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行为表现为污染或破坏环境
环境犯罪直接针对环境资源,从而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的损害,其犯罪后果严重,危害性很大。危害环境资源的犯罪可分为污染环境和破坏自然资源两种类型,但无论哪种类型的犯罪后果都是极为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环境所造成生态影响是难以估计甚至不可逆转的,更不是以经济价值可以计量的。
(二)单位犯罪较多
环境犯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但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大多数行为发生在企事业单位,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和获取利益,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直接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或破坏,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应视为单位行为,单位作为犯罪主体应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责任。
(三)具有隐蔽性(www.xing528.com)
首先,环境犯罪行为本身具有隐蔽性。环境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企业非法排污,而企业在排污时为了逃避责任,采取的手段大多数是修建暗渠、暗管或采取渗透等方式。这些手段不仅能够瞒过一般的公众,甚至连专业的环保监察人员都很难发现。其次,环境犯罪的结果具有隐蔽性,侦查取证难度较大。传统犯罪多直接作用于被害人身体或财产,其危害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而环境犯罪产生的危害后果并不具有即时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逐渐显现。此外,多数环境犯罪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尤其是有害废气和废水,都通过空气、水流、土壤等介质得到了稀释,从而为环境犯罪行为人提供了天然的屏障。除非是环境污染直接造成了人员伤亡,很多情况下犯罪行为持续很久都难以被发现。
(四)被害人具有特殊性
传统犯罪被害人一般受到暴力犯罪和财产犯罪的直接侵害,而环境犯罪的被害人具有难以确定性。环境犯罪被害人一般比较难证明自身所受损害与环境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为这不仅要求被害人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环境犯罪被害人主体构成具有复杂性,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还包括一些极为特殊的主体,如还未出生的后代人。环境犯罪导致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直接危害后代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因此,后代人也理应成为环境犯罪的被害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