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世纪曲学史研究:齐如山与国剧学的发展

20世纪曲学史研究:齐如山与国剧学的发展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9年以剧作家身份随梅兰芳赴南通演出。1955年获台湾“教育部”第一届学术奖金。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创建国剧系,首次将京剧引入大学讲堂。齐如山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与王国维、吴梅鼎足而立的极其杰出的曲学家,他出生的时间跟王国维、吴梅同时或靠前,但去世的时间却比他俩晚得多。他在向世界推介中国戏曲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这是很可悲的。

20世纪曲学史研究:齐如山与国剧学的发展

齐如山(1877.12.21—1962.3.18),原名宗康,以字名世。生于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庞家佐乡庞家佐村。祖父辈自九世祖齐国琳始至父亲齐令辰世代为官,宦名显赫,家学淹渊。3岁学念歌谣,4岁入学发蒙,读经史作八股,一直到17岁中秀才。1894年入北平同文馆学习德、法文。1900年至1907年经营商号义兴局。1903年全家搬到裱褙胡同,开始定居北平。1908年至1911年,三次到欧洲为巴黎中国豆腐公司送工人,看了很多外国戏。辛亥革命爆发,协助革命党人以义兴局为据点炸死满清大臣良弼,拜谒孙中山,尝试创作剧本。1912年创办留法俭学会,受改组的正乐育化会正副会长谭鑫培、田际云邀请介绍西洋戏剧,首次观看梅兰芳、谭鑫培《汾河湾》,与梅兰芳书信往来。1913年撰写了第一部戏曲论著《说戏》。1914年春与梅兰芳晤面,开始了为梅兰芳编戏、排戏的合作时代。1919年、1924年梅兰芳两次赴日本演出,皆为之筹划。1919年以剧作家身份随梅兰芳赴南通演出。1929年12月复以剧作家身份随梅兰芳到美国演出。1931年成立北平国剧学会,创办《戏剧丛刊》、《国剧画报》,编纂《国剧辞典》,开办国剧传习所。1932年与梅兰芳分手。自此始直到离开大陆前基本埋头著述。1948年12月27日,乘飞机到台湾基隆港。1949年9月定居台北。1954年获台湾“教育部”特设的“中国歌剧研究改良委员会”主任委员。1955年获台湾“教育部”第一届学术奖金。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创建国剧系,首次将京剧引入大学讲堂。1962年3月18日,在剧场观剧时,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85岁[1]

齐如山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与王国维、吴梅鼎足而立的极其杰出的曲学家,他出生的时间跟王国维、吴梅同时或靠前,但去世的时间却比他俩晚得多。这就使他的戏曲著述的丰富程度超过了王国维和吴梅[2]。他是我国近现代戏曲史上享有盛誉的理论家、剧作家、导演和活动家。他一生最为显赫的功业是把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推向了世界,使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戏曲成为世界艺术的一道令人瞩目的独特风景,尤其在日本、美国和苏联留下了非同凡响的巨大影响。而梅兰芳之所以能到美国,完全得益于他的精心策划和周密安排,他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他很有活动和组织才能,善于利用各方关系和资源,做长期计划和准备,而且非常专注执著,总是全身心地投入,不遗馀力地经营,这种为了宣传中国戏曲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近现代中国艺术传播史上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他在向世界推介中国戏曲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这是很可悲的。而在理论方面,他大半生勤奋著述,笔耕不辍,留下了种类非常宏富的著作,戏曲著作则最能体现他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主要有《说戏》(1913)、《观剧建言》(1914)、《戏剧脚色名词考》(1928)、《中国剧之组织》(1928)、《脸谱》(1932)、《国剧脸谱图解》(1932)、《梅兰芳游美记》(1933)、《上下场》(1935)、《国剧身段谱》(1935)、《梅兰芳艺术一斑》(1935)、《京剧之变迁》(1935)、《行头盔头》(1935)、《国剧简要图案》(1935)、《国剧浅释》(1935)、《戏班》(1935)、《戏班题名录》(1936)、《故都百戏图考》(1936)、《国剧概论》(1953)、《国剧艺术汇考》(1961)、《五十年来的国剧》(1962),以及出版年代待考的《国剧要略》、《国剧的原则》、《国剧漫谈》、《国剧漫谈二集》、《国剧漫谈三集》、《谈平剧》、《清代皮黄名脚简述》、《谈四脚》、《戏界小掌故》、《编剧回忆》。他还为梅兰芳编写了《一缕麻》、《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大量新戏,并亲自担任导演。他的著作,尽管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了《齐如山全集》(1979),却很难寓目,为了方便大陆读者更进一步了解他,河北教育出版社又出版了梁燕主编的《齐如山文集》(2010)[3]。(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