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书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作课

书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作课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后感有不同的写法,首先在于有不同的读法。以《吴小如和德彪西》为例。如果没有想起德彪西,这篇读后感便无法写成。有了德彪西的对应,便使得我所读的吴小如先生有了立体感,我所写的读后感也就有了形象,而避免了空洞,同时也避免了就事论事的一般化,多少会有了与别人的读后感不一样的一点新意。

书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作课

读后感有不同的写法,首先在于有不同的读法。我强调读后感的写作,有两点需要注意的,一是“读”是第一位的,同时强调“读”和“感”的相互作用,不要把“感”和“读”像吃香蕉那样皮肉完全剥离。二是不要贪多,越少越容易集中,越集中越好写,最好是只谈书中的一点。

以《吴小如和德彪西》为例。吴小如先生是北京大学的教授,我读《学者吴小如》一书时,对他了解不多,这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他的学术生涯和为师为人的品格与性格,读来如观灿烂的花开一路逶迤而来,展现了吴小如先生的一生。书中有一点格外打动我,掩卷而难忘,便是年轻时他对当时很多名家和他的老师直言不讳又一针见血的批评。这些人,如钱钟书、萧乾、沈从文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呀。这样的举动与言说,在今天看来简直无法想象。所以,让我很是感慨,所以难忘。

因为我喜欢音乐,其中喜欢法国音乐家德彪西,读过德彪西的传记。记得传记中记述德彪西年轻时曾经毫不留情地批评一些音乐大家,如贝多芬莫扎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人。便把吴小如先生和德彪西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对所谓大师或大家们毫不畏惧、出于真心,却又是格外尖锐的批评,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一个属于文学,一个属于音乐,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其心地和眼光是一样的。

想起了德彪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想起德彪西,这篇读后感便无法写成。即使勉强写出,也会只是就书论书,缺乏新意。有了德彪西的对应,便使得我所读的吴小如先生有了立体感,我所写的读后感也就有了形象,而避免了空洞,同时也避免了就事论事的一般化,多少会有了与别人的读后感不一样的一点新意。(www.xing528.com)

我讲过写记叙文时需要对应和对比,其实,论说文也一样,所有的文体本质是一样的,方法也可以彼此借鉴交叉运用。在这篇读后感里,德彪西并不是横空出世,也不是完全的巧合,和吴小如先生竟然如此的彼此遥相呼应,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只是需要我们在平常读书时发现。而且,并不是在需要读《学者吴小如》时,早已经有一本德彪西的传记放在你的面前,就等着你去拿他和吴小如先生作对比和呼应,而是在你平常读书的时候,就需要注意,需要积累,方才可以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找得到可以作对比和呼应的内容。

这里所说的积累,其实是老生常谈。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但是,有不少人读了很多的书,按说积累的东西不少,为什么写起读后感却依然缺少从这本书到另一本书的内在跳跃与贯穿,就像从列车轮船的自由随意而灵动的换乘,而容易总是在一本书上就地打转呢?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凯里在谈到读书的时候,强调需要想象力创造力,特别是创造力的培养。他指出,读书就像弹奏钢琴,演奏的曲子不是自己创作的,但演奏的效果却是属于自己的,读书的过程,和弹奏钢琴的过程是一样的。所以,他说:“读者就像钢琴家一样,所做的是一件极具创造力的工作。”而这种创造力,正是读书最需要培养的能力。只有有了这样的能力,才可以将书读成一池活水,横竖相通,手到擒来,启心致力,为我所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