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介环境下的微电影研究进展

新媒介环境下的微电影研究进展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创作的繁盛,对微电影的理论探讨亦是铺天盖地,研究热点和问题也相伴而来。目前微电影研究主要是以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士论文的形式呈现的,在报纸和网络平台也有讨论。作为一种使电影“祛魅”的民间性产品,微电影正在以一种民间化的立场和方式生存繁衍着。

新媒介环境下的微电影研究进展

随着创作的繁盛,对微电影的理论探讨亦是铺天盖地,研究热点和问题也相伴而来。

与已有百年历史的电影相比,微电影在短短几年内甫一出现,创作就已井喷,微电影研究者也在两三年间就人数众多。文化学者、文学批评家、电影学者、社会学学者,以及记者等媒体工作者、政府调研人员等蜂拥而上,就其定义、特征、创作现状、类型、传播等各抒己见,使得微电影研究一下子就处于“战国状态”。在这个百家争鸣的热闹时期,形成了众多的研究热点,但研究者常常会陷入迷途,研究也存在诸多问题,诸如:重复芜杂、缺乏系统性、盲人摸象式的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式弄错对象等。所有这些并非水平不济或故意为之,而是研究对象“太新”和“太多”,研究者常常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观其全部所致。

目前微电影研究主要是以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士论文的形式呈现的,在报纸和网络平台也有讨论。2014年9月8日,在中国知网“期刊”分类下,把“篇名”作为检索项,把“微电影”作为检索词,匹配为“精确”,共查到972条结果,其中2014年为285篇、2013年为369篇、2012年为280篇、2011年为38篇;在中国知网“硕博论文”分类下,把“题名”作为检索项,匹配为“精确”,共查到70条结果(全是硕士论文),2014年为13篇、2013年为44篇、2012年为13篇;而在“会议论文”的分类下,可搜到3篇文章。微电影研究在著作方面,只有号称国内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微故事片理论专著《微影筑梦——微故事片创作初探》,该书横跨中外,纵贯百年,材料丰富翔实,笔法简约精微,通俗易懂。但因聚焦的范围较大,除微电影以外,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中外电影短片,以及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外电视短片都是其考察对象,所以就中国微电影的论述因篇幅所限,缺乏理论深度和广度。

总体而言,数量巨大的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在微电影的命名、兴起的原因、历史与现状、美学特征和传播特点,以及分类研究——包括校园微电影创作、广告微电影创作、宣教微电影创作、艺术微电影创作、恶搞微电影创作、科普微电影创作等。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单篇文章数以千计,理论探讨深浅不一,重复研究俯拾皆是,如对微电影的定义、背景、传播等,很多文章都说着大体相似的话,缺乏系统性,不成格局。

就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论文主要还是停留在现象的梳理层面上,对问题认识的广度和理论研究的深度还不足,甚至走入了误区。特别是大多数微电影是草根性的不成熟的作品,若在取样上以成熟的少数专业精品来概括其总体特征,难免会盲人摸象,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

微电影使“影像制造”从精英走向大众,它揭开了电影创作“神秘”的面纱,使草根也能窥其真容。微电影无疑是数码技术这类“工具理性”的产物,马克斯·韦伯称这样“使世界理性化”的过程为“祛魅”。作为一种使电影“祛魅”的民间性产品,微电影正在以一种民间化的立场和方式生存繁衍着。每年良莠不齐、数以万计的作品被创作出来,通过网络进行病毒式的传播,几乎达到了“你要看什么,似乎就有什么”的程度,因此微电影研究的难处在于,“没有看到的好作品”和“没有看到的不好的作品”几乎一样多。

大电影因为有国家广电局的审查和登记,没有放映的“文本”和上了院线的“作品”都有案可查,研究起来只要有求实认真的态度,都可以想方设法地得到确切的数据作为立论依据,看过所有作品或者大多数作品后,就可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但微电影数量巨多且不可统计,对其诸多特征的定义只能用“大多是”“大概”“总而言之”之类泛指的词汇来界定。

作为新生事物,微电影由于多得不可计数,没有研究者敢说自己看过大多数作品;而且取样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大多数研究者针对的研究对象,都是聚焦在著名的电影导演应邀执导的微电影,或者红极一时、名声大噪的微电影,或者各类大奖赛获奖的微电影。特别是取样举例分析,鉴于微电影每年创作的数量多如牛毛,故大多数文章举例分析的影片都是以省市级以上比赛(或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赛)获奖的影片,以及国内外大型企事业单位及著名公司拍摄的,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微电影为主。比如由李冰冰主演的《闺蜜》、李晨主演的《致父亲[5]、徐铮编剧并主演的《一部佳作的诞生》、姜文导演的《看球记》、陈宇导演的《男生日记》[6]等,都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张元导演的《床上关系》作为国内首部网络贺岁大片在网络上引起网友热议,而“美好2012:大师微电影”活动中许鞍华的《我的路》、蔡明亮的《行者》、金泰勇的《你何止美丽》、顾长卫的《龙头》等都是中国微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此外,陈国富的《初登场》、黄渤的《特殊服务》等,都是被微电影创作者交口称赞的艺术佳作。而唤起“80后”集体记忆的《老男孩》则成为网络微电影的标杆。

此类作品往往被诸多研究者当作范例不断地解读。殊不知,这些样本是那种技术、艺术上超品质的微电影,是数以万计的众多微电影所构成的金字塔塔顶的那十几部或几十部精品。与电影专业人士创作的少数作品相比,微电影的创作者更多是籍籍无名的“草根”和影视爱好者,所以很多微电影是存在着各种各样问题的“庸品”,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质量很高但是被埋没的“和氏璧”。就像社会学研究社会成员一样,少数精英分子的特征样貌、知识构成和生存环境不能同理普及到芸芸众生,否则微电影创作的研究只是盲人摸象式的研究。

如有人认为:“再进一步审视微电影的微观结构,微电影如同一面都市的镜子,它的故事、主题,连同使用的符号无一例外地都指向都市——关于城市的灯红酒绿、职场的风云变幻、白领的爱恨情仇……微电影中,诸如微博、iPhone、iPad、酒吧、地铁咖啡、QQ等象征时尚与欲望的都市符号跑马灯似的穿梭于剧情之中,而且作为一种积极的、在场的叙事元素推动情节发展。”[7]显然,这里只看到了微电影研究中一个亚类型——“城市微电影”,排除了数量众多的“农村微电影”。而且,就城市微电影而言,除了“白领微电影”外,还有很多“蓝领微电影”以及表现城市底层生活的诸如乞丐、打工者、拾荒者残疾人等的“贫困人生”或“另类人生”的电影。把城市微电影的特征说成是微电影的特征,这也是“盲人摸象式的研究”。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中国市场的微电影大致会分成四类:第一是量身定制式,即企业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委托制作单位定制个性化的微电影;第二则是植入式,即不直接打造属于自己品牌的微电影,而是将自己的产品植入在微电影的情节当中;第三是为院线电影赞助微电影,即借助院线电影的影响力,将故事情节或人物合理地放在微电影中,引起广泛热议;最后则是公益类型的微电影,将商业意图融入大家关注的公益热点之中,提高品牌的亲和度与美誉度。这种观点对广告微电影创作者而言极有指导价值,但问题是这不是站在中国微电影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而是从广告的渗透模式的角度来谈论微电影。所谓在商言商,商人眼里全是商机,貌似高屋建瓴,实则失之褊狭。

针对微电影创作多而滥、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局面,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一定要以电影般的专业和精良制作来拍摄微电影,并树立起一个精而不滥的行业标准。从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像时长、成本、制作步骤等标准一定要先期确立下来。但就目前的创作来看,这样的想法实施起来难度极大,而且也不利于微电影的繁荣和发展。

正是广大草根阶层的热情参与,使中国微电影达到了今天的繁荣局面,用硬性规定把其排除在“微电影运动”之外,无疑是不顾客观现实,有点画地为牢和作茧自缚的意味。因为微电影的活力恰在于其草根性,甚至“人人都来拍电影”的全民参与性,如影响日盛的科普微电影大赛,正因为不设门槛,才激发了人人都参加的热情。(www.xing528.com)

微电影是新技术的产物,正如新技术的出现使电影由默片变有声、由黑白变彩色、由实拍变拟真、由平面二维电影变3D立体电影,甚至出现穹幕、水幕电影、数码摄制和网络播放、掌上观看。这会不会引起新的电影革命?抑或这本身就是新一轮电影革命的前奏?一切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笔者对此持乐观态度。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也在困扰着微电影的健康发展。微电影的活力来源于“草根”,其潜在问题也源自“草根”。如微电影确实需要广告植入带动资金运转,但微电影和广告过度结合,就使得微电影被广告绑架。微电影甫一出现即被广泛关注,就已经先天性地沾染了许多商业电影之积弊——各种各样的广告硬性植入;名导、明星站场成了许多大投资微电影哗众取宠、制造话题的噱头;加之网络平台和自媒体的传播方式使得微电影知识产权难以得到保护,甚至常常无法保护;内容题材限制少而导致色情暴力、粗鄙低俗的内容打擦边球,甚至泛滥成灾;许多投资较大的微电影盈利模式单一,产业链无延展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理论研究成果来为实践提供指导,为政府相关部门制订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依据。

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形态及现象的研究,微电影理论批评的发展生态由狂飙突进般的运动式骤热到渐趋理性,虽然取得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成果,积累了成功的研究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创作;但同时在理论批评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创作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期,对研究中的一些争议之处和空白点进行梳理总结就显得极为必要。所有这些问题,随着微电影创作的进一步繁荣和理论研究的深入,都会得到澄清和解决。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就是对当前创作中好的经验、创作规律、出现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做出系统而周密的研究,从而反哺和助推微电影创作实践,使微电影能沿着自己历史的轨迹更顺畅地前进。

【注释】

[1]余荽.微电影,正在成为一种“现象”[N].人民日报,2012-06-26(24).

[2][美]杰克·富勒著;展江译.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美)詹·詹斯特.DV对我的影响:詹·詹斯特访问[J].DV杂志,1999(9).

[4]中国电影年鉴编辑部.中国电影年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5]《致父亲》获首届平遥微电影节“金奖”。

[6]《男生日记》是2012年北京大学为纪念114周年校庆拍摄的宣传片。此宣传片一改之前风格,不谈历史只谈爱情,在短短两天内,网上点击量就超过50万次。

[7]刘涛.微电影:一个概念的诞生[N].光明日报,2011-7-3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