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880年奏会议俄约分别准驳折光绪五年初十日》

《1880年奏会议俄约分别准驳折光绪五年初十日》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奏为遵旨会议,将条约分别准驳,恭折沥陈,仰祈圣鉴事。条约所载第七条,将伊犁西边及帖克斯川一带归俄国管属。喀什噶尔向有安集延浩罕为屏蔽,与俄国本不接壤。今俄人既吞并浩罕,设立省会,自应定界以息争端。如俄国将伊犁人民、土地全境交还,分界、通商各事均作罢论。明知中俄修好有年,邦交宜固,而欲全信义,须泯诈虞。

《1880年奏会议俄约分别准驳折光绪五年初十日》

奏为遵旨会议,将条约分别准驳,恭折沥陈,仰祈圣鉴事。

十一月二十一日[1],内阁奉上谕:“都察院左都御史崇厚[2]奉命出使,不候谕旨,擅自起程回京。着先行交部严加议处,开缺听候部议。其所议条约章程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历次所奏各折件,着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妥议具奏等因。钦此。”[3]

臣等遵将条约章程及各折件公同阅看。窃谓交邻之道务在持平,谋国之方贵于虑远。臣等通筹全局,岂敢故持高论,使总理衙门独为其难?惟检阅崇厚所定条约,其不可许者,约有四端:曰伊、喀、塔各城定界,曰新疆、内外蒙古通商,曰运货直至汉口,曰行船直至伯都讷。敢就筹画所及,为我皇太后、皇上陈之:

新疆二万里,北路形胜,全在伊犁,所以控制外藩,联络回部。条约所载第七条,将伊犁西边及帖克斯川一带归俄国管属。查伊犁向设八城,以金顶寺为咽喉,以帖克斯川为脉络,以霍尔果斯河为大渠,以海弩克台为沃土。今阅图内所划红界,西面紧逼伊犁,南面自乌宗岛山向东而南而西,至罕颠葛里山一带,将南通回部之路截断,伊犁形势不全,膏腴尽失,难以自存。

又,第三条,居民愿迁者,酌予限期携带财物;第四条,俄人置有产业者,照旧管业,将城为中国之城,而民为俄民,土为俄土,必至官如赘疣,事多掣肘,有交还之虚名,无收复之实际。

其他如改定喀城界址,及第八条塔尔巴哈台交界处所,其所举山川,与满蒙还音之字不甚相同,臣等无凭指驳。惟查塔尔巴哈台于同治三年经明谊与俄臣杂哈劳将界议定,旋于同治九年经立界大臣奎昌建立碑博各在案,理应永远遵守,毋相侵越,何以此次又改界址?得寸思尺,殊失友邦之谊。喀什噶尔向有安集延浩罕为屏蔽,与俄国本不接壤。今俄人既吞并浩罕,设立省会,自应定界以息争端。但准情酌理,只应就浩罕本境划归俄国,亦未便越我瓯脱,占我藩篱,此界务碍难允许之实在情形也。

通商一节,固在彼此交利,尤在彼此相安。如第十条之嘉峪关等处遍设领事,第十二条之俄国在天山南北、内外蒙古贸易均不纳税。无论华商失业,榷税全亏,有妨中国政治。即论中外交涉,幅员既广,照料难周。市廛杂处,既虞因争竞而启衅端;沙漠荒凉,更恐疏保护而酿巨案,在我固属失利,在彼亦未必无害。此商务碍难允许之实在情形也。

俄商运货由嘉峪关取道汉中、西安,以达汉口。查所定陆路通商章程十七条,于俄商有益之事处处力争,于俄商不便之事处处规避,率行议准,南洋之弊窦丛生,西路之隐忧更迫。此运货直至汉口,碍难允许之实在情形也。

咸丰八年爱珲和约内,一条系乌苏里、黑龙江、松花江居住两国所属之人,令其一同交易;一条系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只准中国、俄国行船。详绎原约,贸易专指居民行船各在本境,文义明显,何致讲解纷歧?今俄国率欲添写 “上游”字样,崇厚即允其至伯都讷,并与沿江一带居民贸易,殊与定约不符。似此节节阑入,其意何居?此行船直至伯都讷,碍难允许之实在情形也。

臣等悉心酌度,伊犁地方既经俄国代收、代守,自应酌偿经费。如俄国将伊犁人民、土地全境交还,分界、通商各事均作罢论。所议兵费、恤款银二百八十余万,拟请俯准,如数偿给,分起归还,以敦和好,以重报施。至伊、喀、塔各城定界,新疆、内外蒙古通商,及运货直至汉口,行船直至伯都讷各端,现值御批未准之先,据理剖辩,仅系口舌之争;若于条约一允之后,枝节蔓延,即成肘腋之患。彼时百变环生,大局将不可问。惟有仰恳饬下总理衙门王大臣,决意坚持,剀切辩论,收目下转圜之效,杜日后启衅之由。不可专顾一时,致误全局。

总之,臣等所议,理所可许者,无不曲从;势所难行者,未便迁就。明知中俄修好有年,邦交宜固,而欲全信义,须泯诈虞。若阳为归地寻盟,阴则恃强罔利,俄国当不其然。总理衙门王大臣公忠谋国,共济时艰,必能相机筹办,以纾宵旰而杜要求,谅无待臣等再三之渎。臣等尤伏愿皇太后、皇上修明政治,整顿边防,以奋中外之人心,以巩祖宗之基业,天下幸甚。

所有臣等会议分别准驳缘由,并本日侍郎长叙、副都御史宝森、少詹事黄体芳、御史李端棻各递条议,一并钞录进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

再,御史邓庆麟于初八日另折具奏,司业周德润、给事中郭从矩、刘曾、王道源、吴镇、胡聘之,御史黄元善、孔宪瑴、周开铭、邓承修,均另折具奏,故未列衔。

此折系内阁主稿,理合陈明。谨奏。

大学士臣李鸿章(直隶总督

臣宝鋆(总理衙门)

左宗棠(陕甘总督)

臣宗室载龄

臣全庆

臣沈桂芬(总理衙门)

内阁学士臣庆福

臣铨林

臣桂昂

崇礼(总理衙门)

臣岳林

臣耀年(感冒)

臣王之翰

臣徐致祥(差)

臣孙家鼐

臣孙毓汶(差)

侍读学士臣宗室志元

臣宗室奕年

臣文硕

臣宗室敬信

臣荣惠

臣文兴

臣李宏谟

吏部尚书臣宗室灵桂

臣万青藜(听候查办)

左侍郎臣宗室麟书

臣黄倬(差)

右侍郎臣乌拉喜崇阿

臣夏同善(差)

户部尚书臣景廉(总理衙门)

臣董恂(总理衙门)

左侍郎臣宗室昆冈

臣王文韶(总理衙门)

右侍郎臣长叙

臣宜振

礼部尚书臣恩承

臣徐桐

左侍郎臣宗室松森

臣邵亨豫

右侍郎臣宗室桂全

臣殷兆镛

兵部尚书臣广寿

左侍郎臣宗室奎润

臣许应骙(差)

右侍郎臣恩麟

臣朱智

刑部尚书臣文煜

臣潘祖荫

左侍郎臣松溎(未到任)

臣钱宝廉

右侍郎臣锡珍

臣薛允升(未到任)

工部尚书臣翁同龢

左侍郎臣师曾

臣孙诒经(未到任)

右侍郎臣兴廉(差)

臣张澐卿(差)

理藩院尚书臣察杭阿

左侍郎臣阿昌阿

右侍郎臣铁祺

宗人府府丞臣夏家镐(总理衙门)

都察院左都御史臣志和

臣童华

左副都御史臣崇勋

臣宗室宝森

臣程祖诰

臣陈兰彬(差)

通政使司通政使臣钟濂

臣刘锦棠(差)

副使臣怀塔布

臣吴廷芬(总理衙门)

参议臣宗室嵩溥

臣胡家玉

大理寺卿臣恩霙

臣许庚身(感冒)

少卿臣凤秀

翰林院侍读学士臣贵恒(差)

臣宗室福锟

臣张家骧

臣吴宝恕(差)

侍讲学士臣嵩申(回避)

臣英煦

臣钟骏声(感冒)

臣钮玉庚

臣廖寿恒(差)

詹事府詹事臣庆麟

臣徐郙

少詹事臣宗室宝廷(www.xing528.com)

臣黄体芳

天府府尹臣梁肇煌

府丞臣王家璧(未到任)

太常寺卿臣徐用仪

少卿臣明桂

臣曾纪泽(未到任)

光禄寺卿臣文晖

臣周瑞清

少卿臣爱廉

臣刘锡鸿

太仆寺卿臣孙衣言(未到任)

少卿臣恒明

臣钟佩贤

鸿胪寺卿臣宗室载英

臣寿昌

少卿臣宗室桂勋

臣冯尔昌(差)

国子监祭酒臣景善

臣吴仁杰(差)

司业臣宗室良贵

臣郭勒敏布

钦天监监正臣恩明

臣周鸿宾

左监副臣联奎

臣陈希龄

右监副臣恩禄

臣李璋

吏科掌印给事中臣宗室广诚(丁)

给事中臣联斌

臣王立清

户科掌印给事中臣安祥

臣张观准

给事中臣庆承

臣余上华

礼科掌印给事中臣宗室英华(假)

臣马相如

给事中臣舒璧

兵科掌印给事中臣克什布

臣周鹤

给事中臣觉罗三德

臣张道渊

刑科掌印给事中臣志文

给事中臣廷禧

臣楼誉普

工科掌印给事中臣国秀

给事中臣文保

掌京畿道监察御史臣和宝

臣傅大章

京畿道监察御史臣讷隆阿

臣郑溥元

掌河南道监察御史臣荣桂

臣田翰墀

河南道监察御史臣鄂锟

江南道监察御史臣额勒经额

臣甘醴铭(假)

江南道监察御史臣扎拉丰阿

臣邵日濂(感冒)

臣觉罗阿克敦

臣章乃畬

臣达林(假)

掌浙江道监察御史臣英俊(假)

臣唐树楠

浙江道监察御史臣宗室文纲

臣叶荫昉

掌山西道监察御史臣顺龄

山西道监察御史臣宗室载彩

臣王炳

掌山东道监察御史臣秀文

臣方学伊

山东道监察御史臣文敬

徐克

臣宗室钟霖

臣蒋镇嵩

掌陕西道监察御史臣常庆

臣戈靖

陕西道监察御史臣桂年

臣李端棻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臣嵩林

臣文鐍

湖广道监察御史臣恩明

臣邬纯嘏

掌江西道监察御史臣宗室忠麟

臣朱以增

江西道监察御史臣清漪

臣李肇锡

掌福建道监察御史臣崇兴

臣段福昌

福建道监察御史臣伊里布

臣钟孟鸿

掌四川道监察御史臣阿霖(假)

掌广东道监察御史臣世泰

掌广西道监察御史臣庆寿(假)

臣彭世昌

掌云南道监察御史臣松林

贵州道监察御史臣伊精额(假)

臣李皤

(清)李鸿章撰,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8),奏议(八),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注释】

[1]十一月二十一日,1880年11月22日。

[2]崇厚 (1826—1893),姓完颜,字地山,号子谦,又号鹤槎,内务府镶黄旗人。河道总督完颜麟庆次子,刑部尚书完颜崇实之弟。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选任阶州知事,历迁至长芦盐运使。咸丰十年 (1860)署盐政。咸丰十一年 (1861)充三口通商大臣。同治元年 (1862)署直隶总督。同治六年 (1867)创办天津机器局。同治九年 (1870)天津教案后,任出使法国大臣,出使法国。后历任户部、礼部左侍郎。光绪二年 (1876)调奉天将军。光绪四年 (1878)秋充出使俄国大臣,加内大臣衔,晋左都御史。次年初,出使俄国,因私自与俄签订 《里瓦几亚条约》,被弹劾入狱,后降职获释。辑有 《历代名臣传节录》,著有 《盛京典制备考》《使法日记》等。

[3]据 《德宗实录》卷一〇四记载: “庚寅,谕内阁:都察院左都御史崇厚奉命出使,不候谕旨,擅自起程回京。著先行交部严加议处,开缺听候部议。其所议条约章程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历次所奏各折件,著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妥议具奏。洋务。”见 《德宗实录》(二),《清实录》第五三册,中华书局,1987年,第54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