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科学家现在开始思考,他们的研究要有所改变,要开辟新方向。自从历史学家和其他专家没能预测到冷战结束以后,这种观点就尤为强烈。再近一些,同样,在经济学领域,这种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经济学中广为接受的正统观念没有预测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完善自身学科。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对此,生物学家提供新方法予以帮助。这些新方法不是像之前那样进行简单的修复,如我们熟悉的特立独行的“经济人”理念[3],而是改变,就像随着人类社会单元的改变,进化论观点也在改变。因此,在《新科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凯特·道格拉斯认为,这不是一专业模仿另一专业的技巧这样浅显的问题。这是对研究方法进行货真价实的,必要的改变。她写道:
对即将发生的变革来说,问题不在于经济学家是否能研究生物学,而在于人们是否能通过不同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生物学研究的是人类行为,经济学模型以生物学为基础——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创造出想要的结果。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平衡点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创造一个更公平的资本主义模式?
她理所当然地认为,经济学家应该关注其姐妹学科,比如生物学。显而易见,经济学所需的新观点来自其他学科,这的确常见,但这与专业化背道而驰。大部分人认为不同学科彼此不相关,不能交叉研究;某学科的专家必须研究该学科研究范围内的问题。我们现在特别强调专业化,学者越来越难打破这种人为限制,但是他们的确需要打破限制。一开始,经济学家自然视进化论为其他科学家的任务。但是,如果经济学家还没有意识到,他们讨论的物种——智人(Homo Sapiens),正是受到了生物力量的巨大影响,那么,他们正在挖的兔子洞永远也挖不到金子。
【注释】
(www.xing528.com)
[1]这是一句拉丁谚语。
[2]彼得·希格斯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出生在英格兰泰恩河畔纽塞,以希格斯机制与希格斯粒子而闻名于世。
[3]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