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古代把正月十五称上元日,是夜称上元夜,所以这一天也叫元宵节。
西安的元宵节历史悠久,热闹非凡。吃元宵、张花灯和耍社火,是节日流行的习俗。
大年初三过后,西安街头就显出元宵灯节的气氛。市内的木头市、竹笆市、大差市、粉苍、南院门,都是传统的灯市。沿街走去,两旁挂的、摆的是各种各样的花灯,大小不一,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上市的传统灯笼有龙灯、狮子灯、兔子灯、莲花灯,还有飞机灯、走马灯、琉璃灯、宫灯。元宵节前,不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差不多都要来这里赏灯和买灯,从上午到下午,人流不断。元宵节家家张灯结彩,孩子们更是少不了要买灯笼玩。初五过后,舅舅给外甥送灯是少不了的礼物,同时送的还有蜡烛、麻花、元宵、糖果等。俚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就是出自这个习俗。
宋代从京师到民间都十分重视元霄放灯,“天街茶肆渐己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西安灯市大约也是这个时候形成的。西安城郊,有不少人家世世代代业余扎灯,到了元宵节前便进城卖灯,如灞桥的火葫芦灯,三兆的大花灯,李家村的五莲灯,东仓苍樊家的羊灯,周家巷周家的兔灯,东关豆腐巷的狮子灯。制作灯笼的骨架有竹子、棉花杆、铁丝,有纸糊的,有绢棚的,有玻璃嵌的。解放后,上市的灯笼样式更多,制作更新颖,如“卫星上天”、“五谷丰登”、“双喜临门”等。西安北郊十里铺一位著名宫灯老艺人更有一手绝后,他制作的“春满园六角龙头灯”、“方形木盖盒子灯”、“金边红绸园伞灯”、“六楞园蕊长穗灯”等十多个花样,个个精致美观,远销山西、甘肃,河南、河北、四川等地。
灯市之外,市内莲湖公园还举办灯展,除了传统花灯,还有工厂工人制作的大型的机械电气化灯,其中有“哪吒闹海”、“劈山救母”等老题材,也有“卫星上天”等新内容,晚上来这里观灯的人络绎不绝。东郊纺织城公园举办迎春花灯会,游客一边观灯,一边猜谜。
元宵节前后,市中心钟鼓楼高悬大宫灯,在彩色灯泡的陪衬下,金碧辉煌。商店饭店张灯结彩,与霓虹灯交相辉映。鞭炮齐鸣、焰火闪烁,一片节日欢腾的景象。城郊的社火一进城,锣鼓喧天,广场上人山人海,争相观看耍龙灯的、舞狮子的,芯子更是惊险动人。
西安元宵节热闹的景象比起其他地方尤为突出,因为元宵节源于古长安城,汉武帝信奉五帝之上的“泰一”神(又称太乙神),曾在长安甘泉宫设祭坛,每年春秋各祭祀七天,正月十五是大祭,是夜灯火通宵达旦,据说元霄就是祭祀的食品之一。到了汉明帝时,佛教在关中盛行,宫廷和寺院这天“燃灯表佛”。汉代长安有宵禁制度,唯有正月十五及其前后一天放禁。到了隋唐盛世,皇家逐渐把宗教祭把改变成游乐活动。《雍洛录异小录》记载:“唐朝正月十五夜,..灯明如昼,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以后,复加俨饰,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在古时候,妇女一般都被禁锢在家,元宵节观灯可以说暂时获得外出自由,从而引出了不少爱情故事。
苏味道有一首诗是描写唐玄宗天宝年间上元夜情景的: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www.xing528.com)
游骑皆秾李,行路尽落梅。
金吾不惜夜,玉漏莫相催。
当时不仅花灯品种繁多,而且灯光下有乐舞百戏。后来元宵节的各种广场娱乐活动,都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宋代元宵节放灯延长到五天,从皇室到民间,张灯成为一种必有的礼仪。当时福州知州蔡君漠甚至命令每家必点灯七盏。穷人无法承受,怨声载道。当时有人制作一盏大灯宠,径长丈余,并题了一首诗:
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
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
风流太守知不知,
犹恨笙歌无妙曲。
不过,这位知州蔡君谟见了讽刺诗,还能知错即改,回府就下令罢灯,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一位脸皮较厚的知州,名叫田登。田登作州官时,不许人提他的名讳,因为“登”与“灯”同音,全州的人只好称灯为火。到元宵节放灯时,衙吏为避其名讳不敢写放灯,于是告示写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后来人们便把“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当作一句成语,比喻统治者可以任意做坏事,而老百姓的正当行为却要受限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