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卓越语文教师教学行知录,作者六钱建江

卓越语文教师教学行知录,作者六钱建江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人简介钱建江,男,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2月1日,东北图书馆被日军纵火焚烧。5月5日,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6月9日,蒋介石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宣布“攘外必先安内”为基本国策。1月31日,国民党政府将北平文物南迁,各界民众团体强烈反对,搬运工人罢工。2月7日,北平故宫文物2000余箱运抵南京。3月9日,日军向长城各口进犯。3月11日,国民党29军赵登禹部在长城古北口与日军激战。

卓越语文教师教学行知录,作者六钱建江

个人简介

钱建江,男,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988年毕业于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今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科中文专业。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教育领军人才,苏州市首届名师领航班导师,长三角初中语文课程专家,江苏省基础教育学业水平监测专家组副组长,首届全国文学教育名师。曾任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初、高中语文教研员、常熟市实验中学副校长。2016年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挂职,现任职于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出版个人著作《语文:另一种表达》,编著《经典名著深度导读》《初中作文学程(统编版)》《课本里的中华文化(统编版)》等10多本书籍,近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月刊》《江苏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全文收录。主持过江苏省规划课题3项,苏州市规划课题2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江苏省规划课题5项,科研成果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在教学工作中,先后获苏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学语文教案评比一等奖,新世纪中学教学论坛·新课程改革专题现场展示教学全国一等奖,全国“校园文学大课堂”实验优质课一等奖,第七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能奖,第四届全国校园文学高峰论坛文学课堂展评一等奖。其语文教学思想为:通过引导学生把面向结果的学习活动与面向过程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把学习“语文课本”与学习“生活课本”结合起来,把学习课文、体验生活、增长知识、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设计

《豁蒙楼暮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把握作者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体悟文章的主旨。

2. 品味文章含蓄、深沉的语言艺术,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储安平深受徐志摩的影响,他是后新月派散文的代表之一。本文也体现了新月派散文特点:辞藻优美,善于营造深远静谧、晦涩朦胧的意境,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品读语句,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1. 品读法。

2. 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失踪了,溥雪斋、黄德瑜(新湖南报)……《维基百科》“中国下落不明者”一栏的名单里,有个名字是——储安平。1966年9月上旬,作为右派他受尽迫害,生死不明。

每次看到“1909.11.5—1966”,我的心底就涌起一种悲凉。我想起一句话“我们的幸存,是由于有人在我们前面担当了不幸”(学者丁东)。这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给我们留下的,除了生死之谜,除了那渐渐模糊的面容,便只有这些忧郁的文字,今天,像河流一般在我们心头缓缓淌过。

本文写于1933年,当时储安平到南京任《中央日报文艺副刊编辑。

二、 浏览全文,整体感知,获得初读体验

要求:在文中圈画出能表现作者内心感受的词句。

三、 研读文本

(一) 解读情感

1. 思考:作者在文中抒发的究竟是怎样的思想感情?(忧伤?孤独?闲散?冲淡?超然?……)从哪里看出来?作者是怎么写的?

整理(作者抒发的感情):

1) 孤独忧伤(饱经忧患,体弱多病):暮春之感、孤独之感、伤时之感

2) 幻灭的痛楚(生命之残破,人生之虚无)

3) 出世之感(悠闲的心情,超然的心情:冲淡之趣)

4) 人生悟境(散淡、通达、从容)

5) 内心的冲突(出与入,进与退,快乐与哀伤)

……

过渡:抒情的方式有两种:一为直抒胸臆;二是通过写景叙事来抒情。

2. 思考: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新绿、冷雨、古城、暗云、迷雾、远山、暮色、钟声、湖水、鸥鸟……)

这些景物,都是客观存在,但又无一不是契合着作者心灵的情致:既有黯淡得令人心慌的场景,又有优美得让人安宁的景致。融情于景——这是作者表达情感的另一种方式。

3. 小结:作者的情感似乎很矛盾,其实这正是人的情感之丰富与复杂。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既满怀忧郁,又寻求闲散;既有幻灭的痛楚,又有人生之悟境……

作者在文中抒写了两种情绪:哀伤与超然。

4. 结合背景,深入思考,理解情感。

思考:青年才俊储安平,《中央日报》文艺副刊编辑,可谓风华正茂,他为何如此忧郁?他是在无病呻吟吗?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里寻找答案。(如多病、时局动乱等)

【背景资料】(投影)

储安平出生仅6天母亲就撒手人寰,在14岁那年祖母和父亲双双去世,他在文章里说:“每次,我的思潮一溅上了旧事之追忆,我便会分外地怀念到我的母亲;而每当怀念到我的母亲时,我便更会感到一种恐惧,一种来日方长的恐惧!”

14岁的储安平,孤身一人,仗剑远行。

1932年,储安平从光华大学毕业,由于生活困顿,加之求学刻苦,他的身体一直处于“透支”状态。这一年他先回宜兴张公洞养病,次年,抱着病躯来到南京,任《中央日报》文艺副刊编辑。

(——这是个人遭遇)

【链接材料1】(投影)

1932年综合大事记:

1月2日,日军攻占锦州,中国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1月28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一·二八”抗战爆发。

2月1日,东北图书馆被日军纵火焚烧。

4月7日,国民政府洛阳召开“国难会议”,议决“救灾、绥靖、御侮”方针。

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发表直接对日作战宣言

5月5日,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5月23日,爱因斯坦、罗曼·罗兰、宋庆龄等联合发起组织国际非战大会。

6月9日,蒋介石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宣布“攘外必先安内”为基本国策。

6—7月,西北地区霍乱流行。

9月13日,日本开始向东北武装移民

1933年综合大事记:

1月3日,日军攻陷山海关

1月31日,国民党政府将北平文物南迁,各界民众团体强烈反对,搬运工人罢工。

2月7日,北平故宫文物2000余箱运抵南京。

2月25日,日军分三路进犯长城北部和东部整个地区,以及沿长城的一切重要关隘。

2月26日,上海总工会发表《告全国工友书》,提出要团结一致,共赴国难,厉行抵货,加紧抗日。

3月9日,日军向长城各口进犯。国民党29军冯治安师在喜峰口抗战。王以哲部在长城古北口一带与日军激战。

3月11日,国民党29军赵登禹部在长城古北口与日军激战。

4月10日,蒋介石在南昌向其将领宣布:抗日必先剿匪,匪未剿清之前,绝对不能言抗日,违者即予最严厉的处罚。

4月22日,北平教育界公葬李大钊,遭军警镇压。

5月31日,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派熊斌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签订停战协定,即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

6月24日,冯玉祥任命方振武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北路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总指挥,率军北征

7月7日,何应钦下令进攻抗日同盟军。

7月17日,冯玉祥通电,请南京政府取消《塘沽协定》。

8月7日,日武官柴山与何应钦商谈,由日本关东军进攻抗日同盟军。

9月25日,国民党军开始“围剿”红军。

10月9日,日本指使内蒙德王在百灵庙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妄图实现“满蒙独立”“以华制华”的罪恶目的。

10月2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及红军全权代表潘汉年和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及十九路军全权代表徐名鸿在瑞金草签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12月11日,蒋介石以8个纵队向红军进攻。

【链接材料2】

来,我邀你们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服的,懦怯的,丑陋的,罪恶的,自杀的,——和着深秋的风声与雨声!合唱的“灰色的人生”!

(徐志摩《灰色的人生》)

【链接材料3】(视课堂情况是否呈现)

美君紧紧抱着婴儿离开淳安,在杭州上车时,火车站已经人山人海;车顶上绑着人、车门边悬着人、车窗里塞着人、座位底下趴着人、走道上贴着人。火车往广州走,但是在中途哪一个荒凉的小镇,煤烧光了,火车不动了。于是有军官出来当场跟乘客募款,搜集买煤的钱。

火车又动了,然后没多久又会停,因为前面的一截铁轨被撬起来了,要等。等的时候,美君说,旁边有个妈妈跟一路抱在怀里的四五岁大的孩子说:“宝宝,你等一下哦,不要动。”

女人爬过众人的身体,下了车,就在离铁轨几步之遥的灌木后头蹲下来小解,起身要走回来时,车子突然开了。

“我们就眼睁睁看着那个女人在追火车,一路追一路喊一路哭一路跌倒,她的孩子在车厢里头也大哭,找妈妈,但是谁都没办法让火车停下……”

“你记得她的脸吗?”我问。

“我记得她追火车的时候披头散发的样子……”

——龙应台

(——这是社会惨象)

结合上述时代背景,学生继续交流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5. 小结:中国的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天下,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知识分子总是先知先觉,先人之忧,先国之忧,所以就有了超出众人、超出时代的孤独,有了心忧天下而不为人所识的悲伤。

然而,人又怎能沉浸在永无止境的痛苦中呢?心中的抑郁也需要排遣,去完成心灵的自我调节

我们来看一看文章第四、 五两部分写的与和尚的对话。

这正是薄暮中的豁蒙楼别有韵味处,这里集中体现了超然与冲淡之趣。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极深的禅机讲究的就是参悟。文章这两部分充满禅意

6. 深入思考:文章后半部分写了和一个和尚的对话,如何理解其深意?

1) “禅机”(“禅意”、“禅趣”)的含义。

【词义】(投影)

佛教禅宗和尚谈禅说法时,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使人得以触机领悟,故名。

(禅意,是指清净、简洁、平淡的意识思维,是一种思虑平静以后得到的人生观或者人生态度。)

2) 理解与和尚的对话。

朗读、交流。

教师随机引导、点拨。

小结:当受则受,该承受的时候就坦然去承受,凡事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平和地接受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包括那些难以接受的事情。

7. 解读结尾。

思考:如何理解结尾处梁启超的对联?

作者在豁蒙楼里获得了悟,走出山门,望见大好江山如一片锦绣。从山坡上下来,作者想到了梁启超的对联。这有何深意?

【链接材料4】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南定楼遇急雨

陆 游

行遍梁州到益州,

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

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逢峒獠,

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嬾,

登览茫然却欲愁。

这里引用了陆游的诗句。这两句诗描写作者所见:百川千山,竞赴眼底;风急雨骤,奔涌而来。

人生的风雨,也是无可逃避的,不如从容面对。世俗的一切纷扰都不足挂齿,这亦是一种对人生的了悟。

(二) 解读文题。

1. 解读“豁蒙楼”。

关于豁蒙楼的来历:

【链接材料5】

1898年9月,戊戌政变发生。9月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等6人被处死,史称”戊戌六君子”。两江总督张之洞闻之,深感痛惜,特在鸡鸣寺建豁蒙楼,以纪念他的学生杨锐。豁蒙楼上之“豁蒙”,引来多少仁人志士彷徨豁蒙。

思考:作者去小坐的地方是“豁蒙楼”,文中所写内容、所抒情感与这个地方有何关联?“蒙”在何处?“豁”有几许?

(结合板书)

蒙:孤独、忧郁、伤感、悲苦(无边的黑暗)。

豁:出世之感,冲淡之趣(美丽的夕光)。

文中极为巧妙地借楼名表达了由蒙蔽走向通达的过程,要在逼仄的生命里捕捉那一闪而逝的美与诗意。

2. 解读“暮色”:

第4段:(朗读)

天十分惨淡,云是灰暗的,一层一层泛起,在远山之顶上厮摩着。紫金山一带都隐约地躲在迷雾里,仅仅看出一些轮廓。我十分喜悦这种情境。我喜悦山影在迷雾里,我喜悦月亮在迷雾里,我怕黑暗我爱薄暮。——我爱在薄暮里,像是消失了自己,像是还看见自己。

第9段:(朗读)

被远山背后的返光所耀,我从幻想中再去看湖光暮色。湖面被夕光耀得加倍平软,加倍清新,同时又加重惨白。纵然天地立刻将成黑暗,但果能在黑暗前有这样一次美丽的夕光,则虽将陷入于黑暗,似亦心甘。

第25段:(朗读)

天色渐渐更凄惨起来了,远山先后没入浓暗之中,仅仅水面上还腾起一种白色,但也极暮霭苍茫之至了。我沉下心来听禅堂里的钟声。我的幽魂像是寄托在这钟声里,一个圈子一个圈子地波荡出去,虽然微弱到仿佛灭亡,但仍永远存在在那空间的哪。

他在豁蒙楼上看到了“幻想中”的海光暮色,湖面被远山背后的反光照耀得“加倍平软,加倍清新,同时又加重惨白”,“纵然天地立刻将成黑暗,但果能在黑暗前有这样一次美丽的夕光,则虽将陷入黑暗,似亦心甘”。似乎那一缕美丽的夕光便能补偿黑暗天地所造成的各种人生缺憾。那薄暮之景,神秘、混沌、暧昧之中又蕴含着平静、从容与妩媚,为作者的心灵提供了一个栖息的片刻,从尘世间获得短暂的逃离。

3. 课堂总结:

【投影】

忧郁而不颓唐,困窘而不激愤,以从容通达的心境,无比敏锐的感觉,在逼仄的生命里捕捉那一闪而逝的美与诗意——这就是储安平的《豁蒙楼暮色》。

——张菡

四、 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在不美的年代里》。

附1:[板书设计]

豁⇨悠闲 超然 冲淡 从容

蒙⇨ 忧伤 幻灭 消沉 悲苦

暮   神秘 混沌 暧昧

色   平静 清新 妩媚

附2:[教学反思]

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其表现什么样的意义,也无论其有多少意义,都必须通过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文学作品的意义首先是审美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把审美能力、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正说明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美学,在文学研究中引进了第四种要素——读者,他们认为文本并不等同于作品。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读者通过阅读对它具体化,以读者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充文本描写的空白处,把作品的结构组织起来,从而使文本的不确定性得以消除,这时,文本才变成了作品。接受美学的理论给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以很大启发,即学生是文学审美的主体,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美学修养和审美能力。面对作品,教师是特殊的读者。他不仅需要理解作品的意义,还必须将这种理解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也能理解作品的意义。教师在审美教学中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指导、推动、激发、挖掘等审美中介的作用,没有教师的参与,教材的美难以物化为学生的美,因而也难以有深刻的体认与警悟。

散文作为一种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审美情感和体验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散文教学,意义便在于此。

《豁蒙楼暮色》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它是储安平写于1933年的一篇散文。储安平可以说是新月派的后起之秀,深受徐志摩的影响,他的散文很讲究辞藻,善于营造深远静谧、晦涩朦胧的意境,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但他写散文绝不是为了诉苦,而是为了表现他在这种人生况味中所感悟到的忧郁之美:“人生就是那样的Sentimental……忧郁像一条河流般在我心头流过。”正是这种感伤和忧郁的甜蜜使得他虽备尝人生愁苦却又感恋着人生。在《豁蒙楼暮色》一文中,储安平更以一种灿烂的诗思表述了这种独特的人生感悟。由于文章的写作年代距离今天的学生比较遥远,而且本文格调相对晦涩朦胧,也给学生的审美活动带来较大难度,我考虑从作者登临鸡鸣寺产生的种种复杂情感切入文本,带领学生解读情感,然后回过头来解读文题,包括“豁蒙楼”和“暮色”两部分。对文章中蕴含的“禅机”,则作为一个难点,通过质疑问难,咀嚼细节的深层含义,来获得人生哲理的了悟。

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并尽可能帮助学生也能在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情感,我特意前往南京的鸡鸣寺,去感受80年前那个心怀天下的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去品读“纵然天地立刻将成黑暗,但果能在黑暗前有这样一次美丽的夕光,则虽将陷入黑暗,似亦心甘”这样的话语里蕴含的生命智慧和人生理想。

从课后学生所写的读后感中,我感受到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他们的审美创造力有了可喜的进步。

附3:学生读后感

精神之独立

——《豁蒙楼暮色》读后感

江苏省常熟中学 高一(13)班 吴雨晴

一直相信,有一些遇合,是冥冥中的机缘。在你猝不及防之时,突然被一些东西击中,此等感受,又岂是我贫瘠的语言所能尽述的?与储安平的际会,便是如此。

实属有幸,在那暮色苍茫之时,走进豁蒙楼暮色,心中或能多一份感怀。我只觉我走近了一颗沉重、深刻而又矛盾的心,它似乎亦隐在那暮色里,叫我猜不透,看不清。纷繁而杂乱的思绪萦绕不去,叫人实在想一抒胸中之块垒。

储安平,在之前,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个太过陌生的名字。因而我实在庆幸,在那样一个并不特殊的时间点,它携着它背后的一段沧桑,穿过那些历史的迷雾,那样清晰而残忍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是的,在那并不美好的年代里,原有许多事是我不曾知的。如今,硝烟早已掩埋了曾经的真相,有形的,无形的,不过是更扑朔迷离罢了。我所能做的,也只有从那残存的文字里去发掘一些陈迹了。

感时伤世是文人的天性,他们总是用一颗深沉而多情的眼来看待万物众生。但我却始终不喜无病呻吟,如同晏殊虽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佳句,却总嫌少了一股纯挚之情,因而也就少了三分动人。储安平却不是这样。开启书页之时,便会感到一股沉郁之气扑面而来,并且贯穿始终,至文末郁结方解。然而此等文字,只是抒写胸中一段曲折,实乃别有怀抱之笔。令你惊叹之下又不免凝神静思:究竟是什么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的文字找不到半点激情与生气的影子?甚或可说充溢着“暮气”?翻开他的生平,或许便能找到答案。我只看到了满目疮痍,在他的心中,在他眼中的世界。一直相信童年的经历与人精神性格的形成有着莫大联系,如川端康成、萧红等等,其忧郁孤僻的性情皆如此而生,储安平亦属其中之一吧。然而对于文人来说,这种性情实乃利大于弊,与现实社会中的人情疏离,只会让他拥有一颗更沉静的心,把所有的感情都投注到那一支笔当中去。果不其然,在《观察》杂志,我看到了另一面的储安平,他激越锋锐,他犀利深沉,真乃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本色也!最无情是岁月,时间渐渐磨平了他的棱角,我本是如此以为,直到我看到他的结局。文革中的飘然远去,从此杳无音信。我仿佛看到了那背影,凄然怆然,似有所悟。人总会面临抉择,亦不免为环境所左右,有些改变或非出于本心,真相如何,早已不得而知,然而我愿将此视作无声的反抗,因为这是古今文人的共性:以生命求真。遥想屈原和王国维的纵身一跃,生于两种制度末世的两个伟男子竟都选择以同样的方式结束自己,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默契。穿过层层烟云,唯有那几个大字熠熠闪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此足矣。

文人的共性不止于此。在我眼中,最为鲜明的就是都会无可避免地陷入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中。凡为文人,总免不了理想主义,不自惭地说,我亦属于此类人。我始终认为,这是一种美好的品质,然而,它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会使你陷入极度悲观和极度乐观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这样有关出世与入世的探索才成为必要。而这同时也是寻找真我的过程。《豁蒙楼暮色》给我感觉最出彩一笔就是对一个“我”字的探索和阐释。他行走在台城之上,想去寻找一种冲淡之趣,这难道非“忘我”?但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怯懦的逃避。在行走中思考,他终于来到鸡鸣寺。他渴望钟声荡涤他的心灵,带他进入禅境,这追寻的,其实依旧是忘我。他与和尚先生的那段对话实在令人记忆犹新。最为简单的话语,却道尽了大智慧。或许人生本就简单,那些纷繁,只是庸人自扰而已。就如了悟,也不过是一瞬之间的事,拈花一笑的玄妙,要想悟透,靠的当真是灵与灵的感应了。此刻,他还未入禅境么?自然已入了,只是靠的却并非忘我,而是找到了真我。这样的改变是一种成长。面对同样的创痛,说着同样看似富有哲理的话,有些人只是聊以自慰,而有些人才是真正释怀,这才是无懈可击。只是这样的改变,对有些人只是一瞬之间的事,而有些人却要用一生来悟透,这或许就要看所谓慧根了吧。

文末那副对联实有画龙点睛之效。江山重叠争供眼,而独不入我眼,风雨纵横乱入楼,而我独岿然不动。如此大气魄,大胸怀,当真梁任公手笔也!至此,我才懂“豁蒙”之涵义。储安平之心已释,我心亦释,皆再无蒙昧。读至此处时,不由又想到梁任公。由倡导君宪到支持共和,他亦曾面临抉择,正是他的选择令我对他只能仰望。中国的儒家文化似乎流传下一种好面子的传统,这也就是被称为迂腐的文人的通病。而梁任公恰得西学求实之真谛。他敢于推翻自己的观点,等于推翻了自己半生的心血和积累的名望。他在别人首鼠两端的骂声里依旧腰杆笔直,一支铁笔耕耘不辍,只因无愧,除此无他。无论如何,张勋复辟失败时仓皇逃出北京的那个“农民”的身影,是康有为留给史书的极不光彩的一笔。康梁之分道,实在令人喟叹。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至此,方得不惑之境。

是那片暮色豁达了他的迷蒙

——《豁蒙楼暮色》读后感

江苏省常熟中学 高一(13)班 扶容

作者的文笔是带着忧郁的灰暗色彩的,这种充斥着的压抑情感让读者一目了然。不难看出储安平生活的那个混乱不堪、人心惶惶的年代对他的身心影响多么巨大。因为那个时代,他体弱多病、饱经风霜,正当风华正茂却略带消极悲观。看着书本上两个相距不远的年份,看着百科资料中那个刺眼的下落不明与“?”,我不禁惋惜一位伟人的逝去,进而哀叹生命的短暂。

储安平怀揣着复杂的心情登上豁蒙楼。他看见的天是吝啬房东太太的脸,是高官府上门房先生的眼珠子,显得如此冷酷、淡漠,这不正是当时社会的写照吗?人与人之间的猜忌、背叛与利用,人心险恶的一面也是作者忧郁风格的成因吧。但他又是喜悦的,他喜欢淅沥的雨声,喜欢大千世界,他努力抱着悠闲的心情徜徉于外界的景色里,形单影只的他仿佛能体会到一闪而过的超然。其实作者是洒脱的吧,他渴望天与地融为一体,期盼自己能释怀烦恼,否则怎么会有“俨然如天地万物之主,又俨然天地万物间无我”的充满气势的感叹;其实作者也是热爱生活的吧,他愿意为了灿烂的一瞬奉献自己,他又不甘平凡,要让生命放出华彩,不然怎么会挥墨抒发“纵然天地立刻将成黑暗,但果能在黑暗前有这样一次美丽的夕阳,则虽将陷入黑暗,似亦心甘”的壮丽抱负。就在灿烂辉煌的暮色中,储安平踏着夕阳进入了鸡鸣寺。

他回忆过去,又感怀现在,那个开始令他不以为然的俗和尚却恰恰解开了他的心结,将烦恼与愁绪捆绑,抛在渺远回荡的钟声和浓郁煞人的香烛里了。和尚面对作者的搭讪,只是用两个拟声词“唔唔”来回应,“唔唔”难道不是“悟悟”吗?和尚先生含蓄的回答使作者渐渐领悟,心田也逐渐明朗。作者与和尚先生关于“何时何地”的对话,看似虚无空洞,实则蕴含无限禅机,储安平也由此真正释怀。静下心来慢慢梳理,那些烦乱的头绪、厌世的不满、忧郁的心情交织纠缠形成的结,你会发现,其实你苦苦寻找的线头就在手边。

于是作者学会了随遇而安,学会了泰然处之。在此时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原本视野中只有灰白黑的世界陡然染上了绚丽的色彩,原来直觉肃杀的山风顿感暖意阵阵。万家灯火、锦绣河山,作者捧着从容之心在如此美妙的天地间走着,似乎,不,是绝对什么也无法动摇他淡定坚毅的心。回望豁蒙楼的对联,“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作者放下的,不仅是带给他绵绵愁思的细雨,更是人生旅途接踵而至的挫折,尽管一生众多坎坷,尽管难免有身心俱疲想要放弃的时候,但储安平都放下了,他的内心应变得强大而豁达。乘着万家灯火与夜色,作者不再郁结百肠,而是从容、豁达地下山去。

大千世界纷杂而美好,若我们整日惋惜失去的而忽视拥有的,时光便会在哀叹中蹉跎。既然人生的风雨无可逃避,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随遇而安,勇敢面对挑战,不要患得患失、瞻前顾后,这样,我们的心境也一定会旷达明亮,如同作者被豁蒙楼的暮色豁达了迷蒙一样,豁然开朗。

在暮色中绽放

——《豁蒙楼暮色》读后感

江苏省常熟中学 高一(13)班 董毅

“我俨然如天地万物之主,又俨然觉得天地万物间无我。既无我,也无我之叹息了吧。”

“纵然天地立刻将成黑暗,但果能在黑暗前有这样一次美丽的夕光,则虽将陷入黑暗,似亦心甘。”

这是《豁蒙楼暮色》中的两句话,如此潇洒狂放、豪迈不羁,直让我沉醉其间,一连读了下去,这一读便是三四遍,不仅是因为文字对我来说稍显深奥,更是因为文字中蕴涵的意境。文章写于上世纪30年代,自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语言风格。有人说这是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对国家与人民的忧虑,也有人说这是作者对自己的认知,是忧郁的诗人性格的流露,是其未来悲惨命运的暗示。我对作者了解不多,也无从分析其作品中的思想,但仅就文中的三两句话,便已足够我细细品读的了。

“我俨然如天地万物之主”,这是何等的气魄。读至此处,我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的形象,怀揣着自己远大的理想,踏上属于自己的征途。每个人年少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梦,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自己的乃至他人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自己不但无法改变他人的命运,反而自己被命运渐渐改变,命运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拨弄着你向着它指定的地方前去。你会愤怒,却无从抗争。于是,一部分或者说大部分的人在现实的压力下偏离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走向了与无数人一样的平凡的道路,渐渐麻木,失去自我。这样的人,心里是苦的,却还要强颜欢笑、疲于应酬,以求安身立命,他的心早已没了方向。

另一种人则不同,他们不会迷茫、不会犹豫,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目标所在。他们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与之相反,他们要经历的挫折远甚于前面那种人所要承受的。他们的道路是坎坷的,但他们不会退缩,因为他们早有心理准备,对于他们,只要能够达到梦之所在,纵然身死又有何妨?有些人说他们愚蠢、不知变通,但他们不在乎,他们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在世俗的洪流和嘲笑中,茕茕孑立。他们正如荆棘鸟一般,不断地找寻着属于自己的荆棘树,并为之付出一切,当他们如愿以偿时,便唱出那嘹亮动人的绝唱,直让世间所有的声音黯淡。纵然天不如人意,理想暂时难以实现,他们也不会消沉,而是默默地积蓄,默默地等待,等待时机,绽放出自己光辉。也许他们只能如流星一般划过天际,但那一刹那的光华,不更加令人难忘吗?

我不由想起北岛的诗:“此时此地,只要有落日为我们加冕,随之而来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那漫长的夜,辗转而沉默的时刻。”

附4:原文

豁蒙楼暮色

储安平

今天身子稍为健了些,清早在院子里散步,看见柳条都发青了。只两天没有走下床,外面的世界便变得那么快吗?新绿这色调我是十分爱的,但我又觉得这颜色太刻薄。一个中学生顶愉快的是礼拜六的晚上,一个孩子顶活泼的是过节过年的那一天;可是对于一个饱经忧患的人,他永远是希望生存在百草尚未上绿那样的早春之季的吧,这样想着的我,却非人情地绷起一种暮春之感,仍然踱回到自己的房里。

我到南京已有一个多月,仅仅看见三天有太阳。今天天气还是那样的像一个吝啬的房东太太的脸,像一个高官府上的门房先生的眼珠子;总之,使你见了要苦笑不止。

饭后在床上假寐,听窗外淅沥之歌。睡了三个钟头,犹未成眠。沉入于一切杂感之我,于是披了衣服起来,撑着雨伞走出寓所。常常在许多地方,会因为看见自己的形单影只而引起若干孤独之感的吧,但索兴抱着一种悠闲的心情,一个人在外面踱踱,倒又觉得无上高雅。怀着这样一种超然的心情,随便上崇山峻岭,江河大流,荒落坟郊,或士女错综的都市公园里,都能得到一种冲淡之趣。我向台城走去,沿路风雨交集,还疏疏落落夹些雪珠。这衰弱的身子不够这样的摧残吧,但也只有风雨的狂暴可以杀威我的伤时之感。城墙由东头的山腰里铺过来,从我的脚下再伸出去,一直到北头,十分严肃。玄武湖偎着城墙,若稍带一些书卷之气看来,俨然是横条一幅。村庄如睡,树木安静,湖水没有言语。纵然有雨点在逗,但在全景上,也仅仅因此加重一点灰色,如一个年轻的新寡,在严肃的城墙下,守着静穆,不敢叹息。

天十分惨淡,云是灰暗的,一层一层泛起,在远山之顶上厮摩着。紫金山一带都隐约地躲在迷雾里,仅仅看出一些轮廓。我十分喜悦这种情境。我喜悦山影在迷雾里,我喜悦月亮在迷雾里,我怕黑暗我爱薄暮。——我爱在薄暮里,像是消失了自己,像是还看见自己。

我在台城上这样闲散自在地走着。我俨然如天地万物之主,又俨然觉得天地万物间无我。既无我,也无我之叹息了吧。

这样忘形地笑着,我跨进了鸡鸣寺。(www.xing528.com)

我在豁蒙楼上靠窗口坐下。这样的大雨又是这样的傍晚,我之来,真是非人情的了。我悄悄地听那壁上钟摆的滴答。庙堂里的晚钟,那样沉着地破空而来,真使人听了吃惊不止,钟声在空中持久地回荡,若有无限禅机。

这样幽然神往之我,仿佛真有出世之感。生老病死之外,再加上因近代都市文明的加速而增加的幻影消灭之悲哀,真是人生无往不苦,既要加餐,又要排泄!既要早起,又要晚睡。宇宙在白昼与黑夜之循环交替中延续下去。人们大多不愿意自己叹息吧,但无声的叹息比有声之叹息更惨。我之上台城,想略略减少我一些无声之叹息吧,但我恍惚又需要更多无声的叹息,好用以来延续自己残破的生命:人世一切真是非理可喻。

被远山背后的返光所耀,我从幻想中再去看湖光暮色。湖面被夕光耀得加倍平软,加倍清新,同对又加重惨白。纵然天地立刻将成黑暗,但果能在黑暗前有这样一次美丽的夕光,则虽将陷入于黑暗,似亦心甘。一群不知是白鸽还是白鸥,总之是那样白得可爱的一群,在湖面上扑落飞扬,遥远遥远,终于又在水光天色里消灭了,仅仅留下一些残影在观者之我的脑子里。

八九年前常常跟着人家来此喝茶之我,至今还能了然想起小孩之我是如何的活泼。十年二十年后之我,再来吃茶时,也仍能一样了然想起今日之我那样冒雨而来的固执吧。这样想来,仿佛在一秒钟里已经过了十年二十年般,见到将来之我,还一样如今日之潦倒。去年春天,我有一时睡在床上,见了友人且说着“非病也,非愁也,愁病耳,病愁耳”一类的话的,这事,实俨如昨日。那时因心境坏到无可收拾,于是老在午睡里埋葬了自己的青春之我,想起无福享受春绿风光,还记得有过如下的句子:

醒后依着枕头听窗外鸟鸣

春鸟偷偷地告诉我春天的多情

照一照镜子看见脸上泛起的春红

上帝准知道我当时的心境

可是曾几何时,今日又再见柳梢染上了新绿了!少年心情最难测,近来,若有理由,若无理由,我说恍惚如有所失,仿佛连发奋亦属多事似的。

……

正在那时,一个和尚捧了一盂茶走进豁蒙楼来。他在另一头靠窗坐下,和我遥遥相对。以我十分孤独,他特来伴我一坐的吧;作这样想之我,便向他招呼:“今天贵寺很冷静呀。”

那个和尚若听见若未听见,隔了长久,才“唔”地吐出一次微声。

一个俗和尚呀——我心上作如是想。

但既以为贵寺今天很冷静,又何必再问;这样自索着的我,想来又觉得十分可笑。如那和尚给了我一句答话,也许我便无从再发觉自己之可笑了吧,这样,我觉得那和尚又甚有道理。

“和尚先生,这两天很凉呀。”

“唔唔。”

和尚先生还是那样的答着。和尚先生用“唔唔”来答应,是承认这两天的天气是凉吧,是承认他自己觉得这两天天气的冷吧,是承认我们这些平凡之徒应该觉得这两天天气的冷吧,或者,否定我这一句话而不欲令我难堪吧,我这一句话或是或不是吧,总之人世间一切话都可存在可不存在的吧。

如其和尚先生答“是呀”,我又会破口而说“为什么这两天还会这样冷呢,真是非人情了呀”的吧;如其和尚先生再说“前几天太热了呀”,我又会说“为什么天时这样的不正呀”的吧,“这样的天时很易生病的呀”的吧,“穷人真是受灾了呀”的吧;以及说“近来各处都是盗匪了呀”这一类话的吧。

如其和尚先生或开初就答“还好呀”,我又会说“这样凉的天气你们都满不在意吗”的吧;或者我还会再说下去,说“你们冬天也仅着这一点衣服吗”的吧,“你们不想弄一盂酒杀杀寒气吗”这一类话的吧。

总之,那样无限地延长下去了呀。

同时,灾害也是那样无限地延长下去了呀。

这样思索之我,猛觉那个和尚很有些悟了呀。

于是我再将眼光扫到那一头去时,和尚先生已不在了哪。

天色渐渐更凄惨起来了,远山先后没入浓暗之中,仅仅水面上还腾起一种白色,但也极暮霭苍茫之至了。我沉下心来听禅堂里的钟声。我的幽魂像寄托在这钟声里,一个圈子一个圈子地波荡出去,虽然微弱到仿佛灭亡,但仍永远存在在那空间的哪。

正觉入悟时,忽听见有人喊:“先生醒醒哪?”

“这儿什么地方哪?”

“是你现在所在的地方哪。”

我睁开眼睛,看见那个和尚先生带着笑站在我身边。我说:“什么时候了呀?”

“是你该回去的时候了呀。”

他一路送我,禅堂里的香好凶郁哪。

走出了山门,大好江山,如一片锦绣,全铺展在我的脚下了,可惜四边迷雾隐约,已不易辨识。一阵风扑面刮来,不是春风,不是夏风,这风颇有肃煞之感哪,熟睡之我,至此完全给它吹醒了。俯瞰城市,万家灯火已上。雨住了,天上漆黑。回房来,见病了数日之我忽而不见了的同住之友人,也许会焦急地向四处找寻了起来的吧。但我还是那样从容地走着,一路从山坡上下来,想着豁蒙楼上梁任公的句子,这样念道:

江山重叠争供眼,

风雨纵横乱入楼。

课堂实录

《最后一课》课堂教学实录

师:著名的当代文学批评家葛红兵说:小说这东西,人人都能读,但是,要真的读出点韵味却又是非常之难,作家要说的话是从字缝里渗出来的。【屏显上述文字】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试着从字缝里来读一读法国作家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中所要表达的韵味,好不好?

生:好。(师板书课题、作者)

师:每次看到“最后”这两个字眼,我的心里总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就好像是看到了一片废墟,我觉得它是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的印记,而且,也许用不了多久,这残留的一点印记也会荡然无存了。今天,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课题——“最后一课”,其中的“最后”两个字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结合课前的预习,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1:我觉得有点“不舍”。

师:对什么的不舍?

生1:对最后一课、对老师的不舍。

师:嗯,很好。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下这四个字,读一读这“最后”一词中有没有这位同学所说的“不舍”之情。请小声读一遍,放松一点。(生齐读)

生2:还有点“伤心”的感情,因为韩麦尔先生不能再教他的学生法语了。

师:你觉得是韩麦尔先生的伤心,对吧?请你读一读。(生读)还有吗?

生3:还有点“自责”。因为在以前没有很好地教学生。

师:你指的也是韩麦尔先生。因为以前没有完全尽责。

生4:还有“后悔”的感情,因为小弗郎士以前没有认真学习,还经常旷课,因为这是最后一课,他很后悔。

师:因为以后不能再学法语了,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所以他后悔。

生5:他很“遗憾”,因为毕竟韩麦尔先生教我们这么多年,今天是最后一课,所以有点遗憾。

师:他读出了“遗憾”之情。

生6:“珍惜”,因为是最后一课,所以要珍惜,把它留在心里。

师:非常好!还有很多同学想要交流。就刚刚几位同学的发言来看,大家的感受能力都非常强,相信学过这篇文章以后,大家一定会获得更加丰富的感受。下面自己小声地读一读,看看是否能体会刚才几位同学所读出来的感情。(生小声齐读)

【以上第一环节,导入课文,以课题为例指导学生细读文本】

师:同学们,课文在哪里告诉我们这是最后一课?请打开讲义,找一找是在第几自然段。

生7:第11自然段。

师:很好,请大家一起把第11自然段朗读一下。(生齐读,师板书:韩麦尔)

师:同学们,刚才上课时老师给大家看了一句话,就是葛红兵先生的话,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字缝”好不好?你们看,你们先找还是老师先找?(生小声:老师先找)

师:你们真给面子,让老师先找。那我来找一个,“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这里有两个词语,“柔和”“严肃”,这两个词语(生小声议:矛盾),同学说矛盾,或者至少说是相对的,但是作者为什么把这两个词放在一块儿呢?

生8:“柔和”的话是因为这是最后一节课了,“严肃”的话是因为这是一堂自己的国语课。

师:同学们有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她说,“柔和”是因为这是最后一节课了,“严肃”是因为这是最后一堂国语课了。请允许我追问一下,为什么最后一课,他要“柔和”地来说?

生8:因为他觉得非常的不舍(师:对什么不舍?)对他的学生,还有他教学的内容,还有曾经坐满了学生的教室。

师:有对学生的不舍,对教室的不舍,对教学内容也就是祖国语言的不舍,所以充满着柔情,所以他的语调是柔和的,说得非常好。那么“严肃”呢,你说这是因为上最后一堂国语课了,能不能像刚才一样解释一下?(生8摇头)没关系,请坐下。请其他同学帮帮忙。

生9:他只想当普通的课来上。

师:当普通的课来上为什么要严肃呢?你们老师平常上课很严肃吗?(生:不是)那你从何说起?(生9默然)没关系,再考虑考虑。

生10:因为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他希望他的学生在最后一堂国语课上好好学习。

师:希望引起学生们的足够重视,好好学习,所以要严肃。是这个意思吗?(学生点头)那么在柔和与严肃的背后,我们能不能体会韩麦尔先生别的更为丰富的情感呢?我们可以试着从后面的内容里来找字缝,刚刚老师找了,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找。

生11:“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孩子们”说明韩麦尔先生对待他们像自己的亲生儿女。

生12:“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都用了“最后”两个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不舍。

师:非常好!你找到了两个重复使用的词语——“最后”,这两个“最后”都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对孩子们、对最后一课的不舍,我想请你再仔细地体会体会两个“最后”有没有不一样的情感?请把这两句再读一遍。

生13(读):“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表现了遗憾,(师:今后不能再上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是希望他们用心学习,珍惜法语。

师:希望珍惜,希望同学们牢记祖国的语言,这是后面一个“最后”包含的情感。

生14:我从“只许”看出来韩麦尔先生的悲愤,因为他的国家不能教自己的国语,而只能教其他国家的语言了。

师:“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这位同学刚刚找到了“只许”,可以看出悲愤之情,其实除了这个“只许”,在前后文中,从“已经”和“就”这些词语也可以看出侵略者已经迫不及待、蓄谋已久了。所以这位同学从字缝里读出了韩麦尔先生内心对侵略者无比的愤恨。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下,为什么只允许教德语而不能教法语了呢?

【屏显】本篇小说的写作背景

师:与之相同的事也发生在中国。

【屏显:抗日战争时期“奴化教育”】

看来,侵略者所想的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妄图永远地霸占别国的领土。

【以上第二个环节,以第11段为例,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师:我们说,在动荡昏暗的年月里,知识分子往往是最先觉醒的。那么,大家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是不是一个觉醒者?(生齐:是。师板书:觉醒者)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你们从哪些事情上看出来韩麦尔先生是一个觉醒者呢?请大家概括一下。

生15: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字,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师:你能不能用更精练的语言来概括这件事情?越少越好。

生15:写大字。

生16:20自然段中,韩麦尔先生说的几句话。

师:那是他在干什么?同样概括一下。

生16:在激励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祖国的语言。

师:对祖国的语言进行赞美。刚才第一位同学说“写大字”,我觉得大字还不够贴切,他写了什么?(生:法兰西万岁)这可以说是一种(生:呐喊、誓言)那就概括为“写下誓言”(板书),20自然段是赞美法国的语言(板书:赞美法语)。还有没有其他?

生17:“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师:老师问的是“韩麦尔先生是觉醒者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你现在读的我觉得是在讲小弗郎士,这一节中,有没有写韩麦尔先生的内容?

生17:“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师:这里的“帖”是第四声,要读得清楚一些,它是一个多音字。请你概括一下。)写字帖(师:能否四个字?练习字帖)还有没有?

生18:18、19自然段“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为了多赚一点儿钱,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师:概括一下,韩麦尔先生在进行深刻的(生齐:反省。师板书:自我反省)。

师:我们按顺序来分析。韩麦尔先生怎样来进行自我反省的?我们同样来找找“字缝”。18节中“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生齐读)同学们,我想问的是,阿尔萨斯人的不幸到底有哪些?

生19:他们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结果战败了,国土失去了。

生20:只能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师:遭到了文化——生:侵略)

师:他们的不幸是失去了领土,遭到了文化侵略。有没有比失去领土、遭到文化侵略更厉害的呢?

生21:他们没学好自己的国语。(师:为什么这个更厉害?)因为那些侵略者有机会嘲笑他们。

师:说明他们之前缺乏学习的意识和觉悟。关于这一点,如果其他同学理解上稍微觉得有点困难的话,我们可以看一下课文的前面还写到了一个人物——铁匠华希特。同学们要知道,优秀的作家在作品里不会无缘无故地来写一个人物的。在这里,写到铁匠华希特,他在干什么?(生齐:看布告,对小弗郎士说“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

生22:他想让小弗郎士把布告读给他听。

生23:为下文写最后一课埋下伏笔。

师:看来你们训练有素。(众笑)我觉得他就是在和小弗郎士开玩笑,他从布告里已经看到了接下来将发生的事情,在看到这些事情之后,他还有心思开玩笑。这就是刚才同学说的阿尔萨斯人的不觉悟,大难临头了还开玩笑,这就是比失去领土的不幸、遭到文化侵略的不幸更为严重的不幸。就是遭到了文化侵略而不自知。前两天在微信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淡忘,而是麻木。这话深得我心。再把文中的那句话读一遍。(生齐读)再来一遍。(生再读)

【以上重点研读片段一:自我反思】

师:接下来,韩麦尔先生谈到了法国语言,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来赞美法语的?同样找一下字缝。

生24:“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师:能不能把范围再缩小一点?刚才说的,找一下字缝。你找几个词再来分析一下。

生24:钥匙。

师:这是比喻句里面的喻体。

生24:韩麦尔先生认为,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的标志,自己民族的语言都没学好,就只能……

师:你是从反面来讲的,其实这句话韩麦尔先生更侧重从正面来讲。请你从正面再把你刚才的意思说一下。

生24:要想打开监狱的大门,必须把自己民族的语言学好。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民族的语言有一种凝聚力,可以团结广大的人民。请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生齐读)

生25:连用三个“最”,可以看出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热爱。

师:能不能把这句话背出来?(生齐背,生25、生26背诵,再次齐背)

【以上重点研读片段二:赞美法语】

师:下面看韩麦尔先生作为觉醒者的表现之三——练习字帖。老师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白,为什么韩麦尔先生让我们练习字帖就说明他是一个觉醒者了呢?

生27:字帖上写了法兰西和阿尔萨斯……写出了他对外国侵略者的悲愤。

师:对外国侵略者的仇恨。你来补充。(指生28)

生28:写了法兰西和阿尔萨斯,是想告诉同学们阿尔萨斯永远是法兰西的领土,不能忘记法国。

师:还是想让同学们牢记祖国。很好。你有没有想补充?

生29:可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师:激发爱国情怀。而且这里也用了一种修辞手法?(生齐:比喻)比作什么?(生齐:小国旗)烘托出教室里怎样的气氛?(生齐:爱国气氛)所以,这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可见韩麦尔先生也是用心良苦。他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激励同学们——勿忘国耻!

【以上重点研读片段三:练习字帖】

师:下面,请大家齐读25—29自然段。(生齐读)作者在这里用精练的语言刻画了韩麦尔先生像一个雕塑一样的形象,同时我们的教材也用插图的方式来再现了这个人物的形象。大家的讲义上没有,老师这里准备了。老师的书上印的是这样一张图【屏显图1】,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上也配了插图【屏显图2】,我想请大家对应刚才朗读的几个自然段,你认为配上哪一张插图更合适?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30:我觉得这一张(师:苏教版)好,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学生离开他,所以他面对着黑板。

师:不愿意看到学生离去的情形,所以要对着黑板,想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不舍,掩盖内心的那种伤感。很多同学都举手了,你先请坐下。

生31:这一幅比较好(师:也赞同这幅),我应该认为他对学生很不舍,所以流泪了,他背对学生面对黑板,不想让学生看到他流泪。

师:这个跟刚才的同学一样……你有没有补充?(转向生30)

生30:法兰西万岁,可以看出他很爱自己的国家。

师:那跟他这个样子(指插图)而不是那个样子有什么关系?你刚才说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祖国用德语上课,那这张也能看出来,因为黑板上也写了“法兰西万岁”,有什么区别?你前面提到了一点原因,不舍、不忍心。

生32:我认为第二幅(人教版)的好。因为我从他的脸部表情上来看,看到他似乎很悲伤,我又从他眼睛里隐隐约约看见他有火一般的爱国情怀。(众笑)

师:你看,多么富有洞察力的眼睛,你的眼光更深邃,看到韩麦尔先生脸上无比沉痛的表情的同时,看到了他眼睛里燃烧的火焰,爱国主义的激情。

生33:这一幅好,他正对着大家,希望把一切都留下来,表现了他的不舍。

师:从他正面的面部表情里看出了韩麦尔先生对这个地方的不舍。有没有同学要发表意见了?现在有两种意见,好像每个同学都讲得很有道理。

生34:我觉得是这幅好,因为它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脸部表情,表现了他悲愤的心情。

师:从面部表情看到了他的矛盾,充满了悲伤、仇恨,又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生35:我不同意,我觉得第一张它的内容是在写着“法兰西万岁”,在吸引读者看着“法兰西万岁”,突出了“法兰西万岁”这个意义。

师:把我们读者的眼光吸引到了这上面去。

生36:苏教版的好,老师不想让别人看到他伤心的表情,所以才背对着他们。

师:不希望这种悲伤的情绪去影响同学们,他还读出了这一点。有没有道理?(生齐:有)这个问题有没有正确答案?(生:没有)大家在课后还可以继续探究,互相争论一下也行。有没有发现两幅图中的问题(不同)?

生37:一幅图上没有帽子。(众笑)

师:哦!帽子不见了!他应该是戴着帽子的,说明文章在刻画韩麦尔先生时采用了什么描写?(生齐:外貌描写)大家找得很仔细。

生38:字体不一样。(师:不一样在哪里?)一个草,一个工整。(师:有没有其他的地方?)一个写完了,一个正在写。(师:到底有没有写完?生齐:写完了)

生39:其中一幅“法兰西万岁”好像是用英语写的。(众笑)

师:这个老师还真不知道。这里写了几个词语?(生齐:一幅两个,另一幅三个)这里稍微有点差错,大家看得挺仔细的。

师:课本上这幅背影令人遐想,将来我们会学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大家会有更深的体会。最后老师还有一个疑问,这篇文章是借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写的。这个疑问由来已久,我比你们小的时候就读这个故事,那个时候我就奇怪,怎么小说里面没有去写普鲁士兵的暴行,甚至没有对普鲁士兵的正面的谴责。这是怎么回事?

生41:因为小弗郎士是本文的线索,写出了他看到的景象。

师:这个跟为什么不正面揭露暴行有什么关系?

生41:因为这样侧面描写,体现出爱国之情。

师:侧面描写,讲到了一点。和你刚才所讲的联系起来,我就豁然开朗了。因为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表达,文章巧妙地借孩子的视角表现社会生活,这样写使得那种场景、情节更自然,因为孩子眼光里看出来,普鲁士兵操练的场景在他眼里都是美好的。到最后写到连孩子都感受到了强烈的亡国之痛,那么能使得控诉的力量更强烈,更深刻。我懂了,谢谢!我们把最后几句话再读一下。(生齐读)

师: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这个结尾太脆弱了,应该改成——老师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你们觉得这个(文中)结尾好还是改动的好?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了,赶紧发言。是不是太脆弱了?讲讲理由。

生42:这样(文中)的结尾给人遐思,像刚才那样的结尾比较直接。

师:这样的结尾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你认为韩麦尔先生这时的举动是不是表现了他的脆弱?

生43:更加生动地写出了他的不舍。(师:还有?生齐:悲愤)

【以上重点研读片段四:写下誓言】

师:国土沦陷,知识分子总是会有超越时代、超越常人的苦闷,韩麦尔先生也不例外。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了韩麦尔先生作为觉醒者的形象,韩麦尔先生用一个人的觉醒去唤醒了一群人的觉醒(板书),爱国主义的火苗必将燃起民族解放斗争的熊熊火焰,废墟之上也会开出花朵。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附:课文插图

苏教版插图

人教版插图

板书:

学术论文

阅读教学的“瘦身”策略

[摘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同时,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少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和体悟的层面不同,出现了课堂教学过于繁杂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阅读教学的质量。对此,语文教师要遵循“简约性原则”,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文本诠释的把握、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拓展的规划、教学语言的锤炼等五个方面对课堂进行“瘦身”,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变得精致而富有实效。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瘦身”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等。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此外,“多元解读”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多元解读”理论也被广泛运用到阅读教学之中。上述这些变化,使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语文课堂闪耀出灵性的光芒。

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新面貌的同时,一些矛盾也渐渐浮出水面。河南省特级教师徐永生把目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概括为“十大流行病”:滥用课件;表演作秀;无效的分组讨论;满堂发问;滥用赏识;满堂游动;放任自流;死守预案;装腔作势;高投入低效益。[1]当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觉得课堂教学时间不够时,一个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瘦身”。

一、 融合:教学目标的“瘦身”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以及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基本的学习方式和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具体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强调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强调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知识与技能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系统,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三维目标的融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种自觉意识。然而,很多教师在撰写教案时,往往只是贴标签一般地写上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并未真正综合起来考虑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三维目标在他们的教案设计中是彼此割裂的,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更是互不相干的三个部分。例如,有位教师在《让我许个愿》(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一)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提出这样的教学目标:1.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主旨;2. 体味课文的语言,掌握叙事的方法;3. 体会母女间的深情,感悟母爱,培养感恩心。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并在每个问题后面注明了设计意图:1. 题目是“让我许个愿”,作者许的是什么愿?我们从这个愿望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情感?(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旨,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个基本的把握。)2. 仔细阅读体会课文,找出蕴含着浓浓母子深情的语句,并说说你的看法。(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3. 请大家找出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一件事,并说说为什么这件事令你最感动。(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叙事的方法。)4. 母亲对你的教育,也许你会觉得啰嗦,觉得不理解,但这也是母爱的一种表现,母亲付出了辛劳,希望你有一日能成长为一个出色的人,你能理解这种爱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感悟母爱,从而树立一颗感恩心。)显然,这位教师试图从三个维度设置教学目标,其教学流程似乎分别在对应所设的三维教学目标。仔细推敲,我们会发现这份教案里提出的问题是极为粗糙而笼统的,彼此之间也是既有割裂又有杂糅,三维教学目标呈孤立状态。这样组织的课堂教学,学生难与文本进行深入有效的对话,教学目标在过程呈现上就显得琐碎而孤立,费时而冗繁。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同时关注三维目标的动态呈现。上述课例中,如果按照预设的那三个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主问题:“在越南参加笔会时,作者为什么会许下‘如果有来世,让我做她的妈妈’这个愿?”围绕这个问题,可以讨论妈妈爱“我”的种种方式(引出妈妈爱“我”的事迹),那些与众不同的细节(妈妈独特而感人的爱的方式),以及“我”对妈妈感情的变化过程(由不理解到深受感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概括文中所叙之事,也掌握了文中的细节描写以及欲扬先抑的手法,同时更真切地感受到母女情深,以及母爱的独特伟大。这样安排教学过程,三维教学目标就融合其中了。一言以蔽之,三维目标不是要僵硬刻板地写在教案中,而是要写在执教者的心中,呈现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

二、 约束:文本阐释的“瘦身”

曾经一段时间,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及特定年代政治上的需要,解读文本时,教师的思想是受到禁锢的。以《项链》(莫泊桑)一文为例,过去人们把它解读为“尖锐地嘲讽了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意识对人的危害,有力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罪恶本质”。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多元解读在语文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夜之间,各种文本解读的新模式诞生了:认知性解读、学院式解读、建构性解读、个性化解读、时尚式解读、颠覆性解读等等。《教师教学用书》也呈现出巨大的思想跨越。还是以《项链》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的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对《项链》的解读是:这是一个悲剧故事。作者对马蒂尔德与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小说也对女主人的虚荣心进行了批评。[2]不可否认,新课程倡导的对于经典作品,要引导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感觉和思考,在教学实践中的确能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并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很多教师在这方面也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例如黄厚江老师执教《孔乙己》一文,在传统的两种解读——对封建教育的批判,对科举制度害人的控诉;对世态炎凉的表现,对人心麻木的揭露之外,引导学生进行了第三种解读:一个人要能走出自己破灭的梦。[3]这样的探索与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意义。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对文本解读渐渐陷入了另一个误区——过度诠释。意大利著名学者安贝托·艾柯提出,批评对于文学的诠释不是无限的,本文的意义不该在无休无止的漂流之中不尽地繁衍。丧失了鉴定的尺度必将导致诠释的失控,无限的衍义只能扰乱本文的解读,使本文陷于虚无。[4]艾柯认为,如果诠释者的权利得到了过分夸大,种种离奇同时又无聊的诠释可能毫无节制地一拥而上——这即是“过度诠释”。[5]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文时,提出:我们学习了这两篇课文,同学们对比一下,看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范进是在逆境中苦苦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掌握自己命运的强者,孔乙已是堕落、无骨气、深受封建科举毒害的弱者。教师说:你说得真好,有独到的见解!这位教师还在反思里自诩:“面对这一言论,不少同学对照自己手中的有关资料,有的嗤之以鼻,有的横加批驳;而我则鼓励这个‘持不同政见者’,积极寻找根据,自圆其说,而不强词夺理。”[6]这样的解读就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错误的,可谓“过度诠释”之极致。在课堂上花费很多时间进行如此天马行空的阅读,去寻求所谓的“探索发现的愉快和感情激荡的审美震撼”[7],其结果恐怕会与愿望背道而驰。所以,文本诠释须有度,用接受美学家伊瑟尔的话说,“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结构,而对文本意义作随意理解和解释”。[8]课堂上,就应当集中力量去研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结构”,学习《孔乙己》和《范进中举》,就应当牢牢把握封建教育制度对读书人(包括孔乙己,包括范进,甚至包括丁举人)的毒害这一主旨,然后紧紧围绕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组织教学,切不可随意引申,无限拔高。

三、 优化:教学环节的“瘦身”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以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为前提的。好的教学环节,能科学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恰当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和谐融洽。

语文课程,一般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汉语知识和语文实践活动等若干个子系统,这样划分好处是线索分明,便于教学,但缺点也很明显,即片面追求科学化,罗列大量训练点,肢解语文。事实上,精彩的课堂都是简洁的、巧于设计的。课堂教学环节应该是一个严谨而又自然的流程,繁多而杂乱的环节安排,则会扰乱学生的思维,也会使课堂过于匆忙,少了语文课应有的从容气度。例如,有位教师给《呼兰河传》(萧红)安排如下教学环节:1. 导入。2. 展示学习目标。3. 介绍作家作品。4. 范读。5. 讨论一系列问题:① 作者向我们介绍的是什么?② 主要人物是谁?各自的年龄有多大?③ 地点在哪儿?④ 能大概看出是在什么季节吗?从文章的哪里得知?⑤ “我”对自己童年生活感受如何?⑥ 你对作者描写的童年生活感受如何?⑦ 能否尽可能多地回忆一下文中提到了哪些自然事物?⑧ 不长的文章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事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⑨ 动物、植物都是自由的,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的人呢?举例说说。6. 给节选部分加一个标题。7. 选择喜欢的段落朗读。8. 分组,一人读,一人点评。9. 归纳“我”、祖父和花园的特点。10. 品味语言。11. 质疑发现。12. 仿写。13. 课堂小结。光看这份材料,就觉得头晕,更别说课堂教学效果了。我们可以这样去优化教学环节:第一,删去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例如第2个环节“展示学习目标”,后面的“质疑发现”和“仿写”也可以分别放到课前与课后;第二,整合相邻的教学环节,例如第5个环节中那些问题,完全可以整合简化为“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里有哪些人、哪些物、哪些故事”;第三,修正交叉重复的教学环节,例如第5和第9就有交叉,完全不必为了板书而特意加上第9个环节。黄厚江先生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环节要力求精要,以少胜多。”[9]优化教学环节后的课堂,必定能变得精致而富有实效。

四、 节制:课堂拓展的“瘦身”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课内向课外、由教材向丰富的现实生活延伸,将课外的语文学习资源融入课堂。有效的课堂拓展能扩充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益。但是目前在课堂拓展上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舍本求末、喧宾夺主,忽视了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要以文本为凭借,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核心的准则,学生尚未对课内文本有一个比较透彻的阅读、理解的情况下,教师盲目引入大量课外资源。这样使得学生的拓展思维训练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由于缺乏非常明确的目标性和方向性,课堂教学中的拓展,也显得非常生硬,有明显的断裂感,很难达到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预期效果。在最近组织的一次苏州市语文教学评比活动中,一位教师给《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岭)一文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大量的拓展内容:投影展示海伦凯勒、海明威、霍金、贝多芬等等名人的事迹,以此表明他们都是精神明亮的人;投影展示教师自己所写的文字片段,有写登山感悟的,有写观海体会的,有写听林中蝉鸣的,有写看窗外风景的等等,以此阐明要多与自然交流,在与自然对话中成为一个精神明亮的人;投影展示诗歌《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然后请学生仿写几句,以此启迪学生去向往明亮那方;最后还布置一项拓展训练,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内容是从自然万物中如何得到人生启示。这位教师花在文本研读上的时间,远少于所作的拓展,这样的拓展完全没有立足或服务于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其危害不亚于上文所述对文本的“过度诠释”。

因此,课堂教学拓展一定要节制,决不要仅仅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或者为了展示教师自己的才华而作漫无边际的拓展,以至丢失了基本的语文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拓展要着眼于文本的深化,必须以文本为基础。要把拓展的简单叠加变为有效整合,使拓展成为课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安排拓展内容时,要挑选那些与文本联系最紧密、与拓展目的最相符、与学生认知水平最贴近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材料,使课堂拓展形成教学深度。例如一位教师执教《鞋的故事》(孙犁)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故事中的情意,教学过程中出示了1982年作家给铁凝同志的一封信:“20多年里,我确实相信曹雪芹的话: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这些美好的东西,随着她们的年龄增长,随着她们的为生活操劳,随着人生不可避免的达尔文规律,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我,直到晚年,才深深感到其中的酸苦滋味。”(《秀露集·致铁凝信》)在学生对孙犁作品的语言特色已经有了一定体会之后,教师又投影出示了孙犁致贾平凹的书简:“出于自然,没有造作,注意含蓄,引人入胜。能以低音淡色引人入胜,这自然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境界。”(《芸斋书简·致贾平凹》)激起学生共鸣,进而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其文之“低音淡色”。这样的拓展就是适宜的,及时的。总之,课堂教学拓展时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基础、思维程度等诸多因素,拓展要力求精简、自然、高效。

五、 凝练:教学语言的“瘦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之后,“对话教学”风生水起。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对话教学”,很多教师意识有些模糊。此外,还存在另一种现象:教师只在思想上接受了“对话教学”的理论,行动上还是过去那一套,依然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很多教师的课堂上,我们仍能看到教师霸占着言语的主动权,有时候看似在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实质上根本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学生刚开口表达,即被打断话语,教师总是急迫地想要把自己的观点一股脑儿塞给学生。这种训练与灌输,也许能使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较快的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以牺牲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个性发展为代价。有些学校最终以行政的命令要求教师每节课讲解时间不超过几分之几,对此,除了觉得可笑,我们是否能有更多的思考?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和史渥林阐述了三种教学策略的特征:第一种策略是以讲课为基础的,称之为照本宣科策略;第二种策略是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教师向学生抛出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出事实,而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的反馈大致上是“对”或“好”;第三种策略是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在这种策略中,教师提出问题以刺激学生的思维,这些问题一般没有固定的答案,教师通常会评论或补充学生的发言,甚至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故意发表一些偏激意见,如果学生讨论漫无目的,教师再次发表评论或提问,让讨论回归问题本质。第三种教学策略才是真正的对话教学,而非问答教学。[11]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教师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比学生更高明。相反,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师不妨经常在学生面前展露自己的“无知”,以激起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把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探究与表达中得到真正的训练。学会倾听的不仅仅是学生,更应该是教师自己。当然,有些语文课程学习内容,的确需要教师讲解给学生听;有时候,也要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必要的归纳总结。此时,教师的用语亦应力求精练。例如,笔者执教《那树》(王鼎钧)一文时,组织学生讨论“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分析了句子中的动词“咬”“嚼”,充分表现出人屠杀那树的残忍、冷酷;树的“呻吟”,更使人觉得无比惨痛。教师总结:“是的!作者善于运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来表达悲愤之情,体现批判态度。那古老的、茂盛的、与世无争的、平和安详的给人类庇荫的树,最后却被人咬了,嚼碎了,肢解了,人是多么冷酷无情啊!”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写“他们带利斧和美制的十字镐来……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学生分析了这些句子中“割下”“切断”“压”“闷死”等词语,写出了刽子手的暴虐,表达了作者愤恨的感情。教师总结:“这里的‘美制十字镐’暗示了现代工业文明,‘巨无霸’象征着灾难的魔影。一百年前,海德格尔就说:‘人,诗意地栖居。’如今,树倒下了,人类生活的最后一层诗意也被彻底抹去,依靠生命之绿才得繁衍的生灵,离灾难还远吗?”课堂上,学生聆听教师的点拨,眼神专注而满含情意。应该说,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中介因素,精练而具有语文味的教学语言,能给学生带来学识与精神的多重涵养。因此,教学用语的凝练品质理应成为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公元6世纪,希腊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奥林匹奥德鲁斯(Olympiodorus)在他所著的《反射光学》一书中,强调了自然界的“经济本性”,他认为“自然界不做任何多余的事,或者不做任何不必要的工作”。[12]英国神学家、牛津大学的校长、培根的老师格罗斯泰斯特(Grosseteste Robert)则认为,自然界总是以数学上最小和最优的方式运动和变化。[13]能以较少程序完成的学习若以较多程序去做,不仅徒劳,而且使学习者产生畏难、厌烦、抵制的心理。语文阅读教学如果头绪繁多,有百害而无一益。遵循简约性原则“瘦身”后的语文课堂,必将光彩可鉴。

参考文献

[1] 徐永生.直面课堂教学中的“流行病”[N].中国教育报.2005,(10.12).

[2]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P1290)

[3]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P227)

[4][5] (意)安贝托·艾柯,(英)斯特凡·柯里尼著.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M].上海:三联书店,2005.

[6][7] 张国建.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浅析[http://www.dy⁃edu.cn/newsInfo.aspx?pkId=10006].四川新闻网.教育导报.2006.

[8]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著.金元浦,周宁译.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9]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P340)

[10] 王意如.学习共同体与“好课”概念的颠覆[J].语文学习.2011,(5).

[11] [美]斯腾伯格等著.张厚粲等译.思维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12][13] 塔拉.最小作用量原理与简单性原则[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1).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4期,2012年7月被人大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