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养结合研究现状及医疗保险筹资制度研究

医养结合研究现状及医疗保险筹资制度研究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外存在大量针对这类改革成果的相关研究,其中比较典型、突出的研究集中在两个主题上:1.以美国为研究原型,针对美国推动“医养结合”相关成果的研究。(二)国内医养结合研究相比国外,我国医养结合方面的研究起步晚。发展医养结合的长期照护模式,不失为解决之道,但这需要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医疗救助制度的创新与突破。

医养结合研究现状及医疗保险筹资制度研究

(一)国外医养结合研究

在医养结合方面,国外发达国家早就出台政策,力图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为失能老人提供综合性、持续性的服务,到如今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实践成果。国外存在大量针对这类改革成果的相关研究,其中比较典型、突出的研究集中在两个主题上:

1.以美国为研究原型,针对美国推动“医养结合”相关成果的研究。在鼓励失能老人“医养结合”养老的政策方案上,最著名的当属PACE(Program of All 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计划。Pinka Chatterji等(1998)对,PACE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PACE导致在医院住院的老人数量、医院住院时间、养老院住院时间在长期内出现了下降,而在短期内提高了生活质量、照护服务的满意度,以及身体功能状况。与未参加PACE的失能老人相比,参加PACE的失能老人存活时间更长,社区生活的时间也更多。该研究证明,PACE在从医疗资源到生活满意度各个维度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与HCBS(Home and Community-Based Programs for the Elderly)项目相比在改善失能老人身体功能状况有显著效果。HCBS更适合相对年轻、健康的老年人,而PACE适合失能程度较为严重的老人。

在失能老人护理机构的研究上,LTAC、LTCH是美国“医养结合”新型护理机构的范例,Shannon S.Carson等(2002)对133所LTAC医院的住院结果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机构中的74岁以上的失能老人一年之内的死亡率在95%,而除此以外的群体一年之内的死亡率仅56%。

2.以英国等发达国家为研究原型,针对老人“整合照料”相关成果的研究。Walker(2005)研究了某整合服务中心中一个连续照料模型的案例,将老人接受住院服务的过程完整记录下来,并对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服务进行区分。Leichsenring整理了欧盟九国整合照料各个领域的落实情况,其中横向整合是实践最为广泛的观念,九国中有八个国家将之付诸实施。而在政策效果方面,Caroline以英国近年所实施的两项推动整合性照料的政策为例进行了分析。

也有学者(Kirstein Rummery,2009)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医疗和社会服务系统的整合政策,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仅仅是不对使用者的结果造成影响,在最坏的情况下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国内医养结合研究

相比国外,我国医养结合方面的研究起步晚。郭东、李惠优等(2005)最早提出了“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的可行性探讨”这个命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近两年医养结合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

1.医养结合理论和政策研究 郝晓宁(2016)对医养结合进行了科学定位和准确界定。根据全国政协“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2014),委员们建议解决好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建设问题,政府要制定适合的标准、进行相应的建设,要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要推动医养结合进社区,这是医养结合发展的主要方向。孙雯芊、丁先存(2013)认为,公立医院因其独特的软硬件优势引入医养结合模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邵德兴(2014)认为在现有行政体制和资源约束条件下,应当探索集医疗、养老、康复、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于一体,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相衔接的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刘清发、孙瑞玲(2014)利用嵌入型理论总结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的三种模式。(www.xing528.com)

2.医养结合实践研究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司(2013)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等调研方式提出各地推进医养结合过程中基本形成“整合照料”“联合运行”和“支撑辐射”三种模式,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医养结合的路径和对策建议。李杰(2014)以在医养结合实践领域走在前列的青岛市为例分析医养结合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窦全勇(2017)分析了山东省潍坊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3.失能老人医养结合照护研究 符美玲等(2013)从长期住院角度提出构建国内医养结合照护体系的设想和相关建议。高小芬、于卫华(2014)对安徽某大型医院医养结合老年科患者的护理时间进行了现场记录与测量,探讨其与分级护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完善老年分级护理标准提供参考。张玉强(2017)以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为例证分析了失能老人的医养结合服务创新机制。

(三)医养结合模式中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关于医养结合模式中医疗保险制度的科研成果并不多,多数学者只是提及医疗保险制度要配合医养结合制度。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司(2013)提出在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方面,在医保基金制度压力大和管理更加严格规范的情况下,应当理清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的责任界限,尽可能化解养老责任的个人化与医保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吴宏洛(2014)指出,在长期护理层面,由于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对失能老人的医疗保障制度尚未形成。发展医养结合的长期照护模式,不失为解决之道,但这需要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医疗救助制度的创新与突破。姚克(2014)提出要理清医养界限,严控医疗保险基金风险。孙励,蒋远胜(2014)对入住医养结合机构老人的医养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护理费用高昂、医保种类不同自付比例差距大,老人医养成本负担重等问题,建议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缓解护理费用压力,实现异地报销。毛宗福(2015)探讨了社会医疗保险如何推进医养结合的发展。张建华(2016)分析了医养结合服务中医疗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四)研究述评与展望

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都非常重视对医养结合的研究,但是关于医养结合模式中医疗保险制度的具体设计并没有形成系统和规范的成果。由于医养结合中的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混为一体难以区分,医养结合中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与现有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有必要在医养结合模式下对现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创新,探索出适合我国医养结合模式的医疗保险制度方案。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医养结合将会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该研究既对现有理论研究进行补充,又能促进我国养老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该研究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也有较好的实践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