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海洋文化产业大省相比,海南省具有巨大的自然资源优势。海南共有海岛(包含礁和沙洲)280个,所辖海域面积达到200万平方公里,南北纵跨1 800多公里,东西横跨1 000公里,占全国海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海南岛海岸线总长度为1 528公里,沿岸有天然港湾68个,海洋渔场面积16 434公顷,海洋水产品在800种以上。在海南岛长达1 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 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度角左右,缓缓延伸。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度,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段都可以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充分享受海洋风情。海南的近海和外海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其中,主要经济虾类有17种,鱼类资源1 064 种,有经济价值的约为40 多种,约占全国150 多种的26.7%。海南的海洋水产资源具有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是全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海南岛东部、南部大陆架80—200米水深的外海渔场以及西中南沙渔场渔业资源丰富,资源可捕量约200万吨,目前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开发潜力巨大。南海诸岛岛礁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南海诸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海底资源还包括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另外,南海诸岛岛礁上美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海域中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更是开发海洋旅游的潜在资源。
千百年来,海南区域孕育产生了丰富的海南海洋文化,加之人们对中国海洋尤其是海南海洋的潜在优势有了充分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开发丰富的海洋资源,已经并且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海南海洋文化的认识还很模糊,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因素。
第一,海南海洋文化的研究力度还很不够。
海南自称是中国海洋大省,是全国会务经济的最佳选择地。但是,海南不是海洋强省和海洋文化强省。从整体上说来,海南的海洋文化研究之路还很漫长。从研究现状来看,中国山东、福建、广东等地的海洋文化研究力度相较于海南要大的许多,浙江有浙江海洋学院,广东有湛江海洋大学,福建有厦门大学(已经形成了以杨国祯教授为主的颇具规模的海洋文化研究队伍),山东有中国海洋大学(已经形成了以海洋文化研究所为阵地#以曲金良教授为主的海洋文化研究群体),北京、大连、青岛、上海、厦门、台湾、汕头、广州、香港、阳江、湛江等沿海地区的历史、社会、文化、新闻、考古等专业的学者们正掀起新一轮的海洋文化研究热,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研究也在中国沿海的多个地区开展起来,而海南岛作为中国第二大岛屿,仅有零星的几篇海洋文化论文发表,海南海洋文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文化的支撑。与传统发展观狭隘的经济学视野不同,新发展观更强调发展的人文特性。人们开发利用海南海洋的历史,也就是创造海南海洋文化的历史,其中贯穿着海洋产业发展的人文特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缺乏文化的经济发展是不健全的发展,也是没有生命持久力的发展。(www.xing528.com)
第二,海南岛海洋文化和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品的相互渗透性不强。
海洋旅游是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柱,其海洋文化产品的发展与海洋旅游业密切相关,其经济效益对海洋旅游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如,海洋工艺品的销售就高度依赖于海岛海洋旅游业;海岛的传统海洋文艺表演队,也只有依靠旅游业才能长期维持,一旦旅游发展受到影响,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便难以得到持续发展。海南岛自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开始重视海洋文化,打造邮轮、游艇、海上飞机等一些高端清水休闲旅游活动,这些活动从某种程度上大大吸引了游客的眼球,但对于大部分游客体验来说,通俗的海洋文化纪念品更加能够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海南岛现在绝大多数海洋文化新产品都只是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简单加工和仿造,产品的文化含量低。如海洋贝壳的搜集和出售,渔民织网工具等的复制,简单沙雕作品的创作和销售等,即使那些具有一定艺术含量的贝雕和渔民画,也因为缺乏对海洋生活审美表现的艺术积累而显得较为粗糙,浓厚的生活气息压倒了美的艺术表现,产品发展的前景不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高风险性。海洋自然条件变化无常,气候、海洋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以海洋为构成要素的海岛海洋文化产业,影响着它的经济效益和发展,而对旅游的高度依赖更使海岛的海洋文化产业具有高风险性,比如一旦刮大风,下大雨,海洋旅游项目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将会受到重大影响,一场台风就有可能使海洋文化旅游设施受到毁灭性损害。2013年第30号强台风“海燕”肆虐海南岛,直接导致海南全省19个市县225个乡镇204.48万人受灾,海南岛居民6人因灾遇难,经济损失达49.339亿元人民币。在这样的情况下,海洋文化产业又将进行漫长的灾后重建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