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段四:能力锻炼
48小时生存训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德育课程,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到的不仅是生存意识的提升,更是通过集体活动的开展,增强其团队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学生自身各项素质及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我们通过设置一系列高强度的生存训练活动来提升学生所需的各项生存能力。
任务七:“超越极限”
在48小时生存训练课程的超越极限项目中,东方绿舟训练基地安排了学生“踩杆过线”的活动。这个活动既要学生们挑战高空独木的身体平衡性,也要挑战其个体与集体的协作和自身的勇气,换而言之既考验学生个体的能力极限,也考验学生间的团体合作能力。这个项目要求所有成员必须通过挑战,虽不计入学习成绩单,但仍旧是学生生存能力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组成员按照男女比例分成一定数量的小组,小组成员需一起横向抬起一根竹竿,挑战者需要自己上杆过线,线与竹竿抬起时成十字交叉状,线在竹竿上方,并且距离学生抬起的竹竿有20厘米左右的距离。挑战时,首先由小组成员将竹竿的一端靠在地面,挑战者沿着倾斜的竹竿爬上竹竿。在挑战者整个身体爬上竹竿后,由小组成员将竹竿慢慢抬起,逐渐趋于平衡,挑战者要在抬起过程中保持身体在竹竿上方。当竹竿平衡稳定后,挑战者将迎接最大的挑战,即在悬空的情况下从竹竿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同时抬脚跨过中间的横线,在整个挑战过程中,不落地者方为挑战成功。
任务八:“龙舟竞赛”
划龙舟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项特色体育活动,48小时生存训练课程将划龙舟作为其经典项目之一,既是一种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探索实践,也是对学生生存能力训练的重要方面。划龙舟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凝聚力,也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通过龙舟竞赛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既能帮助学生增强实践活动能力,也能让学生们具有竞争意识。赛龙舟,赛的就是速度与激情的碰撞。
龙舟竞赛采用的是小组比拼的方式,每个班组通过内部自主评选的方式推选出5名男生和5名女生,由选出的10名学生组成班级龙舟队参与龙舟竞赛。每个班的龙舟队都拥有自己的队名与口号,龙舟队集合完毕开始选择各队自己的龙舟,并按照各自的策略分布男女成员。准备工作结束后,所有龙舟队在起点线按顺序排好,准备比赛。在龙舟竞赛的过程中,龙舟队成员全力比赛,未参加比赛的同学则各自组成啦啦队,为本班的龙舟队加油打气。龙舟竞赛将根据龙舟队的实际表现情况以及先后到达的顺序给予相关的奖励。
学生小随想(记者稿):
舟 之 曲
“一,二!一,二!”
湖面上响起一阵阵雷声,那是龙舟上人们的叫吼。舟之曲,震撼是它的节奏。
“全速前进!”
“向右转弯!”
洪亮的声音在水陆间格外清楚,那是龙舟尾胡同学镇定自若的指挥。而我们依着他的指令,或行,或逆,或停止。舟之曲,听令是它的旋律。
小舟转过的每一个弧度,是上升的一个个音符;涉险避过的每一次搁浅,是乐曲的一次次回落。千回百转,荡气回肠——这是舟之曲。
忘记了双臂因劳动而怎样酸痛,忘记了飞扬入舟的水花怎样地溅湿了一身,只记得前进、后退、呐喊、静寂。勇往直前、坚持到底——这是我们,舟之曲勇敢的乐手。
我们因超越而欢喜,因被追及而努力,只因一颗追求卓越的心,急切地呼唤着我们:“前进,前进!龙门精英,永不放弃!”
胜负又有什么关系。
孙同学
2015年5月
任务九:“红蓝军对抗”
红蓝军对抗活动通过实战军事演练,强调“理论与实战并存”,提高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团队执行力,调整和激励团队士气,加强团队的沟通,建立团队精神,协同完成共同的目标。组织学生接受“数字化模拟陆战对抗”训练,实施团队合作战略培训课程,通过“战术运用、协同作战、战伤损耗”合成系统提供的课程数字情况分析,检验建立高效能团队的训练成果。
实施理念:
1.通过战场指挥、资源分配、战术运用、战术动作等各种“真人版”的军事体验,磨练参训者的意志品质,培养勇于挑战的精神,增强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考验团队决策的执行力。
2.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与了解,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团队合作的效力,掌握团队取胜的诀窍,运用团队内集体的力量,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
实施过程:
1.战前准备:初步了解培训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数字化模拟陆战对抗规则,组成若干战斗小组,明确分工,构建团队合作基础。
2.实战体验:通过陆战活动,体验过程,达到先期设立的各类训练指标。
3.交流分享:了解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通过分享,增进团队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
注意事项:
1.在参演过程中服从教官的指挥,装备的使用由教官分配。
2.对于不适宜参加对抗活动的人员要严格把关。
3.不用武器装备开玩笑,不私藏弹药。(www.xing528.com)
任务十:“射击比赛”
射击对于学生来说更多是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的游戏。将射击作为48小时生存训练课程的经典项目,既考虑了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也考虑了现代社会生存能力发展对学生的要求。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射击方面的教育,既能帮助他们更早地学习真实的、可感知的科学知识与能力,也能满足他们对于射击等方面的好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对于虚拟世界的崇拜与沉迷。
48小时生存训练课程中的射击比赛面向全体高一学生,比赛所采用56式半自动步枪,比赛地点为射击场。
首先,学生们要接受与射击比赛相关的培训,如,步枪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持枪姿势、瞄准方位等内容。培训教练为训练基地的射击教练,在培训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自主向教官请教。
其次,教官模拟教学,即教官展示如何进行射击,并请一名同学进行配合教学。最后,射击比赛,进入射击场地的同学,每人发放枪支及子弹,到达相应的靶位后,在教官的提醒下检查枪支并调整持枪姿势,在得到确切的信号后进行射击,学生可通过电子反应屏查看自己的射击成绩,射击结束后,在教官的要求下再次检查枪支,检查无误后,参赛同学在教官的指引下归还枪支并依序离开射击场。比赛结果将根据射击的环数来判定成绩,对表现优异的同学予以奖励。
学生小随想(自由稿):
心随枪变
48小时生存训练的第20小时,依旧忙碌,只是换了训练内容。
最盼望的射击。56式半自动步枪。
确实挺重的。支在沙袋上瞄准,手都有一点抖。
射击时准心偏差1毫米,射程200米内实际偏差27.8厘米。
第一枪,脱靶。
第二枪,脱靶。
第三枪,6环。运气?
无力支撑。接下去又是几个7环。
微移,在20秒内将30发子弹全部射出。一半多在10环,一半多在9环。
惋惜,起立,走下去。
回头,再看看这射击场,有一点惋惜转得意。
曹同学
2015年5月
(二)阶段五:国防教育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将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纳入上海市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以帮助学生树立党的观念、国家观念、人民观念和社会主义观念为目标,根据上海教育的实际,挖掘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的大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体系,形成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根基的德育新格局;使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高,使广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显著增强,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进而为上海市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国防教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海中学特色德育课程将国防教育纳入48小时生存训练中,旨在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将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具体的活动环节进行呈现。
任务十一:“航母参观”
“东方绿舟”航空母舰模型,简称“东方绿舟”,是按照原比例仿造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建造的模型。该模型与原型航母拥有完全相同的跑道和驾驶台,为了保证其高仿真性,除了“航母”底座是由混凝土修建之外,其余部分均由钢板建成,内设航空博览馆,这艘“航母”的总造价高达1.2亿元人民币,由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体委以及青浦区政府等单位共同出资建设,主要用来对青少年进行军事教育。
这艘“航母”的甲板长220米,宽46米。远看还真以为是艘航空母舰。这艘“航空母舰”主要以实物和声光电相结合的多媒体形式,向青少年和游客展示当今世界军事科技成果以及发展趋势,是目前国内内容最丰富、科技运用最先进的国防教育馆。
模拟航母地下一层是“陆海空模拟训练厅”。一层是“装备陈列厅”,除了真正的战车、装甲车和各种大炮外,还展示有古今中外的各种武器和装备的实物及模型。二层是“国防教育厅”和“国家安全教育厅”,通过大屏幕播放军事教育内容。甲板上的指挥塔部分共分四层,一层是“海军舰艇博物馆”,二层是“驾驶舱”,三层是“飞行管制室”和“作战指挥室”,四层是“中央控制室”。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国防意识和综合素质,营地尽量为青少年提供一个逼真的模拟环境。“航母”的旁边摆放着许多真枪实炮,有飞机、大炮、坦克、水陆两用汽车等,全部都是军队退役的武器。营地里还有六十多位身着迷彩服的现役军人,是营地里军训的学生教官。除此之外,他们还负责向游客展示各种武器的威力。
48小时生存训练课程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完善,然而参观航母一直被作为经典项目保留了下来,这一方面是对中学生进行必要的军事知识普及,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参观航母,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中国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在了解相关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国防意识。
学生小随想(自由稿):
从爱国教育到国家兴亡
天色微凉,丝毫影响不了我们热血沸腾的心。爱国教育的地点选在东方绿舟的航母模型之上,200多米的长度,48米的高度,巍峨高大,恰似祖国繁荣昌盛。在“纪念浮雕”的纪录片中,我们见证了中华近代史上几十年沧桑巨变,从红军长征到现代繁荣昌盛,从国家安全局成立到奥运会的召开,影片短小精悍、内容为人熟知却仍然感动。
王同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