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个比较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国家,他们为了实现他们的道德教育目标,有一整套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途径主要有:公民课、道德时间课、特别活动课、友爱课、体验学习等。通过这些途径采用讲授、座谈讨论、参观旅行、野外考察、社会实践等方法,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有三个突出特点:
1.整体化。即通过校内外全部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教育。
日本中小学的《学习指导要领》中明确指出,在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与家庭及地区的配合”。学校与家庭和社会配套的主要形式有:
第一,结合史地教学组织旅行参观,使学生尊敬前辈人的劳动业绩,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第二,让学生接触地区社会的现实,继承发扬地区中的优良风气,思考地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第三,让学生有组织地在本地区进行劳动、服务,培养学生劳动态度和为别人做事情的精神。(www.xing528.com)
2.课程化。日本校内的德育活动,都是以课程的形式出现的,他们除有公民课、道德时间课,还把我们作为可搞可不搞的课外活动叫做特别活动课。并作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内容。通过特别活动课,可促进学生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独立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
3.重视“体验学习”。随着日本工业化、都市化、信息化的发展,国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儿童失去了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间接经验增多,直接经验减少。为克服这种弊端,增加学生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的体验,学会体贴别人,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培养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精神,日本文部省自80年代以来,大力提倡推行“体验学习”活动。通过“自然教育”、“森林之家”、“少年之家”、“野外考察”等集体活动,让学生到农村、到大自然中进行体验学习。
(《半月谈》9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