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21日,《文汇读书周报》发表了赖某深的《并非仅仅是一二个人的失误》一文,涉及了“周期率”问题。8月1日,《光明日报》又发表了赖某深的《“周期律”不是“周期率”》一文。两文提出后人对黄炎培的“误引说”,认为黄炎培当年用的是“周期律”而不是“周期率”,是国内许多研究著作“在引用黄炎培这段话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周期律’误为‘周期率’”。“细读黄炎培这段话,就可以判断出,黄炎培的意思是,希望中共能摆脱历代封建王朝治乱兴衰这一周期性规律的支配,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上述著作均将‘周期律’误为‘周期率’,虽一字之差,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7]赖某深这里提到的“失误”有两层含义:一是当年黄炎培用的是“周期律”而非“周期率”,二是后人将“周期律”误引为“周期率”。
无论是“黄炎培误用说”还是“学者们误引说”,都是认同“周期律”为正确用法的,但这两个说法均遭到了学者的有力驳斥。在《是“周期律”,还是“周期率”?》一文中,王传利从《延安归来》的版本更替和黄炎培秘书“率”可能为“律”之误的说法入手,分别驳斥了误用、误引说。[8]
首先,王传利从1945年《延安归来》的各种早期版本入手,一直梳理至1965年黄炎培去世,发现整整20年,黄炎培从未有纠正“周期率”为“周期律”的任何文字与谈话,其子女发表的关于延安“窑洞对”的作品中,用的也始终是“周期率”。同时,王传利也列出了数种后来出版的,附录有《延安归来》内容的图书,或是由黄炎培之子撰写的涉及延安“窑洞对”内容的图书,发现黄炎培父子几十年来一直认可并使用“周期率”。所以,王传利认为不存在黄炎培对“周期率”的误用,也不存在后人对“周期率”的误引。其次,针对黄炎培秘书“率”可能为“律”之误的说法,王传利分别从五个方面予以驳斥,认为在《延安归来》初版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黄炎培从未亲自纠正所谓的“率”为“律”之误,说明这个“失误”本就不存在,借秘书之口的证据是无力的;况且秘书仅说“可能是搞错了”,并非十分肯定。(www.xing528.com)
黄炎培之子撰写的《黄炎培与毛泽东周期率对话——忆父文集》
由此可见,所谓的“黄炎培误用说”“学者们误引说”都是经不起质疑的,事实上,“周期率”才是确定无疑的正确用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