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袁卫星,男,1970年3月生,江苏张家港人,1990年7月毕业于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今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后函授本科、研究生结业。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曾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教师、江苏省“五四杯”十杰名教师、苏州市教育领军人才、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先后在张家港市凤凰中学、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部办公厅、苏州市振华中学、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工作,现任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作为核心组成员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并结题1项,主持省级重点课题研究并结题3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生命教育》《心存敬畏》《细数阳光》《美丽的过程》《素质养成读本》《爸爸在这里》《做一个理想教师》《中学语文教与学》《听袁卫星老师讲课》《情感:像雾像雨又像风》《生命课程》等专著12部,主编、参编教材3套。与朱永新、冯建军教授联合主编《新生命教育》实验用书一套22本。2016年入选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2019年入选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
教学设计
《月迹》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意境是一篇散文的魂。我认为,散文意境有三个层次,或称三重境界: 一是写实,二是传神,三为妙悟。 它们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贾平凹的《月迹》一文,用这三重境界来三读,恰有一番妙处。
一读《月迹》,是读它的写实。 这里的“实”,一方面是指真实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则是指思想感情的真实,不虚饰,不矫情。《月迹》中,作者以盼月、追月、寻找月迹为线索,记叙了儿时对月亮的认识和想象。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了童真童趣。而对于这一童年趣事的追忆,又显露出作者心中一抹温暖的痕迹,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读《月迹》,是读它的传神。这里的“神”,指的是事物内在的底蕴和神采。它要靠形来传达,形即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月迹》中,作者笔下的月亮是长了腿的:竹窗帘儿里,它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院子里,它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它那般儿亮;酒杯里,它原本一动不动的,手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河的上湾,河的下湾,甚至弟弟妹妹的眼睛里,也都有它的身影,它的模样。
三读《月迹》,是读它的妙悟。这里的“悟”,是指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透视,对生活本质的发现。《住持禅宗语录圆瑛江法》有云:一月在天,影合众水,月无临水之心,水无现月之意,感应道交,法尔如是。试问此月,是一是多?为同为异?若言是一,千江有水千江月;若言是多,千江月只一月摄。若言为同,则天涯相隔;若言为异,则一相圆明。又云:人人自心月,无古亦无今,灵光常无味,体性本晶莹。 辉映天地,迥脱根尘,不离当处,岂假外寻。这种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空明,人人自心月的禅理,莫不体现在《月迹》中。《月迹》中写道: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又写,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种境界,不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你我他,也不是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虚空超越。而是月我同一、天人融和、虚实一体而又忘我忘神的境界。
三读完《月迹》,我们还是要回到教材中来。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语文教材将此篇编入童年趣事。那么,根据李海林先生关于教学内容确定性论述中,关于课文里有什么、编者想让我们教什么,我们能够教什么、学生应当学到什么、学生最终学到了什么等几个层面的定位,在妙悟层面的教学,就需要慎之又慎了。因为,对于审美沟通的传统研究认为,沟通前的准备十分重要。学生没有禅宗、天人合一等概念,我们怎么让它去悟?所以,我觉得此文教学适合深文浅教,在趣字上给力,至于禅意,点到即止。美国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他著名的论著《童年的消逝》中,论述了一个悲哀的主题:媒介当初如何创造童年,现在又如何使之消逝。事实也是如此:应试教育的强取豪夺,电视文化的潜移默化,拔苗助长的家长心理,以及精致玩具的好心扼杀,使得童年在许多孩子的人生中早早就举手投降,本来应当是快乐、幸福、自由的童年时代,却变得苦闷、孤独、压抑。好在波兹曼在 10 年后发现,儿童本身,正是保存童年的一股力量。因此,通过此文的阅读与鉴赏、表达和交流,引导我们的孩子珍惜童年,善待童年,捍卫童年,甚至拯救童年,在语文教育重视人文性,凸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今天,是有必要的,也是能操作的。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我们这一群孩子能够找到月亮,奶奶起着重要作用。奶奶是个线索人物,引导我们寻找美;奶奶了解童心、富有童心,充满热情,调解纠纷,引导我们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把我们的心灵不断带进新的境地。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可抓住充满着童真童趣的两句话展开:一句话月亮是个好,另一句话月亮是我们要的。
一、 抓月亮是个好
(一) 诵读涵泳古人咏月诗词名篇名句,看看月亮在古人,尤其是古代文人那里是不是一个好
1.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唐·李白《古朗月行》)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3.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4.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5.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唐·李白《把酒问月》)
6.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7.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一首》)
8.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娥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唐·缪氏子《赋新月》)
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0.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1.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12.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
1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宋·苏轼《水调歌头》)
1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15.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宋·苏轼《赤壁赋》)
16.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采桑子》)
(二) 自由朗读课文,找到课文中月亮的“好”
1. 叠词描绘:款款地、渐渐地、慢慢地、匆匆的;玉玉的、银银的、淡淡的、痒痒的;小小的、酥酥地;溶溶的;闪闪的;白光光的。这些刻画月亮的叠词,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陌生的感觉。譬如:款款地、酥酥地;譬如:玉玉的、痒痒的。从约定俗成的角度看,有些简直就是作者的生造。但我们感觉不到它们生造的痕迹,相反,我们觉得新鲜、奇妙,这正是作者用他童年的视角给我们带来的“好”的生命体验。这种体验是独特的。
2. 含义理解:“月亮是个好”,“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二、 抓“月亮是我们要的”
1. 按照时间顺序,概述孩童寻月的全过程:中秋之夜,我们在院子里盼月不见月,央告奶奶以故事解忧闷。忽然,月亮在竹窗帘儿里留下优雅的倩影,再在穿衣镜上显示绰约的风姿,正当我们沉浸在奇妙的境界里的时候,满圆的月亮又全没了踪迹。于是,就跑到院子里遥望月亮,神秘的月影给我们无限的遐思那月亮里住着和三妹一样漂亮神秘的女子。月亮投影在盈满的酒杯里,幻化在每个人的心里。月亮又长了腿往外跑,在细细的河水里灿灿地闪着银光。其实,月亮就在你想在的地方,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
2. 含义理解: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
三、 探究“奶奶”的形象
1. 找出摹写奶奶的文句,初步感知奶奶的形象并说说:
你心目中的奶奶,她的哪一点最触动你?说故事时“开小差”的可爱的奶奶;镜中月消失时提醒孩童寻月的冷静的奶奶;抬头望月用美丽的传说感染孩童的智慧的奶奶;说出“月亮是每个人的”带有哲学思考的奶奶。
2. 小组讨论探究:
奶奶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教育家吗?奶奶采用的是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充满教育的智慧。奶奶用一些切中肯綮的语言提醒孩童:美,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你的心里,如果你用眼去发现,用心去感受,美,无时无刻不在你的身边。真正的美产生在鉴赏者的心中,即便空中无月,只要心中有月,也能感受到月华的清辉。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奶奶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在孩童的童真世界里,应该有一双温软而懂得保护的手,给予全臂的扶持,那么,童心就永远不会失落,童年的乐趣也会在生命线中得以优雅地延长。(原刊于《语文学习》2011年暑期合刊)
课堂实录
《一碗阳春面》课堂实录
[课前欣赏MTV《北国之春》(日文版)]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日本歌曲《北国之春》,现在,再来品一品日本作家栗良平为我们捧出的《一碗阳春面》。(投影演示课题及插图)这篇小说已经布置大家课前预习了,哪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故事情节?
生:(举手)这篇小说写两个孩子的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八个人的钱。孩子的母亲把抚恤金全部用于还债。还不够的部分,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大儿每天送报赚钱支持母亲,二儿每天买菜烧饭帮助母亲,让母亲能够安心工作。母亲因为工作努力,得到了公司的特别津贴,借款提前还清了。过了五六年,大儿通过了医生的国家考试,在京都的大医院里当上了实习医生,并将要到札幌的综合医院去工作,二儿也进了京都的银行工作。一家人和和美美,前途光明。
师:“和和美美,前途光明”这一句说得好。可是我想问其他同学一句,这样的复述,是否还应当补充调整一些什么?
生:(举手)我认为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母子三人四次吃阳春面。
师:好。请你具体说一说。
生:遭受沉重打击的母子三人,大年夜来到北海亭面馆,“头碰头”同吃一碗阳春面。以后他们又去过两次。经过十几年的不屈抗争,母子三人从逆境走向光明,当他们第四次来到北海亭面馆吃每人一碗阳春面的时候,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
师:“长大成人”换成“长大成才”好不好?
生:好。
师:概述得不错。我觉得这样比较符合文意,你们说对不对?
生:(齐)对。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题就是《一碗阳春面》。这是文章的线索,不能把它给忘了。
师:说得很有道理。情节问题解决了,我们接下来讨论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哪一些人物?
生:母子三人。
生:孩子的父亲也算一个。
生:店老板夫妇。
生:鱼店老板、蔬菜店老板,还有……
生:不如说是北海亭面馆的其他顾客。
师:找得很全。那么,谁是主人公?
生:母子三人。
师:大家都同意吗?(学生肯定后)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小说是怎样来塑造这三个主要人物的。我们都知道,小说一般以各种各样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这些描写有——
生:(众)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师:无论哪一种描写,要使人物形象典型化,必须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投影):真实性、复杂性、发展性、互动性。我们结合课文来领悟一下这四个方面。我们看文中母亲四次要面的语言描写。请同学们找一找。
[生找语言描写。划。读。
师:(板书)
……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
……唔……一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两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
师:谁揣摩一下这四次要面的语言描写中母亲这一形象的真实性在哪?
生:“……唔……可以吗”,这好像很符合日本人的说话方式。
师:中国人怎么说?
生:“不好意思,麻烦您来一碗阳春面。”(众生笑)
师:是这样。这就是语言符合人物民族的特征。还符合别的什么吗?
生:符合母亲当时的心理。
师:什么心理?
生:难为情。
师:四句话都很难为情吗?
生:不,最后一句不是,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战胜了困难。
师:那么是前三句难为情喽?可是,它们难为情的程度上有没有不同?
生:一次比一次轻。
师:何以见得?
生:第二次第三次比第一次少了一个省略号。
师: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生:声音断断续续,说话支支吾吾。
师:为什么支支吾吾?
生:因为难为情呀!
师:好的。少了一个省略号,就少了一回支支吾吾,少了一回支支吾吾,就少了一份难为情。还有吗?
生:第一次把要的面的数量,也就是“一碗”放在后面。这样一倒装,更显出她的难为情,后两次就没有。
生:第三次比第二次在面的数量上有增加,一碗变成了两碗,也使她少难为情。
师:说得很好。这其实就是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发展性所在。母亲由非常害羞地开口要一碗阳春面,到少一些害羞,再到非常平静地说出要三碗阳春面,这里面有一个变化发展,其原因是什么?
生:这是因为他们母亲三人战胜了困难,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师:这是根本原因所在,也就是这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那位同学复述的那一部分情节。那么,依你看来,母亲三人战胜困难的依靠是什么?
生:母亲对儿子的爱护,儿子对母亲的孝敬,兄弟之间的友爱,或者概括地说,是一家人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吧!
师:说得很好。团结,不屈,向上,奋斗(板书),是这个弱小家庭从逆境走向光明的关键因素。可是,除了这个关键因素,还有没有别的因素呢?
生:(举手)我觉得店老板夫妇的作用不能抹杀。
师:好。你想到人物形象的互动性上去了。能详细说一说吗?
生:我觉得店老板夫妇给了母子三人以同情,以温暖,以帮助,以尊重,以祝福。
师:(笑)给这么多。能详细说一说吗?
生:母子三人第一次去吃面的时候,店老板就多给了半碗面,这是帮助;第二次,老板将熄灭的炉火点起来,这是温暖;第三次,为了少收50元钱改了价格板,这是尊重;还是第三次,当母子三人的不幸遭遇被老板夫妇获知后,他们面对面蹲着掉泪,这是同情;而每一次,老板娘都以一句“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送走母子三人,这是祝福。
[生自发掌声]
师:有道理。我想再问一句,店老板夫妇将母子三人坐过的二号桌定为“预约席”,并让它出了名,成为“幸福的桌子”,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鼓励。
生:肯定。
生:赞许。
生:期待。
师:我觉得期待好。你看,多么美好的期待。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母子三人的奋争不是孤立的。大和民族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成了小说不可忽略的社会环境。——现在,我想请同学把文中母亲四次要面的语言来读一读,希望读出语气。
生:(自告奋勇读)
……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
……唔……一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两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
[师生自发鼓掌]
师:情节、人物和环境,小说的三个要素我们都把握了,接下来,请大家揣摩揣摩,文中哪些句子最感人。待会儿请大家结合自身实际来谈一谈。
[生找感人句子,五分钟。师巡视,并与学生个别交流]
师:哪位先说说?
生:我觉得母子三人前三次吃面时的外貌描写最感人。三次,母亲穿的都是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这大衣到后来就褪了色。而两个孩子开始都穿着崭新的运动服,第三次的时候,弟弟穿起了哥哥的旧衣物。这说明母亲爱孩子,孩子后来也能体谅母亲。
师:你大年夜穿什么衣服?
生:新衣物。
师:你母亲呢?
生:没注意。
师:今年过年别忘了留意一下,好吗?
生:我……我想给她买新衣。
师:用你的钱?(www.xing528.com)
生:攒零用钱。
师:我为你母亲感到骄傲!(掌声)——还有哪位同学说一说?
生:母亲对儿子说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258页第4行那句——“大儿,淳儿,今天,我做母亲的想要向你们道谢。”一个母亲向儿子道谢,那需要多少平等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啊!
师:那是因为儿子对母亲的孝敬和帮助让母亲走出了困境。
生:我希望也能得到母亲的感谢。
师:你打算怎么做?
生:还没好好想。
师:等你有了计划希望能告诉大家。(掌声)——请同学们继续发言。
生:我觉得这一篇文章每一句都让人感动,我要把它原原本本地念给爸爸听。
师:为什么?
生:因为……因为他下岗了。
师:是吗?
生:是的。爸爸下岗了,一夜之间爸爸与我和妈妈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我感到爸爸的眼里充满了怨恨,我担心爸爸这个大男人的精神会崩溃。我想读完这篇文章后对他说,下岗是暂时的,希望是永存的。不管怎样,我和妈妈总在他的身边,他一定能找到新的工作的!
师:形式上的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下岗。相信你爸爸会在你的鼓励下正视现实,迎难而上,面对挑战,寻找机遇,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的。(掌声)——好,那位同学你说说。
生:文中淳儿在作文中说:长大成人后,想开一家日本第一的面馆,也要对顾客说:“努力吧,祝你幸福,谢谢。”我也许将来不会开面馆,但我一定会向我认识的人说这几句话:“努力吧。祝你幸福。谢谢。”我还会说:“好人一生平安。”
师:好人一生平安,这话说得好。文中母子三人,老板夫妇面馆的所有顾客都称得上是好人。我们祝他们一生平安。同时,也希望大家都做这样的好人,希望我们自己也一生平安。我提议,我们来唱一首卡拉OK,歌名就叫——《好人一生平安》。我们祝福天下所有的好人一生平安!
[师生齐唱卡拉OK《好人一生平安》。听课教师自发起立同唱]
师:下课。(掌声)
[附记]
这是我在1996年以市教坛新秀身份执教的一堂展示课。我当时执教的高二7班的同学和我一起完成了这次教学任务。
当时也没多少想法,只是想把课上得自然些,力避做作,力避生硬。可是面对来自省内外的300多位语文前辈、同行,时年26岁的我确有些紧张。课前放《北国之春》MTV带,开始放出的居然是朋友在我女儿周岁时上电视台点的《亲亲我的宝贝》。这时候有同学递来纸条:“老师,别紧张!”我向学生看去,那是一张张的笑脸。我走过去,说:“你们不紧张,我也不紧张。”
课上得很顺利。课上有同学哽咽。座间有老师流泪。下课了,一位熟悉的老师走过来,说了两个字:“煽情。”
我说我也感动了,被课文,被学生,被老师。
同事小邬,写了一首课文诗,兹录于此:
一碗阳春面
邬建芳
这是一碗普通得没有任何浇头的面
自从面馆老板在碗里拌进了
善良与尊重 真诚与热情
这碗面 便不再普通
这是菜单上价位最低的一碗面
自从母子三人从碗里捞起了
坚韧与团结 不屈与奋进
这碗面 从此就变得昂贵
你说 这只是一篇唯美如童话的虚构
为童话而落泪 是幼稚
这个世界欲望丛生,幼稚是一种罪过
——你的声音冷静得冒着寒气
我说 即使心已被现实冻成坚冰
我们也没有理由漠视这碗面的热力
久违了的感动
需要不断温习
你说 这已是一个尘封的传说
为传说而动情 是矫饰
这个时代真理都已贬值 矫饰纯属浪费
——你的语气尖锐得令人生痛
我说 即使人生已苍凉得没有一星梦想
我们仍须承认 阳春面里的真情
永远是人性最原初的渴念
生命不长 为何不多承载一些爱与美好
面前这一碗阳春面
冒着它永远也散不完的热气
我们头碰头地把它吃下 好吗
为了——
不让它仅仅生长在那个樱花飘飞的国度
不让它悄悄流传于多年以前
不让它成为一个孤本的故事
一件绝版珍藏
学术论文
试论语文学科情感教育
[摘要] “情感暖死亡”背景下,现代教育呼唤情感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的语文学科,开展情感教育具有其必要性和适切性。以“网络环境下的专题式语文学习”为平台开展情感教育,以其专题式、开放型、生活态和渗透性尽显优势。语文学科开展情感教育要有三个度,即“温度”“高度”和“适度”。
[关键词] 语文学科 情感教育 专题式 渗透
一、 语文学科开展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适切性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曾经预言,21 世纪将是“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时代”①。然而,时至今日,人们发现,“高技术”并未催生包含着伦理道德、创新智慧、审美趣味高度提升的“高情感”。恰恰相反,诚如奥地利比较心理学家、动物习性学的创始人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兹(Konrad Zacharias Lorenz)于1973年在《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②一书中指出的那样,现代人正面临着“情感的暖死亡”。这种“情感的暖死亡”似乎正以非常特别的方式危及着每一种愉快和痛苦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原本是理应伴随我们的社会关系、我们与丈夫(妻子)的关系、我们与子女的关系、与父母、亲朋好友的关系而产生的。越来越严重的“嗜新症”使人类毫无留念地抛弃一切——不只是物品,而且包括亲情、友情与故土。那些至真至纯的感情就像深埋在地下的“矿泉水”,静静地流淌着,却很少被人们去开掘和饮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教育呼唤情感教育。它不仅是一种工具,一个途径;而且是,或者说更应是一种目的,一个方向。黑格尔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感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因此有两个因素就成了我们的考察对象:第一是那个观念,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世界史的经纬线。”③ 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则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全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④苏联心理学家鲁克则强调:“高水平的情感不是遗传下来的,而是对每个儿童加以培养的结果。如果轻视这个方面的教育,就会使整个一代全部生活中的相应的情感、道德回到原始状态中去。”⑤
值得高兴的是,这几年,随着我国新课程的实施,人们开始进一步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他们把情感教育贯穿在各个基础学科教育当中,“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高度”,“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⑥他们从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的教育出发,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舒展自我,在教育中“发现人”,进而“发展人”;在教育中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最终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而语文学科,理所当然地成了情感教育的一块重地。
语文是什么?笔者喜欢这样的表述: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是的,这样的表述告诉我们,语文博大精深。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的目标之首,就是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⑦
二、 专题式语文学习:学科情感教育的一种尝试
语文学科开展情感教育其实由来已久。从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先贤孔子,到提出并实践“教情、学情、文情”三情统一(教师储情于胸,并用激情导入,进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最后融情入理)的名家于漪,语文学科中的情感教育可谓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然而,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学科开展情感教育还是受到了一些制约。这其中,作为教学内容重要载体的语文教材,无论是旧编还是新编,都未能很好地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来展示教育内容,甚失师生所望,因此,呼唤与生活领域相衔接、相融合的教学素材;这其中,叙事时代对抒情时代的取代,信息化环境、学习型社会的到来,热切地呼唤着传统语文教育的变革,然而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互动性、网络化、社会化未能及时被提上操作日程,因此,呼唤与信息化环境、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时空构建、教学构建;这其中,语文学习由原初的学习走向教育性学习,进而由教育性学习走向自主高效学习的走向尚不十分明晰,拖泥带水、支离破碎、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堂依然存在,因此,呼唤生命化、创新化、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形式;这其中,“升学率”的绳索给语文教育来了个五花大绑,“标准化”的棍棒将语文教育赶进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教师让学生练“武”,但很少让学生练“功”,学校教给学生解题答卷的“招式”,但在滋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底气”这块重视不够,因此,呼唤能够突现过程评量、个性评量、发展评量的多元评量体系。
正是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笔者从1996年开始提出并尝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中小学专题式语文学习研究”⑧,以此为平台开展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其假说如下:
(一) 专题式。指每个专题构成一个学习单元,如《感悟亲情》《善待生命》《热爱祖国》《心怀世界》《超越自我》等。体现层次,体现梯度,浅可浅至热门话题,深可深及精神内核,逐步由感性向理性过渡转移。让散乱的语文学习有个“核”,形成语文学习中的“场效应”。在选择确定专题的时候,从情感教育出发,着重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纬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纬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正落实到语文学习中来。
(二) 开放型。指专题内容的构成和排布是开放的,专题学习的组织和实施是开放的;教材是开放的,课堂是开放的;阅读向文本开放,写作向读者开放;口语交际向生活实践开放,综合活动向社会、心灵开放。在实施网络环境下的专题式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努力追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纬度三维融合的境界。立足于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立足于网络环境,对语文课堂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突破,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的过程充满创造,并进行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方式的大胆探索。
(三) 生活态。指专题式语文学习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强调情感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和体验性,力求一切都在“生活态”中进行。这里的“生活态”有别于“生活”,可以说是一种“情境”,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状态”。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情境是“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显和表现”的“更特殊的前提”。黑格尔还说:“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
(四) 渗透性。指把情感知识、情感技巧等这些基础性、方法化的东西渗透到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的人文教育中去,改“驯养”为“滋养”,做到真正的“知行统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情感话题进行拓展性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以形成认知、体验和实践相结合的情感教育方式。力求让学生在使用母语的某一个特定专题的具体的生活态环境中去实践,去感知,接受熏陶感染,接受潜移默化。
下面以笔者开展的《感悟亲情》专题式语文学习⑨为例进行“例说”: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亲情,珍视亲情,培养眷恋亲人的美好感情;2. 认识到亲情是人类各种崇高感情发展的基础,并将亲情升华为对他人、集体乃至人类的关爱之情;3. 了解叙事散文在形象塑造、情境创设等方面的一般方法,掌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艺术特点;4. 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培养品味语言理解文章感情的能力;5. 掌握“情在事中”的抒情方法,写出情真意切的叙事散文。
【目标1和2是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来确立的。】
(二)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课文整合重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莫怀戚)、《风筝》(鲁迅)、《羚羊木雕》(张之路),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八年级上册《背影》(朱自清)、《我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胡适)。二是师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索到的亲情诗歌、亲情散文、亲情故事等,包括相关图书、影视作品。三是师生创作的以亲情为主题的作品(包括作文、贺卡、电视散文等)。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科书有着一定的开放度和机动性。在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作为教师,对教材拥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作为学生,对教材有选择和拓展的余地,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专题尝试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使家庭、社会的信息流向课堂,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本专题所选教材都围绕着“亲情”主题,并以此为情感教育的“核”,力求形成情感教育的“场效应”。】
(三) 教学安排
此专题学习时间为一周(本案安排在八年级第二学期),其中“旧文重读”一课时,“佳作共享”两课时,口语交际及写作指导一课时,作文讲评一课时。此外,有相当多的环节安排在课外进行。
(四) 教学流程
1. 旧文重读。教师将学生学过的课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重新印发给大家,它们是:七年级上册《散步》(莫怀戚)、《风筝》(鲁迅)、《羚羊木雕》(张之路),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八年级上册《背影》(朱自清)、《我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胡适)。这些课文,要求学生采用金圣叹批《西厢记》的批注式阅读方法阅读,其中《背影》一文由教师设置一个个的问题给出阅读指引,既侧重表达技巧,更侧重内容理解;其余几篇,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阅读,自加批注。
《背影》一文设置的导引有:你能不能在理解下面一些词语在文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选择其中的若干个词语造句,形成一段富有真情实感的文字?(惦记、嘱托、交卸、奔丧、踌躇、蹒跚、颓唐、琐屑、晶莹、祸不单行、触目伤怀)文章四处写到“背影”,请你把相关句子找出来并且画上横线,然后再说一说,哪一处最打动你,为什么?并不仅仅只是“背影”能够打动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细节让我们感动,你能写出一两个这样的细节吗?关于父亲或者母亲的。文中作者三次流泪,请找到相关语句,划出来,细细品味。在生活中,你有“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晶莹的泪光”的时候吗?如果有,把它说出来,带着上面的一些句子。父亲爬过铁道栅栏给儿子买橘子,这个感人的场景中有一些动作描写值得品味。把相关词句勾画出来,并且结合生活中的场景,想想你的父母有没有类似的动作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文章最后写到父亲关于“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来信,你读了是怎样的感受?作者是怎样的感受?这一笔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何?
在旧文重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理解较以前普遍加深了一步。例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背影》一文第三部分父亲关于“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来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认为这不仅强化了“我”对父爱的感受和留恋,同时也构成了作者写作本文的重要原因。学生阅读《散步》,连类比照,想到了“牵手”,说小时候是“大手牵小手”,长大了一定要“牵着母亲过马路”。
【旧文重读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揣摩、深入的理解来读出文章的典型意义。目的之二,是让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来改变不求甚解、马马虎虎的读书习惯,形成有效阅读。目的之三是这几篇课文恰好切合了亲情的主题,容易让学生进入“情境”。】
2. 佳作共享。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搜索频道,键入关键词(如“亲情”“诗歌”“美文”“故事”“父亲”“母亲”“爱”等),进行网上搜索。喜欢诗歌的可以选择诗歌,喜欢散文的可以选择散文,喜欢故事的可以寻找故事。点击进入“卫星话语”(www.yessay.net),用“撰写话题”的形式在“感悟亲情”专题论坛发帖推荐搜索到的好文章。要求写出推荐的理由,也就是打动自己的原因。同时用发网络短信的形式在线邀请一位同学(包括老师)来欣赏所推荐的文章。同时把推荐的文章抄写、复制或者下载打印一份,用批注的方法自我欣赏后,置于讲台上(也可复制多份,赠送给自己想要赠送的同学)。同学自由取阅,阅后必须签名并发表“一句话评论”。
经由学生推荐的文章有:《牵着母亲过马路》《母亲啊,您是我最好的导师》《孝心无价》《父爱》《父亲的爱,从不打折》《四封家书》《与爱同在》《我的好哥哥》《丑娘》《母爱无言》《“突袭”回家》《梦碎华衣》《姐姐,那是为了我》等。教师向学生推荐《傅雷家书》《给儿子的信——一个父亲的谆谆教导》([美国]肯特·尼伯恩)等图书,以及《下辈子还做母子》《背起爸爸上学》《刮痧》等影视作品,印发内容介绍给学生。
【在学生自由阅读之前,必须有两个定位,一是阅读品位的定位,二是阅读方法的定位。安排“佳作共享”这个环节,既是对“亲情”文本的拓展,更是对这两个“定位”的强化;是在“对话”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共享”。对文后签名的数据统计显示:约四分之一学生全读这些文章(四五十篇),四分之一学生读50%以上,四分之一学生读30%以上,四分之一学生读20%左右。学生的平均阅读量较以往大大增加。】
3. 口语交际及相关活动。(1) 学生自由组合,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自己的亲人,说说对“家”的理解。(2) 学生凭记忆,当堂对父母作第一次肖像描写;回家仔细观察父母,作第二次肖像描写;向父母征要他们结婚或年轻时的照片,作第三次肖像描写。把三次肖像作一个比较,以书面形式发表随感,作课堂交流。(3) 学生在互联网上为父母申请一个免费邮箱,制作一张电子贺卡(祝福的话必须自拟)送给父母,并把它链接跟帖在“卫星话语”(www.yessay.net)的“贺卡传情”一帖中,让大家欣赏。制作贺卡可利用http://www.httx.com.cn/xyhk/xyhk.htm网站。没有条件上网的同学可以采用手工制作的办法来完成贺卡。
“如果不是老师布置我们写爸爸妈妈的肖像,我还真的不知道他们正在走向衰老,我还真的不会仔细地去回忆爸爸妈妈对我的好。爸爸妈妈不求回报的付出,原来在我看来,是他们应该给我的,天经地义的,现在我明白了,这就是爱,就是人类最美好的一样东西,我要珍惜,并且应当回报……”这是一名学生发表的课堂感想。
【此环节开展为以口语交际为主的语文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也就是对亲情的表达欲望。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在开展语文活动的同时,提高交际、交往的能力,交际、交往也是情感教育的一项内容。】
4. 写作。以一番演说(或者说是教师对亲情的理解和省察)再一次唤起学生写作的欲望与激情,要求学生写亲情,题目自定。学生作文收齐后,教师附信寄给学生笔下所写亲人,要求回信,以此作为特殊的批改。作文讲评和学校家长会结合在一起。在家长到校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作文讲评。很朴素的讲评方式:读。学生读自己文章、文段或文句;家长读自己的来信、随感及心声;教师读下水作文。当掌声响起,眼光闪烁的时候,鼓励学生完成课后随笔:《记一次作文讲评》。
这是教师的附信:“这篇作文,您孩子写得很认真,也很动感情,所以寄给您,让您和您的孩子共享这份亲情的温暖……也希望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您的孩子写几句话,可以写读后的感受,也可以写谆谆的教诲,更可以写埋在心底一直想说的那些……总之,让孩子再领受一回亲情的温暖吧!”
这是家长的感受:“孩子,你真的长大了”“十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儿子,只要你懂,再苦再累也愿意”……
【此环节中的家长参与是关键。家长的参与,其本身就是亲情的参与。】
5. 综合实践。在优秀作文的基础上,由学生自由分组,将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又分撰稿组、导演组、摄制组、剪辑组、配音组,以“亲情”为主题,摄制电视散文。各组在撰稿阶段,以中央台“地方文艺”栏目播放的电视散文录像作为学习材料,习得行文特点,在学生原稿基础上小组讨论,修改完成脚本;在导演、摄制阶段,由电教组、艺术组结合学校周末选修课程对相关学生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走出校门,采景拍摄,并且征用“群众演员”“专业(此处指文中主人公)演员”;在剪辑、配音阶段,寻求学校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的大力支持,字幕由学生自己输录。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每组指定一位“场记”,记下活动全过程。最后集中“展评”,设“金鸡奖”一名,由全班同学并特邀全校语文组、本班任课老师投票选出,奖给最佳“制片组”。
由于条件的限制,只有两个组在约定时间内完成了“电视散文”的制作,而且比较粗糙。但是所有的小组都完成了脚本撰写。教师建议学生利用暑假继续完成或者修改。
【此环节教师旨在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的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组织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以提高学生情感教育的实践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在自由学习的氛围内保证学有所得,并对学习承担责任,教师使用了学生合约(student contracts)。】
三、 语文学科情感教育要注重三个“度”
首先要注重“温度”。这里的“温度”,是指师生关系的构建,课堂氛围的营造,教育情境的创设。
情感教育前提下,师生关系应当要有“新构建”。即,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力角色,强调自己与学生的合作、共享关系;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要甘做“作为学生的教师”,争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力图消减作为一名教师加之于孩子——特别是大龄孩子——身上的传统权威,变“知识权威”为“学习伙伴”“精神向导”。
情感教育前提下,课堂氛围应当强调“高情感”。语文课堂中的“高情感”,指的是包含着伦理道德、创新智慧、审美趣味的,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智慧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不断升华的,和高科技所派生的新的教学方式共生共荣又具有向导意味的情感。“高情感”的语文课堂,尊重师生人格的尊严与独立,寻求师生文化上的和谐,摆脱纯技术纯知识的枯燥乏味,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高情感”的语文课堂,师生的生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情感教育前提下,情境创设应当注重“真实性”。这里的“真实”既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也不是模仿和再现生活的真实,而是主观性和假定性统一的艺术真实。艺术真实就其在个体身上的实现过程而言,表现为创作主体真实—作品本体真实—鉴赏主体真实这样一个完整的动态序列,缺一环节,艺术真实就不能现实地存在。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语文教育中的“真实”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 体会作者(即创作主体)的真实动因;B. 再现课文(即作品本体)的真实情景;C. 抒发师生(即鉴赏主体)的真实感受。其中,B是A和C的中介和桥梁;C是A和B的目的和归宿。
其次要注重“高度”。这里的“高度”,是指语文学科中情感教育的目标设置。
在语文学科情感教育目标的确立上,我们应当反对把教育变成社会工具、政治工具、经济工具,应当主张以受教育者本身的利益为中心来设定教育的目标,让学生丰富情感,开发潜能,完美人性,完善人格,成为世界公民。我们应当有这样的认同:
“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其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⑩
“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式,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
“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的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最后要注重“适度”。这里的“适度”是指语文学科中的情感教育应以渗透为主。
语文学科中的情感教育的逻辑展开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不是说教性的,而是体验性的;不是直接性的,而是渗透性的。
语文教育固然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就来,说有就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指挥。
非洲有一种职业“哭丧婆”(专替丧事哭泣的职业女性),她们的哭泣是受雇于丧事的主人的。但即便如此,她们的“情感表象”也依然是受她们自己的心理支配的,而她们的真正情感也并未启动。所以痛哭失声了两个小时,“哭丧婆”们领到钱在餐桌上依然可以大吃大喝,谈笑风生。而办丧事的主人却已经是一两天水米不进了,因为他们对亲人的死动了真情。
语文学科中的情感教育,不需要“哭丧婆”!
参考文献
[1]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9.
[2] 康拉德·洛伦茨.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M],徐筱春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91.
[3]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M],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477.
[4] 马加乐、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29.
[5] 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4页.
[6]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封底.
[7] 《语文课程标准》.
[8] 江苏省“十五”教育规划青年专项课题.网络环境下的中小学专题式语文学习研究[J],主持人袁卫星,2009年9月结题.
[9] 袁卫星.永恒的眷恋——专题式语文学习示例[J],《人民教育》2004年18期.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 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马良诚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版.
[12] 苏霍姆林斯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D].博士论文.
(本文系第二届情感教育国际论坛论文,原刊《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