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家给了大熊猫一个雅号——竹林隐士,这倒很形象地概括了它的生活习性:它赖以生存的食物是竹子,平时只在海拔3000米上下的箭竹林隐居,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撵竹追笋。外国专家来了一两个月,甚至还未能在野外一睹其尊容呢!且不说卧龙保护区面积有20万公顷,即使臭水沟白岩观察点,范围也有2000多公顷,怎样才能请来这些竹林隐士呢?
捕捉大熊猫的圈套放置了,关捕大熊猫的笼圈架设了。圈套是种活动的脚扣,只要大熊猫一脚踏中,那就跑不了,这是“守株待兔”。笼圈内放上诱饵,那是“请君入瓮”。研究人员每天两次,怀着满腔的希望去探视有无大熊猫落网。这种工作听听是具有无限诱惑力的,对中外专家却意味着严谨和辛劳。
观察区内是海拔2300米至3600多米的起伏山峦。河流有臭水沟和金瓜树沟。臭水沟水系呈扇状辐射。在密如蛛网的小支沟尾部,多为开阔的河谷,箭竹丛生,是大熊猫最爱徜徉的地方。从位于西北角的营地“五一”棚出发,若是一个人沿着巡回路线走一趟,则需要十天半月。
说是路,那是什么样的路啊!仅就从营地到白岩的一段,只有一线路影子从林下灌木丛和草莽中露出。峭壁处要走栈道,过谷要从独木桥上走。我们空身,也是小心翼翼,汗流浃背。在野外工作的中外专家,每人还要背着必要的仪器和工具。我试过胡锦矗同志的背包,总共有10来千克重,还不包括途中采到的标本。
再说气候吧:二三月的天气,常是雨雪交加,至于碰到出没的野兽,那更是早不见晚见的事。我们研究大熊猫的专家们,每天就在这样的道路上去查看每一个点,然而,带回的却是失望。
夜晚在营地的帐篷中,已听到大熊猫的吼叫,眼看就到它们的繁殖季节了。若是错过了这个季节,又要等到来年。一次次的失望和时间的紧迫,使有些人焦急万分。是笼圈捕不到大熊猫,还是诱饵失去了诱惑力?
正当有人产生一连串疑问、被焦急烧灼得坐立不安时,细心的人却发现,胡锦矗教授还是那样坦坦然然、有条不紊地工作,似乎大熊猫早已拴在他的帐篷里,只要愿意,可以随手牵出来。他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搞资源调查,20年来足迹踏遍巴山蜀水,对大熊猫的研究更是成果卓著,人们有理由这样相信。
但是,他的秘密武器在哪里?
是笼圈不行?资料记载曾用它捕捉过10多头。新中国成立前,被掠夺到国外的大熊猫,也大多是用它逮到的。而且,它具有其他方法无可达到的优点:不会伤害大熊猫一根毫毛。真是诱饵失去了诱惑力?
大熊猫还有另一诨名——酒肉和尚。人们常常被大熊猫的憨态逗得捧腹大笑,其实它却有很多怪癖。比如,它常常醉履蹒跚地踯躅在山野,难道它会像猴子一样酿酒?说来可笑,致醉的非酒,水也!大熊猫常狂暴地饮水,直到胀得肚皮成了个圆球。原来就笨拙的它,这时更是踉踉跄跄,醉态十足。曾有人用根树枝像赶猪一样,将醉熊猫赶去、捉住。
它对圆形的东西很有兴趣,常潜入居民家里搬弄圆木、粪桶嬉戏。它还好舐咬铁器,古人曾误认它吃铁,因而叫它“食铁兽”。因此,又以为它的尿可以化铁。
它的食性,正如人们所知道的是素食,只吃竹和笋。但它更好偷嘴,会不顾一切地闯入居民点窃取肉骨头,特别是被烧烤过的羊骨。科学家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它的祖先原是食肉动物,只是千万年的变迁、生存竞争的结果,改变了它的食性。
大熊猫很喜欢饮水。对水,它很挑剔,只饮清亮的流水。即便是冰天雪地,它也要找到流水。大熊猫常常狂饮,将肚子涨得圆圆的,步履蹒跚,犹如醉汉,山民称之为“醉熊猫”
笼圈内的诱饵,正是利用了大熊猫不忘祖先的美德——放的是烤羊头、烤羊骨。它不会放弃这种美味。
原因只能归结到圈套和笼圈设置的位置了。而这看来简单的问题,其实却包含了复杂的内容,如对大熊猫生态知识掌握的深度。
胡锦矗和他的同志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与竹比较,大熊猫更爱吃笋;各种竹类中,尤爱冷箭竹;就是箭竹,它也只爱吃某一部位,而将其他丢弃。甚至对同一地区、同一海拔高度、同一竹种,它在采食时也选择挑剔。它对竹林密度大或过稀的竹子,是不屑一顾的。(www.xing528.com)
根据这些情况,经过周密的筹划,对圈套和笼圈的设置点做了调整,又将羊骨重新烤得香喷喷的。
一分耕耘,总有一分收获。喜讯终于传来:3月10日清晨,白岩点套获了一头3岁的大熊猫!是位王子,取名龙龙。仅过一天,即3月12日,笼圈又关住一头10多岁的大熊猫。这是位贵妇人,取名珍珍。4月18日,又关住一头2岁多的大熊猫。是位公主,取名宁宁。一向宁静而肃穆的营地沸腾起来,喜悦涨得心都疼了,人们抑制不住兴奋。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夏勒博士高兴得跳了起来,还向基金会发了喜报。
在抓住这3头大熊猫时,科学家为它们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填写了“户口”档案,又小心翼翼地为它们带上了项圈——装有微型发报机。等麻醉剂失效,它们醒来时,发觉只是南柯一梦,又颠着个肥臀逍遥自在地投向了大自然的怀抱。
先进跟踪仪器的装置,为科学家们揭开大熊猫神秘的生活内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繁忙和艰辛。从3月10日起,中外专家就带上仪器,分别在每一个点上收听大自然的骄子——大熊猫行为的信息。不管是刮风飘雪或滂沱大雨,15分钟就要做一次记录,24小时不能间断。特别是值夜班时,别的同志都排两人一班,而胡锦矗教授和夏勒博士却只能单独值班。
巨大铁杉下的树穴,成了“贵妇人”珍珍的产房
在远离营地的荒山野岭观察点上,既不能架帐篷,又不能生火、说话。老天爷也凑热闹,不是飘雪就是洒雨。夜,是黑沉沉的,伸手不见五指。四周是林涛的汹涌,只有呼出的气,像团白雾似的。气温常在零下,最冷时甚至到零下10摄氏度,眉毛胡子上结了冰碴。等到早晨回到营地,身上已披了一层冰铠,但脸上却荡漾着笑容——科学也正在窥视他们。有时只是洗把脸,吃上一口热饭,又匆匆走向山野,去观看已过去的24小时里大熊猫经过的地方。
胡教授也想当一次熊猫,他能体会到珍珍那颗母爱的心吗
在胡教授的指导下,我们曾在白岩点戴上耳机寻找有“户籍”的3位大熊猫。悦耳的“波、波”声,像是在呼唤,又像是在催促。再加上综合别的跟踪情报,信息很快告诉了我们:珍珍正在X地区奔跑,龙龙在Y地区酣睡,宁宁却游荡在Z地区……我曾参加过考察队对黄山短尾猴的跟踪,艰难的经历使我懂得先进科学跟踪仪器的重要。但更使我懂得:科学工作者那颗滚烫的心和博大的胸怀!就说胡锦矗教授吧,他是我们20世纪50年代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他的生活道路,当然带有那个已过去的时代知识分子所特有的辛酸、创伤。但是,在我们相处中,他从没有主动向我透露过半句,总是滔滔不绝地说着动物学领域的发展,研究大熊猫的种种计划。
对于在科学崎岖道路上的跋涉者,最大的奖赏和喜悦,莫过于新的发现了。“五一”棚营地的科学家,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4月13日,白岩观察区迎来了一个珍贵的晴朗的天气。灿烂的阳光在茫茫的林海耀起无数的亮点,各色杜鹃花艳丽得如云霞一般。山谷里不时传来大熊猫的吼叫——粗莽的、尖厉的、急切的、带着颤抖的吼声。多只大熊猫的骚动,预示了特殊情况即将发生,各个观察点都加强了跟踪。
根据各种信息和仪器,科学家们很快判定了骚动中心的方位——正是贵妇人大熊猫“珍珍”活动的地方。
我们正用无线电跟踪仪在寻找带有项圈(发报机)的大熊猫龙龙、宁宁和珍珍
机不可失,时不可待。中国专家组组长朱靖同志和夏勒博士急匆匆地奔到出现异常的地方。他们亲眼观察到了大熊猫的争偶和繁殖生态中的一些重要行为……
胡教授说:根据这一个多月的各种观察数据,有理由认为珍珍已经怀孕了。他们正在密切地注意着事态的发展,揭晓却要等到九十月份。(10月20日,胡锦矗教授和夏勒博士果然在二道坪看到了觅食的珍珍,听到了巢穴内幼仔的稚嫩叫声,在这之前,他们已从仪器中观察到珍珍处于产前和产后的状态。)
这些珍贵的资料,将有助于揭示大熊猫生殖流以及整个繁殖生态的奥秘,解决人们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