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结合SPOC和翻转课堂的实施步骤

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结合SPOC和翻转课堂的实施步骤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阶段,教师是“SPOC翻转课堂”的主导者,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给予新的任务,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内化知识。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在“翻转课堂”中提供的一些“拓展知识”进行实践创新,在线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融会贯通,得到知识的升华。

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结合SPOC和翻转课堂的实施步骤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传统的中学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国内很少有中学开展数学课堂的SPOC和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研究,因此,本书采用该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尝试分析该教学模式的优劣。美国有学者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将课堂划分为四个阶段:体验学习阶段、概念探究阶段、意义建构阶段以及展示应用阶段。

通过学习众多学者的观点、结合SPOC的特点以及学习者的需求,本节将翻转课堂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来构建模型。我们借鉴并改进一些学者提出的教学模式的观点,提出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采取基于SPOC和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的观点是将中学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分为“四个三”教学模型,即三个平台(网络+课堂+课外)、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步骤(认知+内化+升华)、三个环节(三个阶段的分别包含三个关键教学环节)。

(一)课前阶段

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组织,在模块内再按照知识点分类,所选取的知识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基础知识、提高知识、拓展知识。课堂主要选取“基础知识”进行,“课前阶段”教师应该设计好“学生如何去认知?”学生参与的流程。

在本阶段,教师是“SPOC翻转课堂”内容及进度的设计者,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微视频、相关资料查看任务的布置,作业的设计,及在线交流活动的组织;学生是“翻转课堂”的执行者,根据教师所列的要求完成学习内容、作业及在线交流活动,学生是真正的“主角”。

(二)课中阶段(www.xing528.com)

学生通过课前“翻转课堂”的学习,对于知识点有了一定认知,在课堂中主要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以及进一步的探讨,使知识得到内化,提高学习的质量。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首先进行作业讲评,然后总结归纳出要点,并将讲评结果内容以Blog形式张贴在“作业讲评”处,学生可以自由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其次,在课堂中再给予学生新的任务,进一步实践操作,从而将知识内化,真正地掌握知识。“课中学习阶段”教师设计好“学生如何理解掌握”。

在本阶段,教师是“SPOC翻转课堂”的主导者,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给予新的任务,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内化知识。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对于“基础知识”,强调重点,不用再花时间刻意讲解;对于“提高知识”,强调难点,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加强练习;对于“拓展知识”,强调创新,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大作业中进行实践与应用。教师对于宝贵的课堂时间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和难点,抛弃以往的“传统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后阶段

由于中学数学课程知识点多,特别是立体几何知识仅通过单纯的讲解难以让学生有直观深入的理解,利用课程综合大作业(学生分成小组,自行选择大作业题目,然后分别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直观理解。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在“翻转课堂”中提供的一些“拓展知识”进行实践创新,在线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融会贯通,得到知识的升华。课后阶段教师应设计好“学生如何实践应用”?

在本阶段中,教师是“SPOC翻转课堂”的辅助者,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大作业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以及交流,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及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协作交流下,使知识得到升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