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能老人的基本情况统计
1.失能老人的界定 根据国际通行标准,失能老年人的确定有六项指标:分别是能否独立完成吃饭,穿衣,洗澡,起床下床,上厕所,控制大小便六项活动。有一到两项无法完成的,认定为“轻度失能”;有三到四项无法完成的,认定为“中度失能”;有五到六项无法完成的,认定为“重度失能”[1],本章将上述六项问题中任意一项选择“否”的调查对象确认为失能老年人,也即本章的研究对象。最后通过Excel的vlookup函数功能筛选出所有失能老年人的相关有利用价值问题的回答,从而得出最终的研究数据。
2.数据来源 本章所采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CHARLS旨在收集一套代表中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个人的高质量微观数据,用以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推动老龄化问题的跨学科研究。CHARLS全国基线调查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于2011年开展,覆盖150个县级单位,450个村级单位,约1万户家庭中的1.7万人。本章的数据来源首先通过下载CHARLS官网2013年官方调查数据,再根据每个问题的项目编号所对应的问题,找出CHARLS数据中包含以上六项指标的问题,运用stata统计软件筛选出对本研究项目有利用价值的问题。
3.失能老人的数量统计 根据失能老人界定标准统计出了相应失能程度人数及占失能人数和调查总数的比例。根据表35显示,在所有被调查的老年人中,失能老年人占的比例6.08%;即CHARLS(2013)统计数据共包含18 434名调查对象,其中符合失能老人界定标准的有1 120名失能老年人。在1 120名失能老年人中,重度失能老年人比例最高,占46%;中度失能老年人占37%;轻度失能老年人比例最低,占17%。
表35 老年人失能程度统计表
4.失能老人基本情况统计 根据表36进一步对我国失能老年人的失能程度数据分析发现:1 120名失能老年人中,男性为492人,占失能人数比例为43.92%;女性为628人,占失能人数比例为55.98%。1 120名对象中持有城镇户口的245人,农村户口的875人。
表36 失能老人基本情况统计表
5.失能老人居住类型 由图11可知,约66%的失能老年人住在家里,仅有约12%的失能老年人住在护理中心,有约22%的失能老年人选择住在其他地方。可以看出,我国失能老年人的居住地点主要还是家庭,因此家庭成员对失能老年人的照料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普遍实施,使我国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还伴随着家庭规模小型化的趋势。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421”“422”的家庭结构开始在城乡普遍显现,这就使得中年人担负起赡养老人和培养孩子的双重责任。这些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与此同时还需要照顾4名以上的老人和孩子,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护理老人力不从心。这种情况尤其发生在有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家庭中,他们的子女本来已有不少属于老年人,导致照顾父母时力不从心,这使得我国大部分中年人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我国的护理中心、敬老院等养老护理机构的发展滞后,导致我国失能老年人护理供给不足。目前,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在家庭成员无法承担失能老年人的护理责任时,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以及社会提供的照料服务是弥补家庭照料支持不足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失能老年人数量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家庭和社会对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料与护理的责任日益加重,失能老年人长期居住在养老机构的意愿也在逐渐增强。
图11 失能老年人住址类型统计图
1.失能老人参加医疗保险的类型 根据表37显示,在1 120名调查对象中,有1 119位失能老年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失能老年人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最多,占到了总人数的72%;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失能老人所占比例仅为11%和5%。另外,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公费医疗等其他各种医疗保险的人数偏低,也占到了总人数约6%。由于城乡医保的合并,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比例为79.63%。参加商业医保的比例为0.72%,未参保的比例为5%,由此可以看出基本医保仍未实现全覆盖,商业医保参保率低。
表37 失能老年人参加医疗保险类型
续表
2.失能老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地点 根据表38显示,在1 120名调查对象中,有1 065位失能老年人参与了参保地点问题的调查。参保地点数据显示总人数中在本市参保的人数占失能人数比例的93.24%,而在户口所在地参保的人数占到了5.73%,在其他地方参保的人数有1.03%。大部分居民因为方便选择在本市参保,但仍存在部分人不能在本市参保,这表明我国医保转移接续不能有效实现,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社保制度并轨和异地报销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表38 失能老年人参保地点
3.失能老人参加医疗保险的机构 在1 120名调查对象中,有部分调查对象在参保机构问题上同时选择了两个参保机构。根据表39显示,少数是在单位和社保经办机构,在私人机构参保的人数最少,仅有6人。说明我国的社区在普及医疗保险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老年人都是通过社区进行参保。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无论农村城市,实行社区失能老人照料模式是失能老人长期护理的重要解决办法。社区在大部分失能老人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医疗报销还是看病或日常生活服务,都可以以社区为单位来完成。
表39 失能老年人参保机构
4.失能老人医疗费用报销流程 根据图12失能老年人医疗保险报销方式来看,在1 120名调查对象中,有851位失能老年人参与了该问题的调查。由于全国各地地方政策不同,在看病当时即可报销的人为266人,而需要自己当时先垫付以后报销的为585人。
图12 失能老年人报销方式
5.失能老人未参保的原因分析 根据表40针对未参保原因所做调查数据显示,在62位未参保老年人中,绝大多数老年人不参保的主要原因是无法支付保险费用,经济承受能力低,需要医疗救助,仍有一部分失能老年人没有支付医疗保险费用的能力,这也表明我国目前在贫困失能老年人的医疗救助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和缺陷。而在支付不起保险费等其他几项未参保原因中所占比例都是极少的,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的失能老年人也仅占0.8%,大多数老年人是有认真考虑参保问题的,除经济原因之外其他原因都并不是重要原因。
表40 失能老年人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原因统计
6.失能老人医疗费用的报销方式统计 在所筛选的1 120名调查对象中,总计327名调查对象在过去一年的时间中到医院看过病,本部分将针对该327名调查对象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进行研究分析。根据表41显示大部分失能老年人通过新农合报销,其次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我国失能老年人主要还是集中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提高农村医疗服务也是重要一步。(www.xing528.com)
表41 失能老年人医疗费用报销方式
(三)失能老人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情况统计
1.失能老人选择看病医院的类型 根据图13显示,在去医院看病的失能老年人中,大家首选县级医院和地市级医院,选择其他的乡镇小型医院的较少。
图13 失能老年人选择看病医院级别
2.失能老人未到医院看病原因 根据表42显示,在1 120名调查对象中,有162名位老年人生病并没有去医院看病。在这162名失能老年人中,主要原因是认为自己不需要看医生和没有钱看医生。在生病的失能老年人中,有接近一半的失能老年人没有到医院看病,这提示我国医疗费用仍然过高,仍然存在一部分人看不起病的情况,“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旧有待解决。这与参保的失能老年人的情况反映了一样的问题,即我国的医疗救助体系目前并不完善,对贫困失能老人的医疗救助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表42 未到医院看病原因
续表
3.失能老人医疗费用和自付医疗费用统计 根据表43和表44显示,在1 120名调查对象中,有165位失能老年人在过去一年看病产生了费用。其中,住院自付为零的失能老年人人数为4。总费用在1 500~15 000元的人数最多,自付金额在500~15 000之间人数最多。根据原始数据可知,所有花费最低为220元;该对象自付220元;花费最高为280 000元,该对象自付70 000元。需要付费的失能老年人中自付最少为220元,最多达到80 000元。从报销比例和自付比例来看,我国失能老年人的医疗费用负担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沉重。由于我国目前医疗机构专业护理人员缺乏,整体医疗费用高,护理费用占比大且不可报销等问题,导致我过目前失能老年人的医疗费用依旧居高。
表43 失能老年人医疗总费用情况
续表
表44 失能老年人医疗费用自付情况
(四)失能老人医疗保险和医疗费用的问题分析
1.失能老人医疗保险方面 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新农合是我国失能老人的主要保险类型,我国的医疗保险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失能老人,但仍有少数失能老人未参保。根据原因分析可知,医疗救助不完善,参保比例及商业保险参保比例低,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未完成是主因。因此应尽快实现医保的全覆盖。
2.失能老人医疗服务方面 目前,我国失能老人主要分布在农村,主要原因在于农村本身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部分;其次我国农村的医疗服务水平条件差,保障农村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的福利体系建设仍然不足,由于经济贫困无法得到医疗服务,个别农村优惠政策也无法覆盖全体失能老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贫困和缺乏社会保障意识等原因,农村失能老年人仍然有一部分人没有参保,导致本身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没钱看病。大部分农村地区针对失能老年人的医疗费用管理和医疗救助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失能老年人的医疗体系和医疗救助迫在眉睫。
3.失能老人医疗费用方面 目前,我国仍存在一部分失能老人没钱看病没钱参保的问题,医疗费用高,报销比例偏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部分贫困失能老年人应该得到政府的相关医疗救助,事实却并非如此。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我国救助机构不健全、组织体系不完善;其次救助对象缺乏科学客观的认定标准;并且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内容标准繁多,难以确定,政府在医疗救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资金困境。
(五)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险需求
目前,我国有关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建立在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需求的基础上开展的,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失能老人将成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主要保障群体,因此本研究也是立足于失能老人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风险问题。据分析,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需求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医疗保险制度的长期护理保障能力不足 由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对疾病的防御和恢复能力不如年轻人,更容易身患疾病,而且患病后的恢复期延长,所以大部分费用由医疗保险负担,这就使得医疗保险基金花销过大。医院不乐意为失能老人提供恢复期的照顾,部分失能老人不得不回家养病,这又给家庭和子女带来一定的经济和工作压力。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只是针对患有疾病的人群,并没有对那些没有患病但是需要长期护理的人群进行保障,所以这部分人群由长期护理而产生的费用只能由自己或者子女来负担。因此,医疗保险制度不能解决医养结合模式中所有费用保障问题,需要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来弥补医保制度这一不足。
2.失能老人机构长期护理费用负担重 大多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收费比普通养老机构要高。据测算,1名失能老人每月产生的床位、护理、饮食等费用平均要在3 000元左右,这些费用如果无法享受报销政策,将大大加重老人及其子女的经济负担。济南当前医养结合机构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收费每月不低于3 500元,甚至有些医养结合机构每月费用过万元。如果没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支持,经济费用问题将成为影响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3.失能老人家庭长期护理服务不足 当前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家庭长期护理服务能力出现极大地弱化,极容易出现“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象。经济水平的提升、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以及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规模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转变,代际分离已然成了社会的发展趋势。独生子女政策和计划生育的施行使得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出生率呈现了大幅度下降的趋向,同时也瓦解着我国四世同堂的传统,我国的家庭结构逐渐呈现“倒金字塔”状。由于大多老年人都患有长期性的疾病,同时子女数量的减少,对长期护理服务需求会大大增加。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的提高,许多女性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使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受到冲击,女性劳动者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自己的工作当中,会使她们照顾家庭老人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在这种新时代背景下,就更加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发展来满足老龄人群的多样化的医疗、护理需求,而长期护理服务均需要专业的人员提供并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因此,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能够改善失能老人家庭养老难问题,尤其能够提升失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