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时弊可概括为:崇拜金钱,不屑于苦干;崇拜权力,不屑于能力;崇拜权谋,不屑于才干;崇拜女人,不屑于文人……。有鉴于此,笔者为匡正时弊而直陈愚见如下:
第一,从时代上说,历史题材的拍摄应着眼于汉朝、大唐、宋代等盛世为好,因为那是中华民族的兴盛时代,是文化发达时期,其文化构成中精华含量较多,价值较大。相比之下,衰世、乱世以少排为佳,即使排也要注意褒贬倾向而不能是非不分,美丑莫辨,黑白颠倒。
第二、从帝王戏上说,明君宜多排,冒君宜少排或不排为好。比如:汉文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宋仁宗等贤明君王,可以酌情多排,其善与美的含量相对多一些,给今人的启示相对大一些。
第三,从才子文人戏上说,宜多排文化史上有突出贡献者。诸如:孔子、墨子、孙子、屈原、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司马相如、司马迁、张衡、扬雄、班固、王充、蔡伦、蔡邕、王允、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欧阳修、王安石、三苏、陆游、辛弃疾、关汉卿、元好问、李东阳、李蛰、三袁、徐渭、汤显祖、沈璟、冯梦龙、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这对弘扬真善美,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大有裨益。
第四,为了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为了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应该坚守弘扬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总原则。多排历史正剧,而少排或不排“戏说”一类媚俗无聊的东西。
第五,在整个影视剧的范畴上,应该限制历史题材所占的比例,而把有限的胶片用于反映广大民众关心的、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以及生存发展不得不面对的诸多问题。这一点应该学习并发扬著名电影导演谢晋那种关注现实、敢于为民立言的可贵精神,影视剧作家以及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密切关注现实人生,关注知识分子与劳苦大众,坚持拍摄使人们的灵魂得到提升的题材,让人们得到高层次的真善美艺术享受。
[作者简介]关四平(1953— ),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特聘教授,文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戏曲研究会理事,《红楼梦学刊》编委。发表过学术专著《三国演义源流研究》、《唐代小说文化意蕴探微》等。
【注释】
[1]《史通通释·惑经》,刘知幾撰,浦起龙释,《四部备要》本第51册,中华书局,第150页。
[2]这七个方面是:第一,历史框架实与某些事件虚的统一;第二,战役格局实与运谋交兵虚的统一;第三,人物整体面貌实与次要方面虚的统一;第四,情节概貌实与细节描写虚的统一;第五,保留史实概貌与改变内在性质的统一;第六,史料剪裁与主观情致的统一;第七,事件真实与人物虚构的统一。见关四平《三国演义源流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306页。
[3]吴晗:《谈历史剧》,《文汇报》1960年12月25日。
[4]冯尔康:《雍正传》,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8页。(www.xing528.com)
[5]同上,第127页。
[6]陈寿《三国志·周瑜传》载:黄盖“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预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见中华书局1959年版。
[7]亚里斯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89—90页。
[8]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丛书集成新编》(二六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54—35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0页。
[10]鲁迅:《坟·灯下漫笔》,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58页。
[11]杜甫著,钱谦益笺注:《钱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2页。
[12]郭沫若:《孤竹君之二子——幕前序语》,《沫若文集》(文学编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3]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陈乃乾校点,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62页。
[14]同上,第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