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境外客商常驻于此。伊朗客商哈米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家安在义乌鸡鸣山社区,这个社区素有“联合国社区”之称。
“我喜欢义乌,觉得这个城市机会很多,现在感觉她就像自己的老家,是第二个故乡。”
哈 米
今年是哈米来中国的第12个年头,这位中国女婿自豪地称自己是“新义乌人”。2007年,哈米成立了义乌市第一家由外国人成立并拥有进出口权利的外贸公司。他至今还记得为了成立公司,他整整跑了8个月的时间。那时候,中国没有跟国外做生意的先例,各种规定不明确,义乌、金华都不能解决,自己到了杭州、上海,最后把文件寄到北京才能做。
按照当时的规定,外国人不能单独在中国开公司。如今,义乌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县,降低了外商注册企业门槛,灵活便捷地采购和报关程序,改变的不仅仅是速度,更是成本。哈米说,现在注册公司只要符合条件,最快只需一周时间。不管是办事处还是办公司,现在只要是资料齐全,很快就能办下来,工作签证也是40天就能全部搞定。
经过10多年的打拼,哈米的公司已经分布伊朗、法国和中国的北京、广州、杭州,业务也做到了加拿大、美国和欧洲各国。每月,仅地面砖一项业务他就要向伊朗国内发出50个集装箱。业务做大了,怎么把货物顺利地运出去一直是哈米最头疼的事儿。铁路不通,有昂贵的转运成本;海运,近1个月的航程,风险太高。(www.xing528.com)
哈米回忆,5年前,海运方面安全有问题,波斯湾走不通就考虑到铁路的事。那个时候“一带一路”还没有提出,以前其他国家的铁路和中国的铁路不对接,铁路运输费用很高。
如今,从马德里往返义乌的“义新欧”铁路开通,义乌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义乌机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及国际集装箱陆海联运等多种联运模式,让义乌形成了网点最齐全、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大物流。这也给哈米的贸易带来更大的便利。他说,现在从义乌已经有铁路到西班牙的马德里,能通过一两个国家到伊朗。铁路和海运一起,可以省很多路,时间方面会快一个星期左右。
目前,义乌市开始打造国际贸易体制机制创新区和全球新兴市场经贸合作区,探索“新丝绸之路”的通关协作机制,以实现国际铁路专列与口岸海关间的无缝对接。在哈米位于义乌时代广场29楼的公司里,桌上一叠厚厚的报关单,显示的是公司最近一个星期的走货量,几千万的货值。哈米说,丝路经济带的开通,使自己变得更忙碌了。
哈米说:“对我来说,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以中国发展的速度,如果让我按照老样子,是跟不上的。我一直在学习外贸知识,看能不能在中国开办工厂。以前考虑的怎么把中国的货出口到伊朗,现在觉得中国做这么多产品,肯定会有很多原材料供应不足,所以这几年进口方面也在做,以后会越来越好。”
(作者:陈瑜艳;选自央视网2015年11月2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