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利持此看法,他说:“从起源来看,‘率’字是象形字,本义为渔网或捕鸟丝网。在甲骨文中,此字中间呈网状,两侧的四点如同水流下来,表示提网时难免水花四溅。用网捕鱼或者捕鸟不是百分之百能够成功,但比采用其他手段的成功概率高一些,由此延伸出大概、大略、大抵、往往如此等意思。”他又引证《辞海》(普及本)里“率”(shuài)字的释义,其中释义之八是“大率,通常”,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率”表达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或可能性,黄炎培与毛泽东讨论的是历史上王朝政权兴衰交替出现的周期性历史现象;而“律”具有规律的意义,强调的是一种不可改变的确定性,如果用“律”,那么毛黄就没有讨论问题的必要,因为规律不可改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毛黄延安“窑洞对”中讨论的不是历史规律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反复出现的历史现象。[9]
持这一看法的学者还有刘作翔。他在《“周期率”是一种历史现象,而不是一个历史规律——关于“周期率”问题的词语新争议及其历史哲学之诘辩》一文中说:“‘率’表达了一种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现象。如果将它视为一种历史规律,那就是任何阶级、政党、政权都无法逃避的命运,无法‘跳出’的客观法则。这显然同‘历史规律’这一历史哲学命题不相符合。因此,我们认为,黄炎培先生当年使用‘周期率’这种指代一种历史现象的概念表达是准确的。如果说它是一种历史规律,那我们中国共产党又如何能够跳出呢?”[10](www.xing528.com)
人民出版社编辑吕飞也持“历史现象说”观点。他曾担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讲故事》等重要图书的责任校对,也曾参与马恩经典著作及国家领导人著作等重点图书的编校工作。在《宣传工作常用规范表述300例》一书和“木铎书声”公众号发布的《“历史周期率”还是“历史周期律”?》一文中,吕飞认同王传利的观点,认为从“率”字的起源分析,并参考专业性较强辞书的释义,“率”字有不确定、大概等意思,而“律”字强调不可改变、确定性。在延安“窑洞对”中,黄炎培用了很多表示可能性的话语,如,“大凡初时聚精会神”“也许那时艰难困苦”“有的因为……有的出于……有的为……”等,这都是在说一种不确定性,说的是政权兴亡可能出现的周期性现象,而不是确定不移的历史规律。因此,从词义上说,应当用“历史周期率”。[1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