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德·马基迪是继阿巴斯后迅速崛起的一位极具国际影响力的伊朗导演,他的电影总是以纯净的视角、丰富的细节和温情的叙述来展现伊朗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意识[2]。马基德·马基迪1959年出生于德黑兰一个贫苦的中下阶层家庭[3]。贫困的家庭环境以及生活的艰辛使得马基德·马基迪的父亲不堪重负,并在他17岁时溘然离世。作为五个兄弟中的长子,马基德·马基迪早在14岁起就在业余戏剧团中表演,并在父亲离世后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对于贫困与苦难的记忆深深地影响着他,并且烙印在其日后的电影中。马基德·马基迪曾回忆称,在中学时,他上学路上要换乘两趟公交车。有一次,他遗失了月票,为了不给父亲增添负担,他每天一大早出门,徒步走完那段车程。而这场经历正是其代表作《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中最为煽情与感人的片段。所不同的是,经过艺术化的表现,影片中的兄妹遗失的是鞋子而不是月票。
伊斯兰革命后,马基德·马基迪加入了伊斯兰文化指导部的艺术部门,并担任了许多部电影的演员。命运对于马基德·马基迪是眷顾的,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伊朗著名导演莫森·玛克玛尔巴夫的赏识,并且参演了莫森·玛克玛尔巴夫早期的影片《双目失明》《逃离恶魔岛》和《抵抗》,为自己日后的导演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
作为导演的马基德·马基迪依然是幸运的,他的电影处女作《手足情深》初试啼声,便获选1992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影片《手足情深》通过一对兄妹之间的故事,将伊朗儿童电影传统的叙事模式“遇到难题,解决难题”做了进一步的实践和发展,并以儿童电影一贯的隐喻手法,折射出成人世界的残酷。影片一开始,这对兄妹的父亲就死于塌陷的水井中,这使得兄妹俩不得不寻找生路。然而,不幸的是兄妹俩双双落入人贩子手里,哥哥贾法被卖给走私犯,妹妹贾玛则被卖到了巴基斯坦。尽管兄妹俩失去了联系,但是贾法依旧托人打听到妹妹的消息,并历经重重艰险,越境来到巴基斯坦,寻找离散的妹妹。影片以儿童电影的经典叙事方式为依据,在哥哥不断遇到困难并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完成了叙事的任务,并通过塑造对立的人物形象,来折射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之间的差异。该片中成年人的形象几乎都是心如蛇蝎的歹毒之徒,他们凶狠、狡诈,并不断地欺压孩子们。人贩子让贾法和贾玛初涉尘世的单纯和孤苦无依,狠心将他们卖入火坑。走私犯利用天真的孩子,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边境上贩运毒品,获取暴利。而当其中一个少年发现了真相之后,走私犯则将少年残忍杀害。商贩们坐视人贩子和走私贩子的勾当,麻木不仁。相反,影片中的孩子们,都是被成人世界所抛弃、所伤害、所欺压的弱小者。但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却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被卖给走私贩子的少年们虽然孤苦无依,忍受走私犯的欺压,却彼此照顾,亲如家人,甚至在边境上走私货物拼命奔跑之际,也不忘了扶起摔倒的小伙伴一起逃命。贾法在逃离走私犯的魔窟时,看到仓库里失火,意识到正在睡觉的小伙伴们有可能会被烧死,于是冒着被走私犯发现的风险,将同伴一个个喊醒,带他们脱离险境。贾法的巴基斯坦朋友,更是历经艰险帮助贾法寻找离散的妹妹,甚至冒死将贾法从人贩子的魔掌中救了出来。
影片《手足情深》通过构建二元对立的形象,将孩子们的形象和大人们的形象进行对比,以显示成人世界的残酷和复杂。除此之外,该片沿用了伊朗儿童电影的经典叙事模式,通过不断地让主人公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主人公获得成长。这样的叙事模式其实在阿巴斯的《面包与小巷》中已经初见端倪,孩子为了解决问题将半块面包分给了小狗。此后,这样的经典叙事模式在阿巴斯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1987)、贾法·帕纳西的影片《白气球》(1995)、默罕默德·阿里·塔勒比的影片《风中飘絮》(1999)、阿布法兹尔·贾利利的影片《我在漫步人生路》(1998)中也出现过。孩子们遇到的问题,小到一双鞋子、一条金鱼、一块玻璃,大到扛起养家糊口的重担,都是伊朗电影为主人公的成长设置的困难。
然而,在伊朗电影里这样的困难往往只能由孩子自己解决,成人们几乎不会帮助孩子,这样的处理方式,一方面突出了儿童电影的主题,另一方面也是伊朗电影衍生出的独特形式。
其后的影片《继父》先后获得伊朗影展最佳影片及北美洲圣保罗影展、突尼斯影展等重要奖项[5]。该片以失去父亲的单亲男孩莫罗拉和他的警察继父为主角,以男孩莫罗拉和警察继父的对峙过程为主线,讲述了打工归来的少年莫罗拉在得知寡母带着妹妹改嫁一位善良的警察后,害怕失去家人由此仇视和对抗继父,甚至偷走他的枪离家出走的故事。该片以大量的篇幅展现父亲“追捕”儿子的过程,并将父子间微妙的情感变化和细腻的情感交流过程展现得绵长而美好。影片以公路片的叙事逻辑出发,以父子间由抵抗到彼此接受的温情结局为落脚点,非常感人煽情。该片的故事脚本很像第五代导演霍建起的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两部影片都将父子间沉重但却细腻的情感融于跋涉的路途中,并通过缓和的叙事节奏,温润地将父子间的情感展现出来。(www.xing528.com)
1998 年,马基德·马基迪创作的影片《天堂的孩子》成为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伊朗影片[6]。由于政治原因,影片《天堂的孩子》虽然惜败于《美丽人生》,但却提升了伊朗影片的国际影响力,也使得马基德·马基迪迅速跻身伊朗一线导演之列,扩大了其影响力。
继影片《天堂的孩子》之后,马基德·马基迪于1999 年又推出了其天堂系列电影的第二部影片《天堂的颜色》。该片可以说是马基德最为浪漫、唯美的影片,片中的视听语言极具视觉表现力,乡间寻常的景致被渲染得如诗如画,多次特写的盲童表情和双手都传递出导演弥足珍贵的悲天悯人情怀[7]。影片《天堂的颜色》承袭了导演一贯的艺术气质与叙事方式,蝉联了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的最佳影片奖。
2001年,9·11事件后,被国际社会遗忘多年的阿富汗再次进入公众视野,马基德·马基迪也于同年创作了影片《巴伦》。该片通过阿富汗女孩巴伦的爱情故事,描绘了那些居留在伊朗、没有“身份证”也没有任何公民权利的难民们凄惨的生活境况。他们依靠出卖劳力赚取低廉的薪酬,还必须小心谨慎地躲避着政府部门的检查,终日生活在艰辛、困苦、贫穷和惊恐不安之中。
2005 年,马基德·马基迪将关注的目光从乡村转向城市,从儿童转向成人,拍摄富有哲学思辨性的影片《风吹柳树静》。影片的男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尤瑟夫的中年知识分子。他在年轻时被烟花灼伤了眼睛以至失明,但经过多年苦读,他已经成为一位成功的大学教授,身边还有贤淑的妻子洛亚和乖巧的小女儿。然而,在一次体检中,尤瑟夫却被查出患有绝症,于是他立即飞往法国就医。但医院的化验报告不但表明他身体没有大碍,更指出角膜移植手术有望使他恢复视力。活在黑暗中30 多年的尤瑟夫,手术后终于再次目睹这美丽的世界,他更是被一张年轻秀美的脸孔深深吸引。妻子不久便察觉出尤瑟夫移情别恋,于是带着女儿离家出走。尤瑟夫却不以为然,他丢掉了他的书籍,烧掉了全家的照片,像是要给过去30 年的失明生活一个补偿,过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对于一位失明多年的盲人来说,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本该使他的人生更加完整,然而导演却在影片中给出了相反的结论。在影片的结尾处,生活跟尤瑟夫开了一个更大的玩笑:角膜移植发生了排斥反应,尤瑟夫又看不见了。再次失明的尤瑟夫双手摸索着盲文纸,祈祷神再给他一个重见光明的机会。
2008 年,马基德·马基迪拍摄了影片《麻雀之歌》。该片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在农场打工的父亲因为看管的鸵鸟园里跑掉了一只鸵鸟,而不得不想办法找回它,否则就要向雇主支付一笔高昂的赔偿费。在寻找鸵鸟和筹钱的过程中,这个男人经历了许多悲喜交加的事件,甚至还受了伤,好在命运并没有过分地玩弄他,鸵鸟最终回到了园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