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连市福佳中学教育管理实践:坚持计划先行,步步为营策略

大连市福佳中学教育管理实践:坚持计划先行,步步为营策略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就带领教师做课标详解工作:将课标中三维目标分解到每一课时中,提炼出每一课时的三维目标。教师上班后,第一项工作就是收作业、评作业、考核作业,在教研组评的基础上修改整理成课标详解试用稿,作为校本教材指导教师备课、上课——解决上课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大连市福佳中学教育管理实践:坚持计划先行,步步为营策略

计划先行:每学年的计划都始于上学年的期末,培训也始于上学年的期末,教师的假期作业为培训内容的深化,这样充分利用好教师的假期时间。步步为营:每个学年末,针对本学年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是筛选“成果”和“问题”。下学年的工作一是强化成果,二是针对问题确定工作内容、制定相关措施。这样既能保证研究成果不流失,使工作有连续性,又能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具体介绍如下:

1.2005—2006学年,通过调研发现,教师有干劲,但不知道上课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于是学校在2006—2007学年决定带领教师研究课标,当时学习课标一般的做法是考,我们觉得考课标难度大意义不大。难度大是因为校领导不是通才,能出一个学科,不能出所有学科,批卷更不用说了。意义不大在于教师得背,增加教师负担,教师怨声载道,效果也不是很好。我们就带领教师做课标详解工作:将课标中三维目标分解到每一课时中,提炼出每一课时的三维目标。

具体做法:2006年7月中旬(暑假前),学校对课标详解的相关工作进行培训,比如知识分类、达成度的层次分类、三维目标的表述方法等,假期教师作业就是按照统一格式进行整理。教师上班后,第一项工作就是收作业、评作业、考核作业,在教研组评的基础上修改整理成课标详解试用稿,作为校本教材指导教师备课、上课——解决上课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注:同期配套重新设计“教学设计”,目的一是运用“研究的内容”,二是在使用中修改“研究内容”,这样使“课标研究”落到实处。

2.通过2006—2007学年教师的努力,整理出初中教材一整套的课标详解资料。通过整理,教师知道上课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但讲不全,尤其是方法性知识的遗漏,导致学生对概念、原理等的不理解、不会运用,学生的能力提升难度大。于是在2007—2008学年,我们带领教师进行建立知识微结构的研究:寻找每节课中所蕴含的不同类型的知识点(概念性、原理性、方法性),寻找的过程即为构建过程,其目的是让教师找齐、找全知识点,教学中做到不缺、不漏,为提升学生能力奠定基础。

具体做法:2007年7月中旬(暑假前),学校进行知识微结构的相关培训,比如概念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的区分、方法性知识的提炼与表述。假期教师利用学校统一设定的表格,借助“课标详解”,整理教材中每一课时的知识微结构,教师上班后,第一项工作就是收作业、评作业、考核作业,在教研组评的基础上修改整理成知识微结构试用稿,作为校本教材指导教师备课、上课——解决上课不漏点、提升学生能力的问题,同时利用知识微结构,指导学生将厚书读薄,在复习时节省大量的时间。

注:

(1)重新设计教学设计,出台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

(2)课堂教学评价中强调知识微结构建立的环节;

(3)学生知识微结构作品展;

(4)知识微结构研究的反思、案例体现在“教师研修手记”中,每月科研主任检查考核。

3.通过2006—2007学年课标详解、2007—2008学年知识微结构建立的研究,基本上解决了教师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尤其注重方法性知识的提炼,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但课堂上教师教学的规律意识不强,教学效率较低。于是在2008—2009学年,我们带领教师搞课型研究,课堂力求体现知识的形成规律,遵循学生能力的形成规律,并使教学流程具有可操作性。

具体做法:2008年7月中旬(暑假前),改教学设计为课型操作流程式(借鉴长沙麓山国际学校的样板),并对新教学设计的书写进行培训,教师假期作业就是用新的教学设计写出两个案子,教师上班第一项工作就是收教学设计、评比、考核,教研组组织研讨,形成某课型的初稿。接着在教学工作中反复研讨、实践、提炼,通过示范课、拉练课反复打磨,形成中稿后在全教研组推广,坚持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

改教学设计为课型操作流程式,目的是促进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思考某课型的操作流程,再通过上课实践课型、课后反思课型,从而使课型研究落到实处。目前完成中考学科12个课型设计,装订成册,作为校本教材印发到学科教师手中,指导教师教学。(www.xing528.com)

注:

(1)教学设计中设有三维目标栏,结合课标详解和知识微结构使用;

(2)配合课型研究,教学设计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增设新内容;

(3)课型研究的反思、案例体现在“教师研修手记”中,每月科研主任检查考核。

4.通过2008—2009学年的课型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更具有逻辑性,重视知识的形成规律、学生能力形成的过程,但对学生怎么学、学习的积极性研究得不够。于是在2009—2010学年我们带领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行动研究,重点要求教师从学生如何学才能学会、学好的角度思考教学设计,重视学科的德育渗透。

具体做法:2009年7月中旬(暑假前),改课型操作流程式的教学设计为细化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设计,并对新教学设计的书写进行培训,教师假期作业就是用新的教学设计写出两个案子,整理学科学习方法和学科德育渗透点。教师上班第一项工作就是收作业、评比、考核,教研组组织研讨,形成某课型教学设计的初稿。接着在教学工作中反复研讨、实践、提炼,通过示范课、拉练课反复打磨,强化学生学习过程设计流程的科学性。研讨形成的学科学习方法经过整理印刷作为校本课程的教材发给学生,研讨形成的学科德育渗透要点作为校本教材印发给教师,指导日常备课。

改教学设计为细化学生学习过程,目的是逼着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思考某种知识学生怎么学最有效,再通过上课实践、课后反思,从而使学法研究落到实处。

注:

(1)教学设计中设有三维目标栏,结合课标详解和知识微结构使用;

(2)教学设计中文理科在不同位置体现课型;

(3)教学设计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涉及课标解读、知识微结构建立、课型、学法与教法的匹配等研究过的以及正在研究的项目;

(4)有效教学研究的反思、案例体现在“教师研修手记”中,每月科研主任检查考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