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诞生之初都是以单本纪录短片的形式出现的,但不管片长多短都不叫“微电影”;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制作的几百部剧情电影短片,不管成就多高,都不叫“微电影”;戛纳电影节15位世界大师级导演的系列短片——《十分钟年华老去》不管影响有多大,都不叫“微电影”;许多外国优秀短片不论是否在我国视频网站流行,也不叫“微电影”。可见,“微电影”这一名称不仅具有网络传播特质,还具有时代特质和中国特色。
曾在网上流行的央视内部恶搞剪辑剧《粮食》《分家在十月》,没人称其为“微电影”;草根作者胡戈的恶搞剪辑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踩到了“微电影”的门槛,被称为“微电影”的雏形;非专业电影人筷子兄弟的《老男孩》系列却被人称为优秀微电影的代表(图2-3、图2-4)。
图2-3 《老男孩》剧照(1)
图2-4 《老男孩》剧照(2)
(一)微博与微电影
随着网速的不断提高、智能手机的出现,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逐渐形成、长片大剧的关注度逐渐下降,闲来玩玩手机、看看微电影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时尚。
“微”的概念有两种,一是“微片长”,二是“微时代”。网络微博的兴起,代表了“微时代”的来临,催生了“微电影”。微博的发展,通过以下资料可以有所了解:
2006年是互联网微博元年,埃文·威廉姆斯推出了Twitter服务,2007年Twitter迅速成为拥有百万用户的新型平台。2007年5月,王兴推出中国大陆首个微博应用——饭否。
2009年8月14日,新浪微博开始内测。
2010年1月1日,腾讯微博开始内测。
2010年9月9日,新浪发布《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
2010年9月,百度研发的微博产品“百度说吧”开始内测。
至此,包括百度、盛大、腾讯、新浪、网易、搜狐在内的国内主流互联网企业均已加入微博服务的大潮。
经过3年多的孕育,至2010年,微博在中国网络市场的发展已趋于成熟。无数的网民、企业和政府部门加入了微博的行列:网民开始在微博中“晒”自拍的视频短片;政府部门开始发布官方微博;企业开始利用微博宣传企业文化、产品信息,并开始酝酿把产品广告用软形式植入剧情短片。人们给这种新型的、具有微时代特质的剧情短片取名为“微电影”。应企业之邀,许多专业电影人开始制作微电影,草根爱好者也开始效仿制作微电影,微电影因此走红,并取得迅猛发展。
2010年,微博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最快的一项应用服务,这一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
2011年是我国微电影开始井喷、获得丰收的一年,被称为中国“微电影元年”。
此后,微电影逐步挣脱企业广告的束缚,拓展出多种类型。
(二)视频网站与微电影
首先,必须承认视频网站是微电影传播的母体。
先是专业电影人制作的高端微电影作品需要通过视频网站传播,而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草根微电影也需要大量的传播平台,原有的为数不多的视频网站已不能满足微电影传播的需求。为了拓展网站的影响力,在微电影这一新生事物份额的争抢中赢得一席之地,各大网站纷纷开设视频网站或微电影频道,将优秀的微电影作品集中展播。一方面,众多的草根作者有了向外界展示自身作品的机会;另一方面,网站可以借助微电影与网民大打贴心牌,增加人气,同时利用微电影搭载广告,获取利润。
被称为微电影元年的2011年,也是众多网站争夺微电影阵地最激烈的一年。原有的视频网站纷纷增设微电影频道,许多非视频网站也开通微电影频道,如爱奇艺微电影频道、V电影频道、央视微电影频道、金象微电影、新浪微电影频道、腾讯微电影频道、酷6网微电影频道、北方网微电影频道等,数不胜数。(www.xing528.com)
自从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借助网络助推一夜爆红之后,大多数草根微电影制作者看好视频网站的影响力,并不计较版权,因而各视频网站几乎零花费就获得了作品的播出权。而在此之前,连年暴涨的影视剧版权价格就像一台重磅压榨机,将这些网站的利润一点点榨干。
在吸引外界微电影的同时,许多视频网站还自行投资制作微电影。例如,腾讯的视频网站才刚上线测试5个月就宣布与天娱传媒联合,参与拍摄10部以“青春”为题材的微电影《敢不敢》;土豆网摄制了一部12集、总长6小时的系列青春剧。此外,优酷、爱奇艺、酷6等多家颇具影响力的网站也都筹拍了自己的微电影。
多家国内电视台也加入争抢微电影市场的混战,采取举办微电影专题赛事的方法征集优秀作品。在电视和网络中以专题活动的形式开辟专栏,进行展播。就连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传播机构——中央电视台也对微电影青睐有加。2013年5月1日,央视在《新闻联播》中播出了央视与中央新影集团、中国网络电视台联手打造微电影频道的消息。用户在这个微电影频道上能够享受到微电影直播、点播、上传、搜索、共享等方便快捷的服务。央视在观众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对微电影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准入门槛低的视频网站成为大众微电影的理想展播平台,微电影也为网站拓展市场营销业务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经过近五年的实践,“大牌”“大师”“大片”不再是人们热衷的话题,恶搞剧、拼接剧、低俗剧也不再在网络上走红。经过人们冷静的观察和反思,以爱情、亲情、励志等为主题的、能引起年轻人共鸣的、传播正能量的作品逐渐成为主流。“微电影”这一新型的影视艺术形式已驶入健康、平稳发展的快车道。
同时,Web3.0的网络模式解决了PC机、手机、平板电脑、机顶盒等多种终端的兼容问题,从而引领人们进入碎片化信息接收方式的时代。
总而言之,数字视频制作技术为微电影的普及奠定了必备的基础,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特别是Web3.0时代的到来为微电影创造了物质基础和历史条件,而微博的普及不但为“微电影”的诞生出了力,也正了“名”。
(三)商业广告与微电影
微电影出现之初,草根的纯娱乐性恶搞作品曾在网络上引起轰动,但此类作品只赚眼球不赚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终有尽时。然而这一新形式的传播效果引起了网站经营者、影视公司和商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的参与和投资不但扶植了微电影的发展,同时也开创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
微电影的微时长、小投入、小场景、小制作、短平快的制作特点,不但颠覆了传统电影追求“鸿篇巨制”的制作理念,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电影瞄准票房收入的营销理念。借助微电影搭载广告,是诸多视频网站的基本盈利方式。而借助微电影的剧情吸引观众,悄悄地植入软性广告,先吸“人气”、再吸“财气”“利上加利”,则成了精明商家的更高追求。它不但吸引了大型电影公司的加盟,也孵化了众多的小型影视公司、微电影公司和营销智业公司,催生了“微电影广告”“微电影营销”等新概念。
微电影制作的资金注入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制作人自行筹资(国外称为独立制片人)制作,另一种是制片人投资制作。前一种模式的制作者多为草根,目的性不强,投资也不会太大,因而制作不够精良,作品主要属于纯文化传播类或搞笑娱乐类。后一种主要由企业出资、专业电影团队制作,具有为企业理念、产品宣传服务的明确目的,投资相对较大、制作也较精良,属于商业广告微电影的类别。比如凯迪拉克汽车的《一触即发》和《66号公路》、雪佛兰汽车的《老男孩》、三星手机的《4夜奇谭》、辉煌太阳能的《那一夜,辉煌》、百事可乐的《把快乐带回家》、金六福酒业的《春节,回家!》、佳能的《看球记》、湖北宜昌旅游部门的《相约山楂树》、慕思寝具的《床上关系2》等。在这些作品中,大多数都植入了广告,如在《床上关系2》中,除影片宣传海报直露慕思字样外,片中还出现了慕思商标、广告图片、提到产品的对话和产品卖场实景。
商业广告微电影的运作方式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商家直接向专业电影制作人或公司定制;第二种是由微电影制作人根据企业或产品的特点做策划案或微电影剧本,主动向商家寻求合作或赞助;第三种是由企业提出需求,由公关、广告、策划等智业公司策划,联合微电影制作公司或专业电影制作人合作完成。其中,第三种方式是主要方式。
尽管企业的投资哺育了微电影,并以排山倒海之势将微电影推向繁荣,但其承载的强烈的广告属性又常常使微电影不堪重负。一方面是企业要将广告赤裸裸地硬性植入微电影;另一方面是制作人用艺术的挡箭牌阻挡商家的进攻。多数情况下,微电影品质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艺术和商业利益的博弈。
尽管将微电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打上商业广告的“胎记”并不是人们的初衷,但如果没有了这种“胎记”,微电影的发展前景又在何方?近年来,借助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微电影制作人打造了一批有艺术价值的精品,引领了微电影整体发展的走向,形成并繁荣了微电影文化市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种运作方式,微电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会有一个怎样的结果,是萎缩,还是消亡?
(四)草根作者与微电影
有据可查的微电影的起源是从草根恶搞视频开始的,恶搞视频又是从央视开始的。先是央视的部门年会片《粮食》《分家在十月》在内部流传,其后是北京电视台的卢小宝为北京演艺人协会制作的年会片《大史记》在网上流传。此三片都借助经典电影的影响力说事,开剪辑、戏仿、恶搞经典电影之先河。
2000年央视新闻评论部的年会上,《百姓故事》节目组将1959年的抗战题材片《粮食》重新剪辑配音,把鬼子抢粮的故事改成了节目组之间抢夺片源的故事,形成了一部戏仿版的《粮食》。2001年,央视新闻评论部《实话实说》节目组用同样的思路将《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两部苏联电影重新剪辑,制作出《分家在十月》,戏仿《东方时空·百姓故事》的口号,将片子定位为“讲述电视流氓自己的故事”,以虚拟的方式恶搞央视新闻评论部内部权力斗争。2001年10月,卢小宝将《荆轲刺秦王》《霸王别姬》《刮痧》《有话好好说》《董存瑞》《苦菜花》《智取威虎山》等多部电影的片段巧妙组接在一起,制作出《大史记》,戏谑和反讽当时国内外的社会现象。
2005年年底,草根作者胡戈对电影《无极》的恶搞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上“一夜走红”,引起了众多草根作者对网络视频浓厚的兴趣,从而拉开了草根制作微电影的序幕。借助成本低廉的数字电子制作设备和网络的低准入门槛,草根作者以绝对的数量优势急速将微电影市场推向繁荣,也成为将专业电影人制作的微电影推上象牙塔尖的巨大基石。
当然,受经费、设备、人才资源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草根作者的作品可能还略显青涩,也招致了诸多批评,但如果我们摘去有色眼镜,将看到这种青涩是暂时的,逐步走向成熟才是必然的,在他们中间成长出专业大师级的人才也是极有可能的。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土豆网晒出的这句话影响着千百万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而微电影这一新的艺术形式让千百万人实现了将生活提炼成影视艺术作品的渴求。微电影“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特点使众多“生活的导演”同时成为“艺术的导演”。那些只是为了“秀一秀”的草根们,均有可能“羽化成蝶”,飞进电影艺术的殿堂。
近几年来,在网络上取得盛名的胡戈,已从他的剪辑、戏仿、恶搞片中脱离出来,上升为实拍原创微电影,先后已有30多部作品问世。筷子兄弟肖央、王太利创作出颇具影响力的优秀微电影《老男孩》系列后,又把目光瞄准常规电影,成功打造出片长为114分钟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实现了从草根作者向专业电影制作人的转变。
全国各高校也采取开设专门课程和举办校园专项大赛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培养。短短几年涌现出一批批颇具才气的新人,他们的作品屡屡在重大微电影赛事中获奖,是一支后劲十足的储备军。
从2011年开始,全国各种主题的微电影大赛层出不穷,有企业举办的,有教育和文化部门举办的,也有政府部门和党团机关举办的。这些大赛如交织成网的播种机,将种子撒向神州大地广阔的原野,成为培育微电影人才的海量资源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