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草堂寺:历史见证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译场

草堂寺:历史见证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译场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草堂寺在户县东南20公里的圭峰山下,北距西安50公里。草堂寺创建于东晋末年,后秦国君姚兴在这里建过逍遥园,算来已有1500年的历史。唐代时,慧掸师宗密曾居此,改名“杨禅寺”,但后人仍以草堂寺称之。草堂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译场”之一,是中国佛教三轮宗的祖庭,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草堂寺附近有诸多山峰,东有“高冠瀑布”,山野风光十分迷人,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草堂寺:历史见证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译场

草堂寺在户县东南20公里的圭峰山下,北距西安50公里。草堂寺创建于东晋末年,后秦国君姚兴在这里建过逍遥园,算来已有1500年的历史。唐代时,慧掸师宗密曾居此,改名“杨禅寺”,但后人仍以草堂寺称之。

这座古刹如今规模不大,现有佛殿、厢房、壁廊、碑石和舍利塔等建筑。大殿侧门两旁廊壁镶嵌20多块石碑,记述古刹的盛衰和古人游寺观感。其中有唐太宗九年(公元684年)立的唐定慧禅师法碑,碑石由唐代书法家裴休撰文并题字,柳公权手书篆额。从大殿后侧门出去,可见砖砌花墙内有六角亭一座,亭内立着“鸠摩罗什会利塔”,塔高2.23米,分8面、12层,每层大理石的色泽都不同,人称“八宝王石塔”。石塔上部有脊形盖和浮雕园形顶,盖下阴刻佛像,中间为八棱形,两侧有松子纹节,下部有3层流蔓草纹,塔底层有浮雕须弥山座。石塔历史悠久,造形奇异,为寺中重要遗物,所以后造亭子保护。

据史志记载,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天竺(今印度)人,后移居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据说他与龟兹王妹妹成亲,生下鸠摩罗什,从佛受戒。后秦弘治三年(公元401年),他应邀到长安草堂寺讲经,并翻译梵文经典97部,这是我国第一次大量翻译佛教经典的开始。唐代撰《晋书》载:“尝讲经于草堂寺,兴及朝臣、沙门千有余人,肃容观听”。由此可见当时寺内讲经盛况。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圆寂,火葬后建塔铭志。(www.xing528.com)

古刹西北有一水井,每当夕阳西下,井中水气升腾,缭绕于空,向长安城南飘去,成为“关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如今井上筑亭,并有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烟雾井”三字。

草堂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译场”之一,是中国佛教三轮宗的祖庭,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草堂寺附近有诸多山峰,东有“高冠瀑布”,山野风光十分迷人,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