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陌生化效果

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陌生化效果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曾在1917年发表了名为《作为手法的艺术》的文章,并提出了“陌生化”这个概念。影视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不是要达到一种审美认识,而是要达到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感受要靠“陌生化”手段在审美过程中加以实现。通常来说,“陌生化”性质就是“对现实和自然进行创造性的变形,使之异于常态方式出现在作品中。”因而,影视创作的“陌生化”效果明显。

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陌生化效果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曾在1917年发表了名为《作为手法的艺术》的文章,并提出了“陌生化”这个概念。他说,“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化形成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1]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创作不能够照搬所描写的对象,而是要对这一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陌生化”则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必不可少的方法,这一方法就是要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受众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影视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不是要达到一种审美认识,而是要达到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感受要靠“陌生化”手段在审美过程中加以实现。通常来说,“陌生化”性质就是“对现实和自然进行创造性的变形,使之异于常态方式出现在作品中。”[2]

“陌生化”理论广泛地使用在影视、戏剧创作等领域,如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所建立的戏剧样式则强调演员与角色保持距离、受众与剧中人保持距离、以惊愕和批判来代替共鸣。这种彻底的反叛原则具体化为艺术原则和方法时,便是布莱希特所说的“陌生化”效果(Vefremdung effect)。Verfremdung在德语中有间离、疏离、陌生化、异化等多重含义。布莱希特使用这个词首先意指一种方法,然后才指出这种方法的效果。它作为一种原则和方法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含义:(1)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的;(2)受众以一种保持距离(疏离)和惊异(陌生)的态度看待演员的表演或者说剧中人。布莱希特为“陌生化”方法曾下过这样一个简洁而明确的定义:“陌生化的反映是这样一种反映:对象是众所周知的,但同时又把它表现为陌生的。”[3]然后,他强调陌生化的对象是社会动作,也就是说,“陌生化效果的目的,在于把事件里的一切社会动作陌生化。”[4](www.xing528.com)

当然,把社会动作和行为“陌生化”让美学更具有了社会意义,使受众通过戏剧呈现的可变的现实来培养自己批判和改造现实的能力。布莱希特认为:“必须把观众从催眠状态中解放出来,必须使演员摆脱全面进入角色的任务。演员必须设法在表演时同他扮演的角色保持某种距离。演员必须对角色提出批评。演员除了表现角色的行为外,还必须能表演另一种与此不同的行为,从而使受众作出选择和提出批评。”[5]这样,演员和角色之间的距离,以及受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必须破除舞台上发生的一切是“在进行的生活”这一幻觉,从而推翻“第四堵墙”,消除戏剧在以往所具有的魔幻作用。与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强调“动之以情”相反,布莱希特的戏剧主张“晓之以理”,即如研究布莱希特的学者恩斯特·舒马赫所说的那样:“戏剧最主要的不是面向感情,而是面向理性。不应该引起对现实的幻觉,而应该引起对现实的看法。受众不应该获得一种体验,而是应该获得一种世界观。”[6]这种诉诸理智的戏剧的最终目的是社会批判和社会变革。“这是一种批判的立场。面对一条河流,它就是河流的整修;面对一株果树,就是果树的接枝;面对移动,就是水路、陆路交通工具的设计;面对社会,就是社会的变革。”[7]影视艺术更是如此。因而,影视创作的“陌生化”效果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