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第十二天—第十四天(2019年8月12日—8月14日),孟买—阿格拉—加尔各答
航班:埃及航空MS968 12AUG(16:45—2:00+1)
在《八十天环游地球》小说里,在印度发生了很多故事。路路通打架被拘留、福格先生行程不顺而不得不购买大象做坐骑等故事都发生在印度,尤其令人难忘的是,福格先生在印度丛林中救出了印度公主,并收获了爱情。这些故事包含了很多印度的宗教、民族、民俗知识。所以,印度也是我们此次旅行关注的重点。还是看一看原文吧!
“印度是个很有趣的地方吗?”
“有趣极啦!那儿有很多庄严的清真寺、高高的尖顶塔、宏伟的庙宇、托钵的苦行僧,还有浮图宝塔、花斑老虎、黑皮毒蛇,以及能歌善舞的印度姑娘!我倒希望您能在印度好好逛一逛。”
但是,真正名副其实的所谓英属印度,只有70万平方英里的面积和1亿到1.1亿人口。由此可见,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是英国女皇权力管不到的地方。实际上,印度内地依然存在着一些在英国看来凶猛可怕的土王,他们仍然保持着完全独立。
如今印度的面貌、风俗和种族争执也在日益改变。从前在印度旅行只能依靠那些古老的办法,例如:步行,骑马,坐双轮车、独轮车或轿子,用人驮、坐马车等。如今在恒河与印度河上,有快速轮船航行;还有一条大铁路横贯整个印度,并且沿途有支线。只用3天,就可从孟买到达加尔各答。
虽然孟买风光美丽,景色新奇,但是宏伟的市政厅也好,漂亮的图书馆也好,城堡也好,船坞也好,棉花市场也好,百货商场也好,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也好,犹太教的教堂也好,亚美尼亚人的礼拜堂也好,以及在玛勒巴山上的有两个多角宝塔的美丽的寺院也好,这一切,福格先生连一眼也不想看。他既不去欣赏象山的名胜,也不去访问那些深藏在孟买湾东南的神秘地窖;就连萨尔赛特岛上的冈艾里石窟这种巧夺天工的佛教建筑遗迹,他也不屑于去瞧一眼。
路路通买好了几件衬衣、几双袜子之后,看看时候还早,就在孟买大街上溜达起来。大街上熙熙攘攘尽是人,其中有不同国籍的欧洲人、戴尖帽子的波斯人、用布带缠头的本雅斯人、戴方帽子的信德人、穿长袍子的亚美尼亚人、戴黑色高帽子的帕西人。原来这天正是帕西人(或叫盖伯人)的节日,他们这一族是信奉拜火教民族的后裔,在印度人当中,数他们技艺最巧、文化最高、头脑最聪明、作风最严肃。如今孟买当地的富商都是这一族人。这一天,他们正在庆祝祭神节,有游行,还有文娱活动,跳舞的姑娘披着用金丝银线绣花的玫瑰色的纱丽,和着三弦琴和铜锣的拍子舞得婀娜多姿,而且端庄合仪。
路路通一看到这种新奇的宗教仪式,便会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把舞蹈看个饱,把音乐听个够。他的表情和他那副尊容就像人们想象出的那种最没见过世面的傻瓜。
我们是从埃及开罗乘飞机飞到印度孟买的,到达时是凌晨,我们六人在酒店休息到9:30外出。
在孟买火车站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千人洗衣场,有5 000多人在那里洗衣服,多数是为宾馆洗被单,很多家族三代、四代专门在那里洗衣服。
孟买印度凯旋门
我们住的酒店附近,就是孟买著名的海滩——美丽的秋帕提海滩,曾被誉为“英国女王的项链”。
下午,我们乘船去看象岛石窟(Elephanta Caves),摇摇晃晃半个多小时终于上岸。来之前,听说洪水大,可能到不了象岛,但是我们很幸运。
象岛石窟位于印度孟买以东约10千米的阿拉伯海上的一个小岛,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象岛石窟艺术属中世纪印度教建筑中的马拉他派,利用天然巨大岩石雕刻而成。
象岛石窟的湿婆神等印度教雕像
象岛是一个幽静而美丽的岛屿,其实象岛并没有象,只因16世纪葡萄牙人登陆时发现一头石雕大象而得名。象岛本身风景秀丽,登陆有一段小火车通往景点,岛上遍布菩提树、芒果树、棕榈树、阿育王树和凤凰树。象岛石窟是古代印度教的神庙,石窟由岩石外部向内开凿,形成了一座座佛像与建筑浑然一体的神殿,开凿于450—750年佛教衰落、印度教兴起的阶段。
象岛石窟为一凿空的山岩,石窟建筑群内共有两条主轴线,南北轴线从主门延伸到石窟内,排列着大型塑像群;东西方向轴线从偏门一直延伸到石窟内的神殿。分布着许多硕大的列柱,颇为壮观,有许多精美、风格独特的浮雕。
石窟雕刻的题材以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湿婆崇拜为主。窟平面呈十字形,边长约40米。四门两旁各立有两尊高浮雕守门神巨像,石窟门廊两侧及窟内岩壁上有9幅巨大的高浮雕嵌板,所刻内容为印度教大神湿婆的各个不同侧面。
最著名的第5号石窟有一尊湿婆像,高达5.5米,为三个面孔的胸像,以不同的面孔表示湿婆的不同形象。正面代表创造神,神情庄重肃穆;右边代表守护神,表情温和,面带笑容;左面代表毁灭神,露出獠牙,面目狰狞。另一尊湿婆神化身为舞王的健舞石刻,姿态优美,动作灵活。记述湿婆神与帕尔瓦蒂完婚及对弈场面的石刻则洋溢着生活气息。石窟内湿婆斩杀阿达卡的石雕像展现了智慧对愚昧的胜利。大自在天湿婆神一面挥动利剑砍杀象征黑暗的魔鬼,一面用一只碗盛接污血以防止其溅落地面。
象岛石窟虽遭到长时期的破坏,但目前留下的部分仍然是世界的瑰宝。
到孟买的第二天,我们到距离孟买城40千米的印度佛教遗址坎赫里石窟(Kanheri Caves),位于国家甘地公园内。石窟开凿于2—10世纪期间,是印度连续凿刻时间最久的石窟建筑群,由109个石窟组成。其中第三窟最大,长26.4米,宽12米,里面有34根15.2米高的石柱和一座5米高的佛塔,一系列佛龛、佛像都是整体从岩壁上开凿出来的,从2世纪开始开凿,到5世纪才完成。走廊两端有近7米高的佛像,石壁上还有红色彩绘的观音像和佛陀立像。
坎赫里石窟里的佛教雕像和壁画
坎赫里石窟有许多精美的佛教雕像,也有一些窟是作为祈祷厅设计的,宽敞而佛像不多。坎赫里石窟早于中国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雕刻的一些艺术形象就源自印度,但佛教在印度已经逐渐衰落,令人惋惜。
数百年历史的孟买千人洗衣场
孟买泰姬玛哈酒店
辛苦的印度搬运工人
纪念圣雄甘地的活动
孟买维多利亚火车站
下午返回时,我们去了印度的维多利亚火车站,英国的历史性建筑宏伟壮丽。在观景台上遇到一群老师和学生在为第二天的独立节拍照,穿着节日盛装,一个小男孩装扮成甘地,还有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在表演印度婚礼,我们和他们一起照了相。
行程第十五天(8月15日),孟买—新德里—阿格拉—新德里
航班:印度航空AI348 15AUG(7:55—10:10)
车次:火车Taj express(18:55—22:00)
2019年8月15日凌晨5:00,我们离开酒店,乘飞机,从孟买到印度首都新德里。抵达新德里后,我们立即乘汽车到阿格拉,路上只有200多千米,但是花了4个多小时,所以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5:00多,我们立即赶往泰姬陵。
事实上,泰姬陵与《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福格的行程并不相关。我们到阿格拉看泰姬陵,完全是因为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最耀眼的明珠,不看实在太遗憾,于是我们下决心在这次从孟买到加尔各答的行程中专门绕道从新德里到阿格拉看泰姬陵。
我到过泰姬陵四次,仍然对这一人类艺术珍品百看不厌。当然,我每次来到这里的季节和天气、时段都不同。
在上午10:00或下午16:00时,泰姬陵洁白的大理石对称结构在印度特有的湛蓝无云的天空的映衬下,曲线柔和华美,端庄典雅,晶莹剔透,彰显着圣洁和高贵。
泰姬陵是一个用红砂石围成的长方形陵园,长576米,宽293米,正中央是纯白大理石砌成的主体建筑陵寝,中央圆顶高62米,四周有四座高约41米的尖塔,中间以红石铺成的甬道连接大门和陵寝,周围是绿色的草坪。一个十字形的宽阔水道交汇于中央方形的喷水池,整个建筑以工整均衡的对称形式呈现和谐美。寝宫的上部为一高耸饱满的穹顶,下部为八角形陵壁,寝宫内有一扇雕刻得极为精美的门扉窗棂,印度朋友说这出自中国巧匠之手。
走近泰姬陵,要仔细观察它的镶嵌艺术。泰姬陵以采自阿格拉322千米外的洁白大理石为建筑主体,因为伊斯兰宗教禁用人或动物的形象,所以泰姬陵用产自中国的宝石、水晶、碧玉,伊拉克和也门的玛瑙,斯里兰卡的宝石以及阿拉伯的珊瑚等镶嵌成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装饰图案。泰姬陵的外墙上,以黑色大理石镶嵌出艺术体的古兰经文,想来应当是一些名句。泰姬陵的设计和建设征集了印度以及波斯、土耳其、巴格达的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师、雕刻师、泥瓦工共计2万多人参与。这些镶嵌工艺如此精细,似乎宝石和大理石本来就浑然一体。对比如今迪拜富豪掷重金仿造的泰姬陵镶嵌工艺之粗糙,优劣不忍评说。
前三次到泰姬陵,我专门挑选了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清晨,泰姬陵从薄雾中逐渐显现,仿佛新娘揭开面纱。傍晚是泰姬陵最美的时候,在太阳的余晖下,白色的泰姬陵变成了金黄色,随着金乌西坠,泰姬陵的轮廓逐渐变成粉红色,在水池中留下美丽的倒影。在满月的夜晚,泰姬陵会变为淡淡的青色,更显洁白无瑕、冰清玉洁。
泰姬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美国《国家地理·旅行家》杂志评选“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以及2005年评选“世界新七大奇迹”时,都毫无悬念地入选。我则将泰姬陵列为全世界所有人造艺术奇迹中的第一。
泰姬陵有着异乎寻常的包括忠贞爱情、父子反目、兄弟残杀等极致善恶的故事。
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国王沙迦尔罕为纪念心爱的王妃,于1631—1653年建造的。他的王妃穆姆塔兹·玛哈尔(原名姬曼)聪明美丽,能诗善画。沙迦尔罕非常钟爱她,赐给她“泰姬·玛哈尔”的封号,玛哈尔为沙迦尔罕生了14个孩子。然而,在生第14个孩子时,泰姬不幸死于难产,年仅38岁。临终前泰姬说:“如果陛下不忘记我,请不要再娶。请替我造一座大墓,让我的名字流传后世。”沙迦尔罕悲痛欲绝,一夜白头。他按照爱妻的意愿,广召世界各地能工巧匠,精心设计,亲自监督施工。据说共动用2万多人、1 000头大象,历时22年,终于建成了这座举世无双的杰作。泰姬陵包括殿堂、钟楼、尖塔、清真寺、方形水池、草坪等。沙迦尔罕还打算在泰姬陵的朱木拿河对岸用纯黑的大理石为自己建造一座规模、形状相同的陵墓,河面上用黑白两色的大理石桥梁相连,以示爱情绵绵、生死不离。
然而,历时22年的修建,使得王国财力耗尽,民怨丛生,导致莫卧儿王朝衰落。1658年,即泰姬陵完工后的第5年,沙迦尔罕的第3个儿子奥朗则乘机弑兄杀弟,篡夺王位。沙迦尔罕被囚禁在朱木拿河对岸他原来准备为自己建造陵墓的地方,也不被允许到泰姬陵去为爱妻献花,每天只能远远遥望泰姬陵,直到8年后郁郁而死。直到死后,逆子才允许将沙迦尔罕的棺椁放进泰姬陵,与爱妻躺在一起。
印度诗人泰戈尔为泰姬陵写下了美丽的诗句:
如果生命在爱火中燃尽,会比默默凋零灿烂百倍。
爱情谢幕的一刻,也将成为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印度火车的二等车厢有座位和空调
三等车厢为站票,火车边走乘客边上下车
参观完泰姬陵,我们乘坐火车从阿格拉返回新德里,这也是一次乘坐印度火车的体验。在印度火车站,上下火车要走很长的路,当地导游会安排印度搬运工给有需要的乘客搬行李。他们把两个20多千克重的箱子一起顶在头上,有电梯时就直接顶着上电梯,没有电梯就用头顶着爬楼梯。每件行李收费100卢比,相当于10元人民币。我们觉得过意不去,想多给一点,但当地导游不让,说不能破坏地方的价格标准。
大家一定对印度火车顶上坐满人的景象有深刻印象,实际上,那只适合老式的烧煤或内燃机火车,现在的电气火车是不可能坐在顶上的,太危险了!但印度火车还是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我们乘坐的火车是泰姬号快车Taj express,在印度算等级较高的火车,车厢分一等、二等和三等三个等级,我们购买的是二等车厢,车厢内有空调,对号入座。我们前面一节车厢是三等车厢,三等车厢内绝大多数是站票,上车靠挤,火车车厢没有门,行驶速度慢时,也可以随时上下车。这种车厢的车票极为便宜,算印度的社会福利。
火车行驶3个多小时后到达新德里,我们一行人在晚餐后入住酒店。
行程第十六天(2019年8月16日),新德里—加尔各答
在印度新德里为期一天的旅行中,我们首先去了很有名的伊斯兰教神庙贾玛清真寺(Jama Masjid),然后去了新德里的红堡(Red Fort)。印度有两个红堡,风格相似,阿格拉的更宏伟,更像城堡;而新德里的红堡虽然规模小一点,但有皇家花园和精致的雕刻,更像皇宫,也更舒适。在红堡门口,印度家庭邀请之晗和他们一同照了相。红堡对面是印度耆那教的一个天衣派神庙(Digambar Jain Temple),但不让拍照。
然后,我们去了印度2000年才建成的一个最新神庙——阿克萨达姆神庙,它是由5个拱形的屋顶组成的一个宏大的建筑,里面有几百尊很精细的印度教神像石雕,从中可以看到印度工匠保持着优秀技艺的传承,可惜,这里仍然不让拍照。
我们又在匆忙中看了印度总统府、国会大厦、甘地陵(Raj Ghat)。最后到机场乘晚上20:15的印度航空AI022航班,飞往印度东部的城市加尔各答。(www.xing528.com)
凌晨,我们到达加尔各答。由于昨夜下了暴雨,有些地方发生了洪水,还有很多地方仍被水淹着。
新德里红堡门口
加尔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在英国殖民时期,从1772—1911年的140年间,加尔各答一直是英属印度的首府。所以城市遗留着大量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
最漂亮的是维多利亚纪念馆,这座白色石砌宫殿融合了文艺复兴和伊斯兰风格,高贵典雅。
我们来加尔各答观看的重点是印度博物馆、迦梨女神庙和泰戈尔故居。
加尔各答的名称来源于一个村庄的名字——卡利卡塔(Kalikata)。卡利卡塔的意思是迦梨女神的土地。我们首先看的景点是达克希涅斯瓦寺(Dakshineswar Kali Temple),即迦梨神庙。关于迦梨女神,我们将在下一章详细叙述。
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全称杰都加尔印度博物馆,是印度最大的博物馆,1814年由英国皇家亚洲协会创办,其外观是围着草地的意大利风格大楼。博物馆共分3层,分考古学、艺术、民族学、地质学、物产、动物学六大部门,展出丰富的印度文化遗产。其中第一层考古学部门陈列最为丰富,也是我们参观的重点。
从博物馆中庭正面入口,可看到印度佛教的著名雕刻“劫树”,按字义应为“永恒之树”,已有2 200年历史。
维多利亚纪念馆
印度博物馆的犍陀罗雕刻室展品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犍陀罗地区原为公元前6世纪南亚次大陆古代十六列国之一,孔雀王朝时佛教传入,1世纪时,这里成为贵霜帝国中心地区,文化艺术非常兴盛。犍陀罗艺术主要针对贵霜时期的佛教艺术而言,因这一地域是印度与中亚、西亚交通的枢纽,又受希腊文化影响较大,犍陀罗佛教艺术兼有印度和希腊风格,故又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
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里的佛教雕像和象头神雕像
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末兴起后的数百年间并无佛像雕刻或画像,佛陀本人的形象皆以脚印、宝座、菩提树、佛塔等象征代替。犍陀罗艺术形成后,对南亚次大陆本土及周边地区的佛教艺术发展均有重大影响。
3世纪后,犍陀罗艺术逐渐向贵霜王朝统治下的阿富汗东部发展,巴米扬佛教遗迹就是犍陀罗艺术的代表之一。由于几百年以来,阿富汗佛教遗迹不断被破坏,印度博物馆的犍陀罗雕刻弥足珍贵。除此外,博物馆还有1875年从出土地移至加尔各答复原的帕鲁德窣堵波塔门和围栏,与桑奇大塔是同一时代的艺术品,有2 500年历史。馆里还有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雕刻室,并辟有专门的青铜神像室和印度孔雀王朝展室,由此可以一窥印度宗教的发展演化历史。
博物馆二楼主要是民俗和自然博物馆,包括民族乐器、民间绘画、染织与陶器、象牙和木雕工艺。自然科学方面是印度次大陆特有的动物、植物、矿物和化石等展品。地质学部门号称亚洲最大的地质学展览馆,印度博物馆还以藏有古钱5万枚而著称。
我们在洪水包围中看了泰戈尔故居的红色房子。
泰戈尔故居是一座绿树和藤萝掩映中的两层红色小楼庭院,楼前有一尊泰戈尔的半身铜像。这座庭院是泰戈尔的祖父在1784年所建的,改建成博物馆后,一楼主要用于办公,二楼是泰戈尔生活过的房间,陈列着反映泰戈尔生平的照片、实物,其中有一间房间专门记录他访问中国的经历。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出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一个婆罗门种姓家庭,属于印度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谐交融的书香门第富商之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社会活动家,泰戈尔是14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泰戈尔从小就热爱文学,从13岁起就开始写诗。
1878年,泰戈尔遵照父兄的意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但因不喜欢法律而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并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开始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泰戈尔一生的作品很多,共计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戏剧。他的作品主要是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和具有印度地域民族色彩的小说。
泰戈尔故居
1910年,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发表。《戈拉》反映了印度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现象,塑造了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战士形象,歌颂了新印度教徒爱国主义热情和对祖国必获自由的信心,也批判他们维护旧传统的思想;同时也对梵社某些人的教条主义、崇洋媚外予以鞭挞,深受读者喜爱。这期间他还写了象征剧《国王》和《邮局》及讽刺剧《顽固堡垒》。同年,孟加拉文诗集《吉檀迦利》出版,后泰戈尔旅居伦敦时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献集》里的部分诗作译成英文,《吉檀迦利》英译本于1913年出版。诸多成就使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泰戈尔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人文情怀,以深厚的感情对待印度社会底层人民,在作品中常常鞭挞封建压迫,揭露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现象,谴责东方和西方的“国家主义”。为此,他与圣雄甘地有很真挚的私人友谊。
泰戈尔年幼时就对古老而富饶的东方大国——中国非常向往,十分同情中国人民的处境,曾著文怒斥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鸦片贸易。1924年,泰戈尔访问了中国上海等地,这期间的主要翻译和陪伴者是徐志摩和林徽因。
1941年8月6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祖居宅第里平静地离开人世,成千上万的市民为他送葬。
尽管泰戈尔的成名作是小说《戈拉》和诗歌《吉檀迦利》,但我推荐你们阅读的是小说《沉船》和哲理短诗集《游思集》《飞鸟集》。
小说《沉船》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你一旦翻开就会期待结局。小说的序幕由沉船这个偶然事故拉开,两对青年男女的婚姻和爱情也因此出现了离奇的变故。泰戈尔在这些变故中反映的书中人物高尚的人格给人以启迪。希望你们自己去读一下这本书。
泰戈尔的短诗华美、浪漫而富于哲理,值得抄录,值得背诵,值得不断回味。例如: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飞鸟集》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面了。
——《飞鸟集》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生如夏花》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飞鸟集》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
——《飞鸟集》
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
——《飞鸟集》
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吉檀迦利》
我们的这次行程在印度用了较多时间,看了很多东西,但仍感觉意犹未尽。因此,我想给你们讲讲印度的历史和文化,到印度旅游重点应该看些什么。
我们先从印度的历史讲起。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是中国的邻居之一。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至少在20万年前这个地方已经有人类居住。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2500年诞生的印度河文明。其中心在哈拉帕,位于现在的旁遮普地区,故被称为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化体系(吠陀文化,名称来源于雅利安人的圣典吠陀经)取代哈拉帕文化并确立了种姓制度。
公元前188年,孔雀帝国灭亡,后群雄割据、外族入侵,从公元前2世纪初开始,大夏希腊人、塞人、安息人和大月氏人先后侵入印度。大月氏成功地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贵霜帝国在强盛了若干世纪之后分裂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在北印度占优势地位的是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后印度的第一个强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政权,被认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期。
阿拉伯人从8世纪初开始远征印度,11世纪后,中亚的突厥人实现对印度的征服,廓尔王朝的统治者穆伊兹丁·穆罕默德征服印度后,任命总督用苏丹头衔统治北印度地区,定都德里。1526年,突厥人帖木儿的后代巴卑尔从中亚进入印度,被尊为“印度斯坦的皇帝”,建立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王朝后,印度进入漫长的殖民时期,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国人和英国人先后来到印度,最后英国人占据优势。1600年,英国侵入莫卧儿帝国,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以后,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称英属印度。
由于印度历史上造成的主要两个宗教群体——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长期存在矛盾,1909年英国通过改革法案,规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立法机构改选中实行分别选举,此后教派政治成为制度,印度民族运动分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国大党领导人甘地多次领导反英斗争,主要方式是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反殖民化潮流影响下,1947年6月,英国政府颁布《蒙巴顿方案》,宣布放弃殖民统治,实行印度与巴基斯坦分治,把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1947年8月15日,印度自治领成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独立的共和国,同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现在的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人口数约为13.8亿(2020年),是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
宗教方面,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蓝比尼)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是印度佛教诞生和发展的时期(耆那教也产生于这一时期),以公元前4世纪统一印度的孔雀王朝为代表,阿育王崇尚佛教,史上也称这一时期为佛陀时期。大家熟知的唐僧取经故事发生在7世纪(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实际上,此时佛教在印度本土已经逐渐式微。
公元前6世纪至4世纪是印度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4世纪以后,佛教和耆那教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弱。到了8世纪、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改革逐渐发展成被称为“新婆罗门教”的印度教。印度教保留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现在的绝大多数印度人信仰印度教。
印度的文化非常灿烂,印度的旅游资源在世界上也首屈一指,历史古迹比比皆是,众多建筑独具特色,传统节日数不胜数,民族民俗风情缤纷多彩。这次是我第五次到印度,今后可能还会再来。
到印度旅游,可以先从“金三角”开始,即看新德里的红堡、印度门、胡马雍大帝陵,阿格拉的泰姬陵和阿格拉红堡,以及斋浦尔的琥珀堡、风宫。
我们这次看过的孟买维多利亚车站、泰姬玛哈酒店、象岛石窟,加尔各答维多利亚纪念堂、印度博物馆、泰戈尔故居和迦梨女神庙一定使大家深刻印象。其他如焦特布尔的梅兰加尔堡、乌代布尔的城市宫殿、克久拉霍古迹组群的人体浮雕都值得一看。若你想深入了解印度教,我推荐印度南部马杜赖的米纳克希神庙,还有印度人的圣地恒河。如果你对佛教感兴趣,可以专门来一次佛教圣地游,看看2 500多年前佛陀出生地蓝毗尼(现在尼泊尔境内,但不远)、佛陀成道的地方菩提伽耶、佛陀传播佛法的鹿野苑以及涅槃之地拘尸那罗。这几个地点都离恒河不远,旅行不困难。
怎么样,是不是到印度一两次远远不够?有些人将印度视为“畏途”,怕危险,其实大可不必。只要注意不喝生水、女性避免夜间单独外出就不会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