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伊朗新电影及导演研究:特写镜头与视听语言

伊朗新电影及导演研究:特写镜头与视听语言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量的特写镜头和充满诗意的视听语言,是马基德·马基迪电影重要的特征和表现方式,也是他呈现人物内心世界、营造东方诗韵的重要手段。影片一开始,便用一组特写镜头,展现了盲童赶走野猫并救扶跌落的小鸟的情节。这些丰富的特写镜头以及温馨的家庭场景既可以营造影片诗意化的氛围,也可以展现莫赫森美好阳光的内心世界[10]。

伊朗新电影及导演研究:特写镜头与视听语言

大量的特写镜头和充满诗意的视听语言,是马基德·马基迪电影重要的特征和表现方式,也是他呈现人物内心世界、营造东方诗韵的重要手段。从马基德·马基迪的第一部电影《手足情深》开始,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他对于人物情感的把控力与表现力。马基德·马基迪电影中缓缓流淌在人物之间的情感、主人公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以及大量特写镜头呈现出的细节,都为其营造煽情的戏剧效果积淀了动力。

马基德·马基迪于1999 年创作的影片《天堂的颜色》就是通过大量充满童趣的特写镜头展现了盲童细腻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影片一开始,便用一组特写镜头,展现了盲童赶走野猫并救扶跌落的小鸟的情节。斑驳的树影间,一双稚嫩的小手在反复摸索中,寻找到了跌落的小鸟,又在重复的探索中,将小鸟拾回母巢。通过大量的特写镜头,导演反复强调莫赫森是利用双手感知身边的事物和人物的,也是透过这些镜头,导演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善良、天真的盲童形象[9]

在片中,当父亲带着莫赫森返家时,导演同样采用了一个手部特写的长镜头,展现莫赫森抓风的情节。通过这个抓风的长镜头,导演再一次强调莫赫森独特的感知力与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一点在莫赫森回到家中后,通过抚摸妹妹的脸颊确认妹妹长高时可以得到验证。尽管莫赫森看不到妹妹是否长高,但却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判断事物。所有这些充满童趣的镜头,共同展现了莫赫森独特的认知方式与内心世界,而将这一切推向高潮的则是莫赫森和祖母拾取鸡蛋的那一幕剧情。当漫天的鸡毛像雪花一样飞舞的时候,导演通过慢放的方式将祖母、莫赫森以及妹妹的笑脸定格在了这烂漫的图景中。接着通过一组特写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妹妹、莫赫森和祖母在恬静的音乐和飞舞的鸡毛中,传递着鸡蛋。这些丰富的特写镜头以及温馨的家庭场景既可以营造影片诗意化的氛围,也可以展现莫赫森美好阳光的内心世界[10]

影片还多次撷取盲童莫赫森的面部特写,尤其是选取了莫赫森聚精会神地听鸟鸣时候的表情。从这些表情中,我们看不到他对生活的绝望,反而看到他坚韧和善良的微笑,似乎他看到了最美好的天堂。那一声声鸟鸣对他而言,则是天堂的音乐,是唯有足够善良的天使才可以听懂的语言。他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耳朵,在心中绘制出了一幅五彩斑斓、鸟语花香的图景。他用灵巧的手、聪敏的耳,尽情地与大自然接触,感受风,感受溪流,感受沙粒,感受一切的美好[11]

从电影《天堂的孩子》开始,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导演马基德诗意化的影像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在影片《天堂的孩子》中,伴随着一个个晶莹的肥皂泡,我们可以体会到阿里和妹妹莎拉洗鞋时候的乐趣,也可以通过这些流畅的镜头感受到人物丰富而立体的内心世界。就像影片中的肥皂泡一样,导演通过儿童的世界,向我们展现了现实的伊朗社会和伊朗人的困境[12]

影片《天空的颜色》则进一步承袭了这种气质与特征。影片通过盲童的感知,呈现了大量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同时,透过盲童所感知到的世界,我们又可以体会到盲童莫赫森和祖母之间温暖的亲情。当莫赫森回到家乡后,导演通过大量流畅的画面描绘出诗意的田园风光,金黄的麦田、绚烂的花海、瑟瑟的鸟鸣,这一切的美好,都随着盲童莫赫森的双手变换着、交替着,随着祖母和莫赫森行走的步伐推进着。祖孙之间温馨的情感,也随着画面的更迭缓缓地流淌。导演围绕父亲和祖母对莫赫森不同的情感,交缠建构全片。通过祖孙间亲密的互动,展现了祖母对于莫赫森的怜爱与关怀,也从侧面反衬出父亲的淡漠和冰凉。影片中尤为绚烂的一组镜头是展现祖孙三人染线的画面,缤纷绚丽的花瓣随着水温的上升融化为多彩的汁液,麻线则在祖母的搅拌过程中变幻为五彩线绳。祖孙之前的温情恰似这融化的花汁,甜蜜而美好[13]

尽管马基德·马基迪喜欢用特写镜头和诗意化的影像风格去呈现心中的世界,但他并不止步于简单的儿童故事,而是通过真诚地描摹真实而有质感的现实生活,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和贫穷苦难中,呈现一种儿童电影背后的客观存在。他总是力求用洋溢着人性与关怀的简单故事牵引出人类最深沉的情感,并努力通过儿童纯真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世界,以一种充满童趣而温暖的方式阐释伊朗人民对生命的热爱。

【注释】

[1]周安华:《当代电影新势力 亚洲新电影大师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86页。

[2]马云飞:《马基德·马基迪诗化影像风格分析——以影片〈天堂的颜色〉为例》,载《北方文学》,2017年第21期。

[3]江晓雯:《伊朗新电影导演研究》,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www.xing528.com)

[4]江晓雯:《伊朗新电影导演研究》,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

[5]方小燕:《走近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载《艺术百家》,2005年第1期。

[6]关雯:《马基德:感动心灵的才是好电影》,载《中国电影报》,2006 年11 月9 日,第2版。

[7]马云飞:《马基德·马基迪诗化影像风格分析——以影片〈天堂的颜色〉为例》,载《北方文学》,2017年第21期。

[8]陆邵阳:《从简单出发——与〈天堂的孩子〉有关》,载《当代电影》,2001年第2期。

[9]马云飞:《马基德·马基迪诗化影像风格分析——以影片〈天堂的颜色〉为例》,载《北方文学》,2017年第21期。

[10]马云飞:《马基德·马基迪诗化影像风格分析——以影片〈天堂的颜色〉为例》,载《北方文学》,2017年第21期。

[11]马云飞:《马基德·马基迪诗化影像风格分析——以影片〈天堂的颜色〉为例》,载《北方文学》,2017年第21期。

[12]马云飞:《马基德·马基迪诗化影像风格分析——以影片〈天堂的颜色〉为例》,载《北方文学》,2017年第21期。

[13]马云飞:《马基德·马基迪诗化影像风格分析——以影片〈天堂的颜色〉为例》,载《北方文学》,2017年第2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