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卓越语文教师教学行知录—汪兆龙的教学成果

卓越语文教师教学行知录—汪兆龙的教学成果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人简介汪兆龙,男,1949年出生,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从“出风头”到“吃苦头”,“失项链”是转折点。出示投影片玛蒂尔德把项链赔了,苦头也吃足了,按理说,故事也该结束了。看起来,“极乐”是与她无缘的。珠宝店老板的话再次暗示读者,项链并非真的,是赝品。可是,她没有打开盒子,说明她并不看重这挂项链。借也随便,还也马虎,这又暗示项链是假的。

卓越语文教师教学行知录—汪兆龙的教学成果

个人简介

汪兆龙,男,1949年出生,中学语文特级教师。1980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地区文科班,毕业后一直在江苏省震泽中学任教,先后任教务处副主任、教科处主任。任教期间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语文学科教改带头人”“首批苏州市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2017年,获教育部颁发的“从事乡村教育满三十年”荣誉证书

教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情节分析透视人物的性格,探究悲剧发生的思想根源。

2. 领会小说精巧的构思,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小说结尾部分乃全篇精华之所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布置预习

1.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特点,了解《项链》写作背景。

2. 通读课文,运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3. 把握线索,明确小说如何围绕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4. 发挥想象,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后会怎么样。

教学过程

一、 研读小说前六个部分

(一)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精品,大家读后无不拍案叫绝。有人根据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让小说中的文字化作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让小说中的人物活起来,出现在我们面前。

[播放经过剪辑的录像片,内容是一至六部分]

(二) 刚才,我们看了由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这电视剧基本上是忠于原作的,以项链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这前六部分的内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出示投影片(局部)

请同学们填三个动词,分别与后面的“项链”组成动宾短语。

玛蒂尔德借项链是“穷出风头”,虽然穷还想出风头,满足虚荣心,而赔项链则是“大吃苦头”,一个跟头从梦幻的云端重重地掉下来。从“出风头”到“吃苦头”,“失项链”是转折点。

提问: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把这个转折表达出来?

出示投影片

玛蒂尔德把项链赔了,苦头也吃足了,按理说,故事也该结束了。但是,作者并没有停笔,而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二、 研读小说第七部分

(一) 接下来,我们学习小说的第七部分,也就是结尾部分。

请一位女同学扮演玛蒂尔德,另一位女同学扮演佛来思节夫人,分别朗读两人的对话,请一位男同学朗读对话以外的内容。

各就各位,开始——

(学生朗读)

同学们,这真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尾!

一个“假”字,简直像一声炸雷,把玛蒂尔德炸呆了。

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

出示投影片(逐步出示)(数字由学生逐一说出)

为了买真项链,他们动用遗产18000法郎,又借贷18000法郎,花了10年时间才还清债务;而一条假项链500法郎,只要从遗产中拿出一个零头就解决问题了,根本不用借贷,不要说10年的苦,1年的苦也不用吃,一点苦也不用吃。这真是:一个人苦有应得还不算苦,苦得冤枉才是苦不堪言。玛蒂尔德来到极乐公园,本想还清了债也来乐一乐,10年来她只有痛苦,没有欢乐。可是,当她刚刚发出“天真”“得意”的一笑,却又掉进了痛苦的深渊。看起来,“极乐”是与她无缘的。

对这样的结局,我们可以拟一副对联加以评论:

出示投影片

金光闪闪的项链成为沉甸甸的锁链,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舞会上片刻虚荣换来十年辛苦,而十年辛苦为的却是一条假项链,使人啼笑皆非。

提问:这副对联,少一个横批,大家看,应该怎样拟?

出示投影片

(二) 作者在小说的结尾才说出项链是假的,真是太突然,太出乎意料了,但他又不是凭空加的。在这之前,作者早已悄悄地作好了铺垫,设下了伏笔,但这几处铺垫、伏笔,不是十分明显的。

提问:现在我们回过头去找一找,有几处伏笔暗示出项链是假的?

当玛蒂尔德向佛来思节夫人借钻石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说:“当然可以。”(P238—239)

提问:你怎么看出这是一处伏笔呢?

“当然可以”,这是一句答话。前面玛蒂尔德是“迟疑而焦虑地问”,问了一句:“你能借我这件吗?”后又马上补上一句:“我只借这一件。”她唯恐佛来思节夫人不肯借,可想不到,佛来思节夫人答应得如此痛快,在“可以”前还加上“当然”,表示肯定。一挂钻石项链出借竟没有一点犹豫,这就暗示出项链的不值钱,是假的。如果是真的,决不会如此回答。

提问:那么,如果这项链的确是真的,借呢,还是肯借的,大家想一想,佛来思节夫人该怎样回答呢?请同学们设计一句答话。

出示投影片(局部)

看在老同学、老朋友的面上,你借去吧,不过,就借这一回。

提问:在“说”前能不能再加一些修饰成分,如神态、动作等?

出示投影片(局部)

佛来思节夫人犹豫了片刻,说:“可是可以,不过,你得特别当心。”

提问:那么,原句中为什么不写“佛来思节夫人答道”“佛来思节夫人说”呢?

① 对话中说话人可省略。

② 为了突出回答之快,玛蒂尔德话音刚落,佛来思节夫人就脱口而出。

这真是:说话听声,锣鼓听音。

从人物对话中可看出人物的内心,辨出项链的真假。

出示投影片(整体)

提问:这是一处伏笔,是在“借项链时”,那么,另外的伏笔在哪里?

珠宝店的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P242),这说明,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的,如果是真项链,自然会有一个与其身价相称的精美的盒子,哪里用得着特意去另配呢?珠宝店老板的话再次暗示读者,项链并非真的,是赝品。

提问:这处伏笔是在“买项链时”。还有吗?

玛蒂尔德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只是责怪她还迟了,“没有打开盒子”。(P.243) 如果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别人来还总得查看一下。

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后曾写信给佛来思节夫人,编了借口,说:“项链的搭钩弄坏了,正在修理。”那么,归还时佛来思节夫人也该看一看,修得怎样。可是,她没有打开盒子,说明她并不看重这挂项链。借也随便,还也马虎,这又暗示项链是假的。

这处伏笔,是在“还项链时”。

出示投影片

提问:这里,我要提一下,刚才电视剧里有一个细节是违背原作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玛蒂尔德在还项链时,把盒子打开递过去,而小说中是没有打开。我们再来看一下刚才的镜头。[播放经过剪辑的镜头]

提问:按照玛蒂尔德当时的心理,会不会打开盒子?

不会。

提问:课本上能找到依据吗?

“她的朋友正担心她打开盒子”

玛蒂尔德“担心”都来不及,怎么会如此“放心大胆地”自己打开盒子呢?

电视剧编剧这么一改,改得不妥当,把原来的“伏笔”改掉了,变成了一处“败笔”。

看来,电视剧的编剧、导演还有演员都没有认真研读过原作,如果让我们同学扮演玛蒂尔德,决不打开盒子,如扮演佛来思节夫人也决不打开。

我建议同学们在课后给电视剧的编剧写一封信,请他们把这一细节修改一下。

大家说,好不好?

作者在前面早已设下三处伏笔,这三处伏笔是含而微露,蓄而后发。而有了这三处伏笔,就使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出示投影片

(三) 同学们,这篇小说的结尾是出人意料的,显示出作者巧妙的构思;而这篇小说开头第一句话,也是别出心裁,匠心独运的,请男同学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出示投影片(局部)

有同学问我:开头第一句话中怎么能孤零零地用一个“也”字。这位同学读课文非常细心,你看他,连一个“也”字也不放过。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相当好,这个“也”字确实用得反常,今天就拿到课堂上来讨论,来研究。

大家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前面已有过相同的事物或情况,后面才能用“也”字。如:你是一个中学生,她也是一个中学生。而这里劈头就用了一个“也”字,前面显然缺少与之相呼应的内容。

提问:我们来考虑:能否在前面给它补上一个句子?

出示投影片(局部)

提问:这样就读得通了。那么,应填入哪一个人呢?

玛蒂尔德有钱的女朋友,佛来思节夫人。

提问:怎么会想到佛来思节夫人呢?怎么知道佛来思节夫人是美丽动人的呢?有什么依据?

小说在结尾部分已作了暗示:(P245)“她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

这说明,佛来思节夫人在年轻时是“美丽动人”的。

原来,这句话照应了开头第一句话。

好,我们填进去。

出示投影片(局部)

提问:“夫人”是“姑娘”,似乎搭配不当。能不能换一个称呼?不称佛来思节夫人,而称……

珍妮。

出示投影片(局部)

我们把话说下去。

出示投影片(局部)

下面怎么讲,能不能再“也”下去?不能再“也”下去了。要来一个大转折:

出示投影片(局部)

至此投影片全部显现。

同学们,当时,在法国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正如课文开头所说的:“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玛蒂尔德和珍妮同样具有“美丽动人”这一天生的资本,珍妮成了佛来思节夫人,成了上流社会的阔太太,享受着荣华富贵,而她——玛蒂尔德,却成了小书记路瓦栽的夫人,只能穿着粗陋的衣裳,在寒碜的住宅里苦度时光。

这个“也”字,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把玛蒂尔德对不幸命运的愤愤不平隐隐地表露出来,把玛蒂尔德对无法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悲哀伤感隐隐地表现出来。而这,也正是后来发生悲剧的原因。

由此看来,这个“也”字用得恰到好处,我们不能小看它。

(四) 这篇小说,开头起笔不凡,结尾又出奇制胜,可见作者的大手笔。现在,让我们看看发生在极乐公园里的悲剧的结尾。

[播放录像片,小说最后一部分,最后一幅画面定格处理]

录像放完了,我发现同学们的眼睛仍盯着屏幕,怎么,还想看下去?是的,录像放完了,小说也结束了,但是,我们总觉得意犹未尽,一个个问题又冒出来:

当玛蒂尔德听到这挂项链是假的,她会怎么想呢?她又会怎么说呢?怎么做呢?佛来思节夫人又会怎么样?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如果要给电视剧拍个续片,故事该怎么编下去呢?

现在,我请同学们担任编剧,来提出自己的创意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同学们思想的火花一个接一个迸发,作出了各种各样的想象,至于哪一种最合理,我们课后再讨论。现在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接着写下去呢?

这正是作者巧妙的构思。这样结尾,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不要说“三日不绝”,一百多年都未绝,这篇小说写于1884年,一百多年过去了,但小说的魅力永存。

课堂实录

长江三峡》课堂实录及评析

(中国教育电视台于1990年3月首播)

江苏省吴江市震泽中学近年来运用电教手段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成效。下面播放的是该校汪兆龙老师上的《长江三峡》。这堂课电教媒体使用合理,教学环节设计周密,既发挥了电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又继承了传统教学方法的长处。教师运用电教设备,创设审美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激发他们创造美,对散文的电化教学作出了有成效的探索。对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吴江市教育局教研室李国平同志作了评析。

下面请看《长江三峡》第一课时的教学实录和评析。

师:同学们,我先打听一下,有谁曾去过长江三峡?(稍停,环视同学)没有人去过。那么,今天让我们跟随著名散文作家刘白羽去畅游长江三峡。

(投影课题:长江三峡)

什么叫“峡”呢?请一位同学把字典上的解释读一下。

(投影:峡)

生(1):峡就是指两山间夹着的水道。

师:我们今天要游览的长江三峡就是长江水在崇山峻岭间开辟出来的通道。唐朝诗人杜甫的《夔州歌》开头有这样两句:“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这两句诗正好形象地描绘了什么是“峡”。

(同时投影杜甫诗句诗意图,至此,投影片A全部映现)

[教学游记散文,用这样的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进入课文描绘的意境创造了气氛。解释“峡”字,查字典,理解杜甫诗句,展现画面,三箭齐发,一开头就把电教手段和传统方法结合了起来。]

师:那么,长江三峡在什么地方?全长多少?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生(2):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全长193公里。

(放投影片B上半部分字图)

师:长江三峡有哪三个峡?请一位同学按照从西到东的顺序说一下。

生(3):第一个是瞿塘峡,第二个是巫峡,第三个是西陵峡

(在投影片B的图上分别盖上三块有色片,显示出三个峡。同时,放投影片B的下面一行文字,标明峡名)

师:请大家看,这三个峡并非紧紧相连,中间都夹着一段宽谷。长江三峡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呢?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请一位同学说一下。

生(4):山陡、流急、滩险。

(放投影片B“长江三峡”右边的字样)

师:三个峡各自又有不同的特点。预习时,曾要求大家从课文中分别找出一、两句话来概括这三个不同特点。哪一位同学来说?

生(5):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巫峡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西陵峡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放投影片B三个峡名下面一行字样)

师:如果把这三句话用三个字概括,该怎么说?

生(6):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峡险。

(放投影片B最下面一行字)

(至此,投影片B全部映现如下)

[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全课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长江三峡究竟在长江的哪一段?长江三峡有什么特点值得作者一写?三个峡又有什么不同之处?教师分三步很清楚地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对三峡宏观整体的介绍,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的嘴巴讲出来,必然枯燥抽象,现在用投影片打出三峡的地理位置,再配以简单明了的板书,就非常直观和形象。这为下文由整体到局部的分析理解打下了基础。]

师:对于三峡的概况和特点,我们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随作者游览第一个峡——瞿塘峡。作者先写轮船入峡,课文中哪几句描写可以看出瞿塘峡像一道闸门?

生(7):“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江随壁转”。

(放投影片C部分字样)

师:寥寥数语,作者就勾画出瞿塘峡雄奇的轮廓。接下来,写峡口,文中说“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文章有没有马上直接描写峡口的险景?

生(8):没有。作者先引用杜甫诗句和古时歌谣。(www.xing528.com)

师:请女同学一起把杜甫的诗句朗读一遍。(女生齐读)

请男同学读古时歌谣。(男生读)

师:这两处引用都是为了强调什么?

生(9):都是为了强调瞿塘峡口之险。

师:这样写又有什么作用呢?这样写使读者未见其险势,已闻其威名,收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瞿塘峡为什么如此奇险?请看课文,因为峡口原来有一堆黑色的巨礁——滟滪堆。万水奔腾,冲击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那气势真是雷霆万钧。

(放投影片C下一行文字)

师:同学们,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船被这巨礁撞得粉碎,也不知有多少人葬身在这峡口。1958年冬天,航道工人终于把巨礁炸掉了,但是,水下还有暗礁没有炸尽。所以,现在瞿塘峡中怎么样呢?(生齐答:依然是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放投影片C下一行文字)

师:大家考虑一下:“涛如雷鸣”与“雷霆万钧”有什么区别?

生(10):“雷霆万钧”着重突出水势,“涛如雷鸣” 着重突出水声。

师:说得好。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只有8公里,轮船顺流而下,没有多少时间就过去了。所以作者没有花很多笔墨,接下来就写出峡了。出峡以后,作者描绘了什么?作者描绘了一幅色彩缤纷的日出图。

(放投影片C下一行文字)

师:请大家把课文中有关色彩的词语划出来。(学生边找边划)请

同学来说一说。

生(11):天是蓝色的,云是金色的,山峰是绛紫色的,云雾是红色的。

师:还有吗?

生(12):巨崖倒影如墨,山峦碧绿如翡翠。

师:作者就像一位擅长丹青的画家,从远到近地描绘出各种景物色彩。这一段描写,作者是饱蘸着对祖国河山无比热爱的激情来挥笔泼墨的。

同学们,课文第2段,运用绘形、绘声、绘色的方法,写出了瞿塘峡雄奇的景色。

(放投影片C右侧文字。至此投影片C全部映现)

师:那么,瞿塘峡当年的巨礁究竟是什么模样?峡中激流澎湃、涛声如雷的景象,我们生长在江南水乡只看到小桥流水的人,是很难体会的。下面,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片,让我们身临其境去游览一番、感受一番吧。

(放录像片:瞿塘峡)

(配乐、配解说词:从奉节出发,首先经过的是瞿塘峡。瞿塘峡像一道雄奇的闸门,两边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江随壁转。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杜甫诗云:“瞿塘险过百牢关。”峡口之险,是因为峡口有一堆黑色巨礁,称作滟滪堆(定格)。万水奔腾,冲出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真有雷霆万钧之势。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但峡中依然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

[随着轮船由入峡,而峡口,到峡中,再出峡,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空间顺序分析三峡的第一个峡——瞿塘峡,从形、声、色三个方面来体会它的特点,教学思路是很清晰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关键词句的意义。通过朗读和投影片打出的板书来感受瞿塘峡的整个面貌。虽然也是必需的,但总觉得印象是平面的、静止的,对于生长在江南水乡、习见小桥流水的学生来说,他们毫无瞿塘峡那激流澎湃、涛如雷鸣的生活体验。因此,放一段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形象地感受瞿塘峡那惊心动魄的景象,显得非常必要。这可以弥补运用传统讲读法教学这一类文章时所暴露出来的不足。]

师:同学们,录像放完了,但我们耳边仿佛还回荡着那如雷的涛声,眼前好像还奔腾着那澎湃的激流。这段课文里描绘水声用了哪一个拟声词?

生(13):哗啦啦。

师:过了瞿塘峡,接下来就是巫峡,巫峡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在这条画廊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什么?

生(14):巫山十二峰

(放投影片D部分字样)

[紧扣“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一句中的“画廊”二字。引导学生体验下文描写的巫峡景象。这样的过渡非常自然。]

师:峡口耸立的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作者用哪些词语描写它的姿态?

生(15):山如斧削,隽秀婀娜。

师:注意:“隽秀”的“隽”是一个通假字。接着,作者又用拟人手法描绘:“它仿佛在招呼上游来的客人说:你看,这就是巫山巫峡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生(16):这句话不仅把山峰写活了,而且很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写巫峡。

(放投影片D部分字样)

[作者写巫峡,突出它的“秀”。而这个特点主要不是体现在巫峡的“水”上,而是充分体现在巫峡的“山”上。从这儿开始。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研究作者是如何描写“巫峡十二峰”的秀丽景色的。散文特别考究语言。学习散文,去探究一篇散文的立意和构思,语言是一根拐棍,一把钥匙。散文的语言教学,除了要抓住精彩词句的理解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朗读。通过朗读,把无声的、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诉诸听觉的口头语言,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和表现方法的感受和理解,还可以训练他们敏锐的语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下面的教学,教师既注意抓精彩词句的理解,又很重视朗读的训练,可以说是抓住了散文教学的神韵。]

师:大家看,接下去的文字写的是什么峰?

生(大多数):美女峰。

师:或者叫神女峰。巫山十二峰,美女峰最吸引人,它不但形态似人,栩栩如生,而且有一个十分动人的传说。(指名朗读关于神女峰传说的一段)

这个传说,使巫峡增添了神奇的色彩,也增添了迷人的魅力。

(学生朗读的同时放投影片D部分字样)

师:写了第一峰、美女峰以后,接着又总写十二峰。作者说,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一段中有三个比喻句,请大家一起朗读一遍。

生: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这三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

生(17):第一句把石岩比作惊叹号,第二句把草坂比作乐曲,第三句把野草比作杜鹃。

(放投影片D部分字祥)

师:第一个比喻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

生(18):形状。

师:第三个比喻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

生(19):颜色。

师:那么第二个比喻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这里不仅运用了比喻,还运用了另外一种修辞手法——通感。作者运用通感、巧妙地把人的视觉与听觉连通起来,观赏绿茸茸的草坂就像在聆听轻幽的乐曲。那么,它们的相似点是什么呢?

生(齐):感觉。

师:刚才朗读的三个句子,前两句都用“突然是”开头,如果把这三个字去掉,句子也通顺,加上这三个字,有什么作用?

生(20):突出景色变幻之快。

生(21):突出景色多彩多姿。

师:同学们,巫峡这里的景色是静态的,作者怎么把它们写成动态的了?这是因为作者乘坐在顺江而下的船上,水流很快,景色仿佛扑面而来。

[文章这几句写得相当优美。教师抓住这几句语言上的特点,引导学生研究比喻和通感这两个修辞手法。研究比喻,不是浅层地要学生说出用什么比什么,而是引导学生深一层地思考为什么乙物可以用来比喻甲物,关键是两者要有相似点。

研究“突然是”三个字,很有必要。景物本来是静态的,但作者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写出了动态的景物。这是很高明的写景方法。教师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静态的景物怎么会变成动态的?谁来回答这个问题?是教师自己还是让学生来揭示答案?当然应该是后者。]

师:课文除了写巫山十二峰,还描写了峡中哪些景色?

生(22):峡陡江急,苍鹰盘旋,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

(放投影片D部分字样。至此,投影片D全部映现)

师:由此看来,巫峡确实是一条秀丽多姿的画廊。下面,我们通过电视屏幕来观赏这条画廊。不过,这段录像片没有解说词,我想请同学们给它配上解说词。先看录像片,然后根据课文来撰写。如何写解说词?注意两点:1. 紧密配合画面。2. 文字简明生动。(板书两点)

(放录像片:巫峡。配乐)

(教师在电视屏幕前指点:船进巫峡—峡口一峰—迂回曲折的巫峡—美女峰—其他峰—峡中景。此片放两遍)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录像片写解说词,片中美女峰的镜头较长,解说词中可插入传说,我给大家放音乐,大家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写,音乐也许可激发我们的灵感。(放录音)(学生写解说词,安排5分钟)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把自己写的解说词朗读一下,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帮助他提出修改意见。

生(23):(解说词、略)

师:这位同学写的解说词,基本上能与画面内容相配。大家看一看,有没有地方需要修改?

生(24):开头一句过渡不够自然,要与第一段录像联系起来,最好加上“顺江而下”或者“乘船而下”。

师:还有没有修改意见?

生(25):美女峰出现前,建议加一个“瞧”,引起观众的注意。

生(26):最后几句写苍鹰、江涛、日光、云影可删去,画面上都能看清,不必解说。

师:好,下面就请这位同学(生(23))到讲台前面来给录像片配上解说词。注意:一边看画面。一边朗诵。(放录像片,学生手持话筒站在电视机侧,边看边朗读)

附:解说词:

顺江而下,第二个峡就是巫峡,峡口那笔直的山峰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它仿佛在招呼上游来客人说:你看,这就是巫山巫峡了。

巫峡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在这条画廊里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瞧,那万仞高峰之巅,有一块细长的石头耸立着,如一人对江而望,那就是美女峰。据说,有一个渔人在江中打鱼,突然遇到狂风暴雨,船翻了,他的妻子抱着小孩从峰顶眺望,盼他回来,可是他始终没有回来,而他的妻子却依然不顾晨昏,不顾风雨,站在那儿等候着他!巫山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令人浮想联翩:那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那绿茸茸的草坂就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悬崖上的野草如同火红的杜鹃。巫峡,峡陡江急,江面上布满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但这正好给游人提供充裕的时间欣赏长江上大自然壮美。)

师:今天,我们是第一次学写解说词,也是第一次学配音,基本上是成功的。但要配得恰到好处,还需要努力。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电教馆老师配的解说。

(放录片,配乐、配解说词)

师:同学们,电教馆老师配的解说词,与画面配合得很紧密(在板书“紧密”二字上面圈),而且朗读很有感情。

同学们,学了课文之后还有没有问题要提出来?

生(27):描写瞿塘峡口滟滪堆的古时歌谣,用了四个比喻:“大如马”“大如猴”“大如龟”“大如象”,其中“马”“象”是大的,“猴”“龟”并不大。为什么不用更大的动物作比,像老虎、狮子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值得我们思考,课后请大家讨论一下,下一课我们再来研究。

(下课)

[本课结束之前,请学生提出尚未解决的疑问,既照顾到了本课教学中因突出重点而无暇顾及的内容,又作为课后思考题布置给学生,为下一课时的教学打下了基础。这样的处理,是很妥当的。]

学术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三境界

[摘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名师的教学之所以得到广泛赞誉,关键是能把课教“活”,即课堂气氛轻松、热烈,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如何把课教“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力求达到三境界:第一境界——课的开头,力求“引人入胜”;第二境界——课的中间,力求“波澜起伏”;第三境界——课的结尾,力求“余音不绝”。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师 学生

怎样的语文课,才是好课?评价的标准众说纷纭。语文界的前辈吕叔湘先生曾高度概括为一个字:“活”。吕老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在这里,吕老把课的“活”与教师的“成功”画上了等号,足见教师把课上“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吕老的这个“活”字,可谓一字千金,其内涵自然十分丰富,它包含着活泼、活跃、活灵活现、生龙活虎……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活”的反面,“活”的反面就是“死”:死板、死寂、死记硬背、死气沉沉……反差之大,显而易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毫无疑问应该高扬吕老所倡导的“活”字大旗。

新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由此可见,把课教“活”了——

课堂气氛就不会沉闷凝重,而代之以轻松热烈;

教师的教就不会枯燥乏味,而代之以生动有趣;

学生的学就不会被动疲乏,而代之以积极主动。

那么,如何把课教“活”呢?

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力求达到这样“三个境界”。

一、 “转轴拨弦三二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第一个境界——课的开头,力求“引人入胜”。

白居易笔下琵琶女的出神入化的演奏,在演奏之始—“转轴”—“拨弦”,就已“先有情”,这“三二声”真可谓先声夺人。

一堂语文课特别是新授课要取得成功,也应在导入阶段就精心设计好这“三二声”,制造“兴奋点”诱发学生产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情感,使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入到教师为之营造的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大师的话从反面强调了“引”之重要、“导”之必要。

教材中那些文质俱佳的作品,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一个恰如其分的导入,就好似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沟通了彼此的心灵。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须充分虑及课文的类型和特点,同时顾及学生的年龄和心理,从而从文本与学生两方面入手,找准切入点,力求导出重点、导出情趣、导出新意来。

导入无定法,关键在得法。就拿课题的出示来说吧。在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时,我先让学生说出古代描写春天的诗句,然后定格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把它书写在黑板上。我说:说来也巧,王安石的这句诗正好包含了一位现代作家所写的两篇散文的标题,同学们能否找出来?待同学们找出来后,我就擦掉诗句中的五个字,剩下“春”和“绿”两个字。我说,《春》在初中已学过,《绿》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新课。春天是充满绿色的,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几次写到“绿”?于是,学生们纷纷背诵起《春》中描写“绿”的精彩语句。在一片浓浓的“绿”意中,我接着说:今天我们学的散文《绿》却并不是写春天的绿,而是写秋季的绿。说罢,就再擦去黑板上的“春”字,只剩下一个醒目的“绿”字——这便是课题。然后说:“秋季,按理说是秋风萧瑟、黄叶遍地了,而浙江仙岩的梅雨潭却依旧充满着绿,充满着奇异的绿、醉人的绿。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朱先生一起去游览,尽情地赏绿、品绿吧。”

这个导语,用一句诗引出同一作者的两篇散文,带出了新的课题,是学生们始料不及的,也使他们感到新鲜有趣;重提《春》,自然地导入《绿》,此乃温故而知新,且可将春之绿与秋之绿相比较;以咏春诗句引出课题,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对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也极有好处。

如果说,上例的课题是“千呼万唤始出来”,那么,下例的课题则是一上场便亮相。在学习鲁迅小说《药》时,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中央写了一个大大的“药”字,然后在“药”字前面画了三个方格,要求学生添上三个字,与后面的“药”字组成一个成语。一位学生上去,组成了“灵丹妙药”;接着,我又在“药”字后面画上三个方格,要求学生也添上三个字,与前面的“药”字组成一个成语。一位学生上去,组成了“药到病除”。当黑板上出现这两个成语后,我说:一个人得了重病,总希望得到“灵丹妙药”,并企盼“药到病除”。那么,鲁迅的小说《药》究竟写了一种什么药?这种药是不是“灵丹妙药”,能不能“药到病除”呢?说罢,我在“药”字上用红笔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望着黑板上“药”字上面的问号,学生们的脑子里也冒出了一个个问号,于是,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阅读起来。

这种设疑激趣法,在新授课伊始是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并调动他们的探究积极性的。两个与“药”有关的成语,待读罢文本回过头来再看,学生就能进一步明确:小说中所写之药,既不是医治身体、驱除顽疾的“灵丹妙药”,更不是医治心灵、拯救社会的“灵丹妙药”,而“药到病除”在当时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而已。

二、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第二个境界:课的中间,力求“波澜起伏”。

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我曰:课似听曲不喜平。

高超的乐曲演奏,时而平缓,时而急促,时而低回,时而激越。有迸出的“水浆”,有突出的“铁骑”,有“银瓶”之声,有“刀枪”之鸣,方能强烈扣动听者的心弦。

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如果一直像潺潺流淌的溪水,波澜不惊,学生的情绪就会渐渐低落,慵懒之意就会潜滋暗长。

因此,教师就应具有“兴风作浪”的本领,具有“推波助澜”的功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文本内容不失时机地设疑、激疑,促使学生思考,力争投出能“激起千层浪”的“一石”,使课堂气氛趋于紧张热烈,使学生情绪不断高涨。

在教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我让学生观看了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看完后,我忽然提出一个问题:电视剧中有一个细节与原小说不同,有没有发现?看得仔细的学生发现: 电视剧中玛蒂尔德把买来的项链还给佛来思节夫人时,装项链的盒子竟是开着的,而原小说中的盒子并没有打开。于是,我先后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盒子是打开好,还是合上好?二、小说中写没有打开盒子,与结尾发现项链是假的,有没有联系?通过讨论,大家认为电视剧的这一处改动,既不符合两个人物当时的心理,又失去了一处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伏笔,将伏笔变成了败笔。讨论至此,我说:“我们能不能给电视剧的编剧写一封信,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们大声地说:“能!”我又问:“如果要给这封信拟一个标题,怎样醒目些、生动些?”学生们又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一位学生拟了这样的标题:“请帮玛蒂尔德把盒子盖上。”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这样的讨论,学生饶有兴趣,话语滔滔,而在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文学鉴赏与评论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投出精心预设的“一石”,固然需要,但最为理想的境界,就是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引导学生投出“即时生成”的“一石”,让教学过程在师生交往中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教师要积极开发和灵活利用这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这“一石”所激起的浪花更为美丽,这不能预约的精彩更为动人。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教学巴尔扎克的小说《守财奴》,在观看了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后,我让学生评议该电视剧。在一片赞扬声中,有一位学生则说要给电视剧挑“刺”。我听到这与众不同的声音,就鼓励他发表看法。他说:在葛朗台发现查理留给女儿的梳妆匣上有金子时,课文中是这样写的:“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可是,电视剧中的葛朗台却把“你真是我的女儿”说成“你真是我的好女儿”,这里加了一个“好”字,我觉得味道就有点两样了。我发现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于是就顺手把这“一石”投到全班学生中去,激起了热烈讨论的“千层浪”。有的认为演员的这个“好”字加得好,有的则认为这个“好”字加得不好。后来,看法渐趋一致:“你真是我的女儿”与“你真是我的好女儿”,前者侧重在“我”字上,后者侧重在“好”字上。葛朗台要强调的不是“好”字而是“我”字。他这里是极力称赞女儿像“我”,像“我”葛朗台那样为了金子什么都可以拿去交易。此时此刻,葛朗台是为女儿也会像“我”一样做投机生意了而感到兴奋不已呢。当然,他说“我明白”了,其实并不明白,他不了解女儿是把梳妆匣看作爱情的象征,而根本不在乎有没有金子。

演员多加了一个“好”字,学生反而说:“不好!”

多么热烈的多重对话,多么激烈的思想碰撞,多么活跃的心灵交流。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课上得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

是啊,课堂上波澜起伏,“浪花里”能“飞出欢乐的歌”。

三、 “曲中声尽意不尽,月照竹轩红叶明”

第三个境界:课的结尾,力求“余音不绝”。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和收束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仅有好的导入尚不能说是“成功的一半”,它还得有好的收束与之相呼应。一个别出心裁的导入与一个匠心独具的收束,二者有机结合,恰似锦上添花,方能使课堂教学始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曲中声尽意不尽,月照竹轩红叶明。”这是技法高超的乐师在弹罢乐曲后所营造的艺术意境,余音不绝,有绕梁三日之效果。同样,高明的教师在一课结束之际,也应努力追求这种美妙的意境,这种动人的效果。

为此,一堂课的结束,不要急于打上个“句号”。

有时,我再提出一个“问号”,于无疑处生疑,促使学生重温旧课,巩固知识并且举一反三。例如教完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玛蒂尔德会怎么样?佛来思节夫人又会怎么样?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性格发挥合理想像,进行续写,然后互相交流。

有时,我再引出一个“破折号”,从课文延伸出去,介绍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图片资料及赏析文章。如,学完了《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学生们对“左联”五烈士肃然起敬,烈士们的音容笑貌恰似在眼前闪现,呼之欲出。就在此时,我不失时机地利用幻灯片向学生们展示了五位烈士生前的照片。学生们怀着深深的敬意,仔细地看,认真地思索。有的说:“看了这五位风华正茂的青年作家的遗像,我更理解鲁迅为什么要反复地说‘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了。”有的说:“看了这些照片,我懂得了鲁迅把‘怒向刀边觅小诗’改为‘怒向刀丛觅小诗’的原因了,那时白色恐怖是多么严重,反动派的屠刀杀害了多少可爱的革命者。”五张照片,激起了学生思绪万千,激情无限。

有时,我抛出一个“省略号”,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自行开发课程资源。江苏新教材采用“专题”的形式编排课文,如学完了“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之后,我就让学生仍以此专题的名称“月是故乡明”为题,自己在课外选编一组有关乡情的佳作,从而再组合成一个与教本相应并可互为补充的专题。我要求一个小组的同学合作进行,然后几个小组评比,评出“最佳专题”,最后编辑打印,供全班同学阅读。几册必修本的专题有限,我还让学生自己设计新的专题,并围绕这新专题选编自己喜爱的课外文章。这一项“我来当主编”的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编出了各种各样的专题,如关于志向的“乘风破浪会有时”,关于磨难的“风雨过后见彩虹”,关于感恩的“报得三春晖”……这些新专题,为语文课堂引进了鲜亮的时代“活水”,使教与学充满蓬勃的生机。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学习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影响和教学效果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实现,没有学生主动性就没有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由此看来,开展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做中学”是大有益处的。

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上述三境界,课就“活”了,教师“活”了,学生“活”了——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不是我教你学,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

(原载《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6期)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地方课程开发实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XJK06BJJ02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5.

[2]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39.

[3] 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31.

[4] [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潘亚玲,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

[5] [法]阿兰·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M].狄玉明,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27.

[6] 孟凡丽,姜玉琴,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现实扫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24—31.

[7] 何云波.跨越文化之墙:当代世界文化与比较文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103.

[8] 刘旭东.论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10—114.

[9] 丁立平.城市周边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观念的地域性及改善途径[J].云南社会科学,2005(4):94—97.

[10]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