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是直接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分割,导致城乡幼儿园教师之间福利待遇差距尤为明显。使得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越来越薄弱,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人力资本保障。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推进城乡幼儿园教师津贴补贴政策。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条件、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与城市幼儿园教师差距较大。农村幼儿园教师津贴补贴项目过于单一,且这样低水平的津贴补贴政策不仅对现任幼儿园教师群体缺乏激励作用,而且对于外来幼儿园教师没有任何吸引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有优秀的年轻人愿意到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有可能会拖欠工资的偏远山区工作。[17]对此,应当大力推进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津贴补贴政策,以此来吸引优秀的外来“血液”,建立专业、稳定的师资队伍,从而改变当前师资力量薄弱的格局。首先,要推进国家对农村幼儿园教师津贴补贴项目的全面落实。其次,增加各地方农村幼儿园教师津贴补贴项目。例如,在边远地区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已取得基本补贴(如交通补贴、餐补、节假日津贴等)之余,还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加设额外补贴(如农村幼儿园教师生活补贴、独生子女补贴、升学奖津补贴、取暖降温补贴等)。再次,可以向农村幼儿园教师发放具有优惠作用的优待证。例如,在全国范围内,持优待证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可享受各类半价或免票优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可享受打折优惠等。最后,应当设置能够充分体现农村幼儿园教师特殊地位和情况的专属津贴补贴。例如,只有在农村任教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才能享受该项津贴补贴;在农村以外任教或生活,则不能享有该项津贴补贴。在农村工作直至退休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可在退休金中享受该项津贴补贴,或在退休时给予其一定的奖金,形成一种表彰形式。以上种种办法,其目的皆为吸引和留住专业教师人才,为农村建立一支专业、稳定的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
第二,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力度。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有关教育教师工资福利的法律法规中,都提到教师工资福利问题。例如,“教师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在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应享受边远艰苦地区的津贴补贴”“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的落实”等等规定。但是长期以来,能真正遵循规定,达到指标的地区较少。多年来,国家规定的省级和地方各种津贴补贴都没有足额兑现并到位,并且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不知道相关的补贴项目。[18]为此,首先,应尽快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细化具体操作步骤,修订法律法规中含糊不清的内容。例如,要指出“同等待遇”包含的具体内容、“艰苦偏远地区”的具体界定等。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地方政府必须要对违背本法规定,不能按时支付教师工资和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给予一定的改正期限。对那些违背国家财政规定,滥用职权、挪用国家用于学校建设和教师工资发放的公款的相关主要责任人员给予刑事处分,问题严重者并构成犯罪行为的,依法处置。”然而,在类似的事件中,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落实,如相关部门如何处理此类事件、法律法规的实施过程及结果由谁监督等。为此,政府部门要严格执法,并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加强刚性的惩治约束,依法保障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注释】
[1]Schaffer H R,Liddell C,“Adult-child Interaction Under Dyadic and Polyadic Conditions”.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4,2(1),pp.33-42.
[2]Simpson A W,Erickson M T,“Teachers’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s a Function of Teacher Race,Student Gender and Student Race”,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83,20(2),pp.183-198.
[3]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72~79页。
[4]张帆:《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作用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5]Rose S L,Rose S A,Feldman J F,“Stability of Behavior Problems in Very Young Children”,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89,1(1),pp.5-19.
[6]毛艳美:《社会支持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河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7]索长清:《幼儿园教师文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8]谢维和、李乐夫、文雯:《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1990—2005):关于教育公平的一种新的理论假设及其初步证明》,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www.xing528.com)
[9]周兴国:《教师资格的制度完善:从“终身制”到定期复审》,载《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10期,第22~25页。
[10]汪明帅、谢赛:《基于教师入职标准的教师准入制度:国外的经验与启示》,载《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8期,第53~58页。
[11]齐梅、刘洁:《对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存在问题的思考》,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14~16页。
[12]张云亮、汪德明、时莉:《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现状、评价及其需求》,载《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第35~40页。
[13]黄大龙、吴恒祥:《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改进的构想》,载《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2期,第82~83页。
[14]李颖、李敏:《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现状、问题及其发展对策》,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第122~126页。
[15]姜学洙:《教学成就应是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标准》,载《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10期,第27~28页。
[16]斌华:《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7]唐幸福、徐安兴:《改善农村教师待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科技广场》2009年第2期,第164~165页。
[18]周兆海:《薪酬激励与制度吸纳: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提升路径》,载《当代教育科学》2016年第6期,第20~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