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彭尚炯:卓越语文教师教学行知录

彭尚炯:卓越语文教师教学行知录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人简介彭尚炯,男,1964年4月生。2002年评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2005年被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名教师”称号,2006年评聘为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主持江苏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课题,两项教学科研成果先后获江苏省第二届教育成果评比一等奖和苏州市首届教育教学成果评比特等奖。接下来请学生用一组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说一个句子,表述马克思作为思想家与革命家的身份。

彭尚炯:卓越语文教师教学行知录

个人简介

彭尚炯,男,1964年4月生。1980年毕业于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今常熟理工学院),现任职于江苏省常熟中学,兼任苏州大学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苏州市高中语文(Ⅰ组)名师发展共同体主持人、中国课堂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苏州市中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2002年评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2005年被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名教师”称号,2006年评聘为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出版了《走进阅读世界》《让语文走进学生心灵》《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等著作,在省级及以上杂志发表教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10多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主持江苏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课题,两项教学科研成果先后获江苏省第二届教育成果评比一等奖和苏州市首届教育教学成果评比特等奖。在日常教学中,追求语文教学科学与艺术的融合,逐步形成了“课内精读,课外拓展,读写联动”的教学思路,以及“激发兴趣,注重审美,鼓励质疑,适时点拨”的教学风格。注重锤炼教学语言,力求简洁、得体、流畅,富有启发性,在课堂导语的巧妙设置、提问的恰当配置、视听手段的适当引入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多次应邀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上观摩课,介绍教改经验,受到专家和同行的广泛赞誉。

教学设计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这篇演说词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特点。

2. 强化重要语段的阅读,揣摩语言的表达效果和行文的逻辑力量。

3. 通过比较阅读,提高阅读理解同类文体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读一(引入文本)

PPT展示卡尔·马克思墓的照片。墓碑上面用德语镌刻的碑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是马克思的名言,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共同的战略口号,写进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

1844年9月,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相见,从此开始了长达40年的并肩战斗,他们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学说。列宁称他们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正是由于对马克思的深刻了解,恩格斯的这篇文章写得内容高度概括,语言生动精当,字里行间蕴含深情。

导读二(朗读训练)

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演说词(悼词),要强调朗读训练。先听老师的范读(用美国艾加尔的著名小提琴曲《爱的礼赞》配乐),请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色彩与朗读要领。

归纳:作者对马克思的逝世充满悲痛,对他崇高的人格饱含敬仰,对他开创的伟业又无比自豪。朗读时语调可缓慢,但语气的强弱、停顿的长短等要视具体的语境而定。可以第1、2、6、8、9节为例,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导读三(整体把握)

在阅读的基础上,请学生概括文章的基本思路。

归纳:这类文体一般包括介绍生平、评述功绩和表达哀思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文第1节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情景;第2—7节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其一生的伟大贡献;第8—9节表达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

需要强调的是,第二部分是全文的主体,而浓浓的哀思之情则贯穿始终。

导读四(重点探究)

(一) 独具匠心的行文安排

1. 研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理清行文脉络。

归纳: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分成三个层次。第1层(2节)为文章的总述,概述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第2层(3—5节)与第3层(6—7节),则分别具体记述马克思作为科学家与革命家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2.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文章总述中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前一个“对于……”指的是马克思的革命实践(革命家),后一个“对于……”指的是他的理论创造(科学家),但下文具体论述的顺序,却没有与之对应,而是先说理论创造,再谈革命实践,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引导学生讨论,提醒注意段与段之间起衔接总起作用的语句,体会文章的独特结构与内在逻辑。

归纳:① 内容层面——在恩格斯看来,科学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途径,更是变革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也就是说,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革命的理论应该用来指导革命的实践。因此,先概述理论创造再阐述革命实践,这样的顺序和详略安排符合理论指导实践的逻辑,更符合恩格斯关于“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的定位

② 结构层面——总述句是先主后次,两个具体阐述的段落意义则呈递进关系,这体现了文章思路的缜密与结构的严谨。同时,第7节阐述了马克思“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与第8节阐述“各国政府”“资产者”都“驱逐他”“诽谤他”“诅咒他”紧相衔接,也与文末“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相呼应,形成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表达效果。

3. 提出讨论:第7节作者为何要不厌其烦地罗列许多报刊的名字,并且附上具体的时间、地点呢?

归纳:从时间和空间上看,这一段一一列举了马克思从德国到巴黎、布鲁塞尔伦敦,从1842年一直到1861年,这位伟人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足迹遍布欧洲,曾4次被反动政府驱逐,但“满腔热情、坚忍不拔”的意志支撑着他,一路颠沛流离,却矢志不渝。每一个报刊名字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辗转迁徙的革命历程,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足以反映马克思革命实践的丰富,也表现了恩格斯在回忆他的生平经历时一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自豪。

4. 《马克思传》是我中学时代读过的书,至今依然记得书中马克思回答女儿燕妮提问的一段对话(PPT):

您的座右铭是什么?——“怀疑一切”;

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目标始终如一;

您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斗争”。

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马克思顽强的科学精神和不屈的革命斗志。

接下来请学生用一组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说一个句子,表述马克思作为思想家与革命家的身份。

归纳:马克思不仅是一位成果丰硕的科学家,而且更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二) 具有穿透力的语言艺术

在朗读中揣摩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

第1节:

“最”,强调马克思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还不到两分钟”,表露深感遗憾、惋惜的心情。“在安乐椅上”,揭示马克思忘我的工作精神。“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委婉而又含蓄,这是内心痛苦惋惜之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对马克思崇高精神的由衷赞叹。

第4节:

1. 开头的“不仅如此”,承接上文所论述的马克思关于“物质决定精神”这一规律的发现。“还”开启本节所论述的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

2. “豁然开朗”与“黑暗中摸索”两相对比,形象地表明这一发现对无产阶级事业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

第8节:

1. 苏教版与人教版不同译文的比较推敲:“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拂)去”,“拂”,动作更轻,与“蛛丝”搭配更准确,更能表现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敌人极端的蔑视和无畏的气魄。“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答复(回敬)”,“回敬”的感情色彩更浓,反击力量更强。

2. “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可能”、“未必”两词委婉而准确;“许多”与“一个”对举,主要起强调作用;“但”字一转,突出了马克思所有的敌人都是无产阶级共同的敌人,表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把全部精力献给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3. 本段用对比手法,论述了无产阶级与其敌人对待马克思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9节: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一句独立成段,收束全文,既是对马克思一生总的评价,也是感召后人继往开来,简短有力,富有鼓动性。尤其是“将”字,表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前进的道路如何艰难困苦,马克思主义都具有不朽的生命力,作者对此充满信心。

事实也正是如此。1999年,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的网上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的名字高居榜首。此时,马克思去世已经100多年,且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了严重曲折。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评选结果不能不令人深思。(PPT)

导读五(延伸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PPT,原文略),要求比较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异同。要尽量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是合理的见解都应得到肯定与鼓励。

归纳:

相同点:从文体看,两篇文章都是悼词,都具有演讲辞的某些特点。从内容看,都按“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等方面来谋篇布局,表达沉痛悼念之情,对逝者的伟大贡献,作出崇高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对他们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作出深刻的阐发。从表达方式看,都在记叙的基础上,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且都运用了讳饰等修辞方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不同点:由于作者不同,悼念的对象不同等因素,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也有明显不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结构严谨,层层深入,过渡衔接紧密,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而《巴尔扎克葬词》则更富于散文的特点,如大河奔流,饱含着哲理性的思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侧重以理智启人,朴实、冷静、深沉,而《巴尔扎克葬词》侧重以情感动人,华美、悲壮、激越。另外,《巴尔扎克葬词》除具备一般悼词的特点之外,演讲者还阐述了自己的生死观,打上了鲜明的个人印记,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则没有这一特点。(原文刊载于《中学语文教学》)

附:板书

课堂实录

《家乡特产——顶山栗》写作教学实录

上课时间:2003年10月

上课地点:江苏省常熟中学

师:星期天上街,同学们有没有嗅到虞城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一种香味?

生1:(悄悄地)糖炒桂花栗子

师:是呀,金桂飘香的季节,正是我们常熟虞山特产——顶山栗成熟应市的时候。老师想让大家写一篇说明文——《常熟特产——顶山栗》,介绍一下顶山栗,给家乡作个宣传,做个广告。昨天,我们印发了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先生的科学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请同学们用一节课时间自读。同样是植物类的食品,贾老介绍的是荔枝,我们将要介绍的是板栗,两者之间存在哪些共性,又有哪些个性;贾老为什么能将荔枝介绍得明明白白,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情趣,值得我们好好思考。这次作文指导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想要达到范文引路,学习借鉴,为我所用的目的。下面先请大家说说《南州六月荔枝丹》给我们今天的写作提供了哪些启示,来交流一下自读的体会,好吗?

生2: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是结构很完整,思路很清楚。

师:能结合文章具体说说吗?

生2:好的。文章先引出说明对象,接着详细说明荔枝的样子,再介绍荔枝的生产和发展。

师:不错,但表达还可准确点,“样子”应该换用哪个词?

生3:特征。

生4:形态。

师:对,形态特征。写文章,尤其是说明类的文章,都必须安排好说明的顺序,有条不紊,才能让人读来印象清晰。现在我将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和大致内容投影出来,请同学们补充横线上应填写的内容,以检查大家对文章脉络的把握。(学生按照投影内容,阅读原文,轻声讨论。)

【投影内容一:1. 第2—5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文章从荔枝的   写起,接着写荔枝的   、   和   ;2. 第6—10段主要写荔枝的果实内部,文章从荔枝的   写起,接着写荔枝的   、   和   ;3. 第11—14段主要介绍了荔枝的生产情况,文章先写荔枝的   ,次写我国古代讲荔枝的专著,再写   和   ,最后写   。】

生5:文章写外部形态,是从荔枝的“外壳”写起,再写荔枝的“色泽”“形状”和“大小”。

师:××同学说外部形态依次写了“外壳”“颜色”“果形”和“大小”,概括得恰当,再有呢?

生6:写内部先说明了荔枝的“壳”和“膜”,接着讲了荔枝的“肉”“核”和“花”。

师:是“壳”和“膜”吗?

生6:(纠正)不,不,是“膜”。(教师肯定)

生7:荔枝的生产情况,先后介绍了荔枝的“产地”“专著”“习性”和荔枝的“生长北限”,以及“作者的建议”。

师:什么建议?

生7:有关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

师:正确。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脉络把握得比较准,其实第2—10段从荔枝的外部介绍到荔枝的内部,总体说的是荔枝的形态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有人说,第1段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几句,是下文分项说明的一条纲。你以为如何?

生8:这个说法是对的,它总领了文章的主体部分。其中“壳如红缯”照应了第2—5段,“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照应了第6—10段。

师:对吧?(学生认同)很好。刚才,从文章的层次脉络方面作了剖析,下面请谈谈范文还有什么特色值得我们借鉴。

生9:我认为本文在说明的过程中大量运用了引用的方法,使文章非常生动形象。

师: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将要着手写的文章也需要用到引用的写作方法,请大家从文章中找一找,除了刚才讲到的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外,想一想其他几个地方的引用起了什么作用。(学生看书、讨论)

生10:文中引用了《咏荔枝膜》的诗句“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骄”,用形象的比喻说明荔枝的壳和膜,很美。

师:是呀,优美的诗句非常生动、形象。

生11:作者引用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增添了说明文的文学情趣,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师:说得有道理,但毕竟是说明类的文章,引用除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应该还有更重要的作用,请仔细考虑。

生12:这一段主要介绍荔枝不耐贮藏,杜牧诗句正好记载了当年“兼程飞骑”送荔枝的情况,因此引用的作用重点还在说明荔枝容易变质这个特点上。

师:很好。说明事物的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说明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说明方法都是为了能使事物的特征说得更准确、更清楚。我们要深入地体会作者巧妙安排各类引用的匠心。继续发言。

生13:文章第13段记述了3个事例,一是说汉武帝时将荔枝移植到长安,二是说宋徽宗时将荔枝移植到开封,三是明代有人将荔枝移植到我们家乡常熟,都没能成活。这3个事例都说明了荔枝生长的北限。

师:说得真好。3个材料按时间顺序从反面来说明荔枝种植的区域特点,很有说服力;同时,事例有史料,有诗歌,也增加了文采。我请大家看文章的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不是引用?是引用,这是明代陈辉的诗句。仅仅7个字,包含了哪些信息?(学生讨论)

生14:题目告诉了我们荔枝的产地、成熟时间及其色泽。

师:完全正确!引用运用得好,它有多大的信息包容量啊。除了刚才×××同学想到的,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以诗句作题,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就本文而言,它还与文章本身的语言风格保持了一致。总之,这篇文章的引用,一方面增强了文章的科学性,使说明更加准确;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文学性,使文字生动活泼。应该说,文章的典范性会对我们今天的写作提供有益的启发。(取出顶山栗)我手里拿的是××同学今天上学前刚采摘下来的新鲜的顶山栗,也就是我们将要写文章来介绍的对象。(取几颗分给同学)请同学们用小刀切开来了解一下栗子的形态特征。(学生纷纷动手,兴趣甚浓,较快地辨认出栗子的苞、壳和膜)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班长上学路上顺便带来了刚出锅的糖炒栗子,请大家品尝,口感如何?(同学们争相品尝,果然甜糯可口,“互芬齿颊”,看上去大家隐隐多有了一种把它写出来的冲动)

现在,我将收集到的有关顶山栗的文字投影出来,请大家来思考作文时如果引用这些材料将有什么作用。

【投影内容二:1.栗生山阴,九月采。(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九《果部·栗》)2.峨峨顶山高,十月寒霜肃。霜栗大如拳,紫苞剥黄玉。福荔及夏收,宣栗亦早熟。独尔饱风霜,香甘颇俱足。(明初释古潭《顶山栗》)】

生15:《本草纲目》说的栗子九月即可采摘,而顶山栗“独尔饱风霜”要到十月才成熟,这说明顶山栗的成熟期比较迟。

师:××同学通过两则材料的比较,了解了顶山栗的成熟期迟这个特点,好。

【投影内容三:顶山栗出常熟顶山。比常栗甚小,香味胜绝,亦号“麝香囊”,以其香而软也,微风干之尤美。所出极少,土人得数十百枚,则以彩囊贮之,以相馈遗。此栗与朔方易州栗相类,但易栗壳多毛,顶栗壳莹净耳。(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三十《土物上》)】

生16:这段材料分别介绍了顶山栗的3个特点:果形小、外壳光、香味浓。

师:有没有第4个特点呢?

生17:是不是产量低?

师:大家看呢?

生(众):是。

师:对。应该讲了4个特点,产量低愈显得稀罕。请大家看下一则材料。(www.xing528.com)

【投影内容四:近从常熟尝新栗,黄玉瓤分紫壳开。果园坊中无买处,顶山寺里为求来……(元代张雨《句曲外史集》)】

生18:张雨描写了顶山栗的诱人色泽,通过寻找顶山栗的买处,突出了诗人对顶山栗的喜爱。

师:说得很完整。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所要描写的对象已有一定的了解。现在,我想请大家总结一下,借鉴贾祖璋先生的《南州六月荔枝丹》,如何把《家乡特产——顶山栗》写得生动活泼、浅显易懂?

生19:我认为首先应该对顶山栗有深入而完整的了解。比如它的种植历史、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

师:×××同学这个意见很正确,这是写好这篇文章的前提。刚才我们解剖栗子,赏析有关材料都是为了增加大家对栗子的了解,熟悉栗子的特征。如果还不够的话,建议星期天上街买糖炒桂花栗品尝,寻找感觉,好吗?(同学笑)

生20:我感到收集有关栗子的资料也很重要,老师刚才投影的材料就很有意思。

师:对。下课前,我会将老师整理的有关资料发给同学们参考选用,同时,你们还可以到学校图书馆去借阅《常熟文物胜迹》《古今百家咏常熟》这两本书,它们会告诉你一些有关知识的。当然,资料的使用要完全服从于文章的需要,要像《南州六月荔枝丹》那样运用得恰到好处,不能有堆砌卖弄的嫌疑,是吧?(学生点头)还有吗?

生21:要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层次,给人条理分明的感觉。

师:好。你能说说你准备如何谋篇布局?

生21:还没考虑好,反正要像《南州六月荔枝丹》那样先总说,后分说;先介绍荔枝的形态特征,再介绍它的种植历史,等等。(下课铃响)

师:说明的顺序确实也很重要,写作前先要理一理思路,有一个前后次序和主次分档。同学们,今天大家交流了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一些心得,以期“凭借好风”,指导《家乡特产——顶山栗》的写作,起到“固本荣枝”的作用。为了让大家有充足的时间收集资料、起草修改,本次作文可以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完成,好吗?(学生笑)(教师下发“常熟顶山栗资料选辑”)下课!

附一:板书

南州六月荔枝丹

范文引路

(读)

《南州六月荔枝丹》————

为我所用

(写)

《家乡特产——顶山栗》

1. 结构完整 思路清晰     借鉴:

形态特征(外部—内部)  说明对象 了解深入完整

生产情况  收集资料 运用恰到好处

谋篇布局 顺序合理分明

2. 说明方法:引用

科学性、文学性

凭借好风——固本荣枝

附二:常熟顶山栗资料选辑

(1) 小山丛桂相撩得,故故随人作阵香。(清代徐松、张大纯辑《百城烟水》卷五《常熟·顶山》,引孙应时《秋晨至顶山》)

(2) 山顶收榛栗,经秋信莫疏。(同上,引王琪《顶山》诗)

(3) 峨峨顶山高,十月寒霜肃。霜栗大如拳,紫苞剥黄玉。福荔及夏收,宣栗亦早熟。独尔饱风霜,香甘颇俱足。 (明初释古潭《顶山栗》)

(4) 顶山栗出常熟顶山。比常栗甚小,香味胜绝,亦号“麝香囊”,以其香而软也,微风干之尤美。所出极少,土人得数十百枚,则以彩囊贮之,以相馈遗。此栗与朔方易州栗相类,但易栗壳多毛,顶栗壳莹净耳。(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三十《土物上》。《吴郡志》南宋光宗绍熙年间成书)

(5) 近从常熟尝新栗,黄玉瓤分紫壳开。果园坊中无买处,顶山寺里为求来。囊分稍比来禽帖,酒熟深倾蘸甲杯。为奉云林三百颗,绝胜酸橘寄书回。(元代张雨《句曲外史集·以顶山栗寄倪云镇》。倪云镇,即元代大画家倪瓒,云镇其字,号云林居士)

(6) 晋地枣非偶,宣城蜜佳配。谁知麝香囊,可居天下最。(宋代王伯广,转引自《常熟掌故》)

(7) 《别录》曰:栗生山阴,九月采。

(苏)颂曰:栗处处有之,而兖州、宣州者最胜。木高二三丈,叶极类栎。四月开花,青黄色,长条似胡桃花。实有房猬,大者若拳,中子三五;小者若桃李,中子惟一二。将熟则罅拆子出。栗类亦多。按陆玑《诗疏》云:栗,五方皆有之,周、秦、吴、扬特饶。惟濮阳及苑阳栗甜美味长,他方者不及也。

时珍曰:栗但可种成,不可移栽。按《事类合璧》云:栗木高二三丈,苞生多刺如猬毛,每枝不下四五个苞,有青、黄、赤三色。中子或单或双,或三或四。其壳生黄熟紫,壳内有膜裹仁,九月霜降乃熟。其苞自裂而子坠者,乃可久藏,苞未裂者易腐也。其花如条,大如箸头,长四五寸,可以点灯。栗之大者为板栗,中心扁子为栗楔。稍小者为山栗。山栗之圆而末尖者为锥栗。圆小如橡子者为莘栗。小如指顶者为茅栗。(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九《果部·栗》)

(8) 栗苞生外,壳刺如猬毛,其中著实,或单或双,或少或四,少者实大,多者实小。实有壳,紫黑色。壳内膜甚薄,色微红色,外毛内光。膜内肉,外黄内白。八九月熟,则苞自裂而实坠。宣州及北地所产者为胜。陆玑《诗疏》曰:栗五方皆有,周、秦、吴、扬特饶。惟渔阳及范阳生者,甜美味长,他方者不及。(清代汪灏等著《广群芳谱》卷五十九《果谱·栗》)

(9) 栗种而不栽,虽活寻死。栗初熟离苞,即于屋内埋湿土中,埋须深,弗令冻。路远者以革囊盛之,停三日以上,及见风日,则不可作种。至二月芽生,出而种之 ,芽向上乃生根。既生数年不用掌,近三年内,每到十月,常须草裹,至二月渐解,不裹则易至冻死。其实方而匾者,他日结子丰满。树高四五尺,取生子树枝接之。(南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10) 各镇戍镇守内官,竞以所在土物进奉,谓之“孝顺”……常熟知县郭南,上虞人。虞山出软栗,民有献南者,南亟命种者悉拔去。云:“异日必有以此殃害常熟之民者。”其为民远虑也如此。(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卷一)

(11) 植物名。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亦称“板栗”。山毛榉科。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无顶芽。叶椭圆状矩圆形,疏生刺毛状锯齿。初夏开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成直立柔荑花序。壳斗大,球形,具密生刺。坚果2—3个,生于壳斗中。产于我国辽宁以西,各地区多有栽培。喜光,深根性,在酸性至钙质土上均能生长。坚果,供食用。木材坚实,纹细直,结构粗,耐久。供制地板、枕木、矿柱、船舵、车辆等用。树皮及木材可提栲胶,叶可饲柞蚕。(《辞海》词条“栗”)

附三:习作选录

家乡特产——顶山栗

家乡常熟,地处物产丰饶的江南。每当提起家乡的特产,就会难忘家乡的顶山栗。(开首点明题旨,自然引出下文的具体说明)

顶山栗因产于常熟虞山北麓的顶山寺周围而得名。顶山栗常混栽于桂花林间,每当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香催栗熟,栗染桂馨(一“催”一“染”,形象地点出其品质优良的重要原因),由此顶山栗又有了“桂花栗”的美称(由“顶山栗”而“桂花栗”,简洁地说明得名的来由)。

顶山栗与其他产地的板栗一样,初成时外面有苞,苞一般呈黄色,表面多刺,形状如刺猬的毛。每个苞内的栗子多少不等,少则一子,多则三四子,成熟时苞裂而子落(先说明板栗的共性,简略)。当然,顶山栗与外地板栗相比,还有不少特点(过渡到对顶山栗特点的说明,翔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栗生山阴,九月采。”而顶山栗往往要到十月(“十月”前“农历”两字不能缺)才能上市。明初释古潭《顶山栗》诗云:“峨峨顶山高,十月寒霜肃……福荔及夏收,宣栗亦早熟。独尔饱风霜,香甘颇俱足。”(特点之一:成熟期迟)南宋范成大撰写的《吴郡志》中对顶山栗有详细的记载,如“顶山栗出常熟顶山。比常栗甚小,香味胜绝,亦号‘麝香囊’,以其香而软也,微风干之尤美”;“此栗与朔方易州栗相类,但易州栗多毛,顶山栗壳莹净耳”等。可见,顶山栗的果形较小,壳光滑圆润,难怪炒熟的栗子是那样的乌油发亮(特点之二:果形小,壳面滑)。尤其是它纯糯细腻、香甜超众的口感 ,更引起人们对它的喜爱。从深秋到隆冬,家乡的街头巷尾,糖炒桂花栗的摊点到处可见,那股浓郁的栗香弥漫着整个古城。还未尝新,就让你有满口溢香的感觉(特点之三:香味胜绝。本段引用、比较等说明方法的恰当运用,使说明准确,特点鲜明,容易理解)。

追溯顶山栗种植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它在宋代就已负盛誉(转入纵向说明。这一句上下语义不连贯,陈述对象不一,可改为:“顶山栗种植的历史悠久,而人们对它的赞誉,我们可以追溯到宋代。”)。宋代的王伯广有诗云:“晋地枣非偶,宣城蜜佳配。谁知麝香囊,可居天下最。”说明顶山栗当时已经驰名遐迩。《吴郡志》称它“所出极少,土人得数十百枚,则以彩囊贮之,以相馈遗”。古代以栗相赠,似乎少见,由此可见当时顶山栗之珍贵(抓住“以栗相赠”来说明其“稀罕”,准确)。元代的张雨也有诗曰:“近从常熟尝新栗,黄玉囊分紫壳开。果园坊中无买处,顶山寺里为求来。”张雨先生为吃顶山栗而寻寻觅觅,使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东坡先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雅致(“雅致”指物件美观而不落俗套,用在这里不妥,宜改为“雅趣”)。到了清康熙年间,还有了“顶山栗甲天下”之说(本段从宋元至清,引用说服力强,联想巧妙,文字生动)。

据科学测定,顶山栗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等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古代限于生产技术水平的落后,顶山栗的产量一直很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顶山栗的品种有了改良,产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顶山栗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海内外,为家乡常熟赢得了美好的声誉(本段从顶山栗的营养价值,谈到生产的发展,最后再次强调其主要特征,回应文章中心。末句若改为对将来的展望,文章的收束或许会更加圆满)。

【总评】本文是篇较有特色的说明文。要说明“家乡特产”,就要紧紧围绕一个“特”字展开。文章抓住“顶山栗”优越的生长环境、优良的品质特征和悠久的种植历史,比较全面地说明了顶山栗所以久负盛名的原因。同时,不少古代诗文的恰当引用,既为说明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又使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写来从容利落,没有呆板枯涩之感。

作者:高一(1)班史佳懿;评点:彭尚炯

(原文刊载于名师成长研究丛书《把人的教育写在旗帜上》)

学术论文

语文审美化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学科以其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及发展健康个性和形成健全人格方面,留有广阔的空间。我以为,语文教学如果能够遵循学科的自身规律,有意识地重视对学生的美学滋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唤起学生审美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激情,那么,语文就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探讨研究的主动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

把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到语文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基于以下理性思考:

1. 文学作品的意义首先是审美意义

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以美为根本特征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而高二则全部是文学作品,每学期还配套编有《语文读本》(每册约45万字),供学生课外阅读。别林斯基说:“无疑地,艺术首先必须是艺术,然后才能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精神和倾向的表现,不管一首诗充满着怎样美好的思想,不管它是多么强烈地反映着当代问题,可是如果里面没有诗,那么,它就不能表现美好的思想和任何问题,我们所能看到的,不过是体现得很坏的美好的企图而已。”文学最主要的功能是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从而陶冶性情,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说,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其表现什么样的意义,也无论其有多少意义,都必须通过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首先是审美意义。

应该指出,我国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急功近利,在所谓的科学化旗帜下,一味追求目标教学、科学序列以及量化评价等,致使“惟理性阅读教学模式”空前泛滥。诚如于漪先生所批评的那样,语文教学中“抽掉人文精神,只在语言文字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因失去灵魂而暗淡无光,步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精心研制的语文课程标准正本清源,把审美能力、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正说明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渴望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去领悟课文中以高尚、真挚为特征的情感之美,以生动、传神为特征的形象之美,以新颖、巧妙为特征的艺术形式之美,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中的自觉审美者。只有这样,才算把握住了语文阅读的自身规律,才有可能激发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阅读鉴赏的能力。

2. 接受美学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领域,它具有感知的整体性、领悟的情感性、认识的多元性,以及理解的模糊性等特点,在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创造精神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美学,在文学研究中引进了“读者”这一要素,他们认为文本并不等同于作品。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读者通过阅读对它具体化,以读者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充文本描写的空白处,把作品的结构组织起来,从而使文本的不确定性得以消除,这时,文本才变成了作品。用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的话来说就是“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家去发现的神秘之物”。接受美学对读者的重视和强调,打破了把艺术欣赏视为单向的审美静观的传统理解,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观念能够建立在一个更加全面的扎实基础之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给阅读所下的定义是:“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

接受美学的理论给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以很大启发。其一,阅读鉴赏的过程,是文本变成作品的过程。学生在进入文本与作者作精神对话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独特的心灵体验、激情燃烧和思想碰撞,进而在与个体经验的重组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其二,读者是由无数人组成的一个集合概念,读者的阅读活动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因此,作品的意义在读者无数次阅读过程中一次次生成,但却没有一个终极。学生在解读文本时,也正需要通过视野融合,即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和丰富想象去填充和改造文本。这种改造与其说是对创作者原意的恢复,不如说是一种创造。其三,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渗透作品因而独抒己见,这种理解愈具个性就愈加宝贵。我们应该承认,学生每一种无错误的理解都是对作品意义的一种创造和丰富。可以这样说,他们的理解虽不深刻但却是原创,要比虽深刻但却是人家的观点更有价值。总之,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大量文学作品的教学)中,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使学生的心理都处于冲突而又渴望得到解决的状态,并撞击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果语文教学中真能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经常进行审美实践,那么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就能得到较快的培养。

3. 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讲,学生的审美能力应包括三个层级:① 感知美的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审美意识,对美的诸因素能直接把握和领悟,即通过感知形成表像,入境见形,从而激起美感,产生美的愉悦。帕克说:“感觉是我们进入经验的门户。”② 鉴赏美的能力——学生能自觉进入审美境界,并对审美对象作出鉴别评判。审美鉴赏力的具备,不仅要有扎实的美学知识,还须以一定的审美观念、情趣、理想作为鉴赏的标准。③ 创造美的能力——阅读教学中所养成的审美素养,必然会带来学生语言表达中审美创造力的提升,主要体现为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独到、思辨的深刻、表达的生动。赞可夫说得好:“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由感知到鉴赏再到创造,实际上是一种知识的反馈,即吸收—加工—输出。三个层级之间层层相扣,逐层递进,其中审美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必须以审美感知力与审美鉴赏力为基础。

鉴于语文审美欣赏活动和学生语文方面的审美欣赏心理具有的特殊性,我认为,学生最关键的审美素质应该是审美的敏感性与美感的深刻性。

审美的敏感性包括情感体验、审美领悟等方面的敏感,它关系到语文审美欣赏中投入得是否充分,并贯穿于语文审美活动的始终。其审美心理能力的特征是:① 能敏感地捕捉作品表达中的美学因素,从而使身心在阅读时能迅速地进入审美状态;② 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情感活动,并达到情感共鸣;③ 能很快地唤起形象感,并自觉地调动有关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经验,对想象中的形象画面、事件过程等进行真切的品赏。

美感的深刻性主要指语文审美欣赏的深度,标志着欣赏者能够对语言文字及其描写的形象中所蕴含的意义做到深入透彻的审美体验和审美领悟。其审美心理能力的特征是:① 能够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充分深刻地把握蕴含在语义中的情感内容和美学意义;② 能够沉入语文的审美境界,进行深入的情感体验;③ 在沉入审美境界进行审美体验时,能够充分而深入地领悟到形象画面、人物情节的意蕴。恰如立普斯所说:“审美观照及情感的深刻性,是指观照者并不停留于审美客体的表层而是要逼近其内部深处,把握其具有人的价值的东西,移情人格内容。”

4. 语文审美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语文审美教育这一特殊的审美活动中,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呢?面对作品,教师是读者,是一种特殊的读者。他不仅需要理解作品的意义,还必须将这种理解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也能理解作品的意义。他处在作品(教材)与读者(学生)的中间位置,是学生理解作品意义的中介。即:

教师(审美中介)

学生(审美主体)——➝教材(审美客体)

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活动中,如果离开教材这一审美客体,那就无法进行;如果没有审美主体——学生的审美实践,教材再美也无法显示其价值,无法转化为心灵震撼的能量。教师在审美教学中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指导、推动、激发、挖掘等审美中介的作用,没有教师的参与,教材的美难以物化为学生的美,因而也难以有深刻的体认与警悟。

应该指出,由于学生受其文化修养、生活阅历和思想水平的局限,他们的审美经验跟作品之间常常存在着“美学距离”。要实现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视野融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自身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而较高的审美能力源于教师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与和谐。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

我以为,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与和谐是主体内心世界审美化的显著标志。其特点有:① 树立了高尚的审美理想。它不仅表现为对审美的欲求和期待,更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理想蓝图的追求。它来自于主体长期的社会实践和丰富的审美经验,在审美心理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能够照亮主体的内心世界,点燃审美的热情,激发出审美想象力,成为主体全身心投入其间、充分发挥其审美潜力的追求美、创造美的心理。② 积淀了深厚的社会文化内容。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能够通过“移情”赋予审美对象以社会文化意义,能够通过感性直观深入到对象的内部,领悟其深层意蕴。可以这样说,社会文化积淀是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深刻性的源泉,文化积淀越深厚,审美心理结构就越具深刻性。③ 有自觉的审美意识。主体的审美心理不是始终处于无意识状态,而是融合了较多的理性因素。即使沉醉于审美境界里,也还能够自觉地评判审美对象,适时调整审美活动的指向。

总之,语文教师要以积极的姿态主动热情地参与审美活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具有了良好的美学素养,才有可能由此外化为具有审美意义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在备课中深入体验开掘美,在讲授中充分揭示传输美,在课外活动中极度扩展延伸美,从而将教材和生活之美转化为一种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审美形式。

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实践,应该贯穿于课堂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校本课程以及语文课外活动等各个层面,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采取以下的对策与措施:

1. 营造与审美教育适切的教学氛围

审美需要一种心境,当人们的心境不适合进行审美时,他是不能体会到作品的意义的。美国美学家芒罗指出,心理反映与外在条件的构成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审美反映差异极大,不仅与个人的才能和年龄有关,而且与他的经验所发生的场合与暂时态度有关”。因此,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以激发他们的审美欲望,让他们尽快与课文建立审美关系,并进入审美的主体地位。

前几年,我应邀去无锡市上初一语文的观摩课,事先故意没有将教学内容告诉学生。上课时,将贾平凹先生的散文《入川小记》(节选)印发给学生,让他们放声朗读。然后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印象。不少同学以为散文中对服务员倒茶技艺的描写形象逼真、情趣盎然。接着请他们猜一猜今天可能学习哪一篇课文,他们略一思索,几乎异口同声:“欧阳修的《卖油翁》。”仅仅几分钟时间,就使学生迅速形成了超越于日常态度的审美态度、倾心于客体的审美心境和把审美心理结构集中指向阅读对象的审美注意,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集中学生的审美注意并不仅限于课堂教学中的导入阶段,审美情境的创设和审美情趣的激发应贯穿于语文审美的各个环节。我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1) 创设教学内容所要求的情感氛围以动其情。欣赏茨威格的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先展示托尔斯泰墓和马克思墓的图片,讲述居里夫人死后不留墓碑的情况,以此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感情的波澜。学生由此来体会“逼人的朴素”之美中所蕴含的深意,显得真切而到位。

(2) 动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其趣。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我先播放了事先节选的几段名曲:古琴独奏《流水》、笛子独奏《竹林春早》、小提琴独奏《梁祝》,且隐去曲名;再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如果给课文配乐,哪段乐曲最相宜。学生饶有情趣地读着课文,仔细斟酌着文与曲所描绘的意境的异同,大部分同学都认为配第一段乐曲最恰当。于是,学生合着悠扬的琴声朗读起来,一段绝妙的配乐朗诵产生了。

(3) 质疑问难以促其思。这里的“思”是审美的需要,它可以帮助学生介入一种审美心境。对鲁迅小说《药》的双线结构一般同学都理解,但要弄清哪一条是主线、哪一条是副线并不简单。我在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明线写华家的遭遇,暗线写夏家的遭遇,两条线索依靠“药”交织连接以后,提出:《药》述说了两个悲剧——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索似乎难分主副,你们如何看?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同学的浓厚兴趣,发表了不少有意义的鉴赏见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只有使学生的大脑皮质处于活动的状态,才能为他们在发展上和学习上的迅速进展提供生理学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为情境创设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我们要根据多媒体课件“不可替代性”的原则,使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具体学科教学的要求有机整合。

2. 引导学生对作品开展自觉的审美欣赏

审美欣赏活动以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领悟为基本环节,其中贯穿着审美主体的感情活动。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发挥审美的中介作用,指导学生开展欣赏性阅读,引导他们进入审美境界。主要方法有:

(1) 品鉴作者语言运用的匠心。鲁迅先生作品的炼字堪称典范。《孔乙己》的最后一句是:“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其实正是这两个词具有巨大的意义包容量,值得细细揣摩。学生研究作品,联系当时“富居深山有远亲,穷死闹市无人问”的社会现实,他们从一个人的命运看到一个社会的本质,认识到文中的“大约”隐含着社会的冷漠,而“的确”则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从而引起了他们情感上的震动,也理解了作者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推敲作品的语言艺术,可以增强他们对语言审美的敏感性。在学习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时,学生对开首第一句“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辗转反侧”提出品评要求,说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他那条长凳”。通过分析,大家加深了对欧·亨利作品“含泪的微笑”这一艺术特色的理解。我对学生的悟性感到高兴。

(2) 体味作品的具体语境。语言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就仅是文字符号意义而已,鉴赏语言一定要结合语境,才能感受语言的表现力。《雷雨》的人物语言刻画一直受到称道,教学中若能结合语境挖掘语义,是可以品出深远的滋味的。如侍萍的这句台词:“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让学生置身于作者所营造的语境之中,加以情感体验,学生们露出了“发现”的喜悦。侍萍终于见到了分离30年的亲生骨肉,“萍”是她慈爱内心的表露;儿子竟然如此粗暴卑鄙,后一个“凭”是她失望、怨愤心情的宣泄;而前一个“凭”则是两种感情的过渡。学生们说:“此时的侍萍,爱与恨交织,她满腹心酸,充满矛盾,因此欲言又止。”一些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教师要加强指导,教会学生结合特定语境,听出“弦外之音”。因为这样的语言审美,对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与鉴赏水平大有裨益。

(3) 咀嚼细节的深层含义。细节描写大概最能显示作家的写作功力。抓住作品中的精彩细节,认真玩味,是能品出其中的精妙之处的。孙犁的名篇《荷花淀》对水生嫂的描写特别精细。“夫妻话别”一段可品评的内容很多,我让学生找其中最动人的细节。学生普遍认为水生嫂“吮划破的手指”这一情节最值得咀嚼,因为通过它可以透视出人物内心瞬间复杂而激烈的情感活动。人物借助“吮”的动作,迅速平衡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的软弱。由此再展开对几句传神对话的体味,一个将不屈的民族气节水乳交融于对丈夫忠贞的爱情之中的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4) 探究作品的技巧和主旨。作家要抒写心灵世界的真实感受,要强烈地震荡读者的心弦,他在构思作品时,就首先应该想到如何凝练地反映写作意图,艺术地凸现文章的立意。在校本课程“古典诗词欣赏”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透视诗歌的组合意象,以领悟其深刻的意蕴。让他们明白,《游子吟》中“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要折射出母爱春阳般的温暖;《早发白帝城》中“轻舟已过万重山”,并不是单单写飞流直下的轻快,而是洋溢着诗人历经艰难之后所顿然迸发的激情。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诗,语言无华,含义深刻: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诗人在山行的体验中融进了人生之途的体验,告诫人们随时要有迎接困难的准备。通过品读,学生了解到:哲理入诗,其实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范围,它是诗人在客观环境中产生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感受的结合,阅读中除了能得到审美享受以外,还能得到人生有益的启迪。

3. 善于点拨,使学生的审美感受得到升华

语文课的审美活动,与名画、名曲的审美活动有相似之处,必须或先或后、或交替并进地完成二度审美。教师要注意到审美活动中的交替并进,即不只停留在对课文结构与语言的表层分析,而是深入到作者创造审美意象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我以为,二度审美就是要训练学生美感的深刻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体的审美潜力,使他们更加充分地领悟审美对象的表层意蕴和深层意蕴。但是,阅读文学作品,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而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毕竟有限,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的“美学距离”差别较大,要实现 “视野融合”,教师这个“审美中介”的作用十分重要。

(1) 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都的秋》中有两句“都市闲人”的对话值得玩味。我到北京市一零一中学上观摩课时,对学生说:“我们南方的同学朗读这两句,怎么也读不出味道来。你们是老北京,能不能让老师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京腔京调。”结果也不理想。于是,我打开收录机,让学生静听播音员的朗读。在大家一致认为播音员的朗读京味很浓以后,我随即提出问题:同是北京人,为什么读出来的味儿差别也这么大?在比较中,学生们能从传统与文化、阅历与体验等角度分析原因,表现出很强的鉴赏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阅读是培养审美感受的好办法。如学习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可参读季羡林的《我爱北京的小胡同》,比较两文写作技法的异同;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可参读席慕蓉、李广田两位作家的同名诗作,参透作品的意象组合,从而领悟其深刻的意蕴。

(2) 捕捉新的审美点,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学生在审美鉴赏中顾此失彼是正常现象,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调控。还是以《故都的秋》为例。学生正围绕着作者笔下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色,品赏第3段——“院落的见闻”。有的学生说,纯净的高空,响着驯鸽的飞声,还有细数透过槐树枝叶漏下来的丝丝日光,这不是那“清、静”的意境吗?有的说,牵牛花是秋的象征,陪衬的是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不显得有点儿落寞与悲凉吗?我以学生获得的实际的审美感受为基点,提出两个问题,使他们的思路由此生发开来,深入下去:① 作者在描写中为何要插入对牵牛花花色的赏评;② 作者为什么对四合院中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要作细腻的描述,而对故都的名胜却一笔带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讨论相当圆满。他们逐渐理解到,作者对牵牛花的赏评,以冷色调为佳,正好衬托出秋的落寞与悲凉。同时,作者追求的是故都渗透于骨髓的传统神韵,而这些多弥散于北京四合院的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之中,所以作者只把故都的胜景作陪衬来写。

(3) 鼓励学生加强积累,促使审美体验和审美领悟得到深化。做法有三:一是课内向课外延伸,督促学生尽可能大量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以增加文学审美经历,提高个体文化修养。二是用练笔来磨练思想,发表审美见解。随笔形式不拘,内容自由,能别出心裁、挥洒自如者为佳。三是校本课程“古典诗词欣赏”结业要撰写诗词鉴赏小论文,达到规定要求方可结业。

值得提出的是,审美享受虽然是通过个人的感受表现出来的,但审美享受所具有的分享性特点,要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对审美对象取得普遍的认同,分享的人愈多,个人的审美享受也愈丰富。根据这些美育原理,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善于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使人人都参与审美活动,在集体的环境中,让他们的审美认识得到充实和发展,审美品位得到提升和完善。

4. 有目的地进行语文审美创造活动

审美是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除了激发学生感知、鉴赏美以外,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

(1) 适当延展课文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文学的艺术魅力。我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并以课文为依据,进行想象联想训练。一种办法是让学生就课文里耐人寻味的部分或留下悬念的地方谈出自己的想象和体会。刘征先生的散文《过万重山漫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艺术感染力极强。教学中如能抓住作者“漫想”的思路,随着作品神思飞越,必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如文末:“船已经穿过三峡,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可以让学生畅想,那位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的和未曾感到的喜悦各是什么。全班学生踊跃参与,互相鼓励,互相补充,好多种说法新奇夸张,但又合情合理。另一种办法是对课文言犹未尽的结尾作出推测,以培养审美想象能力。如《警察和赞美诗》《项链》结尾都采用了戏剧性的“突转”方法,留给读者的是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我要求学生为苏比和玛蒂尔德设计接下去的人生轨迹,他们的想象成果有的虽然略显天真,但确实富有创意。

(2) 鼓励学生发表有独创性的意见,让他们获得审美创造的满足。语文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该成为创新火苗的“助燃器”。教学《孔雀东南飞》,我提出了“刘兰芝美丽、聪明、贤惠、勤劳,焦母为什么还要休她”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热烈的回应。有的说刘兰芝出嫁多年而无所生养,是焦母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封建思想作祟;有的说焦母守寡多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恋子情结”等等。只要持之有故,我都予以肯定。还如《雷雨》教学中对主题和对周朴园内心世界的认识,《药》教学中对细节描写作用的分析等,同学们都提出了与现行教材不同的看法。

(3)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审美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的核心应该是语言的和谐性与表达的感染力。平时的写作训练要在锤炼语言、增强表达效果方面下工夫。高一年级学习贾祖璋先生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我强调揣摩课文语言运用,理解作者资料巧用,给学生不小的启发。接着布置写一篇介绍常熟特产顶山栗的文章。为此,做了大量的指导工作。如在组内老师的帮助下,收集资料,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代《群芳谱》上摘录有关资料;请家在虞山林场的同学带来新鲜的顶山栗作解剖;让学生利用周日去市图书馆检索有关歌咏顶山栗的历代名人诗文。有了充足的资料,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借鉴范文,反复修改,他们思考材料的恰当运用,斟酌语言的准确表达,经过一周的努力,绝大部分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其中史佳懿同学的习作,用语精练,谋篇精巧,富有感染力,经我评点,刊登在南京的《扬子晚报》上。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重要的途径是在语文审美欣赏活动中让学生真切感知和体会优秀作品的经验,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口头表达和书面作文的训练,把语文审美欣赏与语文审美创造密切地结合起来。

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与美学情趣,让母语特有的艺术魅力紧紧吸引住了学生,他们如坐春风,如饮甘泉,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有的同学在周记中动情地说:“到高中学习,我才真正感受到语文是一座美的宫殿,老师是撒播美的使者,上语文课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戴明同学在《中学生语数外(高中)》上发表文章——《美,静静地留在心底》,对美的真谛作了逐层的揭示,他要让文学之美“像佳酒一样愈酿愈醇,最终醉倒我一生”。字里行间充溢着当代青年应有的豪气,读后叫人顿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赞叹。

(原文刊载于《河南教育》2002年11期、2003年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