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还没有真正的曲学史、文学史,真正的曲学史、文学史滥觞于20世纪初。20世纪是曲学史、文学史萌生、成长、壮大以至走向成熟的一百年。曲学史、文学史是20世纪学术史的代表和主流之一,一方面它们具有别的学术样式不能比拟的的长久的历史跨度和开阔的时代视野,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文学形态及体式,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面了解和认识文学形态的学术文本,另一方面它们代表着每个时代观照和解读文学的前沿动态和整体水平,渗透着著者的才华、学识和功底,是一种处于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对文学的重新认知和表述。自窦警凡开创文学史撰写先河以来,20世纪曲学史、文学史的著述就没有间断过。学者把能否撰写一部文学史,作为实现自我学术价值与达到最高学术境界的一个标志。事实的确如此,撰写过文学史的学者的名气往往要超过没有撰写过文学史的学者不知多少倍。一些学者在某种体裁或某个领域造诣非凡,但由于没有撰写过文学史,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则受到了很大限制。尽管文学史的深度比不上某种体裁或某个领域,但是,它是一块敲门砖,一般人要进入文学研究领域则必须获得这块敲门砖,而它更是作为大中专学校甚至硕士生、博士生的教材,这样它们的传播范围和普及程度大大超过了其他研究著作。戏曲史、散曲史、曲艺史和小曲史,都是专门以各自的产生、形成、发展为线索,而文学史则把戏曲、散曲、曲艺和小曲只分别作为一种对象,不像前者那样详尽深入。然而,文学史对曲家曲作的选择虽是著者思想和立场的反映,但也是曲家曲作地位和价值的体现,能否被文学史尤其是代表性文学史叙述则是一种意义的表现。古代文学史叙述曲家曲作责无旁贷,而现当代文学史也要叙述曲家曲作。遗憾的是,不少现当代文学史对曲家曲作仍很鄙薄,它们一般不给现当代戏曲作家一席之地,曲家在现当代仍没有多少地位,这实际也是一种新的尊卑观,跟《四库全书》不收曲作一样,在一定程度暴露了现当代文学史家的狭隘。这一点现当代文学史赶不上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在叙述元代文学时则把戏曲放在首位。
从戏曲史角度看,20世纪的戏曲史著作并不是很多,通史性质的有吴梅《中国戏曲概论》(1926)、徐慕云《中国戏剧史》(1947)、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1960)、孟瑶《中国戏曲史》(1979)、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1979)、吴国钦《中国戏曲史漫话》(1981),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1981)、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1994),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2000)。断代史性质的有王国维《宋元戏曲史》(1912)、卢前《明清戏曲史》(1933)、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1936)、陈万鼎《元明清剧曲史》(1974)、周妙中《清代戏曲史》(1987)、李春祥《元杂剧史稿》(1989)、李修生《元杂剧史》(1996)、郭英德《明清传奇史》(1999)、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2001)、徐子方《明杂剧史》(2003)、金宁芬《明代戏曲史》(2007)。剧种性质的有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1980),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1989)、于质彬《南北皮黄戏史述》(1994)、《中国京剧史》(2005)。地域戏曲史有焦文彬《秦腔史稿》(1987)、李子敏《瓯剧史》(1999)、赖伯疆《广东戏曲简史》(2001)等。戏曲学性质的有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1985)、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1986),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1993)、王颖泰《贵州戏剧批评史》(2006)等。与戏曲相关的音乐史、舞蹈史也兼顾到戏曲,像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1935)、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198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1991)等。戏曲通史、断代史、剧种史、地方戏史、戏曲理论史都把古典戏曲作为对象,对戏曲演变尤其是戏曲创作进行了专门梳理和深入描述,对后学步入戏曲殿堂具有引导意义。
从散曲史角度看,20世纪的散曲史著作也不是很多,通史性质的有卢前《中国散曲史》(1944)、罗锦堂《中国散曲史》(1983)、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1991),梁扬、杨东甫《中国散曲史》(1995)。断代史性质的有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1934)、赵义山《元散曲通论》(1993)和《明清散曲史》(2007)。散曲学术史性质的有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1998)及《中国散曲学史研究》(续篇)(1998)。比较成规模的散曲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即使如此,散曲研究的学者队伍与成果数量都远远不能跟戏曲相比,这多少与散曲创作的一直处于边缘有很大关系。从曲艺史角度看,20世纪的曲艺史还没有出现,只有零星的几部断代史像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1957)、陈汝衡《说书史话》(1958)与《宋代说书史》(1979)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几乎未见曲艺史的成果,这主要是因为它还没有真正进入主流学术视野。从小曲史角度看,20世纪的小曲史著作更少,还没有专门的歌谣史、民歌史。就曲学言,20世纪小曲研究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而能综合散曲、曲艺和小曲的著作则有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1938),这是一部系统性比较强的曲学史,除了戏曲,它把散曲、曲艺和小曲都囊括进去,而且作了简明扼要的精辟评价,为后世散曲、曲艺和小曲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研究院部分研究人员集体编写,完成于196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至1981年版。2006年修订再版。这是迄今为止内容最为全面、体系最为完整的一部戏曲通史。全书分为四编,分上、中、下三册,从戏曲的起源与形成开始一直至清代地方戏勃兴为止。第一编介绍了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论述了中国古代歌舞和古优与中国戏曲的渊源关系,角抵戏与参军戏等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庙会瓦舍与戏曲形成、宋杂剧与金院本的产生及其在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二编论述了北杂剧与南戏的形成和发展,评介北杂剧的重要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康进之等,以及《窦娥冤》、《拜月亭》、《西厢记》、《汉宫秋》、《赵氏孤儿》、《李逵负荆》、《陈州粜米》等作品,评述南戏的主要作家高明等以及南戏作品《白兔记》、《拜月亭记》、《琵琶记》,介绍和探讨北杂剧与南戏的舞台艺术的概貌、形成、发展和特点、成就以及相关理论著述。第三编论述昆山腔的产生、兴起与发展,评介昆山腔主要作家汤显祖、沈璟、李玉、李渔、洪昇、孔尚任等,以及昆山腔重要作品和弋阳诸腔作品概貌、思想倾向、文学形式及其发展。第四编论述了清代地方戏的兴起与发展,介绍了乱弹诸腔的主要代表梆子腔、皮黄腔、弦索腔的产生流布、成长的不同状况及其历史原因,论述了清代地方戏剧目概况、思想成就与文学形式的沿革。这部通史首次把作家作品与舞台表演一起作为戏曲史叙述的内容,不是单纯的戏曲作家创作史,也不是单纯的戏曲舞台演出史,而是把戏曲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这是从事戏曲文献整理研究的学院派曲学家不能相比的地方。在20世纪曲学史上,这是第一部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戏曲通史。
廖奔、刘彦君著《中国戏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初版,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年再版。这是一部带有开阔学术视野和鲜明个性特色的戏曲史著作。全书共四卷,每卷又分上、下两编。第一卷上编“原始戏剧与初级戏剧”,分七章从总论、原始戏剧形态、初级戏剧雏形——秦汉六朝百戏形态、初级戏剧的大盛——唐五代优戏和歌舞戏、西域戏剧的吸收、剧场的起源、特殊戏剧样式的缘起,论述了秦、汉、六朝、唐以来的百戏形态、优戏和歌舞戏,讨论了中国戏剧对西域文化的吸收以及戏剧演出剧场的起源和变迁,介绍了一些特殊戏剧样式像傩戏、木偶戏和目连戏。此编从发生学的角度追溯了戏剧的起源,认为从先秦、汉代、唐代直到五代十国,戏剧形态和戏剧现象不断发展,为宋杂剧的兴起铺平了道路;下编“戏曲的形成”,分九章从总论、初级戏剧的最后阶段、初级戏剧的潴留物——南宋杂剧、北方的戏剧新机——辽、金杂剧、宋杂剧的舞台特征、成熟戏曲形态的形成——宋代南戏、艺人的活动、正式演剧场所的形成、特殊戏剧样式的进展对南、北杂剧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演出的环境、剧目、内容、体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概括了辽、金杂剧的发展状况和形式特征,延续了上编所论特殊戏剧样式傩戏、木偶戏和目连戏在宋金时代的演变,使中国戏曲在宋金时代的形成和发展显现出清晰的路径。第二卷上编“元代舞台艺术的演进”,分九章从总论、北杂剧的形成、北杂剧的体制、院本的发展、南戏的演进、舞台艺术的成熟、艺人状况、创演活动、剧场的繁盛,论述了北杂剧、院本和南戏的形成体系、时间、分期与音乐、演出结构和表演内容分类以及艺人活动、组织和勾栏演出状况;下编“元杂剧与南戏”,分九章从元杂剧:时代的激愤、元杂剧的奠基人——关汉卿、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马、白、郑三大家、一些特色剧作家、一些剧作家的倾向、南戏:人生伦常以及高明与《琵琶记》、戏曲理论的基础,论述了元杂剧的创作和理论。第三卷上编“明代声腔演变与舞台发展”分九章从总论、北杂剧的馀音、南戏诸声腔的兴起、南戏体制的演进、北方弦索腔系的萌芽、舞台艺术的进展、演员与戏班、演出场所的随形转移、特殊戏剧样式的变化,论述了明代戏曲声腔和舞台的发展与演变状况;下编分十章从明代创作总说、前期创作、嘉靖时期的创作、嘉隆万过渡时期的传奇创作、万历戏剧创作(一)、传奇巨擘汤显祖与万历戏剧创作(二)、晚明传奇作家、南戏诸声腔作品、戏曲理论的发展,论述了明代南戏、杂剧和传奇的创作。第四卷上编“清代地方剧种的兴起与舞台繁荣”,分十章从总论、清初四大声腔概貌、南北复合腔种的形成、地方小戏的普遍兴起、花雅之争、戏班与艺人、舞台艺术的进展、清宫演剧状况、商业剧场的繁盛、特殊戏剧样式的极盛,论述了清代戏曲声腔和舞台表演艺术的演变;下编“清代戏剧创作与理论发展”,分十章,从创作总论、苏州作家群的艺术追求、切入社会的剧作家——李玉、忏悔意识与激愤态度、自得:李渔及其剧作、同构:洪昇与《长生殿》、艺术和人生:孔尚任与《桃花扇》、乾隆时期戏曲作家、地方戏剧目、理论的完善,论述了清代戏曲创作与理论。全书在观念、方法上都力求另辟蹊径,因为充分利用了20世纪最后二十年来戏曲的实地考察、文献整理、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很多视角和观点都比《中国戏曲通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它始终把舞台表演作为考察戏剧演变的第一要素,这是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然而,舞台表演是很深奥的专门学问,仅仅凭对历史文献的阐释要获得切中要害的评论仍很困难。尽管如此,此著对中国古典戏曲史的描述和阐释,还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新的历史高度。它带有个人著述的明显特征,与《中国戏曲通史》的集体撰写还是有所不同,《中国戏曲通史》对戏曲各个要素的评述都由各行专家来完成,而《中国戏曲发展史》因为是个人著作,对戏曲各个要素并非都很擅长,像对戏曲音乐、表演的论述则不似《中国戏曲通史》那样透辟,然而戏曲文学、文献的阐释则无疑是《中国戏曲发展史》的优长。
李昌集著《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初版,2007年再版,为我国第一部散曲通史研究著作。全书分三卷,打破了传统文学史写作模式,从不同角度对散曲加以审视,使用了社会学和文艺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文学史研究体系。第一卷论述散曲形式发展史,第二卷论述散曲文学潮流史,第三卷论述散曲作家创作史。全书对中国古代散曲进行了立体化的深入描述。“散曲形式发展史”探寻和阐释了散曲与唐宋以来传统歌曲的区别及联系,剖析了散曲的形成和发展轨迹,把散曲的演变过程呈现了出来。“散曲文学潮流史”阐释了元明清三代的文人心态和审美取向以及文化发展的形式及特点,归纳出散曲的文学精神和艺术价值,表现了写作散曲的文人的精神世界。“散曲作家创作史”探寻了散曲作家的人生轨迹,表现了他们独特的文学个性。这部著作视野开阔,资料充实,论证缜密,尤其在散曲的起源及其文体和形式、文人散曲与音乐的剥离、文人散曲文学的精神架构及其历史渊源、散曲作家个体创作的历史意义、近代散曲的衰亡等方面都有着独特和深刻的见解。此著是当代中国散曲史研究的一部代表性著作,对整个古代文学史的研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李昌集著《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初版,2007年再版。全书围绕“曲”的由来、曲的体制、创作方式和艺术特色,梳理了元明清直到近代以来若干关于“曲”的论题,从学术史的角度揭示了古代曲学的历史流变过程。此书从古代曲学实际出发,对曲学的音乐文化性质、表演功能、传唱功能等对曲体本身形成制约的因素给予了很大程度的关注,揭示了古代曲学的多层次内涵,展现了雅、俗文化对曲学理论的影响,以及古代曲学话语对传统文艺观念的吸取和背离,从古代不同时期曲学生成的文化环境与曲学发展的关联,阐述了曲学命题的发展、变化与曲学兴衰的深层原因。全书分三卷,导论部分介绍了“大曲学”和“小曲学”、曲学史和曲学史研究的意义以及该书的学术原则与研究体例。第一卷从元代曲体形式的变迁和曲学的产生、“曲”的观念和有关曲史的文献以及元代曲体创作论、形式论和曲体文学风格观论述了元代曲学史。第二卷从明代曲学的产生、明初对元代曲学的延伸、曲体发生论、分类观、曲唱论、南曲曲体形式论和明代曲体文学论以及明代的戏剧学等方面论述了明代曲学史。第三卷从清代曲学文化态势和曲学走向、李渔的戏剧学、金圣叹《第六才子书》以及清代曲学的复古和历史学曲学的萌生、王国维和吴梅对曲学的研究等方面入手讨论了清代曲学史的发展和变迁。《中国古代曲学史》的观点鲜明,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结构完整,是一部高质量的原创性曲学专著,对当代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撰写和其他学术史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www.xing528.com)
赵义山著《明清散曲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是著者申请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终成果被收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出版,是第一部系统详尽论述明清散曲的断代史著作。绪论部分对元明散曲的成就做了比较分析,对明清散曲研究之历史和现状、明清散曲研究之意义、明清散曲研究之文献作了简明论述。第一章对明散曲史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南曲和北曲的盛衰以及散曲复兴和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二章论述了元明之际的散曲创作,作为明清散曲的过渡,分析了汤式、贾仲明、刘兑、唐复等作家的散曲作品。第三章明散曲的低落期,对朱有燉、朱权、李昌祺等作家的曲作进行了论述。第四章明代散曲的复兴期,通过分析陈铎、王磐、唐寅等人曲作,探寻了明代散曲复兴的原因。第五、六章明散曲的鼎盛期,通过对极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介绍和分析,展示了明代散曲的鼎盛状况。第七、八章明代散曲的继盛期,通过对一些作家作品的分析,展现了这一时期散曲的不同风格和本身所带有的气势。第九章论述了时尚小曲以及赵南星、冯梦龙等作家的拟作。第十章清初散曲的变异,介绍了夏完淳、沈谦等人的曲作。第十一章清中叶散曲,分析了厉鹗、吴锡麒、许宝善等曲家的作品。第十二章晚清散曲的衰微,分析了衰微的原因和一些作家作品。第十三章清代时尚小曲,评介了清代很有特色的小曲。该书对元明散曲的成就、明代南北曲的发展演变、明代散曲的复兴及其原因和流派的划分、明代散曲发展阶段、明清散曲的重要作家进行了全面论述,从总体看,这本著作填补了明清文学分体断代史研究领域的空白,纠正了学术界之前对明清散曲发展史的诸多似是而非的结论,廓清了散曲史的许多问题。著者立足大量的第一手文献资料,通过梳理和考证得出了新结论,深入论述了明清散曲的发展过程。它对中国古代戏曲史和文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明清散曲乃至整个散曲文学和明清文学的成就。此著很多内容突破了前人的论述,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对明清散曲作家做了详细评述,对推进明清散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38年初版。此后多次再版。收入《郑振铎全集》第七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此著所谓俗文学专指各类说唱文学和小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曲艺和小曲。全书分为十四章:何谓俗文学、古代的歌谣、汉代的俗文学、六朝的民歌、唐代的民间歌赋、变文、宋金的杂剧词、鼓子词与诸宫调、元代的散曲、明代的民歌、宝卷、弹词、鼓词与子弟书、清代的民歌。郑振铎明确把小说和戏曲除外,实际上俗文学也应该包括小说和戏曲。这可能是由于小说和戏曲已有较多专门著作的缘故。这样一来,这部著作就是一部曲艺和小曲史。这正好可以弥补曲艺和小曲很长时期以来无史的缺陷。它出版很早,此后一直很少有人可以继续。此书所叙述的俗文学除了元代的散曲,其他体式都是文学史不涉及或只是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像说唱文学之唐代的民间歌赋、变文、鼓子词和诸宫调、宝卷、弹词、鼓词与子弟书,都是很重要的曲艺样式,却被后世忽视了。而古代的歌谣、六朝的民歌、宋金的杂剧词、明代的民歌和清代的民歌,就很少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郑振铎把它们从各种古籍中搜集出来加以梳理并作简述,为后世撰写曲艺史和小曲史提供了一种具有开拓性质的重要铺垫。这部著作初步把中国古代曲艺和小曲作品钩稽和梳理出来了,除了史的叙述,曲艺和小曲作品的选编也是一个很可贵的贡献。可惜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从这一部著作出发,撰写中国古代曲艺史和小曲史。
文学史是20世纪诞生的一种新的学术研究样式,自诞生至20世纪末的每个年代几乎都有文学史著作问世,是20世纪文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20世纪学术史上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20世纪的文学史家怀抱着现代平等的学术观念,给戏曲、散曲、曲艺和小曲这些俗文学相当的篇幅,戏曲、散曲、曲艺和小曲成为文学史叙述的一个重要方面。20世纪产生了许多中国文学史著作,它们都从不同角度把曲作为研究对象,使曲在中国文学史上或多或少地占了很厚重的分量,在一定程度提高了曲的历史地位,为20世纪曲学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宝贵贡献。这些文学史著作也可以大体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两大类,通史性质的有窦警凡《历朝文学史》(1906)、林传甲《中国文学史》(1910)、黄人《中国文学史》(1911)、王梦曾《中国文学史》(1914)、曾毅《中国文学史》(1915)、张之纯《中国文学史》(1915)、朱希祖《中国文学史要略》(1916)、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1918)、顾实《中国文学史大纲》(1926)、赵景深《中国文学小史》(1928)、胡适《白话文学史》(1928)、谭正璧《中国文学进化史》(1929)、贺凯《中国文学史纲要》(1931)、胡怀琛《中国文学史概要》(1931)、胡云翼《中国文学史》(1932)、刘麟生《中国文学史》(1932)、陆侃如和冯沅君《中国文学史简编》(1932)、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1932)、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1933)、陈子展《中国文学史讲话》(1933)、谭正璧《新编中国文学史》(1935)、容肇祖《中国文学史大纲》(1935)、赵景深《中国文学史新编》(1936)、杨荫深《中国文学史大纲》(1938)、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1938)以及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1949)、李长之《中国文学史略稿》(1954)、林庚《中国文学简史》(1957)、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1962)、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1963)、马积高和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1992)、章培恒等《中国文学史》(1996)、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1998)、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1999)、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2016)。这些通史性质的文学史一般都多多少少地兼顾戏曲、散曲、曲艺和小曲,只是曲艺和小曲所占比重仍很小。断代性质的文学史,叙述戏曲、散曲的自宋元始,因为宋元以前还没有戏曲和散曲文学,这样的话,徐北文《先秦文学史》(1981)、赵明等《先秦大文学史》(1993),褚斌杰、谭家健《先秦文学史》(1998)、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1980)、徐公持《魏晋文学史》(1999),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1993)、周建江《北朝文学史》(1997)、陈子展《唐代文学史》(1944)、周祖譔《隋唐五代文学史》(1958)、李从军《唐代文学演变史》(1993)、乔象钟等《唐代文学史》(1995),最大程度只叙述了所在时代的曲艺和小曲,因为戏曲和散曲在宋代以前还没有出现。宋元明清以及近代文学史,才有可能开始叙述戏曲和散曲,这样的属于断代性质的著作主要有吕思勉《宋代文学》(1929)、柯敦伯《宋文学史》(1934)、陈子展《宋代文学史》(1935),吴组缃、沈天佑《宋元文学史稿》(1989)、程千帆和吴新雷《两宋文学史》(1991)、孙望和常国武《宋代文学史》(1996);吴梅《辽金元文学史》(1934)、苏雪林《辽金元文学》(1934)、邓绍基《元代文学史》(1991)、詹杭伦《金代文学思想史》(1993);宋佩韦《明文学史》(1934)、钱基博《明代文学》(1934)、唐富龄《明清文学史》(1991)、吴志达《明清文学史》(1992);梁乙真《清代妇女文学史》(1927)、张宗祥《清代文学》(1930)以及陈则光《中国近代文学史》(1987)、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史》(1988)、管林和钟贤培《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1991)、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1992),其中,新中国建立前出版的著作,多数没有论述戏曲和散曲,新中国建立后出版的著作则论述了戏曲和散曲。从批评看,有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1979)、刘大杰《中国文学批评史》(1979)、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1981)、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1981)、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1983)、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1984)、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1986)、蔡钟翔等《中国文学理论史》(1987),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1990—1996),张少康、刘三福《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1995)、蔡镇楚《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1999)。
20世纪影响最大的一部文学史是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这部著作第六编元代文学把杂剧、散曲作为重点给予了论述。第一章叙述了戏曲的形成和宋金时期的民间戏曲,实际是对元代以前戏剧形成过程的一个追溯,也对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和元前期剧坛作了分析,概括了元杂剧的形式特征。第二章对关汉卿的生平和作品、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关汉卿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重点论述。第三章着重论述了《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思想内容与《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第四章论述了白仁甫和马致远两位杂剧作家的生平和创作。第五章对康进之、高文秀、纪君祥、尚仲贤、杨显之、石君宝、郑廷玉、武汉臣、李行道、戴善夫等元前期的杂剧创作进行了论述。第六章论述了郑光祖、乔吉、宫天挺、杨梓、秦简夫、萧德祥、朱凯、王晔等元后期杂剧创作,分析了杂剧的南移和创作的衰微。第七章论述了南戏的兴起、高明的《琵琶记》以及《拜月亭记》、《破窑记》、《白兔记》、《荆钗记》、《杀狗记》、《赵氏孤儿记》、《姜诗跃鲤记》等南戏作品。第八章对散曲的兴起和体裁、散曲的主要作家关汉卿、王和卿、白朴、马致远、杨果、卢挚、姚燧、冯子振、张可久、乔吉、睢景臣、张养浩、刘时中、贯云石和徐再思的作品作了评介。第七编明代文学第四章论述了明代的戏曲演变和创作,从明初到中叶的戏曲、昆腔兴起和《浣纱记》、《鸣凤记》到沈璟和吴江派以及徐渭和明中叶后杂剧。第五章对汤显祖的生平、代表作《牡丹亭》、汤显祖的其他剧作以及《东郭记》、《红梅记》作了论述。第九章叙述了王磐及其他散曲作家、冯惟敏及其他散曲作家和明代民歌。第八编清初至清中叶的文学第二章叙述了李玉和他的同派作家、《清忠谱》、尤侗和其他戏曲作家、李渔和他的戏曲理论。第三章叙述了洪昇的生平和作品、长生殿故事的继承和发展、《长生殿》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四章叙述孔尚任的生平和作品、《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昆曲衰落时期的传奇、杂剧作家。第九章叙述了弹词《天雨花》、《再生缘》、《珍珠塔》、《义妖传》,鼓词《呼家将》、《蝴蝶杯》,子弟书《烟花叹》、《厨子叹》、《鹊桥密誓》、《黛玉悲秋》。第九编近代文学第五章叙述了地方戏的发展和京剧、传奇、杂剧和乱弹剧本、戏剧的革新和话剧的萌芽。第六章叙述了近代民间歌谣。值得说明的是,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九章话本和宋代歌谣,第十章第三节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而唐代部分对变文的叙述以及其他部分对歌谣的叙述都可以视为对曲艺、小曲的关注。
另一部袁行霈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叙述了诸宫调,孔三传首创、连用多种宫调的说唱形式,《刘知远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章叙述了关汉卿的生平,分析了他的《单刀会》、《西蜀梦》、《救风尘》与喜剧创作、《窦娥冤》与他的悲剧创作以及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与语言艺术。第三章叙述了《西厢记》的作者及其莺莺故事的创新、《西厢记》的戏剧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第四章叙述了白朴和《梧桐雨》、《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与神仙道化剧《陈抟高卧》。第五章叙述了大都作家群的杂剧创作、河北作家群的杂剧创作、山东作家群的杂剧创作、山西作家群的杂剧创作。第六章叙述了杂剧的南移和衰落,分析了郑光祖、乔吉、宫天挺、金仁杰、杨梓和秦简夫的杂剧创作。第七章叙述了南戏的形成和发展、《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和艺术成就以及四大南戏及其他。第八章叙述了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风格、元前期散曲创作、元后期散曲创作。第七编明代文学第五章叙述了明初宫廷派作家的杂剧创作、明代中后期的杂剧创作、徐渭及其讽世杂剧的转型。第六章叙述了明初传奇概况、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吴江派群体与玉茗堂风格影响下的剧作家。第七章叙述了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临川四梦中的另外三部戏、汤显祖的影响。第十二章叙述了相对沉寂的明初散曲创作、弘治正德年间散曲的重新兴盛、嘉靖以后散曲创作的繁荣以及颇有特色的明代民歌。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二章叙述了吴伟业、尤侗、李玉和李渔的创作,以及《长生殿》和《桃花扇》的创作。第八章叙述了案头化的文人戏曲创作、地方戏的勃兴和京剧的诞生。第九编近代文学第二章叙述了近代前期的戏曲,第四章叙述了近代后期的戏曲。这部著作的其他部分对所在时代的曲艺和小曲也有不同程度的论述。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此著共七卷,三百七十多万字,展示出自先秦至近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和光辉成就。全书以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为基本写作脉络,以批评家和批评论著结合分类文体理论批评编写的方法,使各卷凸显了自己的特点。中国传统的文学观以诗文为正统,将小说和戏曲视为小道、末技。早期的批评史,也都以诗文理论为重心,涉及小说、戏曲批评的很少,即使涉及也是浅尝辄止。20世纪80年代前,对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理论的发展线索的认识也很不明确,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理论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此著的宋金元、明、清、近代卷都加大了小说、戏曲批评的分量,并进行了详细清晰的论述,使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领域得到了极大拓展。第四编宋金元卷之金元文学批评,第五章对金元时期的词、曲、小说的批评进行了审视,戏曲批评是该卷的一个重心。第五编明代卷之明代文学批评,第三章为明代前期的戏曲、小说批评,第十章论述了吴江派和临川派关于戏曲理论的争鸣,第十一章论述了晚明流派纷呈的戏曲批评。第六编清代卷之第四章论述了明清之际戏曲小说批评大师,第十章论述了清代戏曲批评。第七编近代卷第八章论述了近代戏曲批评,第十章论述了王国维的戏曲批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规模宏大,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的研究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材料的收集和观点的论证上,更有很大的提高,此书使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