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既是指导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共同参与工业化建设和发展
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实现共享发展的理念,首先应该是共同平等参与工业化发展的权利应当得到维护和保障。工业化生产方式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涉及全社会各个方面,也吸引了全社会各类社会主体的参与,工业化生产的过程和结果也影响着社会大众。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也为工业化向更高层次推进提供了必要的智力和技术支撑。
(二)共享工业化发展的利益
工业化的发展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利用全社会的资源,所以工业化的发展应当给全社会带来共同的发展利益。如果不能惠及全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不仅不能得到全社会的支持,而且还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工业化发展初期发生的各种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冲突,就是只顾及工业发展而忽视其他社会利益的恶果。
(三)共担工业化发展的责任
一方面,工业发展难免会造成资源的耗费和环境的改变,因此,工业发展就应当减少对资源的耗费和对环境的影响,并对其造成的损害承担修复等责任。另一方面,工业化不适合在所有的地方发展,或者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某一种工业产业的发展,但是,可能所有地方的人们都要承担工业发展的责任。如在工业化后进地区,虽然没有工业化发展的直接工作,但却可能是工业化先进地区人力资源的主要输出和提供者。而且,不同的产业分工之间也存在着利益的差异,也应当平衡工业各产业之间的利益和责任。这并不意味着要倒退到过去计划经济时所走的 “一大二公”的老路,而是说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基于自身条件和产业的布局分工,承担了不同的发展责任,担负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也会面临不同的基于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社会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全社会应当统筹安排和考虑,并从利益分配和责任承担两个方面进行公平安排,达到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此外,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人群会因为发展的不平衡、发展的不同时、发展水平的不一致、分工不同等原因,产生群体之间、阶层之间利益分配的不均衡、财富的不平等,这些问题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最为突出,应当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不断推进和完善相关的立法,从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等方面加以矫正。比如在美国,1907年,工业事故不断增长,而根据过去普通法的原则,一般要求受伤的雇工需证明伤害是由雇主的过失造成的,以及当时的法官认定是工人而不是雇主应该承担起职业所具有的风险。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先生指出,既然引发这些事故的工作是 “为雇主而做,因此最终也是为公众而做,如果让雇工及其妻儿来承担全部的损失,这是一种难于接受的不正义”。“工人们应该就其履行工作义务时发生的事故获得确定与有限的赔偿”,而不论他们是否可以证明现行法律下赔偿金所要求的雇主过失。这样的工业事故工人赔偿体制将驱使雇主履行注意义务,因此可以减少事故的数量。[99]
【注释】
[1]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607~198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2]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607~198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3]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载 《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
[4]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607~198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5]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607~198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0页。
[6]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页。
[7]也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以木质燃料到煤炭蒸汽技术为基础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详见 [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 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张体伟、孙豫宁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
[8][美]约翰·科迪等主编:《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张虹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9][英]塞缪尔·E.芬纳:《统治史 (卷三):早期现代政府和西方的突破——从民族国家到工业革命》,马百亮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96页。
[10]严鹏:《简明中国工业史 (1815—2015)》,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1页。
[11]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发展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批判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50页。
[12]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22页。
[13]金碚:《大国筋骨——中国工业化65年历程与思考》,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第214~219页。
[14]金碚:《大国筋骨——中国工业化65年历程与思考》,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第288页。
[15][美]约翰·麦克西·赞恩:《法律的故事》,于庆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年版,第147页。
[16][德]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金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18页。
[17][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丝·弗里德曼:《自由选择》,张琦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18][美]约翰·法比安·维特:《事故共和国 残疾的工人、贫穷的寡妇与美国法的重构》,田雷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6~7页。
[19][美]约翰·法比安·维特:《事故共和国 残疾的工人、贫穷的寡妇与美国法的重构》,田雷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0页。
[20]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31页。
[21]孙平编译:《法国消费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18页。
[22][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 英国的现代化历程》,梅俊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页。
[23][英]塞缪尔·E.芬纳:《统治史 古代的王权和帝国——从苏美尔到罗马》,王震、马百亮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25页。
[24][美]赫茨勒:《世界人口的危机》,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2~53页。
[25]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9页。
[26][英]塞缪尔·E.芬纳:《统治史 古代的王权和帝国——从苏美尔到罗马》,王震、马百亮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25页。
[27][德]马克思:《资本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92页。
[28]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页。
[29]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0页。
[30]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发展经济学”一般原理批判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79页。
[31]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8页。
[32]金碚:《大国筋骨——中国工业化65年历程与思考》,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第286页。
[33]金碚:《大国筋骨——中国工业化65年历程与思考》,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第15页。
[34]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25页。
[35][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 英国的现代化历程》,梅俊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9~230页。
[36][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页。
[37]周剑云:《美国劳资法律制度研究 (1887—1947)》,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38]周剑云:《美国劳资法律制度研究 (1887—1947)》,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39][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20页。
[40]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92页。
[41]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03页。
[42]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发展经济学”一般原理批判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75~176页。
[43]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33页。
[44]梁斌、陆红主编:《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44页。
[45]梁斌、陆红主编:《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97~499页。
[46][美]约翰·法比安·维特:《事故共和国 残疾的工人、贫穷的寡妇与美国法的重构》,田雷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页。(www.xing528.com)
[47][美]朱迪·弗里曼:《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毕洪海、陈标冲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93页。
[48][美]朱迪·弗里曼:《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毕洪海、陈标冲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08页。
[49][美]朱迪·弗里曼:《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毕洪海、陈标冲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4~35页。
[50]严鹏:《简明中国工业史 (1815—2015)》,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116页。
[51]汪劲主编:《环保法治三十年:我们成功了吗 中国环保法治蓝皮书 (197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2页。
[52]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94页。
[53]黄毅:“中国生产亿元 GDP死亡率是先进国家的10倍”,载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8—01/18/Content_9553090_htm,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6月4日。
[54]蔡岩红:“2012年我国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下降18%”,载 《法制日报》2013年1月18日,第3版。
[55]黄群慧、郭朝先、刘湘丽:《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安全生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29~33页,第290页。
[56]徐瑞哲:“两院院士呼吁工业过程文明化”,载 《解放日报》2013年5月12日,第2版。
[57]冯青:“吴光辉委员建议制定航空工业法”,载 《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3月14日,第3版。
[58][美]罗伯特·库特、[德]汉斯—伯恩特·谢弗:《所罗门之结 法律能为战胜贫困做什么》,张巍、许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76页。
[5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 (1949—1976)》第四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70页。
[60]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9页。
[61][德]沃尔夫冈·费肯杰:《经济法》第一卷,张世明、袁剑、梁君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62]左峰:《中国近代工业化研究 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互动视角》,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40页。
[63]王忠民、高树枝:“制度和技术共同决定论”,载 《人文杂志》1997年第3期。
[64][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戴睿、易诚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65]左峰:《中国近代工业化研究 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互动视角》,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82~84页。
[66]左峰:《中国近代工业化研究 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互动视角》,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84~86页。
[67][德]罗尔夫·施托贝尔:《经济宪法与经济行政法》,谢立斌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6页。[德]乌茨·施利斯基:《经济公法》,喻文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68]百度百科:“罗伯特·巴罗 (Robert J.Barro)”,https:/baike.baidu.com/item 罗伯特·巴罗/10305792?fromtitle=罗伯特巴罗&fromid=6770698fr=aladdin,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1月10日。
[69]王进雨:“联合国发布2011年工业发展报告 我国排名第五”,载 《法制晚报》2012年1月22日,第1版。据了解,这一指数主要用来衡量各国工业发展状况。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竞争指数进行排名,该组织2002年首次采用工业竞争指数,用于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发展表现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该指数包含四个主要衡量指标,即工业产能、工业产品出口量、工业化程度和出口质量。
[70][英]尼尔·弗格森:《西方的衰落》,米拉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78页。
[71][美]阿德里安娜·佩特里纳、安德鲁·拉科夫等编著:《全球药物伦理、市场与实践》,许烨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9~20页。
[72]刘瑜:《观念的水位》,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2页。
[73][德]沃尔夫冈·费肯杰:《经济法:第一卷》,张世明、袁剑、梁君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3页。
[74]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75]赵宏中、董玉明:《产业法的经济学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5页。
[76]赵宏中、董玉明:《产业法的经济学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5页。
[77]赵宏中、董玉明:《产业法的经济学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01页。
[78]赵宏中、董玉明:《产业法的经济学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2、44页。
[79]简新华、余江:《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80][苏联]B.C.列利丘克:《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闻一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91页。
[81][苏联]B.C.列利丘克:《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闻一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5、49页。
[82]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83]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84]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85]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86]简新华、余江:《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87]简新华、余江:《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88]马泉山:《中国工业化的初战——新中国工业化回望录 (1949—195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8页。
[89]简新华、余江:《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6~347页。
[90]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39~140页。
[91]赵琳主编:《中国产业政策变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年版,第173页。
[92]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47~148页。
[93]“工业现状重工业偏重,轻重工业需协调发展”,载中国机械网,http:/www.jx.cn/xwzx/view—new.asp?id=73074,最后访问时间:2020年9月9日。
[94]赵昌文:“‘十三五’时期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向”,载赵琳主编:《中国产业政策变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年版,第128~141页。
[95]360百科:“新型工业化道路”,载https:/baike.so.com/doc/1067236—1129175.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1月10日。
[96]陈佳贵、黄群慧:《中国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174页。
[97][德]乌茨·施利斯基:《经济公法》,喻文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98]杨仕文:《美国非工业化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7页。
[99][美]约翰·法比安·维特:《事故共和国 残疾的工人、贫穷的寡妇与美国法的重构》,田雷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