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卓越语文教师教学行知录》作者潘双林

《卓越语文教师教学行知录》作者潘双林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人简介潘双林,男,196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学正高级教师,大学学历,教育硕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江苏省泰县洪林楝树初级中学、江苏省姜堰市洪林中学、江苏省姜堰中学,现为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先后被授予“姜堰市师德模范”“姜堰市突贡专家”“泰州市名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卓越语文教师教学行知录》作者潘双林

个人简介

潘双林,男,196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大学学历,教育硕士学位。1988至1990年就读于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今常熟理工学院),1992至1995年参加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函授,2007至2010年参加扬州大学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学习。先后任教于江苏省泰县洪林楝树初级中学、江苏省姜堰市洪林中学、江苏省姜堰中学,现为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先后被授予“姜堰市师德模范”“姜堰市突贡专家”“泰州市名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并参与了17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多项课题为省市规划重点或立项课题,多项课题被评为精品课题、优秀课题,其中省规划课题《人文阅读促进言思互转共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于2017年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有70多篇论文在《上海教育科研》《教学与管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杂志上发表,其中核心期刊13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提出了“数字化语文”“典雅白话”等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施方案,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实现了阅读向写作的有效转化,出版了30万字的专著《语文:共生与转化》。2016年在江苏“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开设公开课《客至》,2018年在江苏“中学语文教学论坛”开设公开课《雨霖铃》。

教学设计

《渔父》教学设计分析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 “言”的知识性学习。正确把握文意,掌握重要文言雅语。

2. “文”的人文性感悟。感受人物精神,形成正确文化认知。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中国文人的“原型”是孔子老子庄子;中国文人在精神品德上的“高峰”是屈原司马迁;中国文人在人格独立上的“绝唱”是魏晋名士

——余秋雨

2. 生存还是毁灭?如何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是存在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人生的重大命题。我们可以从本单元的文化名人身上感受到文化立身的力量,文化人格的尊严,寻找到自己的人生高标

二、 明确目标

探讨文言文的学习价值,明确学习目标。两大学习价值,一是语言文字方面的,二是文学文化方面的。即一言一文。

三、 文言学习

熟读课文,形成语感;疏通文本,积累词汇。

1. 学生自读全文,整体感知。

2. 学生自学全文,梳通文句。

3. 投影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四、 文化渐染

反复诵读,感知形象;理性思考,形成认知。

1. 自由诵读,感知形象(在掌握诵读方法的同时,感悟渔父和屈原这两个人物形象)。

介绍读书方法:

投影:“(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

——刘大櫆《论文偶记》

投影:“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

——姚鼐《尺牍与陈硕士书》

姚鼎所说的“放声疾读,又缓读”指的是什么?这里所谓的“自悟”是“悟”什么呢?

2. 变换体式,读出精神。

(1) 小练习:将文章改编成话剧

《渔父》(话剧)

布景(江潭,江风浩荡,烟霞满天)

(旁白)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上):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白)渔父见而(A)问之曰

屈:“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白)屈原(B)曰

屈:“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白)渔父(C)曰

屈:“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白)屈原(D)曰

屈:“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白)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E)歌曰

屈:“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白)遂去,不复与言。

渔父(下)

(2) 小练习:在括号内加上一个“表情包”,并阐释理由,然后再读一读。

A. 渔父见而(怪、疑、急、诧异、不解……)问之曰

B. 屈原(叹、怒、无奈、激愤……)曰

C. 渔父(同情、关切、委婉、劝慰、极具启发地……)曰

D. 屈原(正色、严肃、坚定、毫不动摇……)曰

E. 乃(心平气和、淡然、率然……)歌曰

(3) 分角色诵读,体会人物内心情绪,感受人物精神气质。

3. 语言运用,评价人物

(1) 运用文中的词语评价人物。

(2) 运用文中的一个字评价人物,并说明理由。

屈原:清

渔父:移

4. 文化理解,价值判断

你是认同屈原还是认同渔父?请简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五、 布置拓展性作业

(一) 阅读文章

1. 殷光嘉《生与死:“美”的颂歌和悲歌——论屈原的生死观

2. 鲍鹏山《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

(二) 写作(二选一)

1. 你觉得,除了自投汨罗,屈原还有哪些路可走?他可能走别的路吗?就此写一篇文章,800字以上。

2. 作为新时代的一位青年,在深入了“渔父”这一文化意象之后,你跨越千年,给渔父写一封信,表明你的观点和态度,题目为《致渔父》,800字以上。

课堂实录

《客至》教学实录

一、 导入

最近网上流行这么一句话,这句话是高晓松母亲讲的: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潘老师看来,只要有一颗诗意的心灵和一双审美的眼睛,眼前的苟且何尝不是诗呢?安史之乱后的杜甫流寓他乡,辗转漂泊,穷困潦倒,就是在这样的“苟且”困境下,片刻的安居也能使他发现生活的诗意之美,成就千古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客至》。

明确学习重点,教师投影。

学习重点:

1. 学习鉴赏诗歌的动人之实。

2. 学会发现生活的诗意之美。

二、 听读诗歌,整体感知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听读这首诗。教师明确听读的要求:

1. 学生听读,展开想象,还原画面。

2. 初步体会情感,感知作品风格。

学生听读。

教师提问:听读这首诗以后,你感觉这首诗与习见的杜诗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集体回答:以前的杜诗风格是“沉郁顿挫”。

生1:诗语亲切,如话家常,闲适恬淡。

教师肯定学生回答,进一步明确: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刚才的配乐也可感受到。

教师投影,明确:清新自然,明快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杜诗常见的“沉郁顿挫”较为不同。

三、 品读诗歌,理解诗意

下面再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用简洁的话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诗意。

学生概括诗意。

生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我家的南南北北都是被水包围,只能看到鸥鸟每天来到我家附近。开满鲜花的小径从不曾因为来客打扫,蓬草做的门今天因为你第一次打开。因为集市比较远,我家的菜肴没有多种多样的美味,家里比较穷,酒杯里的酒只有陈酒。如果你愿意和我邻居的老翁一起喝酒,我就隔着篱笆喊他一起喝几杯。

教师:她是把这首诗的诗意解说了一下,我是要求大家概括。下面要求大家要一句话概括,再请一个同学说说看。

生3:先是描写了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然后描写了有客来访的欣喜和诚恳待客的场景。

教师:已经够简洁的了,有没有更简洁的?

生4:有客来访诗人的草堂,诗人真诚而喜悦地招待了他。

教师:刚才三位同学都讲了这首诗的诗意,有的同学是复述的,有的同学是概括的,都比较简洁。那么杜甫的这首诗为什么可以放到文学史里面呢?这是因为诗歌有其内在的动人之实。下面就让我们来赏析这首诗的动人之实。

四、 赏读诗歌,欣赏佳妙

教师投影,提示学生重点关注两个问题。

1. 诗歌哪些地方体现了浓郁的生活的气息?

2. 诗歌有哪些动人之实(佳妙之处)?

学生先自主评点,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回答:

生5:我欣赏的是颔联,由室外的场景切换到杜甫的庭院,很有生活实感。尤其是第一句“花径不曾缘客扫”,第一个表明客人不经常来,第二个也表明了杜甫不轻易待客,更突出了他和友人情谊深厚,使后面一句“蓬门今始为君开”酣畅欢快有着落点。“蓬门今始为君开”的“今始”更使得情谊超脱,前后映衬,显得杜甫和友人的情谊深厚。

教师:很好。这是她赏析的颔联。有没有赏析首联的。我们一下子到了第二联……

生6:我觉得首联写得很好。一个“皆”把江水浩渺、春水茫茫的一种浩大的景象都写出来了。而在这样大的景象衬托之下,用群鸥点缀其中,大小景相衬托,很好地表现了一种清幽、有隐逸色彩的生活环境。而“日日来”也能让人体会到作者闲居时一种淡淡的寂寞心境。这样也与下文客人来的喜出望外形成一种衬托。

教师:形成一种照应。他分析得很好。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里面有几个重要的意象?

学生齐答:春水、群鸥。

教师:这些意象,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舍南舍北皆春水,还有一个字,哪个字?

学生:舍。

教师:茅舍,杜甫草堂嘛,是茅舍。茅舍、春水、群鸥,有着山居生活的气息,当然也有隐逸的意味。刚才同学分析得非常到位,群鸥是隐逸之士的一种象征。而且他还抓住了一个字,“皆”,春风骀荡,春意盎然。

教师:有没有赏析第三联的?

生7:我选取的颈联和尾联。因为这两联描写的是朴素平淡的生活画面,但是正是这种朴素平淡,让我们感受到是杜甫的一种真诚待客,让我们体会到了杜甫的一种随性,感受一种真挚的情感,一种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感受到了杜甫的一种人情味

教师:我特别欣赏原汁原味这个词,你说说看,哪个地方特别能体现这个原汁原味?

生7:无兼味、只旧醅、肯与、相对饮、隔篱。

教师:很好,无兼味是什么意思啊?就是家里穷,菜肴不是很多,酒也只能是陈酒,唐朝人以新酒为贵,杜甫家贫,只能用陈酒招待。

教师:还有同学发现了其他的动人之实吗?

生8:我发现最后三联都是一种对话的方式呈现的,尤其是尾联,当面提问,感觉非常的亲切,写出了那种酒意渐浓之后,兴致立刻来了,气氛特别欢快,也就是刚才方绫彦说的那种如话家常。

教师:喝酒喝到高兴的时候,这个片段写得非常好。

生9:尾联用细节描写和对话方式,表现的是一种纯真的人际关系,去除虚伪的自然之乐。

教师:刚才同学们谈自己的赏析心得,非常好。我记得有位评论家说过这么一句话,诗之所以让我们感动,是因为感情找到了思想,思想又找到了语言,语言又找到了意象。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意象的艺术。那么,这首诗中的哪些意象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的?除了刚才的春水、群鸥?

学生齐答:

还有花径、蓬门,

还有盘飧、旧醅,

还有邻翁对饮,

还有隔篱呼取。

教师:说明同学们是善于发现的。这里面有一个地方,我想跟同学们探讨一下,尾联的“肯”字。

教师投影。

教师:这个字杜诗注解一直有争议,原来的版本上解释为“恰好、恰逢”,你们认为哪个更好。

生10:我觉得还是理解作“肯不肯”比较好。

教师:为什么?

生10:“肯不肯”感觉是问询,是问客人,因为考虑到杜甫身居草堂。而注释上说明对方是县令,官位挺大的,自己又比较贫困,用“肯不肯”能表现出杜甫对对方的尊敬之情。

教师:就是和县令商量,你肯不肯啊?如果你愿意的话,把邻居的张大爷也叫过来一起喝酒。

教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生11:其实我也是觉得是“肯不肯”的意思。“肯”如果表示“恰逢”,则表明杜甫陪客人饮酒,饮至劲头上才注意到邻翁恰好也在饮酒,突然唐突地来一句,某种程度上暗示杜甫与邻翁平日没有过多的交集,往来较少,到县令来做客了才想起请邻翁同饮,未免有作秀之嫌。

教师;还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生12:我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不过我认为“肯”是“恰逢”的意思也是可以的。解释为“恰逢”,说明酒喝高兴,已经顾不到其他了,不会顾及对方是县令这样的身份,作出这样的举动,更能表现出诗人酒酣之时忘记尊卑礼节,呼唤邻翁对饮的率性、自然、亲切之感,气氛才能推向一个高潮。

教师:我觉得他的回答很有道理,他跟古人是心有戚戚啊。

教师投影。

唐诗归》:谭云“肯与”二字形容贵客豪宾,入妙(“肯与邻翁”二句下)。

教师读后解说:如果你这时候正好看到邻居在喝酒,就说,老张啊,我们一起来喝几杯吧。这个细节更有生活的气息。这个镜头是非常非常传神的。

教师小结本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教师补充,小结:

首联:取像典型,“茅舍、春水、群鸥”,环境烘托;

颔联:取像典型,“花径、蓬门”,对比夸饰;

颈联:取像典型,“盘飧无兼味,家贫只旧醅”,诗家语(倒装);

尾联:细节传神,“邻翁对饮,隔离呼取”。

教师:那么日常生活何以能成为美丽的诗篇呢?

教师投影解说:

一份需要情感的投射,本身非常热爱生活;一方面需要艺术的提炼。在这一首诗歌中,是如何提炼的呢?

教师投影解说:

1. 取像典型。“春水、群鸥、花径、蓬门”,“盘飧、旧醅、邻家老翁、隔篱余杯”,富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2. 细节传神。撷取最具包孕的生活细节,以特写镜头的方式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以及对这种纯朴至性生活的发自内心的喜爱。

教师板书。

深于取像

细节传神

五、 拓展阅读,深化理解(www.xing528.com)

教师:这两点归结起来,都是我们诗歌创作的一种艺术技巧,选取最具包孕的片刻。

教师投影《掷铁饼者》雕塑,简要赏析。选取的是最具张力的一刻,也是最具包孕的一刻。

教师投影。用莱辛的话和布莱克的诗对“最具包孕的片刻”进行解说,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手法。

莱辛在《拉奥孔》里谈到绘画:“既然在永远变化的自然中,艺术家只能选用某一顷刻,特别是画家,还只能从某一角度来运用这一顷刻……最能产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了。”他认为,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即一刹那间的景物的一面观,画家应当挑选整个动作里最“富于包孕的片刻”。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

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恒。

——威廉·布莱克《天真的预言》

教师投影,举《诗经·静女》为例进行讲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细节——“最具包孕的片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经·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主要讲析“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一句的诗意。

教师:这个女子很漂亮,在城墙角处等我。她跟我捉迷藏,搞得我抓耳挠腮。这个镜头写出了生活的一种趣味。像这样的诗句在我们古典诗歌中还是很多的。请同学结合一本通和初中背过的诗歌举出一些例子。

生13:我以为,所谓的“诗中的生活细节”便是“生活的诗意细节”。文人骚客的生活,莫不是饮酒作乐,便是游山玩水。光是饮酒,像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然后是作乐,闻笛就写了很多,像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最后是一首“玩水”,刘攽的《雨后池塘》: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生14:“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还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都有细节之美。

教师:我们同学举的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具有包孕的片刻,都是生活中的细节之美。

教师投影,再举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教师:不仅古典诗歌中有,现代诗中也有这样的经典。如:

沙杨娜拉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杨娜拉

教师:把日本女性的娇羞、温柔,生动传神地写了出来。

六、 读写转化,写作迁移

教师投影两首诗。

所 见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菩萨蛮

无名氏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向发娇嗔,碎挼花打人。

教师:我们不仅要能背诵、赏析,还要能进行具体的评析。就这两首诗中的最具包孕的片刻,写50字左右的赏析性文字或提纲,可以选择其中一首,也可以两首都写。

学生写赏析性文字。

学生回答。

生15:我赏析的是第一首。我最喜欢的是他的最后一句“忽然闭口立”,通过可爱的牧童的动作,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开始是放声歌唱,后欲歌又止,突然站住了,这种转折是他童真童趣的体现,这是一颗对什么都认真都好奇的赤子之心。这是作者喜爱的,作者通过这个动作表达了他对乡村闲适生活的喜爱和对童真童趣的赞美。

生16:我赏析的是第2首。赏花自与美人比较,而檀郎不夸人美,自是知了意思,知其意而言花美,没有半点谄媚讨好之嫌,尽皆是生活的“动人之实”。以碎花打人,便更显得生动与活泼,读来自是会心一笑。

生17:我欣赏的是第一首袁枚的《所见》。一开始,我从第一句中读出牧童的贪玩、活泼、机警、灵敏,牧童本在歌唱,想要捕蝉了,就“忽然闭口立”,显出孩童的天真机敏,转念一想,他的歌声振动林樾,能注意到蝉鸣,除了孩童天性贪玩外,很有可能他是在没有看到蝉时就已惦记了好久呢。寥寥数语,抓取了生活中最具包孕的片段,写出了牧童的狡黠。

教师:“狡黠”这个词可能有点欠妥当,当然这个词在这个地方接近于“聪明”。

生18:我最欣赏《菩萨蛮》上阙的最后一句“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截取了生活中妻子问丈夫是自己好看还是花好看,与李清照给赵明诚写的“且叫君郎比比看”有异曲同工之妙,将妻子的娇羞、丈夫的宠爱表现出来,夫妻生活怎一个甜字了得!

教师:“怎一个甜字了得!”化用得非常好!

生19: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出女子的娇羞之态,美人的美不同于《诗经》中庄姜的端庄大气之美,也不同于《洛神赋》中女神高高在上的美,而是一种生活化的风情与美感。

生20:第二首中,原本牧童“振林樾”的歌声忽然消失,是不是反而惊了蝉儿呢?这种“聪明”反而反映了牧童的天真与稚拙。

生21:我赏析的是袁枚的《所见》,题目名为“所见”,故全诗选取了几个富有包孕的景象切片来描写,“歌声振林樾”到“忽然闭口立”是动静之间的切换,简洁自然的勾勒出牧童的天真烂漫、可爱无邪,寥寥几笔,朴质无华,却正合诗人自然性灵之意趣,生命的美好形态、人性的至臻至纯,可谓形神兼备,尽跃然纸上。

教师:非常好!能联想作者的性灵说,表现出自然意趣。其实,我们可用一个字概括,一个当下很时髦的词——

学生齐答:萌。

教师:这个小男孩和我们学过的《溪居即事》中的小男孩,都是一个萌字。那一个词形容这首词的女子呢?

学生齐答:刁蛮、野蛮。

教师:我的野蛮女友。

教师投影自己曾经写的一段赏析性文字。

喜欢这样的“美人儿”,调皮娇嗔,有一点张狂,有一点嚣张,但都不过分。她会偶尔制造一些小风波,调节一下气氛。在这样的女性的身边,再拘谨、再清高的男性,也会变得有情趣,也会活得轻松自在一些。

含露又含笑,写花亦写人,碎挼花打人,细节真传神。

这样的“美人”真不错,可是进攻性不要太强哦!

檀郎也不错,“逗”出了生活的真趣。

教师总结:

写的都是生活的细节,生活中一刹那,但这一刹那间都有丰富的情感,生活的内蕴。

所以博尔赫斯说,诗不在别处,就在街头的拐角处等着我们。

布置作业。

请拿起手中的笔,记下生活中每一个有意味的瞬间!

以“瞬间”为题,写一篇随笔。

附:教学课例评析

让学生的思维自由活动

——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客至》教学课例评析

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正耀

鉴赏能力是阅读理解的最高层级,而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普遍不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我们只要从学生解答有关古代诗歌鉴赏题往往无从下手、得分率普遍很低的情况,就不难了解这样的现实。正因为学生对古代诗歌阅读、理解感到最为困难,所以,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课来说,古代诗歌鉴赏课是最不容易上好的。如何才能上出一节有意思、有情趣、能深入、能提升的课,能够做到既深受学生欢迎,又能给学生带来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用怎样的阅读视野?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选择哪一种教学角度?设计什么类型的学习活动?等等,这都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艺术的考量。我们欣喜地看到,潘双林老师不愧是闻名遐迩的一位名师,他刚才的这节课,非常注重学生思维的自由驰骋,通过充分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这堂课设计新颖,引导巧妙,思维活跃,简约高效,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

一、 目标设计,发掘思维

我们的许多语文课,教师往往喜欢对教学文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磨,从正字正音、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行文脉络、人物形象、题旨中心、写作意图、表达技巧等方方面面,试图面面俱到,完整把握。围绕这些内容,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往往兼顾所谓的“三维”,力求大而全,结果是全而细,细而多,多而碎,碎而杂。殊不知,这样做就把一个个文质兼美的文本大卸八块、磨成粉末,让我们的学生和水一起喝下去,其用心良苦大抵如此。但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还是会出现没有食欲、囫囵吞枣、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的状况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把问题复杂化、烦琐化了。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在于它整体上的出色,细节上的突出,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关注“整体”的基础上又聚焦“细节”,如果我们不清楚什么是“整体”,什么是“细节”,而不分巨细、面面俱到的分解或肢解,那就会破坏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能够集中自己的眼光去聚焦与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并以此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创造出美的形象、画面与境界。

潘老师是一个很有教学智慧的老师,他有自己敏锐而独到的眼光,他善于发掘和揭示教学价值与意义,他站在学生的视角,大胆取舍,化繁为简,为本课设计了“学习鉴赏诗歌的动人之实”与“学会发现生活的诗意之美”这两个非常简明的教学目标,它们一个指向诗歌中典型的生活场景的具体把握,一个指向具有丰富情感内蕴生活细节的形象感知,而这两种艺术提炼的方法,都可以归结到诗歌创作的一种法则:选取最具包孕的片刻。它们一实一虚,一静一动;一方面注重认识、理解、欣赏,一方面注重开拓、丰富、延展;一方面着眼于课堂学习的本身,一方面着眼于学习能力的迁移。这样的设计既根植于文本的阅读理解,又拓展出新的思维方向。围绕这两个目标,他加强了诵读涵咏,让学生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他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想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诗歌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他还结合自己的阅读认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诗歌的“深于取像,细节传神”的艺术特色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起来了,他们的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好比是一块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收获。”

二、 阅读理解,发引思维

叶圣陶先生认为,欣赏一篇文章的第一步是对整篇文章的透彻了解,“没有一点含糊,没有一点误会”。第二步是“体会作者意念发展的途径及其辛苦经营的功力。体会而有所得,那踌躇满志,与作者完成一篇作品的时候不相上下;这就是欣赏,这就是有了欣赏的能力”。但我们目前却有不少语文课,教师舍不得花多少时间给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不给学生整体感知和仔细体会的机会。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所预设的各种问题,而那些“课堂提问”不是大而无当、漫无目的,就是零乱琐碎、不成序列,有的甚至游离于文本学习之外。教师的提问结束了,课堂学习的任务好像就完成了,这是许多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引导,有效的培养。而潘老师的课却不是这样。

在对《客至》这首诗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潘老师设计了“听读诗歌,整体感知”“品读诗歌,理解诗意”“赏读诗歌,欣赏佳妙”三个学习环节,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精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潘老师循循善诱之下,学生读得充分,品得到位,赏得深入。他们的思维火花不断闪现,他们对诗歌理解的深度、广度与厚度令人叹服,这也从中折射出潘老师平时是非常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的。

潘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诗歌,有这样三点需要引起我们注意:

一是他对文本深入研读的能力很强、水平很高。教师要想为学生解读文本,他就必须做到对文本的烂熟于心,必须能够精细研读,探入文本的内部,把握文本所显示出来的生命脉搏,与文本生命、作者生命一起律动。很难想象,他如果不能与文本形成心灵的交汇、精神的融合,那就不可能有课堂上的心领神会,激情飞扬。

二是他有非常高超的引导和促进学生思维的教学艺术。潘老师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歌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他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为了使学生的思考更有意义,他还通过其他一些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个性化解读,发现作品的丰富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他能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发现,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他注意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诗歌鉴赏方法,这其中有着重分析字词表达效果的方法,有着重分析诗句情感哲理所在的方法,也有分析词句修辞表达效果的方法等等,学生借此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三是他对学生阅读体验与感受的高度尊重。语文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文本的自我体会之中,可以说没有学生的自我体会,就没有阅读教学,就没有什么鉴赏能力的培养。潘老师指导学生用内省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而推及对诗歌的认识;他随时引导学生用分析的方法,解剖诗歌的词句,并求其综合;这就使得学生的阅读体会绝不是冥心盲索、信口乱说。这样的教学,学生既能深入其中,又可出乎其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一旦具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浓厚的鉴赏兴趣也就会被激发起来。

三、 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学这东西,尤其是诗歌,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阅读诗歌的最大受用在此。”台湾著名散文作家张晓风认为读者阅读散文时希望看到的是以下内容:1. 希望读到好的文笔,好的修辞。2. 希望读到对人生的观察和体悟。3. 希望隐隐如对作者,想知道的是作者的生活、见识和心境。4. 希望收获到“感性的感动”,也希望读到“知性的深度”。她的这番话道出了读者阅读散文的几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读“语言”,第二个愿望是读“生活”,第三个愿望是读“自己”。这样的阅读愿望同样适用于古代诗歌。表面上看,我们从诗歌中读到的是“语言”,其实我们所读到的是诗人所描述的生活及其所表达的某种生活理想,而诗人笔下的生活情景必然会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审视自己的生活,收获到“感性的感动”的同时,也能到达“知性的深度”,乃至形成对生活的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算是“感受”。

相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客至》这首诗的阅读理解难度并不大,一些词句的基本意思及其妙处,学生能够掌握。当然相对于杜甫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作者来说,我们当然也能够“挖掘”出隐藏于文字背面的一些东西,但由于学生所处的时、空场与杜甫所处的以及他所构建的时、空场有很大的认知距离,要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情、意去完全体会与把握杜甫所抒发的情、意,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对诗歌内容和表达特色进行一定的阅读“选择”,以更加符合学生的阅读愿望,而选择怎样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内容,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考验。事实证明,潘老师是能经得住这样的考验的。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潘老师选取了“选取最具包孕的片刻”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高于学生已有语文经验的,但却又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他首先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建构起新的知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视野,并能做到收放自如,以内化为能力和素养为最终目的。为此他进行了大量的拓展,这是本课的最大亮点,是最具有思维含量的活动。这样的拓展延伸,不仅仅是为了教学内容的丰富,而是为了思维的发散,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一隅”,而将之投射到更为宽广和更加深刻的空间中,以形成“头脑风暴”。为此,潘老师分别引入了经典雕塑作品《掷铁饼者》、莱辛对《拉奥孔》中的评价、布莱克的诗对新的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为了帮助理解、消化和吸收这一新的知识,他又大量列举了古代和现代的一些典型诗例,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在读到诗歌“语言”的同时,读到了诗歌中的“生活”。这些经典的例子,涉及古今中外,横跨不同艺术,但潘老师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充分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非常成熟的教学技艺。

非常可贵的是,潘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无限展开,而是巧妙地收束到帮助学生丰富生活经验,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之美上,归结到杜甫诗歌通过描写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之美,传达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上。进而让学生了解杜甫诗歌主题的多元性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使学生读到了“诗人”,也从中读到了“自己”。

四、 注重运用,发展思维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和写作两项是生活上必要的知能;知要真知,能要真能,那方法绝不是死记硬塞,绝不是模仿迎合。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就作的方面说,若不在读的工夫之外再加上整饬思想语言和获得表达技能的训练,哪里会‘真知’作?哪里会‘真能’作?”洪宗礼先生也认为:“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犹如语文教育大厦的基石,教学中必须夯得扎扎实实。”这样的训练“应当融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他们的论述,很明白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我们不能就文本读文本,就语言教语言,就方法讲方法,而要从所学文本拓展、延伸开去,运用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等种种方法,通过对“整饬思想语言和获得表达技能的训练”,而使学生获得“真知”,形成“真能”。语文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练成读作之熟练技能为要”(叶圣陶语)。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对文本的研习比较偏重,而对课堂训练则比较忽视,甚至有的课堂自始至终都没有一次训练活动。一些教师尽管在课堂上也安排了训练的内容与环节,但由于缺乏严谨的思考与精心的设计,不是失之于大而无当,就是偏于泛语文化内容,严重地存在着“去技能化的倾向,缺少有效的能力训练”。潘老师的这堂课对如何进行有效训练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本课中,潘老师专门安排了“读写转化,写作迁移”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实现读写转化迁移,力图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情感、态度和方法转化为素养,把已形成的思维向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领域发展与转化。这是潘老师在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上的一种自觉。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他深知要使学生已经初步形成的认识能力得到提高并向运用能力方面发展,重要的方式与主要途径就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言文字训练,只有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探究能力,发展他们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潘老师深谙其道,做得非常巧妙,他首先让学生对袁枚《所见》和无名氏《菩萨蛮》进行评析,并要求学生就两首诗中的最具包孕的片刻,写50字左右的赏析性文字或提纲,这就使写的方向很明确、很具体,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从课堂交流看,学生的欣赏水平是非常高的,都能抓住诗歌中所描述“生活中最具包孕的片段”,且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为了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潘老师还亲自操觚,写了一段鉴赏文字为学生示范,并提醒学生,这些诗歌中所写的都是生活的细节,是生活中一刹那,但这一刹那间都有丰富的情感,生活的内蕴。所以博尔赫斯说,诗不在别处,就在街头的拐角处等着我们。这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深化和升华。为了巩固这样的学习成果,他还进一步布置了作业,让学生“诗酒趁年华”,用自己手中的笔,记下生活中每一个有意味的瞬间。潘老师的教学实践证明了怀特海所说的“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但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方面的训练”的无比正确性。

潘老师的这节课,再一次证明了,古代诗歌的教学与其他文本教学一样,需要教师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思维自由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诗人优美的言辞、丰富的思想、饱满的情感。在阅读欣赏中,能够以语言为媒介,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够拥有一颗善感的心灵、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进而获取独特体验,积淀文学素养,提升审美情趣。

学术论文

典雅白话:中学母语教学的生成目标[1]

[摘要]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中学母语教学的语言生成目标是不甚明确的,这是造成“非语文”“泛语文”等现象频频发生的原因之一。简要梳理我国近现代的语言发展和母语教学的历史进程,初步拟定将“典雅白话”作为母语教学的生成目标;文言、现代白话及生活中活的语言的深度融合,生成“典雅白话”,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言意共生 典雅白话 母语教学 生成目标

一直以来我国母语教学的生成目标都是不甚明确的。然而,“生成什么样的语言”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也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才导致了语文教学中“非语文”或“泛语文”现象的频频出现。

从本体论的角度讲,语文课程的目标是言语智慧生成。什么样的言语能力才能称得上言语智慧呢?我们跟着课文“学得”或“习得”怎样的言语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 目标指向:书面语言

尽管言语智慧带有较强的个性心理特征,但言语智慧也应该有一个普遍性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绝大多数人应该具有的一种言语能力,即他们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章应该是一种什么的样的言语形态。

尽管课标中有关于语文能力和素养的一些目标描述,但是却没有一个关于语言能力生成目标的具体描述。以新课改以来的课标为例,略作分析。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部分直接关涉语言能力的是6—9条,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2003版的《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5个方面对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进行了规定,其中直接关涉语言能力的有两句话,“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什么是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祖国语言文字应该是什么样的”?“怎样算是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不难发现,课标对母语学习的生成目标质性描述过于宽泛,并没有明确指出学了语文以后“生成什么样的语言”这个具体问题。

北京师大王富仁教授对这一问题已有所关注,他在《口头生活语言·书面传媒语言·语文教学语言》一文中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这个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于口头生活语言,也不等同于现实社会应时而生、应时而灭的社会传媒语言。它是按照学生精神发展和语言能力提高的过程相对有序地组织起来的一个民族语言的系统,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它的经典性和有序性,而不是将其等同于口头生活语言和现实社会的传媒语言……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这个概念具体指称的是我们民族的书面文字语言,而不是或不主要是口头的日常生活的语言。”[2]

前不久,毛荣富先生也提出一个观点,写作还是应以书面语言为主。这也是值得肯定的。就书面语言的学成难度和使用广度而言,可能要高于口头语言。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也说:“从产生语言功能的心理本质来看,书面语言是完全不同于口头语言的另一种过程,书面语言是语言的代数学,是有意识、自觉的语言活动中最困难、最复杂的形式。”[3]因此,笔者以为,语文课程的生成目标应该是以书面使用为主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就是——典雅白话。

二、 对象产品——典雅白话

1. 什么是典雅白话呢?

“典”是“规范、典范”的意思,“雅”是“正、纯正”的意思。“典雅”就是“正派庄重,优美不粗俗”的意思。“典雅白话”就是“纯正庄重,优美不浅俗的白话”,它具有简洁、自然、纯正、庄重、雅致等特点。

这里我想引用一些作家和语言学家的观念或主张来佐证我的观点。周作人欣赏“有涩味与简单味”因而“耐读”的文章,落实到“文体”上,便应该是“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统制,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4]海德格尔认为:能够摆脱闲话的言说,即基于对存在的真切领会、能够道出存在的秘密、能够光大地澄明的言说,就是那种“大地上歌声如风”的话语。这种话语,才是语言的源头活水,才使一个民族的语言和精神生生不息。我以为,“摆脱闲话的言说”,“大地上歌声如风”的话语,就是我所提出的“典雅白话”。它有许多表现形式,如绮丽、散淡、平实、凝练等,并非指那种文绉绉、酸溜溜的丽词。

简言之,“典雅白话”就是自然纯正、庄重雅致的现代汉语,是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谐调统一的现代汉语。它更接近于纯正典雅的书面语,并将这种追求影响于口语。它不是口语表达中的“大白话”,它是和交际环境相一致的、脱离了浅俗的现代口语,当然,为了表达的需要,它偶尔亦用“大白话”。总之,它是“白话”和“雅语”的有机结合,是超越了“新白话”和“普通话”的。

2. 为什么是“典雅白话”?

韩寒曾经批判语文课程“完全是一个束缚人想象力的课程”,甚至说语文课“在教会人认字以及遣词造句以后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来细细分析一下。“认字”是小学语文的目标,“遣词造句”不能简单地说是哪个阶段的目标,但从韩寒的表达来看,应该是指基本的“遣词造句”能力,这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语文的目标。韩寒的意思就是语文课教会了学生基本的读写能力后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为什么?实际上在一个学生刚刚进入小学读书的时候,他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民族语言,有了熟练运用民族语言表达日常生活中很多愿望和要求的能力。他即使不入学读书,运用民族语言的能力仍然会得到持续的提高。而我们不少的中学语文课没有能让母语教学大有作为,没有在语言上给予学生更大的提升空间。语言粗鄙、词不逮意的现象并不鲜见。韩寒的话虽然尖刻,但确实指出了当前中学母语教学的弊端——在简单阅读和烦琐分析上继续滑行,在母语生成能力上收功甚微。

笔者以为,我国母语教学的“母语”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从普通话的方言来源和定义来看,普通话仍然侧重于口语而非书面语,它主要是一种功用性的口语,这一要求在小学阶段基本可以实现。如果中学阶段的母语教学仍然停留在这个层面,就恰如韩寒所言,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再回到语文学科发展史中去加以探讨。民国时期的语文教学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是各有侧重的,小学阶段侧重的是白话文的口语教学,中学阶段侧重的是书面语教学。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定位?就必须追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白之争”。

清朝末年,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宣传变法维新、开发民智而提倡白话文。黄遵宪、梁启超等人创制了“新文体”,用的虽还是文言,但平易畅达,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向白话文迈出了第一步。20世纪初,胡适、陈独秀二人发起的新白话运动,将“文白之争”推向高潮。白话派认为:文言艰深难写,与口语判然不同,只有少数人能够学习,教育无法普及,文言难辞其咎。文言派认为:白话源于文言,废除文言,白话亦将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从今天的结果看,当然是白话派大获全胜。新白话运动的意旨是文化普及,开发民智。这在当时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时至今日,文言文已经让位给白话文(语体文),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和学习权已经基本实现。如果我们还在前人的语文教学思路上惯性滑行,则不利于母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因此,我们今天的母语教学,绝不应是“新白话”的教学,也不只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教学,而是指向“典雅白话”的教学。

实际上,这种“典雅白话”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就为折中派所主张。朱经农在《新文学问题之讨论》中就提出:“文言有死有活,不宜全行抹杀。我的意思,并不是反对以白话作文,不过‘文学的国语’,对于‘文言’‘白话’,应该并采兼收而不偏废。其重要之点,即‘文学的国语’并非‘白话’,亦非‘文言’,须吸收文字之精华,弃却白话的糟粕,另成一种‘雅俗共赏’的‘活文学’……有些地方用文言便当,就用文言;有些地方用白话痛快,就用白话。”[5]胡适本人在白话文运动的后期,也越来越感觉“俗的白话”是不能作为标准国语的,提出了“文学的国语”之说。他说:“凡标准国语必须是‘文学的国语’,就是那有文学价值的国语”,“所以我在民国七年四月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把文学革命的目标化零为整,归结到‘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十个大字: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方才可以有文学的国语。有了文学的国语,我们的国语才可算得真正国语。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发达。这是《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大旨。”[6]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对象产品应该是“典雅白话”。以“典雅白话”作为母语教学的生成目标,是语文本体性质——精神与言语共生的必然产物,也是语文课程核心目标具体化、清晰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力避语文教学在“文”与“道”“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摇摆不定的有力保障。

三、 生成途径:语体融合

如何生成“典雅白话”呢?典雅白话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统一,文言与白话的统一,母语与外来语的统一,它源于诸语体又高于诸语体。要生成典雅白话,必须使诸语体有机、有效、有品地融合。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重视文言文的学习。新白话来源于文言、古白话、欧化语及方言,典雅白话的形成仍然离不开文言。我们经常慨叹旧派文人写的东西耐读,就是因为他们大多有深厚的文言功底,自然能形成典雅白话。文言文的力量主要是来自显和隐的两方面,显的方面说,是历史中各代作家所创造出来的辉煌经典。隐的方面说,来自文化无意识,这其实是更强大的力量,是一种文化密码,甚至是无法克服的。霍尔认为,“无意识文化”是一种“心中”的文化,一种已经与民族或个人行为模式浑然一体的“隐藏着的文化”。[7]文言文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学习文言文,首先要了解和学习其中的文化。文言是汉民族文化的“家”,没有了文言,汉民族文化的脐带就断裂了。

学习文言文,重在学习其语言的简练典雅,句式的变化,文气的贯注。比如学习《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除了成语积累外,还必须注意一些词汇的古为今用。如“加彘肩上”的“加”,可以推演出一系列的现代用法,“黄袍加身”“重任加肩”“官司加身”“荣誉加身”等词语;“左右欲刃相如”的“刃”推演出“手刃仇敌”等词语。这样的化用都可以使语言简练典雅。文言文学习还必须注意诵读,体会其句式的变化、气盛言宜的特点,精彩的部分要背诵与化用。古典诗词的学习尤需重视诵读和背诵,要学习其词语的丰富、色彩、音律、搭配、意蕴、文采、修辞等等,还要体会其中的文化思想、审美取向和个性表达。

其次,现代文则应更多地提供典雅白话的经典例文。通过这些经典例文的阅读,习得现代汉语表达的规则,掌握现代修辞手法,学习不同语体的表达,尤其是现代交际口语的表达方式等等。

总之,要广泛阅读,倾听社会,向古人、向今人、向一切生活,学习一切活的语言,并将之有机融化,结合个人的性格禀赋喜好,练就自己语言的老卤,形成自身独具个性魅力的典雅白话。诚如汪曾祺先生所言:“我们许多的语言,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是从前人的语言中脱胎而出的。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使用语言,譬如揉面。面要揉到了,才软熟,筋道,有劲儿。”[8]

当然,从语言本身学习语言是很难见成效的,它必须经过思维、情感、文化的中介,语言是附着在情感、思维、文化这个“物质”之上的,只有领悟了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完美结合,同时掌握了两者,才能真正掌握了语言。

参考文献

[1]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跟课文学写作的案例研究》(课题编号D/2011/02/167)的研究成果之一。

[2] 王富仁.《口头生活语言·书面传媒语言·语文教学语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03.

[3] 朱作仁主编.《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24.

[4] 周作人.《<燕知草>跋》.《永日集》[M].上海:北新书局.1929.

[5] 朱经农、胡适.《新文学问题之讨论》.《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2号.

[6]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22.

[7] [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现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36-240.

[5] 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汪曾祺全集》第4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15-2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