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幼儿园关怀理论研究:教师与幼儿间有效双边关系

农村幼儿园关怀理论研究:教师与幼儿间有效双边关系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澳大利亚心灵哲学学者琼·特伦托和贝雷妮丝·费舍尔最早对“关怀”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关怀理论”。特伦托和费舍尔通过‘关怀’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中所发挥的一般功能,确立了他们的“关怀理论”。“当然,其他关怀理论家也同样把关怀定义为一种社会实践,他们认为‘关怀’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24]第二,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有效的“关怀”双边关系。

农村幼儿园关怀理论研究:教师与幼儿间有效双边关系

澳大利亚心灵哲学学者琼·特伦托和贝雷妮丝·费舍尔最早对“关怀”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关怀理论”。[19]他们认为,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关怀可以被视作一种个体和周围一切事物相互交流的一般性活动。它可以更好地维持个体持续进行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从而让自己适应所处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既包括个体的身体自我,也包括个体的精神自我以及个体生活的环境。通过关怀,个体试图把自己“世界”中的这些东西全部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复杂且能维护自身良好发展的网络。特伦托和费舍尔通过‘关怀’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中所发挥的一般功能,确立了他们的“关怀理论”。“当然,其他关怀理论家也同样把关怀定义为一种社会实践,他们认为‘关怀’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20]例如,英国社会学研究者西比尔·施瓦岑巴赫对于“关怀”的解释就是从人类社会和生活角度出发。她将关怀等同于生产活动,比如考虑他人的需求、照顾他人、做饭等,这些活动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体现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特定关系。[21]

虽然“关怀理论”的最早提出是用来解释个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关系的,但后来它的应用范围逐渐被一些研究者们扩展到类如友谊、师生互动等其他关系领域。这其中,当代最有名的理论应用和推广实践者当属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德育学家内尔·诺丁斯,他将“关怀”在教育领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诺丁斯认为,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开心,应该致力于培养关怀型教师,使教育向着幸福发展。[22]诺丁斯在其《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提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当一个人处于婴幼儿时期,或者病痛和衰老来临之际,这种需要显得尤其迫切和普遍。我们接受关心,并且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氛围之中。如果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接受和认同。”同时,她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我们不必告诉学生如何去关心,只需与学生建立一种关心的关系,学生就能从中领悟,从而明白如何关心。对此,诺丁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理念概述:[23]

第一,教师要拒绝追求教育广泛的普适性,注重对学生内在需求的关心。在诺丁斯看来,每个学生是极具潜力的个体,但同时他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去成长。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个体之间普遍存在的先天差异性,教师应该减少普遍的关怀,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而不是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例如,一高一中一矮三个人隔着高墙看球赛,“平等”就是给三个人三个相同高度的箱子,结果高个子比墙高出很多,中个子高出一头,他俩都看到了球赛,矮个子依然比墙矮,什么都看不到;而“公平”则是高个子和中个子站在一个箱子上,矮个子站在两个箱子上,三个人都能看到比赛。为此,公平比平等更加人性化。所以诺丁斯认为,关怀的本质之一,就是教师依据学生所处的环境因材施教,关心每个学生内在真正的需求,同时用高质量的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24]

第二,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有效的“关怀”双边关系。诺丁斯认为,尽管因为教师往往通过成绩提升这一指标来衡量其对学生的关心程度,这让这些教师错误地认识了所谓“关怀”的含义,并且实质上这样的方式几乎不会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关心。教师作为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接触最多的核心点之一,他们与学生建立具有情感温度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诺丁斯着重强调“关怀”是一种关系,教师要成为真正的关心者,就要敞开心扉接纳学生。当学生感受到这种“关怀”的情感温度时,往往也会给出比较积极的回应。这样,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师生互动关系才会走向亲密,才会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美国学者劳伦斯·布鲁姆将这种教师应该拥有的品质称为“道德感知”,并将其定义为对需要道德反应情况的敏感度。他和诺丁斯一致认为,一个有爱心的教师会注意到幼儿的需要,并做出适当的反应。如果一个教师对幼儿没有情感上的关心,那么,他可能只会满足幼儿最明显的需求,而忽略幼儿其他潜在的需求。[25]正如布鲁姆在自己的书中写道:“如果不特别注意,我们的关怀就会受到限制或关怀无效,因为我们不会注意到别人什么时候有需求,我们是否需要以适当的方式回应。”[26](www.xing528.com)

第三,教师要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关怀能力”。依据特伦托和费舍尔的“关怀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关怀的本质是通过与自我内心以及周围环境的交互互动,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找到一种平衡的关系模式。所以诺丁斯提到,要培养会关心人的人,学校必须围绕关心展开教学,以关心主导课程。诺丁斯主张孩子们学会多种主题的关心,例如,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关心知识等,使学生不仅获得全面发展,而且培养道德品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关心,懂得尊重。实施以关心为目的的教学,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将多种主题的关心融入学生的日常,让学生学会关心。

第四,教师应该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发展。结合现代教育领域的众多理论思想和实证研究结果,诺丁斯指出,教师要想帮助孩子培养其关心和关怀能力,就不能只是空泛地讲授关怀的大道理,即空泛讲授所谓“关于道德的知识”。因为道德不仅仅是理性的问题,更是情感和行为的问题。现在早早接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幼儿教育近些年得到了人们极大的重视,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焦虑地讨论着道德的碎片化、“去道德化”逐渐低龄的现象。所以诺丁斯认为,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作风都要有行为标准。虽然这样的做法可能对高年级学生作用相对较小,可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却是意义重大的。因为知识是中性的、无情感的;相反,教师讲述知识时所伴有的热爱、着迷或是冷漠、厌烦等情绪、情感会清晰地传递给课堂中的每个学生。

此外,诺丁斯还提出学校教育应该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教师除了要树立榜样、关心学生智力发展之外,还应该在教学中立足开放性思维,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每个阶段,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的资源,帮助和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资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不强加给学生任何东西,学习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师要避免以提高成绩为借口压迫学生,而要努力做到以关怀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成长。教育环境虽然不完全是进行职业准备的“场所”,但它却是人提升自我、认识自我和全面完善自我能力的地方。因此,教师的责任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这一浅层面上,教师要认识到教育最本质的一面,让每个学生获得身体、心理、生活技能、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目前,在美国教育学界,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已经成为最主流的教育理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美国本土出版的与教育相关的书籍中,有超过4000本直接引用了诺丁斯的理论观点。[27]师幼关系的研究和论述从内在核心来说,基本落脚点都在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关系上,这一点和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可谓是相当契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