。在一座小桥边,我变身成了(浇花水),随着浇花的妇人来到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中,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分,我来到了(金沙江边),化作(江水),奔向大海

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学生当堂讨论,自由发言,完成填空)

师:同学们,作者正是巧妙地借用“一滴水”的形式,从“一滴水”的视角,把作者的游踪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游记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游踪清晰。(板书:游踪清晰)我们把这段文字再来朗读一遍。

(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如果把游记写成这种短小简洁的样式,大家觉得合适吗?

生:我觉得不合适,因为这像流水账,没有重点。

师:还有补充吗?

生1:我也觉得不合适,语言太简洁,缺少生动优美的描写,文章不好看。

生2:这样写重点不突出,给人印象不深。

师:同学们,请大家快速地阅读文章,看看文中作者重点介绍了丽江的什么地方?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

生:重点介绍了四方街。因为用的文字最多。

师:还有其他理由吗?

生:因为这是一滴水的心愿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www.xing528.com)

生:是从文章第8节的“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这个句子中看出来的。说明想要去四方街,这是一滴水的心愿。

师:那边还有同学举手,你来说说。

生:还有第4节中也写到了“我也要去四方街”,文中反复强调“四方街”,说明一滴水的愿望非常强烈,这也是作者重点介绍四方街的原因。

师:同学们的阅读非常仔细。老师为你们点赞!这就是游记的另一个特点——重点明确。(板书:重点明确)下面我们就去四方街走一走,去欣赏那里别样的风景。先请大家快速地找出文中描写四方街的相关段落。

生:从第8节开始,一直到……14节。

师:先请同学们把这几段文字大声朗读一遍。

(学生朗读课文片段)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动情。请大家结合这部分内容,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这样一份练习。(出示练习)

“四方街的景美,美在转轮缓缓升高的那架大水车,美在        ;四方街的人美,美在丽江人的勤劳淳朴,美在        。”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发现四方街之美”。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下面我们来分享交流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先完成“四方街的景美”。

生1:美在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

生2:美在依山而建的重重房屋。

生3:美在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师:大家找得快而准确,注意到要运用偏正短语的方式来造句。还有补充吗?

生:美在古城五花石的街道。

师:同学们,丽江之美,不仅美在妩媚迷人的自然风光,而且美在这儿有一群勤劳淳朴的丽江人。下面请大家分享交流你们在丽江人民身上发现的美。

生:四方街的人美,美在丽江人的厚重文化。

师:你从哪里发现的?

生:文中第13节写到了在字画店里出售的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说明丽江人拥有自己的文字,并流传很久。

师:还有同学要补充,你来说说。

生:还有小店里敲打着银器,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玉器。这些都是传统工艺,说明丽江人拥有着灿烂的文化。

师:还有同学要发言?

生:还有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

师:的确,丽江人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字、音乐和手工艺,注重文化的传承,为丽江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四方街的人美,美在丽江人的聪明智慧。

师:你又是从哪里发现的?

生:他们非常聪明,能够利用玉河中的水来清洗街道。文中提到“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

师:这位同学通过文本细读,发现了丽江人的聪明智慧,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学会了利用自然。还有同学发言?请说。

生:第13节中写到“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说明丽江人非常热情好客。

师:你能否再说说文中是怎么来进一步描写的?

生:“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

师:你觉得这两句读上去有什么味道?

生:句式整齐匀称,读上去琅琅上口。

师:很好,作者用整齐匀称的句式,把丽江人的热情好客表现出来,达到了语言美和人性美的和谐统一。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思路非常活跃。还有同学有新的发现?

生1:美在丽江人的独特建筑。也是13段中写到“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

生2:美在丽江人生活的悠闲自适。文中描写了一位妇人打水浇花的情景。

师:那你能把相关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吗?

生: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

师:读得很有感情,让老师仿佛置身于那座院子,闻到了兰花的香味,见到了那位美丽动人的浇花妇人。请同学们一起通过朗读体会一下。

(学生集体朗读)

师:丽江之美不仅美在宜人的自然风光,更美在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通过大家的一双双慧眼,我们走进阿来的文字,充分感受到了丽江的无穷魅力,这就是作者重点描写丽江的原因。老师还有一处发现,大家把这句话一起来读一读。(点击出示文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你们觉得这句话里又隐藏着丽江人的什么之美呢?

生1:纯洁之美。

生2:清纯之美。

生3:原始之美。

生4:豁达之美。

师:人心如水,人水相映。丽江之水象征了丽江人纯洁的内心。难怪作者阿来要从一滴水的角度来介绍丽江了。同学们,你们再想想,作者用一滴水来介绍丽江,还有哪些原因?大家边读课文,边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读书,小组讨论)

生1:丽江到处是水,有三条河穿城而过。

生2:丽江人用水清洗街道。

生3:妇人用水浇花。

生4:东巴文字中也有“水”。

师:的确,水是丽江之魂,承载了丽江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淳朴人情,这些都已深深地融入在了丽江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日生活之中。作者选取一滴水来介绍丽江,既体现了构思的巧妙,又是表达的必然。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取一滴水来表达呢?为何不直接从“我”的视角或其他景物的视角来写呢?比如一朵云、一只鸟。难道就因为这个原因吗?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

生:因为如果通过作者的视角来写,有些地方就看不到了。

师:理由充足,你能否举个例子。

生:比如文章开头展现的站在玉龙雪山顶上看到的景色。

师:还有哪些景色也是看不到的?

生1:黑龙潭。从落水洞跌落下去之后,在黑龙潭冒出来时看到的景色。

生2:还有乘着缓缓升高的水车转轮看到的古城景色。

师:同学们通过文本细读和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了作者阿来以一滴水来介绍丽江的深刻原因。水能化冰,从山顶俯视,水也能入洞,从潭中仰望,这样可以把丽江更加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从人的角度无法实现的。还有文章第3段介绍了一滴水目睹了丽江古城的建筑历史,这也是作者无法呈现的。所以,丽江之水不仅能上山入洞,使视角丰富全面,更能穿越时空,使古今连缀一体。(板书:视角全面、穿越时空)

三、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对游记这种文体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一般来说,游记必须具备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另外,要写出别具一格的游记,一定要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游踪清晰、重点明确、视角独特。作者正是通过一滴水的形式,巧妙串联丽江代表性景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就是编者称它为“别具一格的游记”的原因。同学们,美丽的地方,都想去看看。仅凭游记的文字,是否大家已对丽江有那么一点心动了呢?希望大家今后去切身感受丽江之美。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再见!

学术论文

精选文例 点拨思路 指导方法 强化体验

——浅谈初中散文阅读教学

[内容摘要] 本文紧密联系初中语文教学实际,针对散文阅读教学,笔者提出了“精选文例、点拨思路、指导方法、强化体验”的阅读教学方法,切合文体实际、教学实际、学生实际,操作性强,效果明显。

[关键词] 散文阅读 精选文例 思路点拨 方法指导 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散文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版块之一。这类文体由于篇幅较长、文脉曲折、含蓄委婉、情感丰富,所以学生不易把握,经常谈“散”色变。在各级各类语文统考中,散文阅读也成了容易失分的题型。面对此种现象,我在日常教学中精选典型文例,注重思路点拨,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从而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 精选典型文例,培养阅读兴趣

面对学生阅读散文的畏缩心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是首当其冲的。我采取了立足课内文本、向课外拓展延伸的由内而外的教学策略。翻开教科书,我精心选择了几篇带有散文特性的课文,如《春》《白杨礼赞》《绿》《囚绿记》等。这些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表现手法丰富多样,语言文字效果耐人品味,是典型的散文佳作。我在教学中首先重点阐明了有关散文的二点认识:一是托物言志、由此及彼的常规写作思路,即大部分散文都是通过描写生活中的事物,如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来抒发独特情感,表达生活追求,阐述深刻哲理,赞美高尚情操。如《白杨礼赞》通过描写白杨树的不平凡来赞美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伟大精神,《绿》通过描绘梅雨潭的绿来抒发作者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积极向上的情怀。其次是“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征。很多时候,散文中会出现一些与文章中心看似无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为突出主题、引出中心起到了铺垫衬托的作用。阅读散文时一定要有高屋建瓴的思路,才能深刻认识“形散”的妙处。如《白杨礼赞》开头对黄土高原的描写,《囚绿记》开头对作者北平寓所环境的描写。教师在教授这些文章时一定要讲清讲透,让学生充分体会感悟,久而久之,学生的散文阅读水平提高后,兴趣就自然会产生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从课外挑选一些散文名篇,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写一句话短评,再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交流并点评,学生掌握了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增强了对主题、写法的把握能力,日积月累就完成了从“我怕读”“要我读”到“我要读”的阅读兴趣的转变。

二、 注重思路点拨,理清文章脉络

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梳理不清文章的脉络和线索,而这正是散文阅读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能力。我把阅读散文比作游览园林胜景,最美的景色往往被设计者隐藏在曲径通幽之处,禅房花木之中。只要我们沿着小径耐性而往就一定能欣赏到迷人的美景。而这条小径就是散文中的线索。为此,我专门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

很多散文内容丰实,篇幅较长,学生在阅读时往往瞻前不顾后,我要求学生在阅读散文时,要把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词句用笔圈点勾画出来,等到看完全文,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圈点勾画的词句就能在短时间内连贯成线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2) 培养整体感悟的意识

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当学生在阅读某个段落的内容时,往往不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尤其是一些与主题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这是因为学生缺少“一览众山小”的意识。如何让学生能登高望远呢?我要求学生遇到此类内容先暂时搁放,等把全文看完并对文章主旨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再回过头来思考作者的写作缘由,往往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如《白杨礼赞》开头作者对黄土高坡的描写、《梅雨潭》第二段对梅雨瀑的描写,我在执教时先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处地方的景色特征,而没有刻意地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当后来学生充分感受到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内在精神和梅雨潭绿的神韵之美后,我再适时地回到前面,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往往能产生深切的感悟,容易理解这种铺垫、伏笔的妙处。

(3) 加强内外结合的感悟

散文往往依托某种外在的事物来表达文章的主旨。而主旨的把握与否对于学生的散文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准确把握散文的主旨呢?我采用了归类总结法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指导。

要把握文章主旨,首先要了解文章主旨的范畴。我通过梳理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种类型:揭示和赞美某种精神品质、表达对某种生活的向往追求、阐述某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抒发某种特殊思想情感等。然后把符合以上特点的散文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散文主旨的类别。

其次,我收集整理了课外的几篇相同类别的散文,让学生去寻找主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主旨类别的印象。

当然,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如何从描写的特征性事物中去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主旨。为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我先让学生回忆感悟课内几篇经典散文主旨的表达过程,总结出共同点:作者均抓住了事物典型的外在特征,结合自身或他人的生活体验,然后引申出与其相似的内在本质,或精神品质,或生活追求,或人生哲理,或思想感情。譬如,茅盾结合抗战生活赋予了白杨树内在的抗争精神;陆蠡结合抗战爆发赋予了常春藤坚强不屈、争取自由解放的性格。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达成共识:描景状物只是散文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借此表达与其特征相类似或相关联的内在本质。

三、 梳理常规考题,加强方法指导

重视散文阅读的常规考试题型研究是教师提高散文教学效果的重要路径之一。综合近几年来的统考考卷,散文阅读的考试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 分析描写某种特定环境的作用;② 分析描写与中心事物相关的其他事物的作用;③ 联系上下文,阐述句子的深刻含义;④ 关于散文主旨的把握;⑤ 分析语段或句子的表达效果。

针对以上常见题型,我通过对历年来各级各类考试中题型的研究,总结提炼出相对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环境描写往往出现在散文的开头,基本作用是为下文中心事物的出现作铺垫或埋下伏笔;对比衬托是散文中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有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强化中心事物的相关特征;句子的含义不仅要联系上下文去研究思考,往往还要结合文章的中心去揣摩;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不仅要从使用的修辞入手,还要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多个方面加以分析。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课内文章的执教或课外阅读的训练讲评来不断强化学生对以上题型的解题思路的熟悉和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 立足情感体验,尝试课外练笔

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好散文的前提条件。为此,我在注重课内教学的同时,把目光投注到课外这一广阔的天地。

(1) 多读、多看,多悟

我在平时工作中,利用节假日去书店购书以及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搜集整理出适合学生阅读且文体特征比较明显的优秀散文作品,经常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我阅读。如朱自清、余秋雨、冰心、汪曾祺、张中行等人的作品。当然光看不悟,效果也不明显。于是我挑选其中的典型片段,利用上课时间带领全班学生共同阅读,并邀请学生发表看法,说说文章在构思立意、语言表达、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妙处。学生经常各抒己见,互相补充。虽然几分钟时间,但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对散文的感悟和鉴赏能力明显增强,阅读兴趣也随之不断提高。

(2) 写读后感或读书札记

为了加深学生对散文阅读的理解和积累,我要求学生对下发的散文作品要及时写好读后感或读书札记。

“在本周下发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篇作品?为什么?请你结合作品内容从某个角度谈谈体会”,“请你仔细阅读本周下发的阅读作品,把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抄写下来,并简要分析精彩之处”。这是我对学生完成读后感或读书札记时提出的明确要求。绝大部分的学生在初一起始年级时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认真地完成老师提出的要求。起初,学生能准确地找出精彩之处,但分析鉴赏水平较低,但随着语文知识的不断积累,对散文文体的认识不断加深,鉴赏分析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感悟中心、分析修辞、体会句子含义,到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对比衬托、铺垫伏笔等表现手法的应用,再到环境描写的烘托、同类事物不同方面不同事物同一方面的比较衬托,潜移默化,逐步深入。许多具有一定质量的鉴赏性文章呼之欲出,紧扣文本,评点到位。

(3) 尝试写作

当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鉴赏水平达到一定层次以后,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学生尝试散文写作。相比较而言,散文写作是所有文体中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针对性地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容易上手,我设计了散文写作的二条基本方法:“定对象,挖掘内涵”“定中心,寻找外物”。

所谓“定对象,挖掘内涵”,就是在构思时可以先选择一种自己非常熟悉的外物,根据其性质,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多方面的细致描写,然后再从中寻找表现中心的突破口。如《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对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在精神三方面展开描写,在描写其外部形态时,又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展开,逐层深入揭示中心。面对身边熟悉的事物,同学们往往比较熟悉,写作内容丰富充实,如果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写出比较优秀的作品。

所谓“定中心,寻找外物”,就是根据你想要表达的中心主旨,去搜寻与之相契合的外在事物。比如作家鲁迅为了表达自己孤独战斗、无所畏惧的抗争精神,他细致描绘了朔方大雪“在无边的旷野上,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的情景。我在指导学生的时候,罗列了多种品质、精神、生活,让学生展开联想,找出与之相匹配的特征性事物。如“永不屈服,顽强抗争”“淡泊名利,品格高远”“古朴宁静,悠闲自适”等等,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联想到了遭受风雨摧残而宁折不弯的青松翠柏,联想到了不争春光、耐寒刚韧的蜡梅秋菊,联想到了幽静古朴保持原始风格的周庄同里。在学生充分把握了外在事物与内在涵义的关联之处后,所写的文章中对外在事物的特征性描写就显得针对性强,容易让人引发对其内在含义的联想。久而久之,学生的散文写作能力就得到了增强。

总之,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我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形成了“精选典型文例,培养阅读兴趣”“注重思路点拨,理清文章脉络”“梳理常规考题,加强方法指导”“立足情感体验,尝试课外练笔”的分步指导法,学生读散文、品散文、写散文的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教无定法,吾将上下而求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