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温八十天环游地球,探访伦敦与剑桥

重温八十天环游地球,探访伦敦与剑桥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月6日凌晨,我们顺利到达伦敦,入境也非常顺利。白金汉宫换岗仪式没有休息,我们到达伦敦当天早晨就乘Big Bus游览伦敦。但伦敦堵车十分严重,所以实际上,我们无法将每个景点都看到。英国现行的政体是议会民主制和君主立宪制,英国首相在唐宁街10号办公,而英国女王及王室成员在白金汉宫居住和办公。

重温八十天环游地球,探访伦敦与剑桥

行程第六天、第七天(2019年8月6日—8月7日),纽约伦敦

航班:维京航空VS004 06AUG JFKLHR(18:00—6:25+1)

时差:伦敦时间=北京时间-8小时=纽约时间+5小时

2019年8月6日,我们从纽约乘维京航空18:00的航班,飞行7小时30分前往英国伦敦。

出发前我们得到通知:“希思罗机场确认8月5—6日罢工,172个航班已被取消,同时这两天工作人员的减少会导致所有的流程包括安检极为缓慢。8月23—24日的罢工还在投票中,建议查询自己的航班是否受影响。”

我们航班到达的时间正是8月6日,心中十分着急,但起飞前很幸运地得知谈判成功,罢工提前结束。8月6日凌晨,我们顺利到达伦敦,入境也非常顺利。

白金汉宫换岗仪式

没有休息,我们到达伦敦当天早晨就乘Big Bus游览伦敦。伦敦Big Bus有四条线,分别是蓝色、橙色、红色和黄色,一票通用,涵盖了伦敦的主要景点,如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皮卡迪利广场、特拉法加广场、大本钟圣保罗教堂、伦敦塔、伦敦塔桥、伦敦眼、帝国战争博物馆、兰贝斯宫、国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杜莎夫人蜡像馆、国王十字火车站、诺丁山、荷兰公园等,还包括一段免费的泰晤士河游船。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看完大多数景点,乘坐Big Bus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伦敦堵车十分严重,所以实际上,我们无法将每个景点都看到。还有一个遗憾是大本钟正在维修,包着厚厚的“面罩”。

白金汉宫是重要的观光内容。英国现行的政体是议会民主制和君主立宪制英国首相在唐宁街10号办公,而英国女王及王室成员在白金汉宫居住和办公。游客可以进入白金汉宫的开放区域参观,包括收藏有许多绘画和精美家具的宫殿部分厅室、陈列英国历代王朝帝后画像和雕像的艺术馆等。

白金汉宫前广场上竖立着金光闪闪的胜利女神像,下面是维多利亚女王坐像。每天上午11:00,皇家卫队都在广场进行操练和换岗交接,这是最吸引游客的活动。女王坐像下方的阶梯和对面路边早早就挤满了人,等候观看换岗仪式。身着熊皮黑帽、红色礼服的皇家卫队从白金汉宫走出,号角长鸣,马蹄声声,场面壮观宏伟,令人难忘。

中午,我们在大英博物馆与朋友的女儿,在英国读硕士的汪诗媛见面。她今天是专门从曼彻斯特赶来带我们参观的。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拥有藏品800多万件,包括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其中埃及文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埃及文明陈列馆,有10万多件古埃及文物。

代表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人首翼狮

大英博物馆里的埃及画像和复活节岛石像

大英博物馆的珍品之一是来自伊拉克乌尔城的“皇后的竖琴”,这座以青金石金箔贝壳、红石灰岩木材制作的艺术品精美绝伦,是苏美尔艺术的代表杰作。在希腊罗马文物馆,你可以看到公元前530年的双耳陶瓶,上面绘制的希腊神话阿喀琉斯刺杀亚马孙女王”显示了高超的黑绘技巧,充满张力。来自雅典巴特农神殿的三角楣饰石雕马头眼睛圆睁,鼻孔张开,仿佛处于长途奔驰的疲倦中。

东方艺术文物馆里展出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达10多万件。中国文物是大英博物馆最重要的收藏,总数多达23 000余件,定期选择展出的中国文物占了好几个大厅,商周时代的青铜鼎、辽代的陶瓷罗汉、唐宋的瓷器精品、明清的黄金和玉石艺术饰物都是珍品,甚至中国博物馆的馆藏也无法与之相比。河北行唐县清凉寺壁画唐三彩等都会引起你的遐想。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是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英军大尉基勇从中国获得并携往国外的。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以25英镑的价格收藏,但此画卷一年仅对外展出2个月,此行没能看到。

请你好好注意这块不起眼的石头——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它可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块石头的材质是黑色玄武岩,有残破,留下的部分高1.14米,宽0.73米,厚0.279米,重762千克。

大家知道,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之首,古埃及人创造了璀璨的文明。然而,从4世纪开始,令人叹为观止的古文明却在北非的那片沙漠里沉睡了整整1 500年。人们看到埃及古文字的华美,却对其内容一无所知。

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

留学生汪诗媛给孩子们讲解希腊马头雕塑

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这场战争的得失是历史学家争议的焦点。但不容怀疑的是,拿破仑军队发现了许多包括方尖碑在内的湮没2 000年的珍宝,也包括1799年法军上尉皮耶 — 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在一个埃及港湾城市罗塞塔发现的一块残破的黑色玄武石石碑,因其发现地而被命名为罗塞塔石碑。法国上尉意识到这块石头的重要性而向指挥官报告,决定将这块石头送给拿破仑在开罗设立的埃及研究所,供科学家们研究分析,并将其于同年8月运抵开罗。但1801年,拿破仑的大军被英军打败而投降,罗塞塔石碑连同埃及的占领权易手英国。次年,石碑开始在大英博物馆里公开展出。

研究发现,这一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年仅13岁的托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时的诏书。石碑由上至下共刻有同一段诏书的三种语言版本,最上面是14行古埃及象形文(hieroglyphic,又称为圣书体,代表献给神明的文字),句首和句尾都已缺失;中间是32行埃及草书(demotic,又称为世俗体,是当时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是一种埃及的纸莎草文书;再下面是54行古希腊文(代表统治者的语言,这是因为当时的埃及已臣服于希腊的亚历山大帝国,来自希腊的统治者要求统治领地内所有的文书都添加希腊文的译版),其中有一半行尾残缺。

因石碑上的内容采用了三种文字,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字。不过,不要以为有了三种文字对照就可以读懂埃及文字。一开始,人们对埃及的象形文字是表音还是表意都不清楚,有人认为方尖碑上的鸟类等图案仅仅是装饰。直到1822年,一位法国天才语言学家向法国碑文纯文学学院提交了研究论文,宣布了对埃及象形文字的解读发现,古埃及的璀璨文明才徐徐撩开她笼罩了1 000多年的面纱。世界考古史上极其重要的篇章——现代埃及学终于诞生了。

揭开古埃及文字之谜的人,就是法国学者让· 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 François Champollion)。商博良1790年12月23日出生于法国南部洛特省。他是真正的神童,5岁自学古文字,7岁开始痴迷埃及文化,11岁时跟随读大学的哥哥开始研读法语外的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古叙利亚语、希伯来文波斯语古印度梵文、古埃及科普特语,甚至还有中文;19岁时,他成为法国诺布尔大学的历史学教授;24岁时,出版专著《法老统治下的埃及》。

1822年起,商博良完全投入到对罗塞塔石碑的研究中。至1824年,他发表多篇研究论文,译解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结构,奠定了现代埃及学的基础。1826年,他担任卢浮宫埃及文物馆馆长。1828—1829年,他率一支法意联合考察队来到埃及,他能够在古代遗迹面前,把铭文像读报纸一样读给大家,因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1831年,他担任法兰西学院开设的埃及学讲座教授。遗憾的是天妒英才,1832年,年仅41岁的商博良因中风去世。

让我们简单概括一下商博良的埃及象形文字破译过程。在埃及的方尖碑或其他铭文上,总有一些用椭圆形框子围起来的象形图案和文字,商博良想到这可能是法老的名字。最先破译出的文字就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他还正确地指出埃及象形文字在不同的地方可以表意,也可以表音(埃及文字包含3种字符:音符,包含单音素文字,还有许多单音节文字和多音节文字;意符,表示一个单词;限定符,加在单词的最后以限定语意的范围)。商博良指出,除了法老专用的正式文体(他称为圣书体或僧侣体)外,还存在为了民众普及应用的世俗体。罗塞塔石碑就包含了圣书体和世俗体。商博良研究古埃及文字整整10年,所以,他是公认的“现代埃及学之父”。

下午,我们看了圣保罗大教堂、伦敦塔、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其余景点。

在英国成千上万的教堂当中,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地位至高无上。威斯敏斯特教堂英文名为Westminster Abbey,有人译为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因为它原意就是西部的修道院。当地华人嫌名字太长,将West单独意译,后面取音,将其译作西敏寺,该译法亦已经通行数百年。

威斯敏斯特教堂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始建于960年,以后经过多次扩建和重建。教堂全部用石头砌成,以灰白色为主调,由教堂及修道院两大部分组成。教堂建筑哥特式,数个由彩色玻璃嵌饰的尖顶并列在一起,上部穹顶高达31米,穹顶精细的花纹雕刻是教堂的骄傲,有人把它比作贵族衣服上的蕾丝花边。威斯敏斯特教堂内有许多礼拜堂,装饰豪华,金碧辉煌。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而使威斯敏斯特教堂出名的,首先是英国的国王加冕、皇家婚礼国葬等重要仪式都要在其内举行。祭坛前面的尖背靠椅,是历代帝王在加冕时坐的,据说已经用了700年。一共有40位英国国王在此加冕。教堂内有大量加冕用品以及勋章等庆典用品,还有16世纪以来英国历史中的资料和艺术品,所以,威斯敏斯特教堂也是一座英国历史博物馆。

也许更多的游人感兴趣的是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名人最尊贵的安葬地。王室名人以爱德华三世(1312—1377)的棺墓最为古老,以被伊丽莎白一世砍头的苏格兰玛丽女王棺墓最为有名。1587年,玛丽女王被处死的罪名是图谋造反,16年后,伊丽莎白去世,因为她没有子嗣,玛丽的儿子,原来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继承了英格兰的王位,他为母亲建了这座可以与伊丽莎白一世墓并列的恢宏凝重的棺墓,倘若伊丽莎白地下有知,不知会不会被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

要说的是,许多棺墓上都有根据死者面容模制下来的石刻雕像,使人想起成语栩栩如生的特殊意义。

除了王室成员,还有英国很多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也埋葬于此,英国人称这里是“荣誉的宝塔尖”,死后能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安葬于此的政治家有丘吉尔、张伯伦等;在著名的“诗人角”里有乔叟、丁尼生和布朗宁等大诗人之墓;著名的文学家哈代、狄更斯等也葬在这里;还有一些著名诗人和文学家虽然埋葬在其他地方,教堂里仍有石碑纪念他们,如莎士比亚、弥尔顿和彭斯等。

牛顿是第一个获得英国国葬的科学家。他的棺墓位置在正中大厅,除了雕像外,还有一个标志性的地球造型。达尔文墓就在旁边,但质朴得多。这种传统延续至今,2018年6月,科学家霍金的骨灰被葬在达尔文和牛顿的坟墓之间,纪念碑上刻着黑洞图案,纪念他的黑洞熵理论。

目睹了牛顿葬礼的伏尔泰感慨:“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重。”这段话准确地评价了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地位。那么,伏尔泰埋葬在哪呢?答案是巴黎先贤祠,地位相当于英国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因为他是法国人。

8月7日清晨,我们在酒店寄存行李后到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乘坐火车,49分钟就能到达剑桥火车站,杨凤堂教授在车站等候我们。

杨凤堂是我的老朋友,他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施立明院士的博士生,一直从事动物基因组演化研究,他出国已经20年,一直待在英国剑桥,如今已经是成果斐然的教授,领导着一个课题组进行动物分子遗传学研究。2003年,我曾经在杨凤堂家里住过几天。这次是他乡遇故知。

杨教授带领我们先步行游览剑桥。剑桥的中文译名因一条河而来,River Cam 是围绕剑桥主城区的一条清澈小河,小河绕着大学主校区转了一个“U”形的大弯,Cam在英语里是凸起的意思。早年到这里的中国人主要来自广东、福建,广东话中Cam发音如同“剑”,小河因此得名剑河,而当地也因桥多被称为剑桥(Cambridge)。

我们去看了有名的螳螂钟,其更文雅的名字是圣体钟。钟不算大,但金光闪闪,螳螂钟历经5年时间,花费百万英镑建造而成,2008年,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为其揭幕。钟上趴着一只巨大的金色螳螂,眼睛不停闪烁,下颚每分钟张合一次,寓意吞噬光阴,所以也叫时间吞噬者。看到此钟的人顿时感到生命短暂,悠然产生珍惜时光的感叹。

我们在螳螂钟下登上小舟,沿剑河游览,看剑桥著名的桥。(www.xing528.com)

首先看到的是连接剑河两岸王后学院的一座灰白原木、外表粗糙的小木桥,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数学桥。

再沿着剑河往前,可以看到一座外形很美的古老的三孔黄色石桥——格蕾桥。在船上可以看到左边石栏杆上的第一个圆球被刻出一大个缺口,据说当时学院的教授工于心计,精确计算使工匠赚不到钱,于是工匠刻上了这个缺口作为报复。

与杨凤堂教授合影

剑桥螳螂钟

泛舟剑河

高大的建筑是国王学院教堂,剑桥的象征

有刻空石球的格蕾桥

叹息桥

剑桥最著名的桥是连接圣约翰学院老庭与新学院之间的叹息桥(Bridge of Sighs)。该桥建于1831年,是意大利威尼斯叹息桥的英国复制版。这是一座淡黄色的三层廊桥,可通过自行车的桥面上有对称的塔尖装饰,中间一层行人通道为拱形,呈半封闭状,有用来采光的玻璃窗。下层是桥孔。这座桥的美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赞叹,使“叹息”有了新的含义。

舍舟上岸后,杨教授带我们走进三一巷(Trinity Lane)。人们津津乐道的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就发生在三一巷。在伏尔泰所著的《哲学通信》中,关于苹果落地的故事,他这样写道:“牛顿回到剑桥大学附近的故居。有一天,他在花园中散步,看到一个苹果从苹果树上落下,这样使得牛顿想到许多科学家所研究而未获突破的重力起源问题。”如今人们已经不在乎当年落下苹果的树是真是假,人们考虑的是,为什么牛顿能从偶然的发现中联想出伟大的问题。

巷里的三一学堂(Trinity Hau)是剑桥大学一所非常著名的学院,三一学堂由贝特曼主教建于1350年,是剑桥第五古老的学院。曾作为躲避黑死病的律师和牧师的避难所,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第八任澳大利亚总理斯·布鲁斯、加拿大总督大卫·约翰斯顿都是从这里毕业的。三一学堂不对游客开放,但因为杨教授是这里的教授,所以我们得以进入学院。只是杨教授叮嘱我们切不可踩踏草地。在剑桥,只有教授和校长可以踩草地。

我们还看了气势恢宏的大圣玛丽教堂,看了有牛顿雕像的纪念堂。在哥特式垂直风格的国王学院礼拜堂前合影。

三一学院里的陈列厅,正中是牛顿像

传说这棵树掉下的苹果曾经砸在牛顿头上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位于伦敦北面约40千米的剑桥镇。剑桥大学本身没有指定的校园,没有围墙,没有校牌。绝大多数的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建在剑桥镇的剑河两岸以及镇内的不同地点。老学堂是剑桥第一座学院,建于1350年。以后别的学院都以它为中心建造,如克莱尔学院、三一学堂、冈维尔学堂等。到1546年,英国国王亨利希八世把两座较老的学院合并成一座规模更大、超过了迄今所有学院的新学院——三一学院。

结束剑桥游览后,杨凤堂教授把我们送到剑桥火车站,我们乘火车回到国王十字火车站。从酒店取出行李后,乘国际列车往法国巴黎。国王十字火车站专门有一个93/4车站,这是哈利波特书中提到的读者最喜欢的地方,有很多人在那排队照相。

杨凤堂教授给孩子们讲剑桥学院布局

在三一学院合影

乘坐火车从伦敦到巴黎

在火车上给孩子们讲地理

原来康桥就是剑桥

昆明市盘龙小学 五年级(3)班 张洲赫

来英国旅游,我最想看看徐志摩写《再别康桥》的地方,还有就是我神往的世界顶级学府剑桥大学。

我们从伦敦乘火车来到剑桥,我发现剑桥不单是一所大学,还是一个充满了历史记忆的小镇,一座簇拥着剑桥大学的城市。沿着安静的街道一路走来,我欣赏着火车上来不及细看的建筑,斜屋顶上竖着烟囱,青色的瓦,灰色的砖墙,像极了哈利波特电影里面的房子。我们在剑桥杨教授的引导下去了三一学院、国王学院等最著名的学院。我感觉,这里的气氛很不一般,除了游客,大部分路人行色匆匆,似乎连空气里都弥漫着学术的味道,我也不自觉地收起了游客特有的兴奋,尽力想融入其中。

前面就是剑河了,这条河贯穿了整个剑桥镇,我们登上游船欣赏两岸的学院建筑和河上一座座形状不一的桥。阳光下的河面波光粼粼,河边的柳树随着轻风婆娑起舞,随着小船的移动,河上的桥由远及近,每一座桥都有着特殊的故事和历史。我印象最深的是数学桥,这是一座木桥,相传为牛顿所建,其实是牛顿死后22年才设计兴建的,它出名是因为巧妙地运用了牛顿力学原理,全桥一颗钉子都没有。后来几个好奇的学生把桥拆开研究,却无法按原样装回去,只能用螺丝钉把它重新组装起来,我们今天看到的数学桥是在1905年按原设计重建的。

我背诵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问杨教授康桥在哪里?杨教授告诉我,脚下这条河就是剑河,英文名为River Cam。剑桥英文Cambridge就是剑河之桥的意思。徐志摩是把剑桥的英文Cambridge里的Cam按英文音译为“康”,音意合译,剑桥就成了康桥。

今天我终于知道了,原来康桥就是剑桥。

让我们在旅行中简明扼要地学习一点英国历史。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而成的。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挫败了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通过7年战争,英国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并获取了海上霸主地位。1801年,英国又与爱尔兰合并。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其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

从中学时代起,英国就是我最熟悉的国家,英国文学是我文学爱好的最早起源,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弥尔顿的《失乐园》和《复乐园》,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的诗歌,司各特的《艾凡赫》等名著都令我爱不释手。狄更斯的《奥列佛·特维斯特》和《大卫·科波菲尔》是我少年时期的最爱。之后,萨克雷的《名利场》、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埃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伴随着我的成长。而法拉第、瓦特 · 牛顿、达尔文、道尔顿、虎克、焦耳等科学家和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更是我心目中的科学榜样和殿堂。

另一方面,英国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英国都是罪魁。

我们今天来到英国,回味历史,更加为今天祖国的强盛而自豪!也让孩子们明白要为中国的继续强大而更努力地读书!

旅途思考与讨论

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区别

学 生: 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有什么不同?

杨教授: 他们都是世界上排名前10位的顶尖大学,离伦敦都不远。牛津(Oxford)的原意是“牛可以涉水过河的地方”,但现在的牛津却见不到河了,而剑桥却有清澈的河水,大多数人认为剑桥的风景更美、更安静,牛津更古老、更热闹。

牛津大学的显赫名声主要在于它为英国造就了无数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哲学家培根、诗人雪莱、化学家罗伯特·玻意耳、天文学家哈雷等都是这里的毕业生。英国历史上的40位首相中,有29位毕业于牛津大学,它还培养过5位国王。

牛津和剑桥的校徽和校训

剑桥大学的历史略短于牛津大学,但与牛津大学渊源颇深。1209年,一批牛津大学的学者为了躲避殴斗,就从牛津城逃到了剑桥镇,建立起了这所大学。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一样,校园也是没有围墙的,院舍散布全城各处。剑桥大学的名声绝不亚于牛津大学,因为它培养出了76位诺贝尔奖得主,还有6位国家元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