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孩子美好学习,我会更加潜心去做教育;看见教师美好提升,我会更精于去做管理;看见学校日益发展,我会更加注重于自我的修炼。在教育路上,他们是我前进的“发动机”。一路且行且学且思,以学者的心态出发,以智者的身份点亮前行的道路。我相信,唯有沉下心来的专注,才会沉淀出美好的教育智慧,才会点燃最璀璨、最夺目的教育火花。
我曾提出“美好力”概念,将其界定为一种感受、欣赏、追求、创造美好的能力。学校教育追求美好,根本要义在于不断提升师生的“美好力”。除了创设“美好教育”文化以外,开设专门的“美好课程”及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美好教育”就成为涵育师生“美好力”的重要途径。如之前所述的各种美好要素都可以作为相关课程建设的关键词,然后通过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课程要素的架构,夯实、构建起以“美好力”为核心素养目标的丰富、多样、多层的学校课程体系。
新技术时代,未来课堂将打破时空的界限,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实现一个实时的、互联的网络学习空间。科技教育及学校精神文化的建构,是我提升“美好教育”生产力的执着追求,在保证国家课程高质量完成的基础上,融入了科技类拓展课和实践课以及校歌创作、“望实精神”凝练,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知行合一”和“学以致用”,是学校科技教育的一次创新发展,也是拓展新型学习方式的一次探索与创新,让每一名师生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人人有分享,人人有成果,人人有收获。在科技教育领域,本着“自主开放、高端引领”的原则,为“美好教育”创造更多的“链接”,为中华民族的创新发展“赋能”!2020年,学校被评选为北京市百所融合创新示范学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聚焦科技特色发展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历经多年蜕变,学校教育教学方面发生了剧烈的转变,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方式先后渗透其中,在以“美好教育”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青少年科技教育犹如万紫千红中的一抹,发展尤为显著。
国家战略统一思想,创新管理体系逐渐完善。党的十八大提出 “科教兴国,科技强国”战略,学校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摇篮。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力开展科技教育的指导方针前提下,以刘美玲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层一致认为:“学校的科技教育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摇篮,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我们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大力开展科技教育,精心打造科技特色学校,用科学知识奠基人生未来,用科学精神启迪学生智慧,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此理念的指引下,学校领导与科技教育辅导教师们提出学校科技教育目标:“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树立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科学事业的远大理想。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爱学习、善思考的好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我校于2016年4月,专门成立少年科学院,刘美玲校长担任名誉院长,校领导成员全体参与其中,由少科院教师负责制定计划、活动安排。七年来,刘美玲校长借助前沿教育观念理念,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长期规划,把科技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大事来抓。
经过长期的实践,学校科技教育逐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全程指挥、分级管理、分组负责”的管理体制。
专家教师层层发动,科技社团全面开花。“想高效地开展科技教育,培养优秀的科技教师是关键!”学校着力加强教师团队自身建设,挑选科学类学科骨干教师和社会科技活动专家作为少科院辅导员,具体负责科普知识讲座和科技竞赛辅导等工作。少科院会聚了学校所有科技学科教师,凝聚了大家的智慧与力量。少科院是学生展示自身科技本领的舞台,学校根据学段要求、项目种类成立“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模型制作”等八个学生科学研究院。利用每周一、周三下午课后的时间进行活动、学习、讲座,使“科普教育之花”在全校盛开。
以刘美玲校长为首的学校管理层,提出“美好教育”的办学理念,同时确立了学校科技教育办学特色,引领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定位启航。我们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学校科技教育育人理念:“用科技教育铺垫学生成长道路,用科学精神点亮学生智慧人生。”
全面占领科普阵地,工作深入持之以恒。要想让孩子们爱上科技,爱参与科技活动,首先要为孩子们营造科技教育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为了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在刘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充分利用班级板报、科技长廊、走廊文化、楼梯文化、学校橱窗及校广播节目,定期刊出科普文章、竞赛照片,播送前沿科技信息。学校以科技节、学校科技竞赛为载体,组织开展四大系列科普主题活动、10 余项科技重点活动和30 余场科普讲座活动,直接参与人员达2.1 万余人次,增强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学生们接受了科学精神的熏陶,增长了知识、增强了技能,“科技之花”在学校常开不败。(www.xing528.com)
深化科学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面对越来越多的爱科技的孩子们,刘校长向老师们提出:“在课改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我们应当积极实施科技教育的课堂变革,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她鼓励我们:“科技教育变革课堂,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资源及相关软件,让每个学生都要经历问题聚焦、设计规划、制作实践、分享交流、改进评价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科技的艰辛与快乐。”
创新人才硕果累累,学校品牌创新辐射。功夫不负有心人。7年来,学校5000 余名学生先后参加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全国青少年太空创新赛、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北京市电子信息竞赛等10 余项科技类竞赛活动,师生们屡创佳绩、硕果累累。
学校连续6年荣获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称号,连续3年荣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特色单位,连续4年为全国生态道德示范校,多次荣获全国级科教类课题实验校、市级竞赛优秀组织奖。学校教师做市区级公开课、研究课50 余节,获市区级论文类奖励、竞赛类奖励200 余次。
时光荏苒,7年弹指一挥间。学校科技教育已经步入高效发展阶段,成为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将进一步以科技教育为抓手,锐意改革,大胆创新,进一步拓展学校科技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助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发展!
科技教师:崔深根
踏着时代节拍 奏响美好旋律
“迎着初升的朝阳,满载希望的梦想,美好相约,走进陈分望京实验学校的课堂。崇德善学让心灵多彩绽放,乐观进取做建设祖国的栋梁……”当刘校长把这段校歌歌词交到我手上时,我一下就被这段优美的文字所吸引。歌词深刻地诠释了学校“美好教育”文化理念体系和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办学追求。朝阳、梦想、美好、远航等元素让歌词充满无限的力量和动感。
说实话,校歌歌词让我既兴奋又倍感压力,兴奋的是这段歌词言简意赅地体现了陈分望京实验学校师生在“美好教育”的理念下发奋图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就犹如一幅幅“美好教育”的画卷铺展在我们的面前,而压力则来自于我如何才能创作出能表达歌词内涵的旋律,才能让这些文字活泼欢快地跳动起来,才能唤醒一代又一代陈分望京实验学校人对美好的追求,激发师生学习美好文化、践行美好理念、传播美好行为的信心和力量,成为学校凝集共识、涵养美好少年品格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
为了能谱出与歌词相匹配的旋律,我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歌词,有时一天至少要读十几遍歌词,从而更好地领会刘校长所要传达的文化立意和情感。或许正是对歌词深入的理解,一天早上在上班的路上,我下意识地读着“迎着初升的朝阳,满载希望的梦想……”,突然一段旋律涌现出来,马上,前四句“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到“崇德善学,让心灵多彩绽放”的时候,我知道这一段一定是全曲的高潮段落,但为了适合学生的音区,跨度又不能太大,所以我用了一个八度,使得音乐情绪高涨,同时我又运用了切分节奏和休止符,使得旋律有一种往前推动的、活泼的感觉。最后一段“来吧,来吧,播下未来的希望;来吧,来吧,插上思维的翅膀”,这应该是刘校长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我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相约九八》,只是为了迎合孩子们朝气蓬勃的特点,我运用了附点和切分的节奏,既轻松活泼,又朗朗上口。结束句“向着美好远航”寄托着刘校长及陈分望京实验学校所有老师们对学生的美好祝愿,我采用了音阶级进上行的旋律,配合四分音符稳定的节奏,在铿锵有力中结束到大调的主音上,象征着坚定有力,迈向美好!就这样,我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首校歌的创作。
回顾这次校歌创作的经历,我深感欣慰和自豪。欣慰的是,我用自己的专业很好地诠释了学校的“美好教育”文化理念,没有辜负刘校长和陈分望京实验学校师生的殷切期盼。自豪的是,我能和刘校长一道为学校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为陈分望京实验学校的美好未来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真心希望陈分望京实验学校这艘“美好之船”在刘校长的引领下,载着望实人的希望和梦想,向着幸福和未来远航!
音乐教师:焦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