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失败后,宁波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没有被敌人的凶残所吓倒。1927年6月,中共浙江省委员会成立,宁波地委隶属省委领导。7月,宁波地委改建为中共宁波市委,并着手恢复整顿党的组织。经过艰苦工作,到8月,城区党的组织大部分恢复活动。9月,宁波市委改为县委,所属宁波江北、象山两个区委,慈溪、镇海、定海、余姚4个独立支部,有党员240余人。
同年10月,省委派卓恺泽来宁波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贯彻中共中央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提出迅速组建农民武装、举行秋收起义的任务。宁波县委立即讨论了农民暴动工作,决定首先在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鄞南石桥村发动,然后发展到邻近地区。同时,成立鄞南暴动委员会,领导暴动的各项准备工作。紧接着,省委常委卓兰芳、王家谟相继来宁波,部署《浙东暴动计划》。后来,由于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浙东暴动计划、党员总名册落入敌手,造成王家谟等80余人先后被捕,暴动计划流产。
12月,省委机关由杭州暂迁宁波,设通讯处于江北岸腊店弄13号,设交通处于江东天官第戎家。同月,共青团省委机关亦迁来宁波(翌年4月党、团省委机关均迁回杭州)。此时,省委决定在奉化忠义区组织暴动,并向奉化县城或宁波发展。由省委特派员卓兰芳负责指挥,成立中共奉化区委,购置枪械弹药,编制训练农军,发展党的组织。但是,暴动准备工作还在紧张进行的时候,因消息泄露,国民党当局就派兵“进剿”邮东的芦浦,捕去农军骨干数人,各地农军联络中断,仅奉东的湖头渡一小支农军单独起事,奉化暴动失败。
1928年5月,宁海亭旁区(今属三门县)农会开展抗租、平果斗争,中共浙南特派员决定迅速将经济斗争转变为武装斗争。5月24日,宁海县委成立红军指挥部,县委常委包定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红军总指挥。26日拂晓,暴动部队占领亭旁,宣告成立亭旁区革命委员会,震动全省。不久遭到国民党浙江省防军“围剿",暴动失败。宁海县委被迫中断活动。
中共宁波县委遭到破坏后,于1928年9月重建,章松寿、潘锡朋先后任书记。但1929年1月,章、潘相继被捕,县委又遭破坏。4月,重建宁波市委,书记为林去病,直属中央(当时省委建制取消)。5月下旬,林去病等被捕,市委复遭破坏(林于1932年就义)。8月,中共中央巡视员卓兰芳领导建立中共宁波特别支部,书记为徐英,仍直属中央。至11月,鄞县、镇海、慈溪、奉化、象山等县建立支部12个,加上余姚共有党员150人。12月,徐英等5名党员和一批积极分子被捕,特支及所属支部遭破坏(徐于翌年8月就义)。(www.xing528.com)
1930年3月,中共中央派徐阿畅(徐敏畅)来宁波重建中共宁波市委,书记先后由徐阿畅、杨仁梓担任,直属中央。同年7月至1931年1月,先后隶属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中共江南省委。徐阿畅在黄包车工人中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和工会,两次罢工抗议警察殴打工人,要求减轻车租,后党支部和工会均遭破坏。1930年下半年起,徐转入,鄞县南乡,举办农民夜校。1931年春建立雇农支部、雇农工会。
1930年8月,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议,派人与余姚县委和原余姚纠察队队长费德昭联系,在余姚坎墩镇(今属慈溪市)成立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师长费德昭,党代表史济勋,辖2个营100余人。红一师成立后,积极筹划姚北暴动,袭击国民党政府警察所、缉私营,不久遭浙江省保安团“围剿",坚持月余失败。11月,余姚县委被破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宁波市委在鄞县、镇海、奉化一些乡镇恢复、发展党组织,至翌年初有那南、镇海、奉化3个特别支部。各地党组织领导乡镇的爱国师生和农民群众开展抗日反蒋斗争,与城区、邻县县城各界支援前方、要求抗日的爱国活动相呼应,不久遭镇压。1932年4月,市委书记杨仁梓自首叛变,致使13名党员和一批积极分子被捕,各地党组织被破坏殆尽。此后至1937年9月,宁波地区的党组织一直没有得到恢复,但不少党员仍从事抗日救亡与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1927年11月至1932年4月,宁波市(县)委机关先后6次遭破坏,4次重建,其间共有7名市(县)委书记遭逮捕,其中3人牺牲。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浙江省委和宁波地方组织先后发动了奉化、亭旁、姚北3次武装暴动,成为全国百余次武装暴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组建起“亭旁红军”、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等农民革命武装,对宁波地区的革命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亭旁暴动时成立的亭旁区革命委员会,是全省最早的红色政权。但由干受“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指导,加上敌我力量悬殊等原因,暴动均告失利。当时,周恩来就奉化暴动作过两次指示,认为应发动组织各地胖众斗争,逐步扩大为武装斗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